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历史性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共同作用和生动体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充分反映了这一内在统一性,同时社会主义实践也折射出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丰富内涵。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关系下,要求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必须坚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主攻方向,必须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制度保障,从而为新的实践开辟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视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科学判断蕴涵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统一性思想,本文力图从这一有机统一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探索和丰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从根本上说是党对这三大规律不断探索和运用的成果。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力支撑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的这一发现是立足于人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满足人的生存的第一条件,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前提就是有意识地人的存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深受剥削与压迫,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谈到未来社会时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的联合体中人的物质资料得到充分满足,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丰富,这是人类社发展的最终形态也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充分实现的阶段。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联合体,马克思首先将人类历史最终落实到物质资料生产,转向现实的人,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揭示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資本主义社会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生产力持续解放和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落后生产力”发展为“发展不平衡不从分”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经济基础得到夯实、生产关系得到调整、上层建筑得到巩固,人们享有的权力和义务不断丰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机遇有机结合,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断深化。
2.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推力
20世纪中期中国在贫穷落后的物质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的探索,最终在总结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本质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他在南巡讲话时讲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始终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总钥匙,共同富裕始终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前30多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打破常规、革故鼎新、全方位进行改革和建设,并取得傲人的成绩,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也是我国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的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具体表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进入世界前列,极大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化不仅体现了人的需要和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且也映射了我国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所取得的成效,这一转变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必然,是人民群众艰辛奋斗的必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重大理论判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自觉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推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政党代表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这个阶级就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少数占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拥有8900多万的党员、拥有97年历史、拥有69年执政历史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和义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赋予的,因此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有着人民群众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能始终保持执政地位并取得事业的成功,从根本上说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任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党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的生动体现,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充分认可和无比信任,这一转化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解析
马克思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和反映的是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取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社会规律,从二者出发可以厘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具体内涵。
1.美好生活需要与人的发展的新变化
马克思毕生都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进行研究的起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身奋斗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以人的社会性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具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即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作为群体的人、作为类的人。人的个体的发展,即每一个人的发展,包括许多方面,如人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群体的人是由一定的人群组成的共同体,群体的发展指的是共同体的共同发展。类的发展是指整个人类的发展,是人类整体的提升,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美好生活需要”是作为单个人和群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通向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重要过程和阶段。人的发展是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现实需要的结构反映着人的生活方式的性质,体现着人的发展水平的自由程度。人具有同动物所不同的特性,主要是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三种关系中,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所表现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人的需要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通过劳动和社会交往得到需要的满足,而需要的满足和满足需要的劳动又产生出新的需要。人的需要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并且具有无限丰富的发展趋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人的需要的对象物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不同的划分尽管表述的方式存在差异但都是以人的衣食住行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转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之间的新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实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实现是以人的基本的物质文化即衣食住行用等生存性的“硬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在这一前提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的更多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够被激发,人的需要才能够变得空前活跃和广泛,这是由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本身决定的。在“硬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为了人自身的发展,我们在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充分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的各方面需要逐渐被认同和尊重。
2.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
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把历史归纳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形态。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同时人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在“物的依赖性”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现实载体。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情等“物”的制约和限制。
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从发展的领域和区域来说的,侧重横向比较。目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四大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衡。首先,领域不平衡包括领域间和领域内部的不平衡,具体说来,就是经济领域发展速度惊人,成就显著,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同经济领域相比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经济领域内部中实体经济和金融、房地产,大中小企业等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其次,区域不平衡包括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不平衡,比如西中东部不平衡、城市和乡村不平衡,同时在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现象。西部同东部相比在基础设置、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能力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然后,群体不平衡具体反映在贫富差距悬殊,公平正义等基本权利的享受上的差距。贫富差距具体表现在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悬殊,同时人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也是不容小觑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3左右,截至2017年基尼系数为0.4670。最后,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包括人對自然资源的掠夺和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生产模式,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矿、钢铁等被大量开采,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也形成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
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从发展的质量来说的,侧重纵向比较。经济方面来看,经济发展的程度主要是看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额。中国的进口货物中资本货物进口比重相对较低,大部分货物为中间产品,出口货物中大多是消费品。在我国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如医疗设备、医疗制造、航空航天等占比还偏低。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尚未被激发和发展的不充分性的反映。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来看,充分展现了我国发展的不充分性。人们享有的权力和义务还未全部得到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社会公共文化产品还有待丰富、社会事业还有待充分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等。例如乡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留不住、办学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使得边远地区孩子上学难;医疗体系中存在医疗机构总量不足、医疗资源分布失均、医疗保障系统的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居民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居民养老难等问题;生态环境系统中水污染、资源能源减少等问题仍然显著存在。这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均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各方面的发展仍有无限的上升和发展空间。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1.必须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中之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国计民生的大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末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城镇化率为58.52% ;随着农民工进城,许多农业用地被抛荒,出现土地无人耕种的现象;我国有585个贫困县,随部分区县已实现脱贫,但还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发展。因此从农业人口占比、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实际问题来说,三农问题是新时代下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中之重。实施好精准扶贫战略、打好扶贫攻坚战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义。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全国上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乡村建设上,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统计,截至2017年过去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5564万人,每年减少1391万人,“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扶贫工作也存在系列问题如宣传引导不够深入;贫苦户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帮扶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等。因此在 “精准扶贫”中必须加强政策宣传,做实精准识别;因村因户施策,实现精准扶贫;整合项目资源,实施精准帮扶,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强化考核问效、确保如期脱贫等。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于“精准扶贫”的实施,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农村的发展更应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因此,还需要重视农村创业,努力形成创业主体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农村服务业和工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拔任用德才兼备、为民服务的“好村官”;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建设,提升服务“三农”的水平;完善乡村治理,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制定村规民约,有效解决村民的公共事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等,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强农村的内生动力,促进平衡发展、充分发展。
2.必须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主攻方向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国的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筹划发展。创新发展主要解决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致力于在国家重大科技前沿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基础性研究,实现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同时也必须创新调整各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制度体系,完善体制机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努力实现创作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协调发展主要解决色是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平衡”矛盾的解决离不开协调发展理念的贯彻的和落实,协调发展涉及的领域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要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群体发展、人与自然发展等,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也要努力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主要解决的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内,坚持合理开采,有效治理的原则;同时绿色发展也关系人们群众自身的安全,如食品安全问题等,因此要坚持绿色生产。开放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要坚持同其它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完善对外合作交流机制,使我国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本国内部,在激发我国发展内生动力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内外联动机制的高效配合。共享发展主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需要”要求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实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逐渐缩小社会差距,实现公平正义。只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能使发展的平衡性、发展的充分性有坚固基石,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最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制度保障
我国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国防等多个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其背后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个方面提供制度保障、体系保障、能力保障。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力度。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民生领域改革要完善人民生活保障制度。民生活保障制度将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文化管理制度等多种领域多个方面。只有构建、实施和完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生活保障制度,各项民生改革和发展事业才能有稳定可靠的保障。党的建和治党制度改革是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更好保障发展主体的权利,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创造力,促进发展走向平衡,实现充分发展。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参考文献:
[1]文凌云.浅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J],邓小平研究,2018(04):19-26.
[2]夏一璞.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三重维度:真、善、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5):22-28.
[3]廖小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生成与实践指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2):188-195.
[4]王红艳.论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个维度[J],社会主义研究,2018(04):76-80.
[5]宋晓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唯物史观维度[J],学术探索,2018(05):39-43.
[6]王丹,邱耕田.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J],理论视野,2018(03):13-16.
作者简介:莫燕(1994-),女,漢族,籍贯:四川南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金课题:本文系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及启示研究(项目批准号:SWU1809301)"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视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科学判断蕴涵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统一性思想,本文力图从这一有机统一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理论的探索和丰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从根本上说是党对这三大规律不断探索和运用的成果。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力支撑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的这一发现是立足于人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满足人的生存的第一条件,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前提就是有意识地人的存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深受剥削与压迫,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谈到未来社会时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的联合体中人的物质资料得到充分满足,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丰富,这是人类社发展的最终形态也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充分实现的阶段。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联合体,马克思首先将人类历史最终落实到物质资料生产,转向现实的人,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揭示了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資本主义社会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生产力持续解放和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落后生产力”发展为“发展不平衡不从分”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经济基础得到夯实、生产关系得到调整、上层建筑得到巩固,人们享有的权力和义务不断丰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机遇有机结合,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断深化。
2.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推力
20世纪中期中国在贫穷落后的物质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的探索,最终在总结失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本质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他在南巡讲话时讲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始终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总钥匙,共同富裕始终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前30多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打破常规、革故鼎新、全方位进行改革和建设,并取得傲人的成绩,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也是我国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的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具体表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进入世界前列,极大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化不仅体现了人的需要和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且也映射了我国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所取得的成效,这一转变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必然,是人民群众艰辛奋斗的必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一重大理论判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自觉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推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政党代表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这个阶级就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少数占执政地位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拥有8900多万的党员、拥有97年历史、拥有69年执政历史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权力和义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赋予的,因此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有着人民群众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能始终保持执政地位并取得事业的成功,从根本上说就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任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党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的生动体现,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充分认可和无比信任,这一转化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涵解析
马克思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和反映的是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取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社会规律,从二者出发可以厘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具体内涵。
1.美好生活需要与人的发展的新变化
马克思毕生都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进行研究的起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身奋斗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以人的社会性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具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即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作为群体的人、作为类的人。人的个体的发展,即每一个人的发展,包括许多方面,如人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群体的人是由一定的人群组成的共同体,群体的发展指的是共同体的共同发展。类的发展是指整个人类的发展,是人类整体的提升,是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美好生活需要”是作为单个人和群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通向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重要过程和阶段。人的发展是随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现实需要的结构反映着人的生活方式的性质,体现着人的发展水平的自由程度。人具有同动物所不同的特性,主要是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三种关系中,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所表现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人的需要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通过劳动和社会交往得到需要的满足,而需要的满足和满足需要的劳动又产生出新的需要。人的需要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并且具有无限丰富的发展趋势。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人的需要的对象物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不同的划分尽管表述的方式存在差异但都是以人的衣食住行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转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之间的新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实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实现是以人的基本的物质文化即衣食住行用等生存性的“硬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在这一前提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的更多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够被激发,人的需要才能够变得空前活跃和广泛,这是由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本身决定的。在“硬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为了人自身的发展,我们在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充分凸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的各方面需要逐渐被认同和尊重。
2.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
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把历史归纳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形态。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同时人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在“物的依赖性”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最高价值取向,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现实载体。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情等“物”的制约和限制。
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从发展的领域和区域来说的,侧重横向比较。目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四大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衡。首先,领域不平衡包括领域间和领域内部的不平衡,具体说来,就是经济领域发展速度惊人,成就显著,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同经济领域相比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经济领域内部中实体经济和金融、房地产,大中小企业等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其次,区域不平衡包括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不平衡,比如西中东部不平衡、城市和乡村不平衡,同时在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现象。西部同东部相比在基础设置、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能力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然后,群体不平衡具体反映在贫富差距悬殊,公平正义等基本权利的享受上的差距。贫富差距具体表现在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悬殊,同时人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也是不容小觑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基尼系数保持在0.3左右,截至2017年基尼系数为0.4670。最后,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包括人對自然资源的掠夺和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生产模式,使得我国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矿、钢铁等被大量开采,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也形成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
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从发展的质量来说的,侧重纵向比较。经济方面来看,经济发展的程度主要是看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额。中国的进口货物中资本货物进口比重相对较低,大部分货物为中间产品,出口货物中大多是消费品。在我国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如医疗设备、医疗制造、航空航天等占比还偏低。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尚未被激发和发展的不充分性的反映。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来看,充分展现了我国发展的不充分性。人们享有的权力和义务还未全部得到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社会公共文化产品还有待丰富、社会事业还有待充分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等。例如乡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留不住、办学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使得边远地区孩子上学难;医疗体系中存在医疗机构总量不足、医疗资源分布失均、医疗保障系统的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居民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居民养老难等问题;生态环境系统中水污染、资源能源减少等问题仍然显著存在。这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均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各方面的发展仍有无限的上升和发展空间。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1.必须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中之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国计民生的大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末中国大陆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城镇化率为58.52% ;随着农民工进城,许多农业用地被抛荒,出现土地无人耕种的现象;我国有585个贫困县,随部分区县已实现脱贫,但还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发展。因此从农业人口占比、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实际问题来说,三农问题是新时代下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中之重。实施好精准扶贫战略、打好扶贫攻坚战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义。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全国上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乡村建设上,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统计,截至2017年过去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5564万人,每年减少1391万人,“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扶贫工作也存在系列问题如宣传引导不够深入;贫苦户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帮扶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等。因此在 “精准扶贫”中必须加强政策宣传,做实精准识别;因村因户施策,实现精准扶贫;整合项目资源,实施精准帮扶,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强化考核问效、确保如期脱贫等。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于“精准扶贫”的实施,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农村的发展更应该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因此,还需要重视农村创业,努力形成创业主体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农村服务业和工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拔任用德才兼备、为民服务的“好村官”;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建设,提升服务“三农”的水平;完善乡村治理,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制定村规民约,有效解决村民的公共事务;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深度和广度等,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强农村的内生动力,促进平衡发展、充分发展。
2.必须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主攻方向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中国的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筹划发展。创新发展主要解决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致力于在国家重大科技前沿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基础性研究,实现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同时也必须创新调整各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制度体系,完善体制机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努力实现创作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协调发展主要解决色是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平衡”矛盾的解决离不开协调发展理念的贯彻的和落实,协调发展涉及的领域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要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群体发展、人与自然发展等,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也要努力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主要解决的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内,坚持合理开采,有效治理的原则;同时绿色发展也关系人们群众自身的安全,如食品安全问题等,因此要坚持绿色生产。开放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要坚持同其它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完善对外合作交流机制,使我国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本国内部,在激发我国发展内生动力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内外联动机制的高效配合。共享发展主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需要”要求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实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逐渐缩小社会差距,实现公平正义。只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能使发展的平衡性、发展的充分性有坚固基石,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最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制度保障
我国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国防等多个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其背后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个方面提供制度保障、体系保障、能力保障。经济体制改革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力度。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民生领域改革要完善人民生活保障制度。民生活保障制度将包括教育制度、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文化管理制度等多种领域多个方面。只有构建、实施和完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生活保障制度,各项民生改革和发展事业才能有稳定可靠的保障。党的建和治党制度改革是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更好保障发展主体的权利,激发社会活力,提升社会创造力,促进发展走向平衡,实现充分发展。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参考文献:
[1]文凌云.浅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J],邓小平研究,2018(04):19-26.
[2]夏一璞.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三重维度:真、善、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5):22-28.
[3]廖小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生成与实践指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2):188-195.
[4]王红艳.论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个维度[J],社会主义研究,2018(04):76-80.
[5]宋晓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唯物史观维度[J],学术探索,2018(05):39-43.
[6]王丹,邱耕田.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J],理论视野,2018(03):13-16.
作者简介:莫燕(1994-),女,漢族,籍贯:四川南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金课题:本文系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及启示研究(项目批准号:SWU18093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