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9-0151-03
刘斌先生是我国东北京剧界的一代京胡名家,曾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辽宁省戏剧学校、沈阳师范大学,并担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多年来,他以娴熟、老到的京胡演奏水平稳坐在不同京剧演出中,特别是在“唱、念、做、打”的交织表演中,他的引领和衬托使流派特点与唱腔韵味都能表现得尽善尽美,为此,业内人士称赞他的京胡音乐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意蕴。而在他令人称道的背后却充满着曲折的经历,即:他默默地历经时代的变迁,一次次攻克身体伤痛带来的限制,从而突破了京胡演奏的传统,成就了他被人们誉为“左右开弓”的操琴方式。所有这些经历表现,既有源于他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也有源于他对中国戏曲事业的进取精神。与此同时,他不断从突破中寻找传承京胡艺术的创新思维,提出以“训练、打磨、程序”为京胡教学的核心理念,革新京胡口传心授的教学传统等,这种治学精神更是他从事京胡教学四十年的丰硕成果。
一、指拨轻清 音律和平
刘斌是辽宁沈阳人,他的音乐萌芽启蒙于他的姥爷,他的姥爷是京剧票友,擅长拉京胡,他的童年在姥爷的京胡声中耳濡目染,逐渐产生了好奇、懵懂的兴趣。1970年,全国各地盛行着革命样板戏,京剧音乐以特有的形式影响着每家每户,更熏陶着刘斌的音乐天赋,那年刘斌十三岁时,他向姥爷要了一把京胡,开始走上了拉琴的道路。从那时起,刘斌每天四点起床,先去家附近的中山公园练两个小时京胡,再去上学,风雨无阻的练琴岁月持续了两年,在这两年里,刘斌对京胡的热爱一天比一天强烈,在他的心里初次萌生了从事京胡演奏的想法。但和大多生于戏曲世家的京胡大师不同,刘斌并非从小受专业戏曲音乐的家庭教育,这种“非世家,却成家”的经历背后埋藏着非同常人的历练。
此时正值“文革”时期,党中央为革命样板戏的普及与发展,在全国各地集中培训戏曲人才,设立训练班和讲习会。1972年1月,辽宁省成立文艺训练班,刘斌进入训练班,师从东北著名的梅派青衣琴师尹瑞泰先生,这是刘斌真正走向京胡演奏专业的起始点。训练班里所有乐器专业的学生都以革命样板戏为教材进行合奏、独奏练习,京剧文场三大件又是刘斌在训练班的必修专业,使得他熟知民族乐器在京剧场面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带关系,并通过大量的中西乐器合奏课,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交织配合熟稔于心,以至于对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个性与共性,产生了独特的美学认知。之所以獨特,是因为这种认知是根植于那个革命的时代,发芽于那个革命的思想,成熟于那个革命的环境。之所以是一种美学认知,是因为其审美价值在戏曲音乐的发展,以及戏曲工作者的生活中抹上了浓厚的一笔,这也是成长于“文革”年代的人独有的历程,是他们与国家共同成长的痕迹。在那一届训练班中,刘斌的京胡成绩始终处于前列,这与他坚忍刻苦地练琴不无关系。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尽管在严冬腊月的季节,刘斌也艰苦训练,在京胡声中,拉琴时暖热的身躯与漫天雪花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入情,又入景,这种情景交融的京胡音乐后来也融入他的京胡意蕴之中。刘斌依旧保持着童年早起练琴的习惯,在训练班院里的假山山洞里,每天都多练两个小时的基本功,以此保证一天七个小时的练琴时间。经过在训练班四年的打磨与积累,为刘斌打开了京剧艺术的大门,他对京胡音乐理念与技艺的认知都上升一个全新的台阶。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京剧艺术也因此烙下了一段特殊的时代特征,随着“四人帮”倒台,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从“一花独放”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向“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思想回归,国家为了扫除文化上的阴霾,进行恢复性的社会变革,人民群众也对戏曲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戏曲工作者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1976年,刘斌作为青年教师,留在辽宁省文艺训练班(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前身)任教京胡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京胡演奏人才。教育工作是那个寻找戏曲创作“出新”的时代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是传承艺术的衔接点,“推陈出新”的本质是继承我国古老的戏曲文化精髓,并结合新时代,新内容,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新中国大国气质的优秀戏曲作品。刘斌在这样关键的改革发展时期,投身于京胡教育工作,同时致力于传统剧目的伴奏演出,通过实践寻找戏曲的现实作用,这正是戏曲艺术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更是自身审美价值、创造价值的体现。
大量的京剧经典剧目在“百花齐放”文艺繁荣背景下不断涌现于舞台,如《霸王别姬》《赵氏孤儿》《贵妃醉酒》《白蛇传》等作品,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刘斌先生曾参加中国香港和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意大利、瑞典等多地活动演出。由于多年在国外演出,刘斌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开始涉猎钢琴与键盘演奏,在学校的京剧演出彩排中,他时常以钢琴代替乐队,为民族乐器伴奏,同时,当时我国社会也推崇西方音乐文化,出现钢琴热、出国热等文化现象,刘斌在国内与音乐界的好友创立了流行乐队,并负责键盘伴奏,活跃在歌舞厅、夜总会等场所,长达十三年之久,这些经历对他以独特的操琴风格,通过多种模式传承着京胡文化、京剧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操琴司鼓奏皮黄[2]
刘斌的操琴风格淳厚庄严,他在京剧演出伴奏中散发的辉煌大气的意境之美,既体现在他以京胡独特的音色,持弓稳健的技艺将特有的辉煌意蕴融入唱腔的起承转合之中,起到引领、衔接众乐器的作用,还体现在托腔保调方面,主导着人物、戏剧、音乐三者之间相融相合,使人物与戏剧,以及音乐的表达自如舒适。这些体现是京剧得以汇集我国千百年戏曲精髓的根,也是京剧艺术能够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淬炼成国粹的艺术规律。刘斌能够以一把京胡印证着过去四十年我国京剧艺术的变革,源于他训练京胡技艺所遭受的磨炼和对京剧艺术的工匠精神。
刘斌曾在一次运动中,左手神经受伤,食指无法熟练按弦,这对于一个演奏乐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但刘斌对于京胡的热爱从未泯灭,在受伤后的三年里,他尝试练习笛子、唢呐、中阮等其他民族乐器,某一天,刘斌突然想起童年时看过一个小孩用左手拉二胡,如果自己改用左手拉京胡也未必不可一试,这是刘斌“左右开弓”操琴的起因。刘斌在业内一片否定、怀疑的声音中,从零起步,即从拉空弦、音阶开始,在不到三年时,已熟练驾驭《玉堂春》《包龙图》《望江亭》等经典作品,并在学校为京剧剧目彩排,帮助演员吊嗓等。他以一首独奏曲《夜深沉》分别在2005年获得辽宁戏剧玫瑰奖,在2007年首届京胡北京邀请赛上获奖,评委燕守平、曹宝荣等国家一级京胡大师都对刘斌的演奏褒奖有加,并评价:“你不是天生的左撇子,却能把左手弓法练到如此水平,是历来没有看到过的,能够演奏到这样专业的程度,非常不容易。”刘斌以左手拉弓重走专业之路整整十三年,这十三年对于他本人来说艰辛无比,然而时间的沉淀与打磨使他的京胡技艺愈加娴熟,韵味也愈加浓郁。 然而,命运似乎对待肩负教学重任的他,那种苦心志、劳筋骨的磨炼要比常人更多、更艰巨,随着刘斌先生年岁渐长,因为颈椎压迫神经,身体健康影响到他的右手指法,他不得不再改回右手拉弓,左手按弦,左手的食指按不了弦,他用二三四指练习,难度可想而知,在演奏的力度、速度、音准等方面都需要重新调配指法。但刘斌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知难而进,曾经十三年用左手重新拉弓的经历,让他摸索到如何用更好的方法练琴,如京胡左右手拉弓按弦的技巧,每一个动作细节,以及身体动作与京胡乐音之间的运动状态,他都了然于心,这些宝贵的经验,成为他再次攻坚克难的力量,帮助他克服了重重的演奏技术。
刘斌对京胡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对京胡演奏、伴奏的执着精神,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他克服了左右手转换带来的身体限制与精神压力,业内逐渐熟知了刘斌“左右开弓”的操琴形式,而只有了解京胡专业,从事京胡专业的人才明白背后深藏的艰辛与困苦,左右手拉弓近五十年的打磨,使得刘斌对不同流派、不同行当的风格特性、唱腔韵味都深得心法,无论是厚重干脆的老生、俏皮大方的花旦、慷慨刚劲的花脸、悲苦柔弱的青衣,还是以独特唱法自居的小生等行当,他都能够结合演员与戏剧的特点,进行契合与变化,而且那种细微的变化与契合的节点,不同人在处理京剧伴奏的时候,往往就差百分之几的韵味。正如刘斌先生说,“在艺术上,技术为内容服务,京胡的演奏动作要跟京剧内容一致”。另外,在京剧的戏曲乐队中,京胡虽处领导之位,但其他民族乐器同样举足轻重,若不熟知京二胡、月琴等乐器,就如同上战场前的士兵,敌军我军还没有分清,刘斌曾经在训练班的民族乐器学习经历,以及后来因暂时无法拉琴而重拾其他乐器的岁月,使他几乎达到“六场通透”的专业水准。更为宝贵的是,他在社会上长达十三年负责键盘伴奏的乐队经历,他发现西方架子鼓伴奏与我国戏曲乐队伴奏在音乐元素方面具有很多共性,如戏曲乐队在托腔保调常用的“托、裹、衬、垫”四种方法的运用上,虽然韵味、音色等表达方式是独特的,与西方多声部、多色彩的纵横交织方式不同,但内在的烘托唱腔、填补空隙等伴奏目的是相同的。刘斌先生说:“曾经在键盘乐队的演出实践,对我的京胡演奏和训练,都具有全新的认知。”通过这种中西音乐元素的嫁接,产生多元的融合,对刘斌京胡艺术的表达方式与内在韵味都注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创新性,可以说,刘斌“左右开弓”的演奏是表,心法是里,他表里如一的京胡艺术,不仅展现在表演舞台之上,而且传承于教学舞台的上下。
三、声声可作后人师[3]
至今,刘斌已从事教学工作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传统京剧文化乃至戏曲文化在我国文艺改革的推力下,一直探索着与新时代接壤的革新方式,如何使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被市场利益的潮流淹沒,是每一个肩负历史使命,怀揣民族精神的艺术工作者最为关心的事情。将京剧出现的新内容,新程式,新技巧融入进它的“生、旦、净、丑”等行当流派中,进行相互扩充、合并,并与“唱、念、做、打”等表演艺术的特点结合,产生新的表演形式,做到不失传统的创新,延续传统的改革。然而,这仅仅是从专业的角度思考一种艺术类型的走向,京剧作为我国千百年历史长河所凝练的文化产品,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与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距离较远,他们对京剧缺少文化认知,甚至是没有认知。因此,京剧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一直以来都任重道远,刘斌能够自始致力于京胡教学领域,足以彰显出一种文化担当的格局与历史眼光。
在刘斌的教学生涯里,一届届京胡专业的学生走出校园,遍及全国各大院校和民族乐团,而他的教学舞台却不局限于学校讲台之上,而是扩展到了城市文化宫的京剧票社和中国网络课堂等平台。2004年,刘斌在单位学院的惠民基地文化宫担任艺术指导,组建民间戏曲乐队,帮助大家排练剧目,学习京胡演奏。2013年,刘斌在网络上成立京胡课堂,取名“京胡诊所”,初衷是与广大的京剧票友和京胡爱好者一起讨论研究京胡技艺与京剧文化,无偿地帮助每一个京胡人解决练琴、演奏困惑的问题。逐渐进入课堂的零基础学生越来越多,下至三十而立的青年人,上至耄耋之龄的老年人都慕名而来,刘斌决定将教学计划重新调整,从教基本功开始,每星期上一次课,课时三个小时,并将课堂更名为“听松阁”。京胡课堂成立至今,已五年之久,他的学员遍及东西南北,如北京、上海、山东、辽宁、吉林、四川等十一个省市地区。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上海和淮安举办“听松阁”师生见面授课活动,取得了非凡的教学成果。
如此的教学成就,恰恰源于刘斌钻研京胡专业时的亲身实践,他左右手拉弓近五十年,与教学工作并行,深知京胡技艺中每一个指法、弓法的细微动作是如何一步步习得,了解唱腔伴奏中每一种流派风格韵味的拿捏与控制,他以“训练、打磨、程序”为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民族艺术,包括京胡艺术在内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即师父示范,徒弟纯粹依赖悟性的模仿,而是通过一系列严谨的训练,培养学生拉琴的能力,在训练中经过反复打磨,操练基本功,帮助学生正确地完成拉琴的每一个动作,并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逐步稳健地要求学生达到每一阶段的标准。这种教学思维是打通民族音乐发扬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虽说钻研艺术,要凭借三个方面,一是先天悟性,二是后天刻苦,三是老师指点,但若过多依赖前两者,实际上能够满足条件的学生还是极少数,想要将戏曲音乐全面普及大众,拉近百姓与戏曲的距离,第三点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较为抽象的京胡艺术。
刘斌的“训练、打磨、程序”教学理念,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京胡的声音具有它独特的味道,如滑奏、抹奏等技艺,手指与琴弦的关系都有真实的状态,拉弓的坡度、斜度,以及运弓的长度距离都具有物理性的规律。第一步就需要老师亲自指点,以防学生从开始就走向错误的拉琴道路,在示范之后,与学生共同练习,直到学生完全掌握。刘斌对物理十分敏感,结合对京胡制作工艺的了解,他依靠听觉,大脑便能够产生一种形象,即在演奏时,弓子处于一种什么样状态。其次,若某一个弓法、指法的动作,学生无法领悟,刘斌能够临时变换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个问题,将基本功打牢。刘斌先生说,“京胡艺术,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让韵味在手里变幻无穷”。这一点与刘斌连续两次换手拉弓的经历有关,曾经每次从零开始训练,都能够促成刘斌探索操琴方式的新可能、新方向。最后,京胡的训练也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不一样,要求的标准也不同,如这个阶段要以动作松弛为标准,下个阶段要以力度强弱为标准,教学程序不能越界,不能以多重标准要求一个正在成长的京胡人。所以,他的学生和学员都给予如此评价,刘斌老师的教学思维清晰透彻,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刘斌说:“学习京胡艺术,是学习艺术的灵魂,若不在师父身边待上数年,不在其言谈举止中耳濡目染,是学不会的。”刘斌以此为准则,践行着他的艺术传承观。
京胡的魅力是它那会呼吸的弓子与声带般的胡桶之间充满灵性的音韵,那种刚柔并蓄、儒雅清秀的特质,在我国戏曲音乐中独树一帜。刘斌以坚实的京胡操琴风格,游走于京剧各种流派演出的舞台,克服伤痛带来的身体限制,突破京胡技艺的演奏规律,体现出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他创新京胡的教学思维,将毕生所学,以循序渐进的传承方式,普及着京胡艺术,这对于京剧音乐,乃至戏曲音乐的发扬,都是以小见大的助力。未来,刘斌有意将他的京胡技艺与教学思想著书立说,我期望能早日面世,一享他京胡艺术的意蕴之美。
注释:
[1]元·汤舜民,《听筝》。
[2]《赞京剧》。
[3]唐·方干,《听段处士弹琴》。
(责任编辑:崔晓光)
刘斌先生是我国东北京剧界的一代京胡名家,曾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辽宁省戏剧学校、沈阳师范大学,并担任辽宁大学客座教授。多年来,他以娴熟、老到的京胡演奏水平稳坐在不同京剧演出中,特别是在“唱、念、做、打”的交织表演中,他的引领和衬托使流派特点与唱腔韵味都能表现得尽善尽美,为此,业内人士称赞他的京胡音乐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意蕴。而在他令人称道的背后却充满着曲折的经历,即:他默默地历经时代的变迁,一次次攻克身体伤痛带来的限制,从而突破了京胡演奏的传统,成就了他被人们誉为“左右开弓”的操琴方式。所有这些经历表现,既有源于他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热爱,也有源于他对中国戏曲事业的进取精神。与此同时,他不断从突破中寻找传承京胡艺术的创新思维,提出以“训练、打磨、程序”为京胡教学的核心理念,革新京胡口传心授的教学传统等,这种治学精神更是他从事京胡教学四十年的丰硕成果。
一、指拨轻清 音律和平
刘斌是辽宁沈阳人,他的音乐萌芽启蒙于他的姥爷,他的姥爷是京剧票友,擅长拉京胡,他的童年在姥爷的京胡声中耳濡目染,逐渐产生了好奇、懵懂的兴趣。1970年,全国各地盛行着革命样板戏,京剧音乐以特有的形式影响着每家每户,更熏陶着刘斌的音乐天赋,那年刘斌十三岁时,他向姥爷要了一把京胡,开始走上了拉琴的道路。从那时起,刘斌每天四点起床,先去家附近的中山公园练两个小时京胡,再去上学,风雨无阻的练琴岁月持续了两年,在这两年里,刘斌对京胡的热爱一天比一天强烈,在他的心里初次萌生了从事京胡演奏的想法。但和大多生于戏曲世家的京胡大师不同,刘斌并非从小受专业戏曲音乐的家庭教育,这种“非世家,却成家”的经历背后埋藏着非同常人的历练。
此时正值“文革”时期,党中央为革命样板戏的普及与发展,在全国各地集中培训戏曲人才,设立训练班和讲习会。1972年1月,辽宁省成立文艺训练班,刘斌进入训练班,师从东北著名的梅派青衣琴师尹瑞泰先生,这是刘斌真正走向京胡演奏专业的起始点。训练班里所有乐器专业的学生都以革命样板戏为教材进行合奏、独奏练习,京剧文场三大件又是刘斌在训练班的必修专业,使得他熟知民族乐器在京剧场面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连带关系,并通过大量的中西乐器合奏课,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交织配合熟稔于心,以至于对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个性与共性,产生了独特的美学认知。之所以獨特,是因为这种认知是根植于那个革命的时代,发芽于那个革命的思想,成熟于那个革命的环境。之所以是一种美学认知,是因为其审美价值在戏曲音乐的发展,以及戏曲工作者的生活中抹上了浓厚的一笔,这也是成长于“文革”年代的人独有的历程,是他们与国家共同成长的痕迹。在那一届训练班中,刘斌的京胡成绩始终处于前列,这与他坚忍刻苦地练琴不无关系。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尽管在严冬腊月的季节,刘斌也艰苦训练,在京胡声中,拉琴时暖热的身躯与漫天雪花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入情,又入景,这种情景交融的京胡音乐后来也融入他的京胡意蕴之中。刘斌依旧保持着童年早起练琴的习惯,在训练班院里的假山山洞里,每天都多练两个小时的基本功,以此保证一天七个小时的练琴时间。经过在训练班四年的打磨与积累,为刘斌打开了京剧艺术的大门,他对京胡音乐理念与技艺的认知都上升一个全新的台阶。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京剧艺术也因此烙下了一段特殊的时代特征,随着“四人帮”倒台,我国传统戏曲的发展从“一花独放”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向“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思想回归,国家为了扫除文化上的阴霾,进行恢复性的社会变革,人民群众也对戏曲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戏曲工作者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1976年,刘斌作为青年教师,留在辽宁省文艺训练班(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前身)任教京胡专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京胡演奏人才。教育工作是那个寻找戏曲创作“出新”的时代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是传承艺术的衔接点,“推陈出新”的本质是继承我国古老的戏曲文化精髓,并结合新时代,新内容,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新中国大国气质的优秀戏曲作品。刘斌在这样关键的改革发展时期,投身于京胡教育工作,同时致力于传统剧目的伴奏演出,通过实践寻找戏曲的现实作用,这正是戏曲艺术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更是自身审美价值、创造价值的体现。
大量的京剧经典剧目在“百花齐放”文艺繁荣背景下不断涌现于舞台,如《霸王别姬》《赵氏孤儿》《贵妃醉酒》《白蛇传》等作品,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刘斌先生曾参加中国香港和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意大利、瑞典等多地活动演出。由于多年在国外演出,刘斌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开始涉猎钢琴与键盘演奏,在学校的京剧演出彩排中,他时常以钢琴代替乐队,为民族乐器伴奏,同时,当时我国社会也推崇西方音乐文化,出现钢琴热、出国热等文化现象,刘斌在国内与音乐界的好友创立了流行乐队,并负责键盘伴奏,活跃在歌舞厅、夜总会等场所,长达十三年之久,这些经历对他以独特的操琴风格,通过多种模式传承着京胡文化、京剧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操琴司鼓奏皮黄[2]
刘斌的操琴风格淳厚庄严,他在京剧演出伴奏中散发的辉煌大气的意境之美,既体现在他以京胡独特的音色,持弓稳健的技艺将特有的辉煌意蕴融入唱腔的起承转合之中,起到引领、衔接众乐器的作用,还体现在托腔保调方面,主导着人物、戏剧、音乐三者之间相融相合,使人物与戏剧,以及音乐的表达自如舒适。这些体现是京剧得以汇集我国千百年戏曲精髓的根,也是京剧艺术能够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淬炼成国粹的艺术规律。刘斌能够以一把京胡印证着过去四十年我国京剧艺术的变革,源于他训练京胡技艺所遭受的磨炼和对京剧艺术的工匠精神。
刘斌曾在一次运动中,左手神经受伤,食指无法熟练按弦,这对于一个演奏乐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但刘斌对于京胡的热爱从未泯灭,在受伤后的三年里,他尝试练习笛子、唢呐、中阮等其他民族乐器,某一天,刘斌突然想起童年时看过一个小孩用左手拉二胡,如果自己改用左手拉京胡也未必不可一试,这是刘斌“左右开弓”操琴的起因。刘斌在业内一片否定、怀疑的声音中,从零起步,即从拉空弦、音阶开始,在不到三年时,已熟练驾驭《玉堂春》《包龙图》《望江亭》等经典作品,并在学校为京剧剧目彩排,帮助演员吊嗓等。他以一首独奏曲《夜深沉》分别在2005年获得辽宁戏剧玫瑰奖,在2007年首届京胡北京邀请赛上获奖,评委燕守平、曹宝荣等国家一级京胡大师都对刘斌的演奏褒奖有加,并评价:“你不是天生的左撇子,却能把左手弓法练到如此水平,是历来没有看到过的,能够演奏到这样专业的程度,非常不容易。”刘斌以左手拉弓重走专业之路整整十三年,这十三年对于他本人来说艰辛无比,然而时间的沉淀与打磨使他的京胡技艺愈加娴熟,韵味也愈加浓郁。 然而,命运似乎对待肩负教学重任的他,那种苦心志、劳筋骨的磨炼要比常人更多、更艰巨,随着刘斌先生年岁渐长,因为颈椎压迫神经,身体健康影响到他的右手指法,他不得不再改回右手拉弓,左手按弦,左手的食指按不了弦,他用二三四指练习,难度可想而知,在演奏的力度、速度、音准等方面都需要重新调配指法。但刘斌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知难而进,曾经十三年用左手重新拉弓的经历,让他摸索到如何用更好的方法练琴,如京胡左右手拉弓按弦的技巧,每一个动作细节,以及身体动作与京胡乐音之间的运动状态,他都了然于心,这些宝贵的经验,成为他再次攻坚克难的力量,帮助他克服了重重的演奏技术。
刘斌对京胡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对京胡演奏、伴奏的执着精神,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他克服了左右手转换带来的身体限制与精神压力,业内逐渐熟知了刘斌“左右开弓”的操琴形式,而只有了解京胡专业,从事京胡专业的人才明白背后深藏的艰辛与困苦,左右手拉弓近五十年的打磨,使得刘斌对不同流派、不同行当的风格特性、唱腔韵味都深得心法,无论是厚重干脆的老生、俏皮大方的花旦、慷慨刚劲的花脸、悲苦柔弱的青衣,还是以独特唱法自居的小生等行当,他都能够结合演员与戏剧的特点,进行契合与变化,而且那种细微的变化与契合的节点,不同人在处理京剧伴奏的时候,往往就差百分之几的韵味。正如刘斌先生说,“在艺术上,技术为内容服务,京胡的演奏动作要跟京剧内容一致”。另外,在京剧的戏曲乐队中,京胡虽处领导之位,但其他民族乐器同样举足轻重,若不熟知京二胡、月琴等乐器,就如同上战场前的士兵,敌军我军还没有分清,刘斌曾经在训练班的民族乐器学习经历,以及后来因暂时无法拉琴而重拾其他乐器的岁月,使他几乎达到“六场通透”的专业水准。更为宝贵的是,他在社会上长达十三年负责键盘伴奏的乐队经历,他发现西方架子鼓伴奏与我国戏曲乐队伴奏在音乐元素方面具有很多共性,如戏曲乐队在托腔保调常用的“托、裹、衬、垫”四种方法的运用上,虽然韵味、音色等表达方式是独特的,与西方多声部、多色彩的纵横交织方式不同,但内在的烘托唱腔、填补空隙等伴奏目的是相同的。刘斌先生说:“曾经在键盘乐队的演出实践,对我的京胡演奏和训练,都具有全新的认知。”通过这种中西音乐元素的嫁接,产生多元的融合,对刘斌京胡艺术的表达方式与内在韵味都注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创新性,可以说,刘斌“左右开弓”的演奏是表,心法是里,他表里如一的京胡艺术,不仅展现在表演舞台之上,而且传承于教学舞台的上下。
三、声声可作后人师[3]
至今,刘斌已从事教学工作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传统京剧文化乃至戏曲文化在我国文艺改革的推力下,一直探索着与新时代接壤的革新方式,如何使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被市场利益的潮流淹沒,是每一个肩负历史使命,怀揣民族精神的艺术工作者最为关心的事情。将京剧出现的新内容,新程式,新技巧融入进它的“生、旦、净、丑”等行当流派中,进行相互扩充、合并,并与“唱、念、做、打”等表演艺术的特点结合,产生新的表演形式,做到不失传统的创新,延续传统的改革。然而,这仅仅是从专业的角度思考一种艺术类型的走向,京剧作为我国千百年历史长河所凝练的文化产品,对于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与新世纪的年轻人来说距离较远,他们对京剧缺少文化认知,甚至是没有认知。因此,京剧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一直以来都任重道远,刘斌能够自始致力于京胡教学领域,足以彰显出一种文化担当的格局与历史眼光。
在刘斌的教学生涯里,一届届京胡专业的学生走出校园,遍及全国各大院校和民族乐团,而他的教学舞台却不局限于学校讲台之上,而是扩展到了城市文化宫的京剧票社和中国网络课堂等平台。2004年,刘斌在单位学院的惠民基地文化宫担任艺术指导,组建民间戏曲乐队,帮助大家排练剧目,学习京胡演奏。2013年,刘斌在网络上成立京胡课堂,取名“京胡诊所”,初衷是与广大的京剧票友和京胡爱好者一起讨论研究京胡技艺与京剧文化,无偿地帮助每一个京胡人解决练琴、演奏困惑的问题。逐渐进入课堂的零基础学生越来越多,下至三十而立的青年人,上至耄耋之龄的老年人都慕名而来,刘斌决定将教学计划重新调整,从教基本功开始,每星期上一次课,课时三个小时,并将课堂更名为“听松阁”。京胡课堂成立至今,已五年之久,他的学员遍及东西南北,如北京、上海、山东、辽宁、吉林、四川等十一个省市地区。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上海和淮安举办“听松阁”师生见面授课活动,取得了非凡的教学成果。
如此的教学成就,恰恰源于刘斌钻研京胡专业时的亲身实践,他左右手拉弓近五十年,与教学工作并行,深知京胡技艺中每一个指法、弓法的细微动作是如何一步步习得,了解唱腔伴奏中每一种流派风格韵味的拿捏与控制,他以“训练、打磨、程序”为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民族艺术,包括京胡艺术在内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即师父示范,徒弟纯粹依赖悟性的模仿,而是通过一系列严谨的训练,培养学生拉琴的能力,在训练中经过反复打磨,操练基本功,帮助学生正确地完成拉琴的每一个动作,并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逐步稳健地要求学生达到每一阶段的标准。这种教学思维是打通民族音乐发扬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虽说钻研艺术,要凭借三个方面,一是先天悟性,二是后天刻苦,三是老师指点,但若过多依赖前两者,实际上能够满足条件的学生还是极少数,想要将戏曲音乐全面普及大众,拉近百姓与戏曲的距离,第三点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较为抽象的京胡艺术。
刘斌的“训练、打磨、程序”教学理念,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京胡的声音具有它独特的味道,如滑奏、抹奏等技艺,手指与琴弦的关系都有真实的状态,拉弓的坡度、斜度,以及运弓的长度距离都具有物理性的规律。第一步就需要老师亲自指点,以防学生从开始就走向错误的拉琴道路,在示范之后,与学生共同练习,直到学生完全掌握。刘斌对物理十分敏感,结合对京胡制作工艺的了解,他依靠听觉,大脑便能够产生一种形象,即在演奏时,弓子处于一种什么样状态。其次,若某一个弓法、指法的动作,学生无法领悟,刘斌能够临时变换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个问题,将基本功打牢。刘斌先生说,“京胡艺术,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让韵味在手里变幻无穷”。这一点与刘斌连续两次换手拉弓的经历有关,曾经每次从零开始训练,都能够促成刘斌探索操琴方式的新可能、新方向。最后,京胡的训练也是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不一样,要求的标准也不同,如这个阶段要以动作松弛为标准,下个阶段要以力度强弱为标准,教学程序不能越界,不能以多重标准要求一个正在成长的京胡人。所以,他的学生和学员都给予如此评价,刘斌老师的教学思维清晰透彻,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刘斌说:“学习京胡艺术,是学习艺术的灵魂,若不在师父身边待上数年,不在其言谈举止中耳濡目染,是学不会的。”刘斌以此为准则,践行着他的艺术传承观。
京胡的魅力是它那会呼吸的弓子与声带般的胡桶之间充满灵性的音韵,那种刚柔并蓄、儒雅清秀的特质,在我国戏曲音乐中独树一帜。刘斌以坚实的京胡操琴风格,游走于京剧各种流派演出的舞台,克服伤痛带来的身体限制,突破京胡技艺的演奏规律,体现出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他创新京胡的教学思维,将毕生所学,以循序渐进的传承方式,普及着京胡艺术,这对于京剧音乐,乃至戏曲音乐的发扬,都是以小见大的助力。未来,刘斌有意将他的京胡技艺与教学思想著书立说,我期望能早日面世,一享他京胡艺术的意蕴之美。
注释:
[1]元·汤舜民,《听筝》。
[2]《赞京剧》。
[3]唐·方干,《听段处士弹琴》。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