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kaposi肉瘤一例报导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导一例动静脉瘘引起的假性Kaposi肉瘤。患者35岁女性,自幼起左足背有红褐色斑,无主观症状。30岁时局部出现粟粒大红褐色丘疹,渐成扁平隆起。同时左足第2、3趾背也出现伴有剧痒红褐色斑,渐扩大。2年前长时间步行后在隆起处出现痛性红斑,有形成溃疡的趋势。检查见左足背中央有8×6cm红褐带紫的色素斑,斑远端有豌豆大红褐色集簇性丘疹,融合成4.3×3cm大小的弹性硬的浸润。局部温度稍增高,听到连续性血管杂音。左第2、3趾背面有鳞屑及红褐色斑。

其他文献
作者曾在1例活动性Wegener肉芽肿病患者中,检测到与乙醇固定的颗粒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起反应的抗体,称为抗胞浆抗体(ACPA).于是,作者对41例确诊的Wegener肉芽肿病患者进行了ACPA的研究,并根据疾病活动性的标准,回顾性地作了记录.对其中19例患者,进行一年的前瞻性研究.
丁氧基苯乙羟肟酸(P-butoxyphenylaceth-ydroxamic acid)或 Bufexamac 是新的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全身应用主要是治疗风湿病。
作者回顾了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1974~1983年治疗的860例银屑病病史记录。男514例,女346例;年龄18~66岁,病程2月~39年。结果发现:发病年龄女性80.1%为10~15岁,而男性58.2%为20~30岁,女性发病较早,与女性性成熟较早有关,性激素对本病病程有影响,17例绝经期后妇女(1.9%)银屑病自然消退。8.9%患者皮损出现前都有过神经-精神紧张;在感冒、行经、外伤和手术及其他皮
银屑病的病因至今不明。通过对并发于银屑病的其它皮肤病的考察,探寻它们的相互关系与共性将可能探明银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等报告3例婴儿指趾部纤维瘤病。病例1为7个月男婴,左第二趾末节背面有1085mm有蒂的半球状肿块。病例2为9个月女婴,左第5指末节内侧指尖部有1053mm肿块。病例3为1岁半男孩,肿块位于第2趾末节外侧,12115mm大小,趾腹上者552mm大小,肿块均淡红色,弹性硬,与其下组织不可移动。组织学所见,HE染色表皮无明显改变。
本文报告一例70岁女性患者,患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Cowden病),并并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977年63岁时,因面部长期患有丘疹,经活检提示为毛鞘瘤而诊断Cowden病。
近年来已报道了麻风杆菌在试管内单独或细胞内培养时能摄入各种放射标记化合物。这些试验(持续1~2周)能精确地测定麻风杆菌的生活力并且具有筛选抗麻风药物和诊断麻风耐药的潜力。作者实验室已经建立了试管中的快速的巨噬细胞内麻风杆菌放射标记法来测定麻风杆菌的活力和对氨苯砜、利福平及淋巴因子的敏感性,并且证明了7株疑似耐药的麻风菌试管内结果和鼠足垫结果完全一致。
病例:71岁,女性。1983年4月在四肢和腹部出现瘙痒性红斑,渐泛发全身,7月在红斑及无皮疹的皮肤上出现粟粒至胡桃大的水疱,疱壁紧张,局部呈集簇分布伴散在糜烂面。口腔上颚亦有糜烂。无雷诺氏现象,无皮肤僵硬,无面部红斑及肌无力。检查t血沉37mm/h,内生肌酐清除率、肾造影均表现肾功能中度减退,组织病理见表皮下水疱,疱顶及周围表皮无变性坏死,无棘层松解。无皮疹处皮肤活检见真皮上层弹力纤维明显增生,但
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生物素缺乏是临床上一种紧急情况.其诊断标准和生物素治疗剂量还不统一.作者最近成功诊断3例患儿,年龄分别为12个月、11个月和13个月,均因肠病作过广泛肠切除手术而给全胃肠外营养.
期刊
恶性黑素瘤的治疗仍是很棘手的。虽经治疗,预后仍差。大多数病人在10年内死亡。另一问题是其发病率在增加,从1975年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上升为1984年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