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前天目山中药文化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目山有着悠久的中药文化和丰富的中药资源.据《西天目山志》记载,天目山的药用植物多达1 200余种,所产药材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质地优良,所以天目山素有“天目万宝山”之称.丰富的中药资源催生了当地的药材贸易,1931-1940年间,临安、於潜、昌化3县共有中药店铺97家.天目山丰富的中药资源和繁盛的药材贸易,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不少与中药有关的民间传说和诗词,透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其他文献
《针灸逢源》一书是清代中期一部综合性针灸著作.该书著者李学川的许多基本信息长期湮没无闻,目前学界对其的了解仅限于字号、籍贯,兹胪列相关文献如下:《中医人名辞典·李学川》载:“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清代江苏吴县人.”[1]290《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针灸逢源》载:“(清)李学川(三源、邓尉山人)编撰.”[2]《贩书偶记续编·针灸逢源》:“清吴县李学川辑嘉庆丁丑刊.”[3].《中国医籍大辞典·针灸逢
期刊
《新华字典》第11版“藿”字下的解释义项只有“藿香”一词,而藿的本义却被忽略了.在古代,藿指豆叶,是一种蔬菜.虽然藿也应用于医药领域,但更多的是作为蔬菜被记载,而且被赋予区别社会阶层的文化意义.而藿香在一开始是作为香料从交趾引入的,始见于汉《异物志》.其后,藿香作为中药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不论是原植物,还是功用,或是后世的“文用”价值,两者都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Holly Tucker所著Blood Work: A Tale of Medicine and Murder in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书的中译本于2014年4月由网路与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血之秘史:科学革命时代的医学与谋杀故事》,由陈荣彬翻译。
期刊
2012年10月20--22日,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2320106007)“新视野下的近现代中医史研究”暨“百年中医史研究”项目培训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培训会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此次培训会由朱建平研究员主持,有来自各大中医院校、研究机构、出版社等学员50余人。会议聘请王永炎院士、陆广莘国医大师、马勇研究员、陈其广研究员、朱建平研究员、
期刊
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尿路结石,可追溯至公元前4 900年,当时埃及的僧侣使用催吐、泻下、利尿、发汗等方法治疗疾病,偶尔会将结石排出体外.公元前2 700年埃及纸草文中有关于尿路结石的明确记载,并试图用吸吮的方法将结石取出.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亚历山大里亚提出将膀胱结石粉碎后更易排出.此时古希腊人还认识到了肾结石的存在,并描述了肾结石的临床表现.公元前6世纪,印度御医Sushruta在《妙文集》记载了
《希波克拉底誓言》(The Hippocratic oath)早期主要通过希腊文、拉丁文等留传下来,其英文版最早由医史学家路德维希·埃德尔斯坦(Ludwig Edelstein,1902-1965)于1943年翻译[1].1948年,世界医学协会日内瓦会议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基础修订通过了《日内瓦宣言》,该宣言与《希波克拉底誓言》一起成为现代社会医生职业准则.埃德尔斯坦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英文
期刊
明代以前医家对胁痛的认识和治疗,以宋代为界限可划分为2个阶段:宋代以前,胁痛一直被视为疾病的伴发症状,医家多从寒论治,用药常选肉桂、附子等温热之品,这与重视阳气的传统阴阳观念有关;自宋代开始,尤其是金元时期,胁痛日渐被视为独立的病证,医家对胁痛病因病机的认识渐趋丰富,治法逐渐从注重散寒向注重行气转变,并最终形成了胁痛的辨证治疗思路.这些转变反映了宋金元时期的医学革新精神对具体疾病认识的影响。
马雅各父子,英国苏格兰人,英国长老会传教医师.马雅各一世(James Laidlaw Maxwell Ⅰ)1863年来中国台湾传教行医;其长子马士敦(Jhon Praston Maxwell)在福建从事医学及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次子马雅各二世(James Laidlaw Maxwell Ⅱ),在台湾新楼医院服务,后来中国大陆行医防治麻风终生.马雅各父子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期刊
文中所有关于原文和观点的引述,均需按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依照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标出(例如:[3]),并在文后依次排列。
期刊
翼状胬肉作为最古老的常见眼表疾病,以睑裂区明显增生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组织血管横跨角膜缘呈三角形长入角膜为主要特征,中医学通常称之为“攀睛”或“胬肉攀睛”.随着古今中外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及治疗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增殖及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病理理论丰富了人们对翼状胬肉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了翼状胬肉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