导课情境应让学生“触景生思”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e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不夸张地说,课堂教学中导课环节的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教者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而挖空心思地去创造出“迷人”的教学情境,然而,细细品味一些所谓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试问:这样的情境能起多大作用?
  1 虚假造作的“情境”脱离数学本质。
  [现场实录]:“求平均数”导课片段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学生纷纷举手,有几个学生甚至高举着自己的双手,希望老师能叫到自己,最后,教师选男姓各1位上台。)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打靶游戏。(出示用Power Point制作的课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靶子,并说明用点击鼠标进行打靶,就会出现打中的环数。)
  师:(对台上女生说)现在你有三次打靶机会,看你能打中几环?
  (女生把光标移到靶心,点击鼠标,并配有打靶的声音。)
  生(齐):5环。
  师:看来第一次运气不怎么好,看看下一次会怎样?
  (女生继续把光标移到靶心,小心翼翼地点击鼠标,可屏幕上只出现了6环,女生好像发现了什么,但是不敢说,继而在离靶心较远的地方点击,屏幕上出现了10环。)
  师:哟!真厉害,10环!
  (女生怯生生地走下台,台下的学生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屏幕。)
  师:现在我们请第二个同学也来试—试,四次机会,看看值能打中几环?
  (台上的男生同样把光标移到靶心,连续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四次打靶的环数,分别是:6环、4环、9环和5环。此时课堂上寂静的气氛与刚上课时的热烈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下的学生似乎都想说些什么,但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任何机会。)
  师:老师把两人打靶的情况做了统计,大家观察一下,你们认为谁应该获得第一名?(出示下表)
  新课程注重“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基于这一理念,老师们越来越重视情境创设,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老师却片面地把情境的作用绝对化、扩大化,一些貌合神离、单调乏味的情境形同虚设,甚至淹没了学习的主要内容。打靶游戏的情境创设本来是可取的,但采用了太明显的欺骗性情境来进行教学是不宜的,懂得Power Point软件制作课件的老师都知道,无论你怎样打靶,打出来的环数都是预先设计好的,难怪会出现学生疑惑的场面。试想,如果再试几次,学生还有兴趣来做老师设计好圈套的游戏吗?万一学生把鼠标点击到靶子外面,真不知道这位教师该如何“处乱不惊”。这样的情境,不但不能维系学生探究的热情、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反而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
  2 牵强附会的“情境”背离问题属性。
  [现场实录]:“位置与方向”导课片段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博士爷爷,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老师扮演白胡子博士爷爷,头戴博士帽,一副黑框眼镜,贴上白胡子。)
  师:初次见面,你们能自我介绍吗?
  (说着便把手指向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兴奋地站起来,刚准备作自我介绍,却被教者打断:“不是你,是你左边的同学。”左边的同学吃惊地站起来,老师又发话了:“也不是,是你后面的同学。”这样频繁点将,反复换人,被点到的学生尴尬得满脸通红,其余的学生暗自庆幸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学生经不起老师的折腾,心想:“你到底指的是谁呀?”)
  师:(仍作深沉)初次见面,怎样才能让大家明白我指的是谁?
  (问题一出,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担心又是老师精心设计的陷阱,恐再遭“戏弄”。在教者的再三鼓励下,陆续有几个学生发言了。)
  生1:老师可以说说他穿什么衣服吗?   生2:老师,你可以走到他身边指出来呀。
  在一番“调侃”之后,学生的发言始终没有出现教者理想的答案,即“第几组第几个”。教者一脸的无奈,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到底要做什么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为此,很多数学老师在设计导人新课的情境时,都在为找数学知识的原型而绞尽脑汁,于是在日常教学中出现一些牵强附会指向不明的情境。在上述导课片段中,教者频繁点将、换人,学生不知教师所为,严重地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还有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吗?在现实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片面认识,创没的情境要么目的不够明确,师生的调侃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要么缺乏价值取向,情境过于花哨,导致学生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导入究竟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呢?一言以蔽之:强调“真实”,追求“有效”。
  3 绚丽多彩的“情境”偏离教学主题。
  [现场实录]“认识乘法”导课片段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
  屏幕出示精彩的动画片——“美丽的森林”,老师让学生观察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还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和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里的水在流动。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游来游去。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着。
  创没情境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不能以生活经验替代数学问题,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问题的呈现。偏离教学主题的情境,充其量只能算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上述案例中,10分钟过去了,孩子们都在老师“你的发现真好!你真有想象力!”的夸奖下不断有新的发现。静心反思上述情境,虽然声像俱佳,但是这种情境除了华丽的外表、虚幻的对话外,对引发思考、激发探究又有多大益处呢?原本只需几句话就能描述的“情境”,却因掺杂了过多“悦耳的歌声和多彩的动画”,使学生纠缠于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把问题情境变成“看图说话”。尽管情境千姿百态,却离题万里。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该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密切相关的,能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引起更多数学联想的情境。走进新课程,我们在情境创设中应去除浮华,留得真淳。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焕发情境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一、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深厚友情;二、时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怎样充分的利用错题卡来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小学数学老师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主要对怎
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意味着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就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白文本补白的意义。我喜欢把这一活动当成是演员“幕后”的再现,它什么时候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都应以努力服务文本为主旨。一、忌“枯燥乏味”集体备
一、教学内容PEP第五册Unit 1 My new teachers(Let’s try & Let’s talk)本单元的语言功能项目是Describing people,话题为Appearance&Character。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二课
我有一个苦难的童年和战斗的少年时代。我没有佩戴过红领巾,所以我对红领巾格外珍爱。我手中那条保存了半个世纪的红领巾,记录了我对红领巾事业的热爱。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
2月8日 晴  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是我们要寻找的;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是人类梦寐追求的。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  幸福,如春风拂面,使人倍感亲切;幸福,如久旱甘霖,使人心田滋润。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如钻石般闪耀;落日的幸福,留下了最后的美丽;而我所追求的幸福,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撷——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
一、热身(Warming up)1.Sing an English song“Old McDonlad has a farm”.2.Greeting.3.Say all kinds of the animals.4.Write down the animal 1. Warming up 1.Sing an
人们常说:“教师教学要讲究艺术,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充分说明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教育家也早有论述。卢梭在《爱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