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梦境与现实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Zh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的生成
  我的屋外是8万公顷灰蓝的大湖、原始森林和灰白的雪山,万物都沉浸在柔和、蔚蓝色的大气中。每个黄昏,落日燃尽,天空留下大片灰烬般带着温度的暖。没有一丝完整的线条,没有一片均匀的色彩,没有一个相同的瞬间,一切皆离奇变幻,光怪陆离的阴影和无穷无尽的混乱交织消融。
  有时候十二月的狂风会吹来大片火红的云团,东风或者那柔和、持续不断的西风带着醇香的松涛味道,传来安静而轻微的抚弄或颤抖。这让我感受到,顽强而变化不定的自然要素的力量与精神上奇妙的、想象的欲望相结合,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诗歌的摇篮。
  呆在洱海边,看太阳东升西落,看月缺月圆。有时月亮像一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深蓝的夜空中,但是它放射不出長久生活在湖边的人内心柔和而清丽的光芒,蔚蓝的大湖把天地间的一切打磨得细致、绵长而剔透,而阳光又每一次分解成几百次静悄悄的念想和梦中的感官享受——风吹过的痕迹、几树花朵和果实、三两句话和许多个瞬息即逝的微笑——再把一年分解成几百个日子,我们在世间的百感千愁就这样潺潺流动了起来,日夜滋养着我们寂静而自足的日子。
  我总是这样跟自己说,尽情感受自由的召唤,体味人世的艰辛喜乐吧!如此可以获得一种神明的力量,不再畏惧,也不必担心,我们在苍洱身上创造了情感,然后一种无限把我们的灵魂结合在一起,而永恒又把这情感保存了起来,似一颗珍珠,璀璨无比,山水之间有隐者幽人,好风水只滋养有情有义之人。
  生活在季节更替,春耕秋收和鸟类迁徙的时间里,我们与星辰和神明之间一无阻隔。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我们愿意作出任何的让步,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这种让步到底是什么的话。
  自由的光芒
  毫无抵挡,细微地感受着某种温暖的波浪直抵内心,并汹涌澎湃、四下扩散,带来罕见的愉悦,这种扩展与迸涌的强力,使整个胸膛都变得开阔起来,一个灿烂辉煌的时刻从心中冉冉升起。
  诗是生命最本质的核心,某一瞬间,形象化的细胞被箭镞穿透,一切生长的本原都从这细胞里迸出,他们经历了数以亿计的分秒,但是始终只有一秒,绝无仅有一秒钟——交融的这一秒——使整个内在世界翻腾起来,就像创世纪的那一秒钟,隐藏在生命温暖的内部,没有一种精神代数能够算出它来。
  形形色色的琐屑的自由,就像路上的泥淖和丑恶的癞蛤蟆,拦住我们的去路,七情六欲都想控制住我们,一切都渴望能够统治我们的灵魂。但是,思想才是它最坚实的依附体。
  自由而不朽的思想才能创造出哲学体系以及让我们获得解开一切谜底的神秘指令,否则自由只是凶狠而愚蠢的蛮力。
  没有哪个人愿意成为棋盘上没有独立意志的“相”。许多人会去诗中寻找自由,但如果没有独立的思想,自由只是一个无知的孩童。
  人们在建造上帝的庙堂时总会投入如此多的时间、思想和创造才能,使得其他建筑相形见绌。米开朗琪罗的穹顶画,巴洛克大师伯尼尼的雕塑。加冕,受洗,婚礼,葬礼,祷告,布道,这是神祇的殿堂,也是人的灵魂寓所。神的旨意——那壮严的词义正穿过银白色的天穹低低地回响,而让每个人的眼中有一种内在的光芒——这是属于诗的自由的光芒。
  醉与梦
  无边的想象是甜蜜的,但只能得到一时的满足,到最后还必须有一个对象才成。一些醉生梦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盼望些什么,他们大致记得这一信条——谜一样的东西是不容易受伤的。
  他们热衷于一种游戏:总是在幻梦里与神秘的一切缠绕在一起,这种游戏有趣的地方是它能穿透一个人的内心。
  那谜一样的东西就是诗人的宗教。他们耽于梦境,梦有着无法征服的温柔和无懈可击的魅力,他们在追寻某种东西,仿佛一种天赋的本能,是“无限”的有力的要求,这种令人晕眩的挑逗把诗人的心压得脚步都踩不稳了,连理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诗人一旦做起梦来,连大理石柱也有了自己的梦想。千万种颠三倒四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扑来,他们迷上了这种冒险的极乐之境,享受着有人从背后把自己推向未知的世界。
  我坚信梦可以穿越前世和来生,梦中的一切并非虚幻,它暗示事物的来处和去向,某些时候,它高于现实,是神的启示。而死是世间万物所不能避免的东西,一些死像铅块,日积月累的疲惫和时不时游荡的幽灵般的衰亡梦魇,把她吞噬;还有一些死亡,则是突然来临,没有一丝征兆,好像看到一只欢快的野鸟,它正在视野中振翅扑飞,却冲撞在山崖猝然逝去。但不管是何种死亡,总能或多或少在别的灵魂里泛起无端的惆怅来,臆想症就是靠这些无端的惆怅滋养着的。
  许多人是心甘情愿患上这臆想症的。因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过于理性,只有介于虚实之间的梦幻之地才是他们的理想窝、休憩地,他可以无边无际地想象,想象骑马佩剑的英雄,想象理想主义的辉煌遗产——殉道者,自由的信仰,大同世界的虔诚,或者也可以中了邪似地点燃仇恨和战争的炽热火焰。
  但诗人说:“我从来不喜欢让自己耽于幻想,那会让我像个随便的小姑娘。”
  他们喜欢饮酒如喜欢做梦。有了酒的滋润,诗人的思想就不再那样晦涩艰难了,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好像不是诗人选择了酒,是酒选择了他们,通过这种选择,那些不同颜色的液体就成了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甚至刻板的历史学家的细胞,见证着天才的思想秩序和本分。
  “才对你爱慕?/我心里充满着甜蜜的激荡/你生得如此讨人喜欢/我不断听着你细腻的呼吸/一片甜蜜的语调令人着迷/怎样的风笛和彭铙,我怎样的狂喜”
  ——《爱慕》
  他们喜欢把自己安置在现实和梦境之间的空白地带,满足于一种无行动的懒散与沉迷,像醉酒后那诱人的浅意识,无意识。这对一个清醒后便是痛苦与烦扰的敏感灵魂来说该是多么珍贵。
  孤独和勇气
  有些问题,思索越多,就变得越困扰,越纠结,越是企图去理解它们,它们就越回避你的尝试,最后你不得不发现,所有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你不够勇敢,不敢果断。
  “趁着好时节,到处都在刈草/现在不宜去同花朵、甲虫和蜜蜂作隐秘的交谈//现在练习刈草,铁砧安在树墩上/打出了大镰刀,刈去一部分草/便可见创世的光芒”
  ——《刈草》
  自然界是经受得起生灵的相互残杀和受苦的,苍鹰一口吞下麻雀,蛤蟆和蛇在路上被碾死,在战场上,人类的血肉会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不要过分介意,在智者的印象中,世间万物是普遍无知的。
  我见过一种鹰,有人叫它墨西哥的食蛇鹰,夜晚借宿在巉岩或是云霞间,它像未经勘察的世界一样,永远狂野与神秘。
  鸷鸟不群,诗人也是。诗人喜欢孤独,却比常人更害怕孤独,但在与孤独的交流中诗诞生了。
  火红的太阳在早上升起,窗外深红浅紫,这是天空在沉思默想。“热情的空想也能够像冷静的思维一样深刻揭露秘密。”同时,愚蠢是一种性格缺陷,和智力没有多少关系。
  美学纯粹与时间边界
  诗同样有完全不顾及道德的那种美学上的纯粹——一种强有力的,无情的真实。
  战争是地狱?很明显,这个定义还不及它全部意义的一半,因为战争还神秘、恐惧、冒险、勇气、探索、神圣、怜惜、绝望、渴望和爱情,战争是杀气腾腾的,战争令人毛骨悚然,战争是苦役,战争让你成为勇士,战争让你死去……战争也让灵魂复活。
  真理是互相矛盾的。
  实际上,当你目瞪口呆地看着丑陋的战争威严,战争满足视觉,战争指挥你,你恨它——但是你的眼睛不恨,就像一场森林大火和显微镜下的癌症一样,任何战役和空袭,任何炮轰和狙击,都具有完全不顾及道德的那种美学上的纯粹——那是一种强有力的、无情的美。
  夜已经很深,互不相关的万物披上了同一件肃穆的衣服。尘世如废墟,四野是青苔与野藤,一些伟大的建筑物,与岁月鏖战后,倒卧在地。
  这世上多少庞大而令人敬畏的东西,到头来都化成了尘埃,而草芥却生长旺盛,留存天地间。所有深刻的东西都与时间有关,有春天的花朵开在十八世纪的墓碑上。太阳每天从东到西大跨越,它只做好一件事,让一切事物看上去不那么艰难。
  每一天我们路过万物,它们就是另一个我们,它们生长或者死亡,就是我们的生与死,它们在四季轮回里,我们就是它们的感受力,负责帮助它们成为自己或自己的神。
其他文献
美国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诗歌要始于喜悦,终于智慧。”要达到喜悦和智慧,自由独立的创作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就许多行内诗人的作品而言,有着各种有形无形的约束,就如技术精湛的芭蕾舞者在摆满瓷器的房间内也不能尽情施展。而民间汉语诗歌写作,遍地开花的诗刊诗集,浩如繁星的微博微信论坛,更能呈现万物生长的繁茂。特别近年来“跨域写作”态势明显,他们或是社科哲学、自然科学、乃至从政从商的行业,或是于海外旅居留
期刊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与世间万物的接触度在不断降低,许多有温度的生活现场,正在一步步被新科技的衍生物所取代。如此一来,诗歌写作中的“二手经验”写作、“假大空”写作以及凌空虚蹈式写作,就开始在无形中滋生,并日益蔓延和扩展。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也需要同时跟进,诗人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生活,以人民为导向,创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作品。在这样的大环境
期刊
二○一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武汉迎来了一场大雪。我没有看到这场雪。我和魏天真站在安徽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的风雪之中。这里的雪与武汉的雪是同一场雪,又像是另一种雪。  越野车在手机导航的指引下,从高河的乡道右转进入“美丽查湾,海子故里”,在目的地附近停下。拉开车门,风卷着雪裹挟着我们。我看到左前方一幢方方正正的两层建筑物中间的“海子纪念馆”字样,同时瞥见左后方的一尊塑像背对着我们。那会是海子吗?魏天真踏着
期刊
我喜欢玻璃  是其中包含着无数比刀子更尖锐  但却不事杀生的锐角  我喜欢碎玻璃  是每一块碎玻璃所代表的锐角  都无法借助平面去完成丈量  我喜欢碎玻璃上的裂缝  是因为那是无法丈量的锐角的裂缝  是按照乌云酿成闪电的原理而诞生的裂缝  是只有可以徒手搏取闪电并以之为美的人  才能像驾驭花卉一样驾驭的裂缝  推荐语  “玻璃”常作为一种完整镜面折射的意象,以“明亮”“镜像”“透视”等丰富喻指,在
期刊
在什刹海边呆会儿  流水落花,前朝旧事,难免有点恍惚  在银锭桥上呆会儿  来来往往的游人,摩托车嘀嘀嘀嘀一晃而过  故人啊故人  纵使你已转世为风我也认得你  在吉他歌手感伤的弹拨中呆会儿  烟袋斜街的新娘  请挽住细眼眯眯新郎的臂膀  祝愿你们这一世同行  再也不分开  在金重旁边呆会儿  陌生的朋友,我们在诗歌中相识  我们在绘画中相识  这一刻  你从微信里走下来  你在你青春的北京走走停
期刊
我用残雪织成的手套  裹住颤抖的双手  也无法冷卻内心的欲望  我试着关上虚掩的木窗  小心埋葬了自己  却藏不住那些莫名的忧伤  我已找不到一个厌世的理由  比如忙碌、疲惫和余下的空虚  而它们的对岸住着神的真身  我只得摁灭欲望、忧伤和疲惫的灯  独自坐在小小的黄昏  等待我的半个月亮,爬上来  ——原刊于《草地》2019年第2期  推荐语  诗人坐在黄昏的陋室里,伤感自己人生的暮年。“手套”
期刊
雪还是在下  这唯一干净的人间烟火  雪的香气将霾的阴影遮盖  飞鸟尽藏 谷粒收仓  这个冬天彻底闲落  在雪中空空荡荡  这时有人内心宁静  有人背负对故土一生的歉疚  有人想起孩提时的梦  那行囊里一路檢点的缥缈的歌哭  或者也会有人饮泣 为那亲近之后  又远离的冰雪  还有谁一遍遍地失去 在黄金般的雪  焰里截句 行止  更多的雪被世人遗忘  深陷泥沼却依旧被深深爱着  推荐语  雪是“干净
期刊
在乡野散步,  我常常去看那些草坟。  在田地中间,或  荒草滩头。它们  孤单一个,或  兄弟相依。  写下它以前,在柿树园里,我  刚被一块新立的碑石  吸引过去:一个叫李春的  男人,一个名讳的女人。  他们死后,还守在一起。  朴素的铭文,  给石头以情意。  更多的那些,没有留下  片言只语。  风吹过的时候,  一片片卵石,在草丛里紧挨。  推荐语  《草坟》一开始就呈现出诗人对低微、
期刊
鸡屎藤的紫色失去了往日的绚烂  昨天下午,一只鸭子突然跑到屋顶打鸣  而竹子在狗吠声中开花了  更不寻常的  是村东的社皇趁夜色往后倒去  压住了才转绿的豆角秧  那块空地三十年来第一次栽种  有人因此拈花微笑,有人因此看到命运  也有人远在他乡  很久都想不起盐坡尾村  甚至忙得过年也不一定有空朝南方烧三支香  光影中的老牛,是硕果仅存的长者  它低头围着鱼塘走了一圈  现在,它在去年的禾草堆中
期刊
前年,诗人老乡走了。国人说,走了。说得好。人怎么会没了呢?不过是走了。走了的人的背影,是能够看得见的。  认识老乡近乎四十年了。最初见他,他三十八岁。我和阳飏去拜访,敲开门,露出一张年轻的脸。我们欲进屋,老乡却堵着门跟我们说话。记不清那一次我们是否进去了。  后来,我们很快就熟悉了。  一次,去老乡家。他正用洗衣机洗衣服。我看见漂洗衣服的水还有很多的洗衣粉的泡沫。老乡却说,好了,可以了。说完,他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