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课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在语文教学的园地里,作文教学是辛苦备至的耕耘工作。然而,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却相当普遍。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恐怕是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培养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课强调引发学生兴趣,注重创造性思维。
  二、描述
  1、导入
  在一次作文课上,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课前的导入我问道:“写作难不难?”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难”,接下来他们大倒苦水。我频频点头,并且添油加醋,深有同感地对他们说:老师也觉得难,概括起来就两个成语,“无话可说”,“无处下手”。学生点头同意。其实这深入点说就是两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写作的时候就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在导入的时候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老师并不需要一味地摆出架子,可适当的体谅学生,这样效果更好。因为成功的导入,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2、互动设计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帮助学生审题,用生动的例子,用学生作文中的例子,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传统的作文课。而在新课程的启发和要求下,我在这次作文课上精心设计了互动的环节。当讲到人物描写要有典型个性化的细节描写的时候,我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内容为,用他或她指代你要描写的人,然后尽量抓住这个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如果你的描写结束后全体学生能够猜出你所描写的人物,那么你的细节描写便成功了,便是典型个性化的。我先做了个范例: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学生反应很快,这便是经典的孔乙己。
  学生显然对游戏很有兴趣,在给他们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后,他们都积极踊跃地要回答。
  “他有双明亮的眼睛,见到他就觉得亲切。他管理班级有自己独到的方法,而他最有魅力的时候,便是他笑的时候,灿烂明亮,有两个酒窝……”
  全班马上说——“物理老师”。
  ……
  全班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很好。
  典型个性化本来是很难的事情,似乎因游戏而变得轻松活泼,作文变得与生活如此之近。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被学生运用到了,我充分肯定了他们,鼓励他们说:这便是生活,这便是语文。
  三、思考
  通过交流生活可激发兴趣,通过激励可激发兴趣;作文指导课,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所写内容,通过对生活认识或写作角度的交流,激发写作兴趣。如果说学生头脑里有一座紧锁着的材料宝库,那么建立这种“优势兴奋中心”便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同样,写议论文亦可组织讨论,交流写作角度,广泛开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优势兴奋中心”,激发写作兴趣。每个学生都有正确认识生活的潜力,教师适时抓住契机,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地加以引发,学生便会把主动表达这种认识看做一种乐事而对作文产生兴趣。生活引发,在于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养料,养成随时表情达意的习惯,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作文评讲中的认可、鼓励,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作文如何评价,不仅关系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对作文兴趣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作文的批改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要特别注意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及时捕捉他们作文中的点滴可取之处,通过评赞、鼓励,点燃他们还处于朦胧状态中的智能星火,激发其作文兴趣。
  同时也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和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人生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能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活跃思维、激发灵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功能,所以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三个“走向”。一是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内心的世界。二是走向实践,语文只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三是走向智慧,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
  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其他文献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这同时成为当代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追求。  一、培养参与意识的基本条件——学习兴趣  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
期刊
作为教师怎样引领孩子尽快步入广泛的阅读之路?在工作中我通过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创建班级图书馆;渗透阅读读书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读书计划;营造班级阅读的人文环境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发阅读兴趣等几项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一、创建班级图书馆,让孩子有书可读  1、首先是要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在期初家长会上,我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张《给家长们的一封信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说明新课程改革正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那么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呢?  一、引导自主,归还自由  自由是创新的前提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指出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鼓励和提倡不同的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我通过搜集和积累地方历史资料,把乡土历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较好地提高了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我有意识地发掘乡土史与历史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乡土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了“拓展历史课
期刊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而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倡导新型学习方式,欣赏学生,用爱作为连接师生彼此之间心灵的桥梁等,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尊重学生 学习效果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乐于探究,以达到语文学习的有效性。这就要
期刊
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教法要活,学法更要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一、以社会为大课堂,激活学习兴趣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倡导数学课堂不再是单调的“讲、练、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变“苦学”为“乐学”,达到“数学好玩”这种境界。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们在教学中是如何抓住这一点来实施教学过程的。  一、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教材上的概念、性质等一般都是以结论或精练的数学语言呈现的,学生理解它们会有一定的困难。而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和精算相比,能更简洁、更迅速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很有意义。然而,在估算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情况,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表现一:学生不需要估算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要想达到这样的要求,教者在日常教学中就必须针对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让课堂焕发出创新的色彩与活力,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是历史新课改“三维目标”之一,其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不容忽视,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情感缺失较严重的社会大背景下,更要积极运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更多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本文从历史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施情感教育,实现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课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基础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