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游记》作为我国一部经典的神话小说,其不仅在情节设计上引人入胜,在人物塑造上也颇具特色。本文从接下来就从《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入手,对其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西游记》;人物形象;孙悟空;唐僧
引言:《西游记》成书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达到了顶峰,造成了严重的思想钳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使得一些新思想萌芽逐渐发展,《西游记》作为一本古典文学,其虽然在情节设计上充满了深化色彩,但是在人物塑造上却与现实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尤其是取经路上的师徒四人,其鲜明的性格形象,已经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画廊中的经典。据此,笔者从就从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这四个核心人物入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
一、正义的化身孙悟空
虽然在《西游记》故事的核心事件是“唐僧取经”,但是没有人会否认,孙悟空才是整部文学作品中绝对的主角。如果说唐僧是取经团队的灵魂,那么孙悟空就是取经路上的血与肉,正是有了孙悟空的存在,才能让唐僧这个灵魂有所依托,在“真假孙悟空”一节中,观音菩萨在调停师徒二人矛盾的时候也曾言:“一路上魔障未除,必得他保护你(唐僧),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
孙悟空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最为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无论老人,小孩,无论是是否看过《西游记》,提起孙悟空这一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降妖除魔。的确,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成功,就在于其所代表的正义、坚持与反抗精神。我们无论是看《西游记》电视剧,还是看文学原著,孙悟空爽快利落,疾恶如仇的性格给观众、读者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最后如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也曾言孙悟空“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并加升其为“斗战胜佛”。这种盖棺定论就是孙悟空一路上的真实写照。作为正义的化身,孙悟空不仅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更是见义勇为,急人所急,如调取芭蕉扇免除当地火焰之灾;小儿国行善,保证一城的平安;凤仙郡求雨,帮助一方黎民等等,而正是这种对邪恶的不姑息,对正义的渴望使得读者、观众将孙悟空想象成了正义的化身,就如好莱坞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一样,孙悟空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一个代表了正义和担当的超级英雄。
二、执着的化身唐僧
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多数人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孙悟空的情感,一方面对唐僧取经路上的执着十分钦佩,另一方面又对其迂腐、软弱的性格特点进行排斥。唐僧这一人物形象原型是唐代西行僧人玄奘,可以说在《西游记》这神话小说中,唐僧是连接现实世界与神话世界之间的一条线索。没有唐僧,取经故事就不会出现,而没有唐僧百折不挠的意志,取经也许早就半途而废。一路上道路的艰险挑战的是一个白面和尚的身体极限,而金钱、美女、权势的诱惑却挑战着取经人的思想境界。而唐僧在种种的诱惑面前都将履行对唐王的承诺作为自己西行的唯一目标,这种一诺千金、九死未悔的执着精神也是如来将佛经放心交给唐僧的一个根本原因。当然,一路波折中,唐僧的一些作为也是其人物形象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与孙悟空的冲突中,唐僧的冥顽不化常常令读者又好气又好笑,如永远不相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只相信自己肉眼看到的,因此错救了红孩儿、老鼠精;对猪八戒的盲目宠信,下意识地将其作为与孙悟空争斗中的弱者,不分皂白,听信谗言,导致了孙悟空多次无故受紧箍咒之苦。这种心活面软的性格特点几乎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白面书生的“通病”,当然正是这种白璧有瑕的性格特征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跌宕,也使得唐僧的形象更加鲜活。
三、平凡的化身猪八戒
猪八戒是取经团队中最为被动的一个,他没有孙悟空的开路精神,也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对于取经缺乏荣誉感和使命感,因此,即使参与降妖除魔行动,也是在孙悟空的威逼利诱下进行的,如“金木垂慈救小童”一节就是其性格典型体现。在《西游记》的人物塑造中,作者在猪八戒身上聚集了诸多的缺点,如贪财,会背着他人藏私房钱;好色,在“四圣试禅心”中陷入观音等人的圈套;嫉妒心强,常常挑拨孙悟空与唐僧的关系等等,这些性格上的缺陷使得猪八戒不像一个妖怪,也不像一个曾经的神仙,更像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种充满了小人物的心机、智慧,以及偶尔的正义感,使得他成为一个颇值得玩味的人物形象。
四、稳定的化身沙僧
《西游记》中对沙僧的着墨较少,甚至连语言也颇为单调,但是作为取经团队中的重要一员,他却是稳定团队的重要环节。孙悟空太冲动,猪八戒太被动,而沙僧不瘟不火恰恰中和了二者的矛盾。在孙悟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不容辞,在猪八戒吵嚷着分行李的时候,却又平衡大家之间的矛盾,保证团队的稳定,因此,只有沙僧的存在才使得团队的结构收放自如,保证西行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韩亮. 关于《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研究[J]. 才智,2017,(02):182.
[2]董宇. 神话文学作品《西游记》中人物形象解读[J]. 语文建设,2015,(24):74-75.
关键词:《西游记》;人物形象;孙悟空;唐僧
引言:《西游记》成书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达到了顶峰,造成了严重的思想钳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使得一些新思想萌芽逐渐发展,《西游记》作为一本古典文学,其虽然在情节设计上充满了深化色彩,但是在人物塑造上却与现实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尤其是取经路上的师徒四人,其鲜明的性格形象,已经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画廊中的经典。据此,笔者从就从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这四个核心人物入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
一、正义的化身孙悟空
虽然在《西游记》故事的核心事件是“唐僧取经”,但是没有人会否认,孙悟空才是整部文学作品中绝对的主角。如果说唐僧是取经团队的灵魂,那么孙悟空就是取经路上的血与肉,正是有了孙悟空的存在,才能让唐僧这个灵魂有所依托,在“真假孙悟空”一节中,观音菩萨在调停师徒二人矛盾的时候也曾言:“一路上魔障未除,必得他保护你(唐僧),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
孙悟空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最为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无论老人,小孩,无论是是否看过《西游记》,提起孙悟空这一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降妖除魔。的确,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成功,就在于其所代表的正义、坚持与反抗精神。我们无论是看《西游记》电视剧,还是看文学原著,孙悟空爽快利落,疾恶如仇的性格给观众、读者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最后如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也曾言孙悟空“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并加升其为“斗战胜佛”。这种盖棺定论就是孙悟空一路上的真实写照。作为正义的化身,孙悟空不仅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更是见义勇为,急人所急,如调取芭蕉扇免除当地火焰之灾;小儿国行善,保证一城的平安;凤仙郡求雨,帮助一方黎民等等,而正是这种对邪恶的不姑息,对正义的渴望使得读者、观众将孙悟空想象成了正义的化身,就如好莱坞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一样,孙悟空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一个代表了正义和担当的超级英雄。
二、执着的化身唐僧
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多数人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孙悟空的情感,一方面对唐僧取经路上的执着十分钦佩,另一方面又对其迂腐、软弱的性格特点进行排斥。唐僧这一人物形象原型是唐代西行僧人玄奘,可以说在《西游记》这神话小说中,唐僧是连接现实世界与神话世界之间的一条线索。没有唐僧,取经故事就不会出现,而没有唐僧百折不挠的意志,取经也许早就半途而废。一路上道路的艰险挑战的是一个白面和尚的身体极限,而金钱、美女、权势的诱惑却挑战着取经人的思想境界。而唐僧在种种的诱惑面前都将履行对唐王的承诺作为自己西行的唯一目标,这种一诺千金、九死未悔的执着精神也是如来将佛经放心交给唐僧的一个根本原因。当然,一路波折中,唐僧的一些作为也是其人物形象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与孙悟空的冲突中,唐僧的冥顽不化常常令读者又好气又好笑,如永远不相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只相信自己肉眼看到的,因此错救了红孩儿、老鼠精;对猪八戒的盲目宠信,下意识地将其作为与孙悟空争斗中的弱者,不分皂白,听信谗言,导致了孙悟空多次无故受紧箍咒之苦。这种心活面软的性格特点几乎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白面书生的“通病”,当然正是这种白璧有瑕的性格特征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跌宕,也使得唐僧的形象更加鲜活。
三、平凡的化身猪八戒
猪八戒是取经团队中最为被动的一个,他没有孙悟空的开路精神,也没有沙僧的任劳任怨,对于取经缺乏荣誉感和使命感,因此,即使参与降妖除魔行动,也是在孙悟空的威逼利诱下进行的,如“金木垂慈救小童”一节就是其性格典型体现。在《西游记》的人物塑造中,作者在猪八戒身上聚集了诸多的缺点,如贪财,会背着他人藏私房钱;好色,在“四圣试禅心”中陷入观音等人的圈套;嫉妒心强,常常挑拨孙悟空与唐僧的关系等等,这些性格上的缺陷使得猪八戒不像一个妖怪,也不像一个曾经的神仙,更像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这种充满了小人物的心机、智慧,以及偶尔的正义感,使得他成为一个颇值得玩味的人物形象。
四、稳定的化身沙僧
《西游记》中对沙僧的着墨较少,甚至连语言也颇为单调,但是作为取经团队中的重要一员,他却是稳定团队的重要环节。孙悟空太冲动,猪八戒太被动,而沙僧不瘟不火恰恰中和了二者的矛盾。在孙悟空需要帮助的时候义不容辞,在猪八戒吵嚷着分行李的时候,却又平衡大家之间的矛盾,保证团队的稳定,因此,只有沙僧的存在才使得团队的结构收放自如,保证西行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韩亮. 关于《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研究[J]. 才智,2017,(02):182.
[2]董宇. 神话文学作品《西游记》中人物形象解读[J]. 语文建设,2015,(2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