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专非英语专业的英语阅读课的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介绍了运用文化比较教学法,通过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密切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使大专生学习英语的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 大专 非英语专业 英语阅读课 效率
  
  英语阅读课是非英语专业大专生英语教学课程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课程。通过这门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英语阅读中的基本知识,为学生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大专英语阅读课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大专学生不重视诸如英语这样的公共科目的学习,认为学好专业课能有一技之长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其次,大专生的英语基础知识不牢固,加上学习生活中很少能用到英语,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喜欢英语阅读。因此,在有限时间的英语阅读课堂上,巩固大专生的英语知识基础,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日趋重要。要完成上述的教学任务,需要结合大专生英语阅读课的动机,运用文化比较的手段,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
  一、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动机
  英语作为公共必修科目之一,无论喜欢与否,是大专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所要积累学分的科目。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表现多样,但其动机不外乎归结为两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大专生的内在动机,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一般表现为对英语语言学习本身感兴趣,渴望了解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并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外在动机,大专生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一般表现为完成学业而应付布置的任务,通过四、六级考试即可,对学习英语并无热情。[1]而后者在实际教学中占大多数。
  一般说来,如果从一开始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都没有选择英语专业就读,则说明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出自内在动机,而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的主要还是为就业服务。从就业期望来看,非英语专业的部分大专生希望完成学业后从事本专业或者能应用到本专业知识的行业发展。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就希望毕业后在行政单位的秘书岗位上工作,或者到学校当语文教师;法律班的学生便希望以后在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就职。还有一部分的非英语大专生对就业没有清晰的想法。因此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就是完成英语课堂任务,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毕业能找个理想的工作的过程。
  无论学生出自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最佳、最优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非英语专业大专生的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分析,教师英语阅读课堂上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知识,通过文化比较的教学手段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效率及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二、文化比较在大专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
  由于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大专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是应付学习任务,通过四、六级考试,所以,在英语阅读课上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应付各种考试,但学期结束后就会忘记,更不用说要应用了。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就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就必须了解语言。[2]为了加强英语阅读课堂的有趣性和实用性,教师应当运用文化比较手段,使学生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结合具体专业背景学习不同的文化差异,了解不同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习惯等,并着重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的意识。
  1.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3]中西方文化最明显的不同在于逻辑思维。英美学者认为表达观点和态度理应直接简洁,先回应结果再述其因,观点明确,层次分明,才是富有责任感和人性化的做法。因而,他们的英语行文,无论是在段落或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单独的句子中都十分注意逻辑关系。其特点是在段落开头先概括主题思想,然后引出具体事例或细节对其例证和解释,最后概括作者的态度。汉语的思维方式大不相同。鉴于中庸之道的影响,中国人往往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围绕主题从各种间接角度说明问题,最后才点明主题下结论,给人以画龙点睛之感,注重读者领悟境界。因此,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使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加强英语阅读逻辑思维训练,使学生习惯于在逻辑上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语言难点。
  2.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例证不同文化的差异
  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能够做到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从中西方的基本价值观、交流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比较文化的不同,不仅使这堂课生动有趣,还能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和语言难点,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这种方式学习英语知识。行动是思想的表现。中美各自的基本价值观产生与之相对应的交流方式。由于等级观念强,中国注重面子;做事要避免错误,有什么想法想清楚了再表达;常用“我们”字眼来强调集体。而在美国追求人人平等,有什么冲突采用法律手段解决;说话做事敢于断言,情感溢于言表;常用“我”这个字眼来表明个人取向。
  中美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在中国承诺是金,以感情为主线,是一种长久的、相互合作的感情型关系。而美国,以兴趣和利益为主,是一种短暂的、独立的、具有竞争性的工具型关系。
  《创新大学自主学习用书第1册》第3单元的阅读练习“American Style Friendship”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学生Steve和约旦学生Yaser“友谊”观念的不同。“At first,Steve seemed very friendly.He always greeted Yaser warmly before class.Sometimes he offered to study with Yaser.”,Steve在大学化学课上认识Yaser,由于有共同的化学课,于是他们成为朋友,有时还在一起学习。“But after the semester was over,Steve seemed more distant.”,学期结束,Steve和Yaser共同的化学课也结课了,Steve慢慢疏远Yaser,他们之间短暂的友谊也将结束。这说明美国式的友谊以兴趣和共同利益为主,是短暂的、独立的、具有竞争性的工具型关系。但Yaser并不了解美式友谊,在他看来,“Steve said we were friends,and I thought friends were friends forever.”,他们的友谊是长久的。而中国文化下的友谊,也像约旦学生Yaser所期望那样,是长久的、相互合作的感情型关系。教师在给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应当强调往后如遇到美国朋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要运用中美文化比较进行换位思考,这样遇到问题才容易解决。
  教师在课堂在词句讲解中穿插不同文化比较并联系实际例证说明,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某个具体知识点时牢记所包含的文化,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文化比较来学习英语知识的习惯。
  3.培养学生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
  英语阅读课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把关于文化的差异方面的知识全部介绍到位。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授之以渔”,培养大专生在英语阅读的逻辑思维和有自觉运用比较文化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才是教师的中心任务。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教学设备越加齐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师的“满堂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应充分利用媒资源库系统,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在课堂中经常提问,启发学生对同一现象在不同国家文化领域里的不同回应的认识,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不同回应的原因,并联系实际的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动机影响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面临的现实条件,结合大专生的具体专业背景,在有限时间的英语阅读课堂上,运用文化比较教学法,巩固他们的英语基础,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增强英语阅读的逻辑观念,能够结合具体专业背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自觉联系实际运用文化比较方法进行阅读和思考,为完成学业和往后需要用到英语的时候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约翰逊.外语学习与教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39-14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3]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4.
其他文献
摘 要: 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将阴阳五行的理论应用于社会人事变革,用五行相胜的学说来解释王朝更替,为新兴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此理论广泛应用于秦汉之际,并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西汉初年尤其是汉高祖朝的德制则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古今学者对此争议颇多。本文旨在探究高祖朝是否存在过火德制,以及水德制存在的理由等问题。  关键词: 西汉高祖朝 火德 水德 合法性    
摘 要: 在习题讲解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作者因势利导,对习题进行变换并用多种方法解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习题课 变换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数学》第四版上册习题册第四十五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为(-2,3)、(-1,4)、(3,4),求顶点D的坐标。我同往常一
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把教师称为“职业提问家”。形象地说,教师精准的课堂提问往往就像投入水池中的一颗石子,能使课堂这片水池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提问上多下工夫,课堂教学的水平必将得到提升。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
摘 要: 教学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作业质量差、数量多,缺乏典型性。做过的原题再来考试学生还是做不出来,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又要实施“题海”战,导致学生感觉作业越来越多,教师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这样师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作者根据科学的学科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轻负高质要求
2010年1月20日,我参加了初三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的监考,我所在的第一考场,考生是全校的精英,监考时不经意地发现,“第24题:AD是∠BAC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证明:DE=BE·CE.”许多考生都跳过去,先做25题。帶着好奇我就当场做了此题,发现并不是太难,为什么只有极少数考生才能做出来呢?我发现考生的解题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情况一:思路不清晰.  有几个考
一、本课的立意和目标  (一)本课立意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着眼于知识的数量,即事实性的知识:儒、道、法、墨四家代表人物及各自观点的记忆和掌握。新课改除了关注知识数量外,还重视知识的质量,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认为本课的内容不应囿于教材的浅显标注,而应挖掘基本史实隐藏的信息,从整体上宏观把握这一课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进程中的
摘 要: 师范学校三年制教育是国家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培养依托,如今却面临着生源与就业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相应的管理难度。作者作为师范学校三年制的一年级班主任,就如何把握好班务工作自身灵活、民主、温暖的“圈形”策略与学生素质目标特定、严格、坚硬的“方形”塑造之间的轨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师范学校 三年制一年级 班主任工作 “圈形”策略 “方
摘 要: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课改下的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  关键词: 数学教学活动 课堂 积极性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
摘 要: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在高职教学中起到了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同时,通过过程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更加全面科学。本文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阐述过程性评价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高职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    过程性评价,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被广泛提倡。过程性评价不同于以往的终结性考核和阶段测验的叠加平均,
摘 要: 本文以大家熟知的整数性质来解有关整式的问题,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探讨竞赛数学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数学教育要教会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来解决其他问题,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和美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智力、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  关键词: 整数 因式分解 竞赛数学 数学教育    享有“数学王子”美誉的德国著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