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乘法分配律在数学简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我认为乘法分配律教学应该从最核心最本质的乘法的意义入手,根据意义建立模型,让学生充分感知、经历、实践,夯实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建构,我潜心设计了五个环节:探究算理--举例验证--尝试推广--建立模型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分解知识的难点,让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真正构建,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 探究算理 建立模型 充分变式 提炼生活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乘法分配律在数学简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从四年级起就开始了整数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五、六年级推广到小数、分数。其数理抽象,逻辑严密,尤以“难”字突出,乘法的分配律可以说是年年教年年学,可是就有相当一部学生学不会、记不住。乘法分配律成了中、高年级教学啃不动的“硬骨头”。本学期我又面临这部分教学内容,如何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这部分知识,课前我进行了仔细的琢磨和深入的思考,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教学乘法分配律的一些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此活动之际,和老师们共同商榷,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追本溯源 建立模型
我认为乘法分配律教学应该从最核心最本质的乘法的意义入手,根据意义建立模型,让学生充分感知、经历、实践,夯实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建构,我潜心设计了五个环节:探究算理--举例验证--尝试推广--建立模型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分解知识的难点,让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真正构建,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片段:
师: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算式并算一算(课件出示)
25个8是多少?
20个8和5个8的和是多少?
(乘法分配律的萌芽开始出现)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意义,请你说一说101×24表示什么意义?
生1:101个24是多少?
生2:100个24加上1个24的和是多少?
师:如果让你算一算101×24结果,你打算怎样算?
(有意“挑衅”,逐步拉近学生和乘法分配律的距离)
生:用100个24加上1个24
(师板书:(100+1)×24=100×24+1×24)
师:先口算等式右边的结果是多少?再笔算等式左边的结果,你能验证这种思考方法的正确性吗?(学生验证)
师:请你认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从乘法的意义出发慢慢让学生开始建模乘法分配律,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出乘法分配律最本质的变化“分别去乘”,分配律模型已见雏形)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继续计算吗?
课件出示:(40+8)×125 (25+8)×4
(强化模型,并让学生用趋于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方法,同时继续通过计算左边的算式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提出猜测:是不是所有“(○+○)×○”这样的算式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计算而结果不变呢?(通过猜测,将模型推广,检验它的普遍适用性。)
放手让学生通过大量不同数的举例,纷纷赞同。(学生通过模型的自主应用发现了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接着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模型,然后揭示课题名称,从名称中再次体会“分配”与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了。
第二阶段:充分变式 吃透模型
通过以上的教学片段,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会有一个基础建构,尽管基础模型至关重要,但模型的变式也必不可少,通过练习巩固环节,用填空题和判断题两种方式将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进行充分的展示。并将几种典型的错误进行提前干预,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算
对于分配律“算理”的理解以及模型的建构只要找到乘法算式中相同的因数,对相同因数的个数进行相加减就可以应用,但在后续练习中还会出现如“56×99+56”,“ ×1”的省略,使一些学生找不到模型,再如“888×7+44×111”这道题需要通过拆分某个数才能找到相同的因数,学生除了理解与建构之外,还得有良好的数感。
2、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混淆
对各种规律“算理”的理解是关键,比较区别是良好的方法,通过充分比较结合律与分配律“意”的不同与“形”的不同,发现结合律只适用于连乘和连加算式,而分配律中出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运算符号,就会避免如下的错误:25×(2×8)=25×2+25×8
3、算式中特殊数字的影响,造成模型缺失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即便是学生理解了算理,但在遇到如下题目:“(1000-125)×8”还会受到数对125×8的影响,很容易算成“1000-125×8”。
4、乘法分配律对减法通用性的理解
在建立起来的模型中,小括号里的运算符号是“+”号,在后续的练习中还会遇到小括号里是“-”如“(25-8)×4”的题目,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可以用括号里的两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计算更简单,由此可知,乘法的分配律对括号里是减法的运算同样适用。
第三阶段:提炼生活 升华模型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乘法的分配律学生“似曾相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一题多解”正好是分配律的体现。课件出示如下题目:四(1)班有男生23人,女生17人,每人植树5棵,四(1)班一共植树多少棵?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并汇报,得到以下两种答案:(23+17)×5或23×5+23×5,第一种解法的思路是先求全班人数,再求植树总棵树;第二种解法的思路是:先求男生植树多少棵,再求女生植树多少棵,最后求植树总棵树。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的解法正好体现了乘法的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类似这样一题多解的题目,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有效的降低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畏惧感,激发学生学习掌握规律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潜心设计,既在学生的头脑中有效的构建了分配律的模型,再加上各种变式练习的巩固与提高,从而有效的预防了后续练习中的典型错误,明显降低了出错率,使学生扎实有效的掌握了分配律的知识。正所谓“追本溯源促建模,潜心设计送‘清’来”。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 探究算理 建立模型 充分变式 提炼生活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乘法分配律在数学简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从四年级起就开始了整数乘法分配律的学习,五、六年级推广到小数、分数。其数理抽象,逻辑严密,尤以“难”字突出,乘法的分配律可以说是年年教年年学,可是就有相当一部学生学不会、记不住。乘法分配律成了中、高年级教学啃不动的“硬骨头”。本学期我又面临这部分教学内容,如何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这部分知识,课前我进行了仔细的琢磨和深入的思考,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教学乘法分配律的一些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此活动之际,和老师们共同商榷,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追本溯源 建立模型
我认为乘法分配律教学应该从最核心最本质的乘法的意义入手,根据意义建立模型,让学生充分感知、经历、实践,夯实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建构,我潜心设计了五个环节:探究算理--举例验证--尝试推广--建立模型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分解知识的难点,让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真正构建,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片段:
师: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算式并算一算(课件出示)
25个8是多少?
20个8和5个8的和是多少?
(乘法分配律的萌芽开始出现)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意义,请你说一说101×24表示什么意义?
生1:101个24是多少?
生2:100个24加上1个24的和是多少?
师:如果让你算一算101×24结果,你打算怎样算?
(有意“挑衅”,逐步拉近学生和乘法分配律的距离)
生:用100个24加上1个24
(师板书:(100+1)×24=100×24+1×24)
师:先口算等式右边的结果是多少?再笔算等式左边的结果,你能验证这种思考方法的正确性吗?(学生验证)
师:请你认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从乘法的意义出发慢慢让学生开始建模乘法分配律,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出乘法分配律最本质的变化“分别去乘”,分配律模型已见雏形)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继续计算吗?
课件出示:(40+8)×125 (25+8)×4
(强化模型,并让学生用趋于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方法,同时继续通过计算左边的算式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提出猜测:是不是所有“(○+○)×○”这样的算式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计算而结果不变呢?(通过猜测,将模型推广,检验它的普遍适用性。)
放手让学生通过大量不同数的举例,纷纷赞同。(学生通过模型的自主应用发现了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接着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模型,然后揭示课题名称,从名称中再次体会“分配”与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了。
第二阶段:充分变式 吃透模型
通过以上的教学片段,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会有一个基础建构,尽管基础模型至关重要,但模型的变式也必不可少,通过练习巩固环节,用填空题和判断题两种方式将乘法分配律的变式进行充分的展示。并将几种典型的错误进行提前干预,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算
对于分配律“算理”的理解以及模型的建构只要找到乘法算式中相同的因数,对相同因数的个数进行相加减就可以应用,但在后续练习中还会出现如“56×99+56”,“ ×1”的省略,使一些学生找不到模型,再如“888×7+44×111”这道题需要通过拆分某个数才能找到相同的因数,学生除了理解与建构之外,还得有良好的数感。
2、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混淆
对各种规律“算理”的理解是关键,比较区别是良好的方法,通过充分比较结合律与分配律“意”的不同与“形”的不同,发现结合律只适用于连乘和连加算式,而分配律中出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运算符号,就会避免如下的错误:25×(2×8)=25×2+25×8
3、算式中特殊数字的影响,造成模型缺失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即便是学生理解了算理,但在遇到如下题目:“(1000-125)×8”还会受到数对125×8的影响,很容易算成“1000-125×8”。
4、乘法分配律对减法通用性的理解
在建立起来的模型中,小括号里的运算符号是“+”号,在后续的练习中还会遇到小括号里是“-”如“(25-8)×4”的题目,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可以用括号里的两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计算更简单,由此可知,乘法的分配律对括号里是减法的运算同样适用。
第三阶段:提炼生活 升华模型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乘法的分配律学生“似曾相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一题多解”正好是分配律的体现。课件出示如下题目:四(1)班有男生23人,女生17人,每人植树5棵,四(1)班一共植树多少棵?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并汇报,得到以下两种答案:(23+17)×5或23×5+23×5,第一种解法的思路是先求全班人数,再求植树总棵树;第二种解法的思路是:先求男生植树多少棵,再求女生植树多少棵,最后求植树总棵树。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的解法正好体现了乘法的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类似这样一题多解的题目,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有效的降低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畏惧感,激发学生学习掌握规律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潜心设计,既在学生的头脑中有效的构建了分配律的模型,再加上各种变式练习的巩固与提高,从而有效的预防了后续练习中的典型错误,明显降低了出错率,使学生扎实有效的掌握了分配律的知识。正所谓“追本溯源促建模,潜心设计送‘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