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维生素家族成员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chenggo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维生素A、B、C、D、E,我们都很熟悉,然而再往下,维生素家族的下一个成员就直接来到维生素K了。中间的维生素F、G、H、I、J都去了哪里?
  喂鸡发现了维生素
  1886年,脚气病(不是脚臭)在荷兰士兵和海员中泛滥。科学家克里斯蒂安·艾克曼选择用鸡做实验,以寻找可能的致病菌。
  艾克曼发现,鸡饲料一度从糙米变成了精米,而小鸡的脚气病症状正是在吃精米时出现,吃糙米时消失。最终,艾克曼确定在糙米里存在可以治疗脚气病的物质。1912年,卡西米尔·丰克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维生素”。
  曾经计划的维生素A-Z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有很多人都声称发现了新的维生素。这里面有不少是不同团队各自独立发现的相同物质,或者实际上是混合物,但都给套上了一个时髦的“维生素”名头。
  最早,维生素指的是生命所需的胺类;现在,我们认为维生素指的是三大营养素(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之外、体内存有微量但对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的物质,人体自己的合成量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可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特定的疾病。维生素是一个广阔的营养学概念,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上都没有什么相似点。因此,曾经有过许许多多被叫作“维生素某某”的东西。
  不过,在发现维生素的历程中,人们也有过一套起名计划。1915年,人们发现,丰克所命名的“维生素”实质上包含了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命名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B。当时人们决定,以后如果发现新的维生素,就按着字母表A到Z这么排下去。
  从维生素F开始的混乱
  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都按照这个规律乖乖出现了,然而到F时出了问题。
  20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维生素B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群物质。科学家很快找出了其中两种,并把它们叫作“维生素F”和“维生素G”。不过,由于这两种物质都是从维生素B里分离出来的,所以很多人也叫它们“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1927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下属的食品附加因子委员会肯定了“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说法,因此“维生素F”和“维生素G”的称呼就没人用了。
  不久后,“维生素F”又被捡起来,作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名字。随着研究的扩展和深入,人们又意识到,必需脂肪酸实际上是脂肪的组成成分,而脂肪不算是维生素,因此必需脂肪酸被剔除出维生素的行列。“维生素F”这一名称再次被废弃,直到现在也没有再用。
  最乱不过维生素B家族在发现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后,维生素B家族不断添丁。B3、B4、B5、B6……B17陆续问世,其中B12又收了B12a、B12b、B12c这三个“小弟”;还有人因为发现其中一种因子是鸡需要的,就把它命名为维生素Bc(“c”就是鸡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
  不过,现在你知道的B族维生素,大概只有B2、B6和B12,其余如雨后春笋一样长起来的B族维生素又纷纷消失了。论其缘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其他维生素的混合物,同时也存在不同研究者重复命名的问题。
  维生素B10和B11可能是同一类由叶酸和维生素B12组成的混合物;维生素B7和维生素I也指向同一种混合物;维生素Bc被发现和维生素M一样都是叶酸,所以这两个名字后来都被废弃;另外,有的维生素顺应了潮流,被命名为大家更习惯的名字了,比如“泛酸”实际上是维生素B5,“叶酸”实际上是维生素B9;还有的维生素则与商业存在关系,例如“维生素U”是一种可能有抗溃疡作用的物质,但并无证据证明它是人体必需的,所以也不是正儿八经的维生素。
  维生素F、G、H、I、J以及后面的维生素大部分因为重名、实质上为混合物、不符合维生素定义等原因而被开除了“維生素籍”;少部分则拥有了更“潮”的名字,比如泛酸、叶酸、生物素等。
  整顿维生素
  由于维生素的命名历史如此混乱,看不下去的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终于接管此事,并于1978年确定了现在的维生素命名原则。原则太长,比如规定“烟酸”是吡啶-3-羧酸化合物及其具有烟酰胺样生物活性的衍生物的总称……故不赘述。总之,维生素家族的混战就此终于告一段落。
  (摘自微信公众号“果壳”,从容荐)
其他文献
几年前,日本包袋潮流品牌Sazaby的社长森正督提出了一个非凡的创意:要在寸土寸金、奢侈品店铺林立的东京银座开一家米店。可想而知,他的这个想法好比一块丢进湖里的巨石,瞬间激起层层大浪。社员们议论纷纷:“在东京最繁华的商圈开米店?谁来逛?谁会买?”  森正督说:“大米是最日常、最普通不过的食物,可也最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我们若能走一条别人不敢走的极致路线,就能让一粒大米在东京银座赢得一席之地。”他的经
期刊
不知不觉间,“银发社会”悄然而至。“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社会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当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时,很多老年人却困窘于“数字鸿沟”。随着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增长,解决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紧迫。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并提出具体要求。如今
期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暖花开,生机勃勃,有些人反而困倦欲睡,即使晚上有充足的睡眠,白天仍精神不振,这种现象被称为“春困”。  从科学角度来说,春困并不是一种病态,它是人体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人们的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有关系,如果血液循环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那么人体就会做出相应的生理反应。比如,如果大脑的供血量不足,人就容易困倦,而春天正是大腦与皮肤供血量发生变化的
期刊
硇(náo)洲岛是广东湛江市的一个岛外之岛,由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岛上风景秀丽,古迹众多,“硇洲古韵”被誉为“湛江八景”之一。  硇洲岛的名字,是因南宋赵昺帝下旨“以石击凶赐为硇”而来,原来叫硭洲岛。赵昺帝之所以赐名“硇”,是因为岛上石头比较多。  岛上有不少名胜古迹,如那晏海石滩、硇洲灯塔、宋皇城遗址、祥龙书院等,其中又以那晏海石滩的自然风光最为著名。春日里,我曾专程到硇洲岛探幽,在岛上逗留时间最
期刊
一书一茶,一粥一饭,都是生活的真味,日常的欢喜都在这些点滴细微处。做喜欢做的事,把身体照顾好,把灵魂安顿好……美好的光阴,是自己给予的。生活就是不断取悦自己的过程。一份欢喜,来自心底;一缕芬芳,是喜悦的散发。粗茶淡饭也是一份安稳。不必攀比,要学会在平淡中供养诗意的灵魂。  从此,把平淡日子里的奔忙装进时光,那些走过的路,终将成为岁月枝头的一份歡喜。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懂得领悟的心。有人笑着爱世界
期刊
不同类型的癌症会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率。许多癌症会蛰伏几年后复发。对肿瘤学家来说,这些癌细胞如何休眠数年并复发曾是个谜。  加拿大“玛格里特公主癌症中心”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的研究透露,该中心已发现癌细胞休眠原因,并找到相关应对方法。  研究者凯瑟琳·奥布莱恩博士称,为了生存,癌细胞巧妙地学会了“缓慢分裂状态”。癌细胞利用一种自噬机制,吞噬自身蛋白质或其他细胞成分,以进入休眠状态,避免受到化疗杀伤。
期刊
葛继第今年79岁,是一名退休教师,2006年开始担任北京东城区东四街道八条社区老年协会的会长。其间,她带领老年協会的志愿者,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组织多场活动,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2014年7月8日,在东城区妇联的带动下,她同老姐妹组成“暖心帮帮团”,帮助独居、空巢的高龄老人。由于贡献突出,她被评为2020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  “人到老年最怕孤独和寂寞,所以我们就从
期刊
在毛里塔尼亚境内的撒哈拉沙漠徒步,每到傍晚,牵驼的当地后勤队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露营地搭建帐篷。尽管我们一行是游客,但我们的帐篷跟毛里塔尼亚传统的哈依玛帐篷毫无二致:一顶作为休息、睡眠的卧室,另一顶作为厨房。在毛里塔尼亚人看来,哈依玛帐篷既是一个家庭的物质基础,也是一家人外出时理想的可携带式居所,在他们的文化里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骆驼背上的屋子  远离喧嚣的城市,赶赴广袤的撒哈拉沙漠徒步,
期刊
“口哨大爷”组乐队搞路演  57岁的陈庆其从小爱好吹口哨。2019年国庆前夕,他边骑车边吹《我和我的祖国》,在网上意外走红,人称“口哨大爷”。陈庆其在一个唱歌的App(应用程序)上开设了账号“棋歌口哨”,目前已经上传了400多个作品,收获5000余名粉丝。  陈庆其是一名司机,没有系统学过音乐,吹口哨的技能都是自学的。4年前,陈庆其买了一个“小蜜蜂”(一种便携式扩音器),尝试在街头表演,收获了不少
期刊
自2020年以来,因为疫情防控,“健康绿码”和小区通行证成了人们出行时的必备之物。其实,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出行时就需要携带官方出具的出行证明。那么,古人都使用过哪些“通行证”呢?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出行,就需要出示相应的通行凭证了。战国时期的通行证称为“节”。最初,古人截取一段有节的竹子剖分为二,各取一半作为信物,这就是“节”的起源。在外通行的人都要持有“节”,没有“节”的人,遇到检查就不能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