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对高职院校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过程教育、管理,能够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因此建立 “一平台、两途径、三反馈”的学习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01-0186-02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对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尤显重要。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群体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未毕业不能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仍需要学校持续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为实现学生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应加快构建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模式,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一、构建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模式的意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目前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为3~6个月。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职责,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基于此,加快构建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模式的研究,对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新媒体时代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管理方式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信息传递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育管理设备。对实习阶段学生党员进行动态化教育管理,探索学生党员新的学习教育模式,如可在新媒体学习平台中共享学习内容,设立党建教育专题模块,定期更新党建教育内容,让学生可以及时浏览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增强党性认识。
   (二)有利于做好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开展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模式的研究,能让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以“企业准员工”的角色进行实践还能使学生以一名党员的身份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帮助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永葆生机活力。
   (三)有利于提高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工作
   实习期间,学生党员因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及时回校参加党支部会议和组织生活会等支部活动,而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员都为预备党员,正是考察的关键时期,预备党员思想是否懈怠、思想意识是否淡薄、政治理论是否缺乏,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预备党员的转正。建立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模式,能更好地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二、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习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针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在对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教育现状调查
   1.对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对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和管理制度,也没有统一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学生党员在不同的实习单位实习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党性修养方面,缺乏一以贯之。以宁波城市学院为例,有近60%的学生党员要参与实习,导致与学生支部缺乏沟通,与入党联系人联系不够紧密,尤其在支部大会、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中,借以工作忙碌为由缺席党支部活动,造成组织上无法密切关注党员的思想动态。
   2.实习期间的学生党员学习主动性不强
   我校学生实习的单位一般都是企业单位,党员数量较少,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党支部,传统的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和集中整治理论学习形式很难实现,学生党员缺乏归属感,加上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有个别党员放松对自我的提高,学习意识淡薄,在学习教育方面,出现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视党员系统学习的现象,导致党组织对学生党员考察培养的脱节,不利于学校的党建教育管理工作。
   3.对实习期间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监测度不够
   我校学生的实习企业大多数比较分散,实习期3~6个月,流动率较高,难以集中开展教育活动。且由于实习单位实习模式不同,学生作息时间不一致,因此,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员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党组织要求党员要自主向入党介绍人汇报思想情况。但在实习期间,学生集中返校次数较少,因此很难保证党员的学习效果,监测力度不强,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等情况缺乏深入了解。
   (二)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对出现以上现状进行分分析,主要集中为三个方面。
   1.思想上
   学生党员因实习期间工作比较忙、任务较重,忽视了对自我的提高,出现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提高的思想;而且也会因为单位党员数量的实际情况,放松对自我的严格要求。
   2.学习上
   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大多是理论性较强的文件,实习单位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学生业余时间学习兴趣度不高,因此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不强。    3.管理上
   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学生党支部对其缺乏有效管理措施。每次学习活动大多数通过在线的形式布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进行跟踪,反馈不及时,要求也不严格,而且对学生党员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如工作表现、职业态度、组织纪律、志愿服务等没有实质性的考量,难以监测党员培养过程。
   三、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模式的研究
   通过学习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学校应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模式,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和顶岗实习的特殊性,试探性地建立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模式:一平台、两途径、三跟踪(如下图所示)。
   (一)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平台的研究
   按照正常的党员发展程序,预备党员有一年考察期,因此对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方式教育直接关系能否顺利转正问题,因此要选择适合实习期间的学习平台——依托互联网、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互联网+学生党建”的学习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证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有平台、有载体、有条件,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目前学校各个学院的学生支部,大多数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引导学生党员每天进行学习,可通过集中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党员学习内容不落下、学习形式不单一、学习效果有体现,支部对学生党员的学习效果也要及时反馈。
   (二)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途径的研究
   學生党员在实习期间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借助企业党组织育人力量,在企业内共享党建资源,发挥企业党建优势,如学生党员可以列席参加实习党支部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及“两学一做”活动;可以根据地区成立党员学习驿站等多种形式,采取集中学习、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营造党员学习氛围,健全学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如我校旅游学院,积极与实习单位建立对党员培养的长效机制,与两家酒店一起制定管理措施,加强对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学生党员除了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之外,还要参加实习单位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将学生党员学习情况、实习表现、学习效果等如实反馈给学院,切实提高了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
   如我校艺术学院,在学生党员比较集中的实习单位成立了党员工作站,以此开展学习服务工作,这就充分体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的模式,党员工作站中设定主要负责的党员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党员要与党员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确保学生离校不离党组织。
   如我校财金学院,根据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实习的情况,建立片区化小组模式开展学习教育培养,根据实习单位的地理位置建立小组并指定小组负责人,由党员教师进行牵头指导党员学习工作,实现学生党员管理有保障。
   如我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虽然学生党员较分散,集中学习教育比较困难,但我院学生支部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积极打造党建学习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借助学习强国APP,对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进行过程监测。而且学院与校企合作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反馈学生党员的表现,同时实习单位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认真、上进的优势,让学生党员带动企业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势头。信息学院创新学习形式,极力构建全方位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学习教育途径。
   (三)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效果跟踪的研究
   对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效果的跟踪有三方面:首先,从“互联网+学生党建”平台中定期统计学生党员学习记录和学时,严格按照党员的学习要求及时反馈给学生党员;如商学院由党务助理统计学生党员学习分数、心得体会发布次数以及学习效果的反馈。其次,通过党支部,设计学习主题,运用在线讨论、留言等形式,还可以在线上传思想汇报,供入党介绍人随时查看。如信息学院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视频会议平台,开展学习教育,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使得党员学习有收获,理论有提升。最后,建立校企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了解实习阶段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对学习不积极、思想懈怠的学生党员及时进行教育与管理。
   四、总结
   建立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模式——“一平台、两途径、三跟踪”,该学习教育模式可以实现如下功能:(1)学习有平台。让学生党员及时了解学生党建开展情况,加强学生党员与学院的联系。(2)学习有途径,根据实习情况进行小组划分、成立临时组织、建立校企合作党建机制等,将是实习学生党员重要的学习途径。(3)学习效果有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能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该模式旨在提高实习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实现对学生党员的动态管理,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实习阶段学生党员学习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玮.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途径初探[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56-58.
   [2]范春艳.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遴选机制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3):34-36.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实习已经成为师范院校服务于基础教育薄弱区域常见模式之一。就广西X学院师范生教育实习调查显示,教育实习对其专业伦理培养收效甚微,师范生自身专业伦理认同感低,学校重视程度、社会舆论对教师众说纷纭都对民族地区师范生专业伦理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关 键 词] 教育实习;民族地区师范生;专业伦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授课形式单调、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弊端。提出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若干意见,并通过创办思想导师启航班、开设就业指导工作坊、举办校园模拟招聘面试大赛、搭建企业文化展等方式丰富就业教育指导体系。  [关 键 词] 就业指导课;工作坊;就业实训;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期刊
[摘 要] 有建筑专业技能,又爱岗敬业的建设者是高职土建类人才培养目标,以建筑施工技术核心课程为例,从核心课程思政教育优势展开课程剖析,以设定培养目标、挖掘思政结合点、思政实施切入点进行思政教育实践的探索,在专业核心课的思政教育中取得初步成效。  [关 键 词] 高职土建类;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教学单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对接融合教育需求,组建以特殊教育为示范,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等为重点的专业群。立足普特融合、课岗证融通、“校地校”协同及社会服务拓展,构建“普特融合、育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省级“校地校”融合教育教师发展协作联盟,承担中西部对口支援与国培项目等,是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 键 词] 专业群;特殊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渐渐地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而新兴的“工作室”教学制度逐渐变为一种日常的教学工作组织。改革试点是以“分岗培养、双师共管、学训一体、训教结合”为主题开展的,目的是建立以基本课程或者科研项目为基点的工作室以及配套设施,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 键 词] 工作室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
期刊
[摘 要] 首先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后阐述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注重创意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一系列实现“专注技术”到“注重创意”转变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策略及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思路;技术;创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摘 要] 课程标准开发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核心。将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探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过程中国际化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的相关问题。  [关 键 词]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国际化专业;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
期刊
[摘 要] 老年人口规模的庞大对医疗服务需求加大,从事老年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瓶颈。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养方向,真正能够“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成建制组建“医养订单班”,实施“1+1+1”教学改革,量身打制人才培养方案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养方向的基本建设路径。  [关 键 词] 医养结合;医养方向;订单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
[摘 要] 为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2017年四川省实施了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培育院校之一。专业群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凸显专业特色,整合教育资源,增强专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类专业群的现状出发,指出财经商贸类专业群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针对财经商贸类专业
期刊
[摘 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中药中成药调剂技能人才,针对高职“中药调剂技术”课程,研究社会岗位、职业技能证书和职业技能竞赛对培养高职学生中药调剂能力的作用。将课岗证赛相结合,达到以岗定课,以证授课,以赛促课的效果,进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中药调剂操作能力。  [关 键 词] “课岗证赛”融合;中药调剂;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