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化摘要对学术交流的推动作用辨析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意义]该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最近十多年以来,图形化摘要在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和学术交流领域的使用现状及其作用。[方法/过程]作者通过数据库检索、阅读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识别出该领域的主要概念、关键发现,以及国内外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评析这一事物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已有两项研究表明图形化摘要对影响因子没有直接影响。据此结论从4个方面评述图形化摘要对学术交流的影响:①图形化摘要兴起的历程;②否定、阻力、限制因素及国内现状;③促进学术交流与科学传播的长远影响;④结论及给未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图形化摘要;可视化摘要;图形摘要;图文摘要;学术交流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11.004
  〔中图分类号〕G25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11-0022-06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Graphical Abstracts in Promoting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You Zhongxi1,2 Hua Weina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2.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07,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status and role of graphical abstract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ing and scholar communication in the last decade or so.[Method/Process]The author searched the lates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database search,identified the main concepts,key discoveries and imbalances in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n evaluate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matter.[Result/Conclusion]Two studies had shown that graphical abstracts had no direct impact on the impact factor.According to this conclusion,it could review the influence of the graphical abstract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from four aspects:(1)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of the graphical abstract,(2) the negative,the resistance,the limiting factor and the domestic situation,(3) promoting the long-term impact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cience communication,(4) conclusions and advic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graphical abstract;visual abstract;scholarly communication
  现在大多数论文都是以在線的方式被搜索和阅读,国外的许多学术出版商鼓励作者在传统的文字摘要之外再为自己的论文提供图形化摘要(Graphical Abstract,GA),希望这样一个直观的可视化总结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使读者更清晰地把握那些感兴趣的论文,而且还可以提高相应出版物的整体可见度。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出版商和博客作家经常宣称图形化摘要具有引人注目的有效性。然而,这一假设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我们通过在汤姆森路透Web of Science的全面检索发现2篇关于这一主题的实证研究[1-2],通过谷歌学术检索到1篇关于视频摘要的实证研究[3]。在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国内期刊中,特别是文献计量方面的著名期刊中,(截止到2017年6月底)没有发现关于图形化摘要对出版物或论文作者知名度之影响的研究。这一空白可能是由于难以获得用于统计评估的相关数据而造成的。前两项研究通过统计方法比较了反映出版物可见度的几个输出参数,无法证明图形化摘要在提升科学出版物的受关注度方面的有效性。这两项关于图形化摘要在吸引人们关注科学出版物之效用的实证研究,其发现出乎意料地与一般的期望正好相反,没有图形化摘要的稿件在PDF下载次数、摘要观看次数和总引用次数方面比有图形化摘要的稿件具有更好的表现。虽然可以根据可视化和多模式交流的总体收益预估采用图形化摘要所带来的好处,但是缺乏对图形化摘要在学术文章中的应用状况的探索、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学术交流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试图对一些仍不明朗的因素和未来的趋势展开讨论。
  1 图形化摘要概述
  1.1 概 念
  1.1.1 图形化摘要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国外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上出现了一种使用图形化摘要(Graphical Abstract)的趋势。特别是2012年爱思唯尔(Elsevier)推出的the Article of the Future计划,试图对学术论文的传统格式加以革新。这一计划已经开发了针对专门领域的样板,用以指导数据库的导航和浏览界面的设计。为了增强互动性、改善用户的体验,需要在传统学术文献浏览界面的基础上增加诸如互动图表、图形化摘要以及关联文献等新特征。目前对该计划提出的这些新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形化摘要上。依据Elsevier所提出的定义,可以认为:图形化摘要即是一个单一的、简明的对主要研究结果的可视化总结。学术文章的作者试图使用图形化摘要来呈现的内容包括:1)文章的概述,包括研究过程和关键结果(有时具有背景信息);2)研究的关键结果;3)研究过程或方法,以及4)研究背景。论文作者在制作图形化摘要时,要么重新使用他们稿件中的可视化部件,要么整合或修改稿件中的可视化部件,或者专为图形化摘要创建一个全新的可视化部件。它既可以采用论文中的结论性数字,也可以是为可视化地呈现研究结果而特别设计的数字。在Elsevier数据库中,图形化摘要仅出现在由浏览器所呈现的检索结果的浏览界面上,在可下载的PDF文档或者打印版中是不存在的。它主要影响网站用户浏览检索列表的效果,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关键之所在。这一手段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获知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因此使得读者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1.1.2 译名之辩
  国内一些学者在介绍“Graphical Abstract”这一概念时,以“图形摘要”的译名为多,还有一些人称之为“图文摘要”。笔者在这里将其译为“图形化摘要”,主要基于这几点考虑:1)Graphical Abstract是对论文摘要所要传达的关键内容进行可视化(Visualization)处理后的一种直观形态。可视化转换并不意味着完全抹去文字。2)“图形”一词含有几何形状或者绘画图案的意义。“图形摘要”的称谓暗示我们这是以纯粹图形的方式总结论文要点,而纯粹图形难以完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过程和概念。“图文摘要”容易被理解为图文混排的摘要;图形摘要则可能被理解为纯粹图形的摘要。因此,笔者认为“图形化摘要”在内涵上是一个更为贴切的译名。
  1.2 图形化摘要的发展历程
  在2000年代后期,受互联网等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系统的影响,科学期刊向在线模式的迁移已势不可挡。论文的数字化存取业已成为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的常规工作模式。同时,各个出版商也在探索提供信息的新方法。近年来,像Elsevier这样的一些学术出版商,开始在其科学出版物中把图形化摘要与文本摘要搭配在一起。事实上,早在1996年,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19种期刊就已开始采用图形化摘要[4]。图形化摘要的使用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好评[5-6]。在《自然化学》的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其作者叙述到:一些化学期刊虽已使用图形化摘要多年,但其他的科学期刊仍未跟进。此外,有些期刊还采纳了由作者制作的视频摘要和动画摘要,以使他们的论文更容易被理解[7]。在社会科学领域,图形化摘要于2010年被首次采用。在2010年的一篇文章中,Elsevier宣布了新的“未来论文”格式,它以示范原型开启并演进为“与科学界的持续合作”。通过Elsevier当时新创的Cell Press期刊,论文将以新格式在线发表,其中包括图形化摘要和“回顾性总结以及要点。”新的在线格式的目标是通过加强文章呈现形式来改善正式的学术交流。图形化摘要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虽然图形化摘要的使用不像理工科领域那样流行,但近年来图形化摘要的使用也有着显著的增加,从2011-2015年,其使用量总共增加了350%。这种趋势证明了在学术交流中对图形化摘要的关注导致对其更多的需求。图形化摘要在经济学、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比在教育科学、政治学、媒體与传播学有更高的使用率。在法学领域,暂时没有发现图形化摘要的使用[2]。
  2 希望与现实
  2.1 图形化摘要是否需要追赶的新趋势
  媒体是我们时代图景中最重要的景观标志之一,在过去的20年里信息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绝大部分的信息获取都是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我们更多地以小块的方式汲取消息,难以耐心地阅读长篇大论。现在是一些勇于创新的期刊选择新的科学出版途径的时候了。作为抽象文本的替代品,图形的使用现在越来越流行。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的实践,看到这种在公共传播中直观地呈现信息的趋势,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研究热点,旨在使数据和信息更广泛地为广大受众所理解。正在兴起的图形化摘要现象就是朝着这个可视化传播的方向迈出的一步。出于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赞许,非传统的学术交流和评估影响力的新措施(如Altmetrics)会得到更多的鼓励,使得出版趋势持续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期刊上出现了提交图形化摘要的选项,要求投稿者以一个简明的图解或示意图来概括所要呈现的数据。数据的视觉化呈现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许会成为科学家的技能结构中的一个组件。这是科学出版的演变趋势。
  2.2 来自实证研究的困惑
  令研究人员不安的是,根据现有的两项以文献计量方法进行的实证研究,目前无法证明图形化摘要对相关文献的引用量有直接的提升。也就是对人们较为关切的期刊影响因子、学者h指数等功利性参数缺乏直接的作用。这两项研究在时间跨度、期刊覆盖范围方面比较局限,需要更大时空跨度的研究来验证调查结果。
  先来看看针对理工科期刊的一项研究[1]。Molecules杂志201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似乎是这方面的第一个实证研究。文章作者评估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之间发表在Molecules杂志的566份有图形化摘要的文稿和760份没有图形化摘要的文献,并比较了几个反映可见度的输出参数。用于评估的数据由该杂志编辑部提供。比较有或没有图形化摘要的文稿可以发现,没有图形化摘要的文章在PDF下载量、摘要浏览量和总引用数方面比有图形化摘要的论文有更好的表现。这个特点在“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s)”子组中非常明显,在“述评(Review)”子组中不太明显。这一发现有些令人惊讶。从替代计量的角度所作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图形化摘要对其得分有显著的影响。他们的研究也发现图形化摘要的数量在常规议题和特殊议题之间显著地不相同,他们还对这些子组的影响力参数进行了评估。事实证明,在所有文稿类型中,有关特殊议题的论文比常规议题的论文有更好的影响力指标。这种效应主要是由述评文章引起的,因为述评文章更容易包含一些特殊议题。关于影响力指标随时间的变化,不出所料,论文发表越早就有更多的摘要浏览次数、PDF下载次数和引用次数。显然,一年的数据量尚不允许对图形化摘要随时间而变的影响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总之,他们的研究没有发现能证明图形化摘要可使论文具有更高可见度的指标。相反,没有图形化摘要的文稿在PDF下载次数,摘要浏览数和总引用数方面的表现优于有图形化摘要的手稿。   再来看看一项针对社科类期刊的研究[2]。这是关于图形化摘要的一个初步研究,通过剖析图形化摘要的内容来分析图形化摘要的应用。2017年,《国际信息管理杂志》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证明,图形化摘要或许无法给那些急功近利的希望以支援。在2015年6月,其作者使用ScienceDirect的高级搜索菜单,检索Elsevier的社会科学期刊中附有图形化摘要的文章。共有110种期刊收录了1 261篇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截至2015年,共有234种Elsevier期刊被分类为社会科学期刊;因此,47%的社会科学期刊至少包含1篇附有GA的文章。由于数据集于2015年6月收集,因此可以假设2015年整年的文章数量是2015年6月的1倍。因此可以认为从2011-2015年,在整个社会科学中GA的数量已经增加了约350%。作者将有图形化摘要和无图形化摘要的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行了比较。这一比较没有发现图形化摘要可以影响引用量。但是,考虑到他们的研究采用的佐证还不够充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加以确认。
  我们可以试着从一个角度解释这个发现,即由于精心设计的图形化摘要所具有的视觉化效果,可以让观察者在一瞥之间就对论文内容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从而没有必要再去浏览摘要或下载PDF文档。这一观点表明,与图形化摘要有关的论文可能会收到较少但更有针对性的下载。尽管以上研究结果出乎期望,但也促使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探寻图形化摘要带给学术交流范式的冲击。
  2.3 阻力和限制
  2.3.1 认识不清
  图形化摘要是一个相当新的概念,但至今尚未得以充分地探索。虽然图形化摘要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一篇文章,并评估其是否与他们的兴趣或研究相关,而无需细读整篇文章;但是一些批评者将图形化摘要描述为令人困惑和难以理解。他们认为只有通过阅读文章才能理解图形化摘要,没有文字解释的图形可能会令人难以理解或具有误导性,而这恰恰违背了初衷!因此要确保用于替换文本的任何图形是清晰和完整的。梅森等(L.Mason et al.,2013)指出:“简单地将图片添加到文本并不会自动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8]因此,非常有必要让论文作者知道有效可视化所具有的特征。
  2.3.2 来自作者的阻力
  一图胜千言,这确实有道理,但在学术界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这种新格式感到满意。最常见的反对意见之一是加重了作者的负担。对于许多研究人员来说,图形化摘要意味着额外的工作。经过几个月或几年的研究、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以及撰写和修改稿件,他们或许已经很不情愿再去花更多时间回顾自己的稿件,因此再去要求作者为其稿件制作图形化摘要,实在是勉为其难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为避免额外的工作,论文的作者只是从他们的手稿中收集一些最重要的数据,这种做法导致很多的图形化摘要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结果是,大多数图形化摘要沦为与正文一起发表的某种改进后的幻灯片演示稿件。如果作者换一个角度考虑图形化摘要,他们可能会将其视为吸引关注的好机会。通过在线出版提供的图形,可使检索者看到论文主题的清晰的图形化表达。这种表达可能不仅是研究人员的一个很好的推广手段,还可能是“捕捉受众关注的机会,使他们有兴趣继续读下去”[9]。经由作者的这一努力,就有可能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获知论文的主要观点。虽然很多研究描述了有效的可视化所具有的特征,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学术论文的作者熟悉这些视觉设计原则。
  2.3.3 来自期刊的阻力
  像Elsevier、Cell Press和IEEE等这样的期刊和出版商,为作者提供了关于图形化摘要的明确指导。然而,许多期刊在给作者的要求中没有提供关于图形化摘要的充分信息,导致作者浪费大量时间在其他地方寻找信息。期刊提供的指引應具有所有必要的信息,确保作者能够领会发表论文所需的关键信息。期刊没有很好地回答更重要的问题,即“为什么”和“如何做”。这些信息在大多数出版商的网站上都不存在,在给作者的说明中没有提及。如果对这一工作的理论基础不加以合理解释,许多作者就看不到这给他们带来的额外收益,他们唯一看到的是额外的工作负担。根据Wiley从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ISMTE)转载的2015年文章[10],大多数作者都熟悉图形化摘要的概念,但可能没有从目标期刊获取足够的信息,因而难以确切地知道如何构建它。由于图片是不言自明的,期刊一般不再要求图形化摘要再附带额外的文字内容。还必须认识到,对图形化摘要之格式的要求还取决于特定的期刊,而且图形化摘要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稿件。
  2.3.4 专业化制作的障碍
  由于科学家的目标是在其他人发表类似的内容之前尽快公布他们自己的发现,而在提交文章时,科学期刊倾向于要求附有图形化摘要。所以图形化摘要的制作必须与论文出版的步伐相协调。这导致科学家迫切需要制作适合的演示稿件,但大多数时候他们自己无法解决,或至少不够快。有时设计制作的成品,从视觉质量和传播效果看难以与该项研究自身的价值相匹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专业的设计师和制作平台开始涌现,像Mind the Graph就是这种。在专业设计师的帮助下,尽可能即刻突出科学家所做工作对该领域的贡献。设计图形化摘要还应基于对读者认知过程的透彻理解。图形化摘要的初衷旨在增强信息接收者快速浏览和选择相关期刊论文的能力。而设计师的效能则有赖于其挑选意欲传播的内容的能力。但像科学家那样深入理解一切细节和含义,并以图形化的方式综合描述一个科学过程,是非常困难的。
  2.3.5 学科差异:对社会科学的限制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必要根据学科特点检查图形化摘要的使用状况。图形化摘要在理工科期刊中主要被用作表示化合物结构、有机体运作机理、机械构造等的一种方式。在理工科学术交流中使用视频摘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这主要是由于早期采用视频摘要的主要是医学、生物学、化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3]。虽然图形化摘要在社会科学中不如理科和工程学科中那般流行,但社会科学的研究往往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涉及人类社会的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的实践活动中。社会科学中,经济学和地理学是使用图形化摘要最积极的学科,其中,经济地理学是最积极采用图形化摘要的专业。而在法律相关的论文中没有观察到图形化摘要的使用。相比其它学科,政治学和传媒领域则更为频繁地使用图形化摘要来表达其研究成果。教育学、经济学和商科比其他学科更多地使用示意图。关于在教育中使用视觉化的或多模态资料的研究已经表明,图形化摘要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记住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但是,尽管有许多优点,但图形化摘要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论文组件,原因很简单,研究者可能欠缺以可视化的方式传达科学数据的技能。例如,对于数学而言,这样的可视化难以奏效。   2.4 国内现状
  近年来,图形化摘要的引入在国外科学出版界已成为一种趋势,现已被国外大量出版集团采用。目前,我国理工类期刊出版者也逐渐认识到图形摘要的重要作用,部分期刊的在线出版也开始配备图形摘要;但是,根据张新玲等人的研究[8],国内理工类期刊的图形摘要整体应用率仍然较低,甚至一些被SCI收录的专业期刊也未采用图形摘要,由研究所、高校等主办的普通专业期刊的图形摘要采用率更低。根据笔者观察,目前国内社科类学术期刊还鲜有采用。因此与国际情况相比,存在着两方面的差距:一是国内期刊整体上采用图形化摘要的比率较低;二是社科类期刊又比理工类的期刊差距更大。
  3 深远影响
  3.1 促进科学新发现向公众和资助机构传播
  科学家们的很多研究工作有助于回答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议题,但这些答案通常仅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而普通人又很少去读那些发表了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现如今,每年出版的新科学论文约有250万篇(2015)[11]。此外,图书馆里也收藏了大量论文和学位论文形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考虑到所有这些工作,科学家和科学界尚未找到更好地向公众传播知识的方法,这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毫无疑问,此事不被从业者优先考虑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术界的所谓“不发表就湮没”文化(Publish or Perish)只重视出版。那些经常发表文章的科学家受到鼓励,而这些出版物是否被广泛传播到公众那里或产生了什么影响则无人操心。假如可视化的目标受众不是科学界,而是公众,则这种可视化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2]。经过设计的科学可视化也可以被媒体用来影响公众对科学和发展政策的具体路径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和社会影响是复杂和相关的。譬如对于科研资助者,由于这种演示稿件不需要太详尽的数据和细节,设计师和科学家之间的协调足以使一般公众了解所述科研成果的创新之处。
  3.2 促进学术出版和学术交流范式的变迁
  图形化摘要改变了我们出版的方式吗?四平八稳略显僵化的学术出版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没有太大变化。毋庸置疑,现在的这种经过优化的,由标题、摘要、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资料构成的格式肯定是行之有效的。这种一成不变的安全模式显然是创新的敌人。但危险在于,创新的策略可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破坏人们久已习惯的标准。只有那些能够适应不同范式的人才能沉浸在任何一种科学主题中,并将其中的思想解读出来,以便他们的观点可以丰富科学的视角,而不会偏离它或削弱它,使其能够以全部潜力迎接这个新的挑战。这意味着能够在短时间内听取和理解要传达的核心、优先的概念,即使没有充分掌握这些科学观点。可视化摘要的好处是人以一种较为自然的方式接受这种消息,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因而具有让更多的科学家阅读特定文章的潜力。必须注意,这些图形化摘要不是其文本对应物的替代品;相反,他们为呈现在原始摘要中的信息提供支撑。此外,虽然每个摘要的目标受众仍局限于特定的学科中,但即使不是本行专家,相邻学科的研究者仍然可以感知到其中包含的关键概念。
  3.3 当前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
  图形化摘要是一种对出版商和图书馆服务可能产生影响的新兴出版手段。由于许多出版商已经完成向在线模式的迁移,出版商需要认真考虑是否要为作者提交图形化摘要给予便利,并帮助他们旗下的期刊制定适合于特定期刊和特定学科的视频摘要指南。目前读者只能在线浏览图形化摘要。然而,依据先前的有关视觉传播的研究结果,图形化摘要的作用不应仅仅局限在浏览和选择,而应更好地发挥其潜力。在支持使用图形化摘要的同时,出版商应考虑提供替代计量(Altmetrics)手段来衡量这些非传统作品及其相关文章的学术影响。我们可以从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去审视一篇文章和它的图形化摘要,以更为全面地评价科学家所作研究的影响力。这些措施综合考虑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再加上抓取的浏览次数、文档下载次数、书签收藏位置等参数。另外,科学家和科学界可以采取一些小的、渐进的步骤来改变这种文化,并开始与公众分享他们的科学发现。首先,大学、研究机构、资助机构以及专业组织应该支持和鼓励研究人员在公开发表研究报告后,向公众分享他们正在做的研究。第二,出版研究结果的期刊也必须寻找与公众分享这些调查结果的创新方法。第三,支持以特色的、创新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图形化摘要当然不能取代学术出版的经典方式,但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补充。本文是对图形化摘要在学术交流中的这种辅助作用的初步探讨。从前述的文献计量研究可知,没有证据表明图形化摘要在提升科研成果的可见度、期刊和学者的影响力方面有直接的作用。但显然,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能否定其在推动出版方式变革、促进学术交流方式变革方面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向科学界的渗透,这种促进作用将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本文也从学科差异的角度阐述了图形化摘要应用中的不同特点。在社会科学学科中,尽管目前图形化摘要的使用并不广泛,但其使用量的增加是显著的。虽然现在的研究对图形化摘要的使用模式有所揭示,但目前研究的一个局限是缺乏定性的测量。
  4.2 给未来研究的建议
  这个意想不到的发现表明将来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展开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图形化摘要对论文的阅读和引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有因素(人口统计学、任务等)影响了图形化摘要的有效性。有必要研究在浏览、选择和理解学术文章的过程中图形化摘要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如何增强这些任务的有效性,有必要对作为学术生产者和接收者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观念和行为进行研究。另外,有必要调查读者是如何将来自图形化摘要的信息与文稿其他部分的信息整合在一起的。对读者认知行为进行更彻底的调查,可为设计有效的图形化摘要提供針对性的指导。对大量的图形化摘要进行深入的内容分析也是有益的,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对内容类型、组成结构、风格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其期刊的相关准则。最后,当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时,那些已经为图形化摘要提供了高级支持的出版商和图书馆服务领域需要分享经验并提高服务质量,而此时探索图书馆服务领域的有关策略和理论根据是有必要的。来自更广泛研究领域的见解对学者们是有帮助的,并使那些为他们提供支持的人能更好地利用这种新兴的学术交流方式的巨大潜力。   參考文献
  [1]Pferschy-Wenzig E M,Pferschy U,Wang D,et al.Does a Graphical Abstract Bring More Visibility to Your Paper?[J].Molecules,2016,21(9):1676.
  [2]Yoon J W,Chung E K.An investigation on Graphical Abstracts use in scholarly articl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7,37(1):1371-1379.
  [3]Spicer S R.Exploring Video Abstracts in Science Journals:An Overview and Case Study[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其他文献
〔摘要〕以学术关系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进行同行评议专家回避关系计量初探。在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与回避相关的学术关系的抽取与挖掘,进而提出面向不同评议场景的学术关系的融合及回避评估模型构建思路。本研究可为科研管理者遴选同行评议专家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同行评议的规范性、公平性和民主性。  〔关键词〕学术关系;同行评议专家;回避关系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
一、大豆种子精选与处理1.机播前选种清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虫食粒、病粒、不完整粒和夹杂物。选种时,可先用螺旋式选种器或者大豆粒选机选一遍.然后人工手选。选后的种子应大小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也逐渐进入了经济的转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农业经济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
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当代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生产实践,也是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价值转化的重要途径。本文
一、首先要搞好预测预报农户可直接到当地的植保部门去咨询.了解本地区当年的食心虫的发生情况,也可以在8月5日-25日间直接到田间去调查。方法是:在每天下午4—6时进行,每块地调
一、整地施肥毛葱根须短,吸肥能力弱,所以葱地要选土质肥沃,通透性强的地块。毛葱忌连作或与其它葱蒜类作物轮作。早春耕翻整地.耕翻深度应达30厘米。整地应做到垄面平整,无土坷垃
[摘要] 文章从理论探讨角度,系统研究相关群体的概念、类型、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及决定影响强弱因素方面,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相关群体 购买行为    一、相关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群体(group)是在追求共同目标或兴趣中相互影响、依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相关群体(reference groups)又称为参照群体、参考
要了解西方营销理论方法,也要解读本土的现实与传统进而实现国际营销理论方法与中国市场的适应性对接。文章通过“五缘文化说”与西方营销理论的综合研究,提出中国营销管理模式
一、掌握葡萄树抗寒性能当葡萄根系处的地温降到-6℃时,其根系就要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降到-8℃时,就会全部冻坏。所以葡萄根系冬眠时间内的温度应保持在-6℃以上,这个温度是
[摘要]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及其现状的论述,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几条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 现状 设计原则 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作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