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讲讲曲艺的鼻祖——击鼓说唱俑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l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满脸笑意的翘着腿的“小老头儿”陶俑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他是谁?为何如此开心?他正在做什么?在与博物馆老师的讨论中,我们知道了答案。
  原来,这是东汉时期的击鼓说唱俑。通过这件文物,我们知道了在东汉时有一种表演形式叫“说唱”,这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娱乐方式。
  这种说唱的娱乐方式在当时为什么这么受人欢迎呢?我们仔细看看这个说唱俑:人物形象很滑稽,五短身材,一脸笑意,他左手拿鼓,右手拿槌儿,正表演说唱节目。观众一看见他的样子,还没等他开口就会发笑,更别说真正看他的喜剧表演了。有这样轻松喻快的氛围,说唱当然受欢迎啦!
  当然我们心中还是充满问号的:在东汉时谁才能经常观看这样的表演呢?细细思考不难发现,这件击鼓说唱俑反映的是东汉时富人阶层的生活。说唱人又叫“俳优”,即男演员。他们社会地位低下,用表演来取悦有钱人。当时富人们喜欢将俳优请到家中表演喜剧节目来博得客人的欢心。
  白居易在他的作品《琵琶行》中写道:“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后来白居易他们就叫来琵琶女弹奏琵琶。我们猜想:说唱人说不定也是在主人们喝酒时,说上一段滑稽的故事给大家助兴的。
  击鼓说唱俑可以说是中国说唱艺术的鼻祖了。中国说唱艺术历经千年的发展,在今天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如相声、双簧、快板儿、口技等。可以说,是当时的击鼓说唱方式奠定了现代中国曲艺的基础。
讀万卷书,行万里路。
赏博物馆,变小学霸。
其他文献
蓝印花布为何选择“蓝色”?  蓝印花布是由一种植物染料——蓝靛(diàn)染色而成的。蓝靛是由蓝草沤制而成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用蓝草制靛并染色的技艺了。  蓝草生命力旺盛,非常易于种植,而且比较廉价。用蓝草染色的衣物不容易掉色,衣物的颜色越洗越明亮,因此这种染料深受百姓的喜爱。  另外,蓝靛是一味中草药,有清热解毒等功效,用它染成的衣服可以缓解蚊虫叮咬等引起的皮肤炎症。蓝草不是一种
期刊
是你?是我?  和朋友分别站在玻璃的两侧,你会看到谁?是你,还是他?你会说,当然是他了。可是,再仔细想想,你在地铁的玻璃窗前、商场的橱窗前,是不是也看到过自己的身影,一如照镜子般清晰?  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叫作“是你是我”,讲的就是玻璃在不同光线下的反射和透射这两种现象。  利用半透半反射膜,当自己一侧的光线强于对方一侧时,只能从玻璃中看到自己的像;当对方一侧的光线亮度大于自己一侧时,透过玻璃看到
期刊
一大早,接警中心接到当地博物馆馆长打来的报警电话,电话里传来馆长焦急的声音:“不好啦!我们馆内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盘被盗了……”  刘警探和助手迅速赶到了现场。  一位胖胖的中年人迎了上未:“警察先生您好,我是馆长李虎,半个小时前,工作人员打开展厅大门,做例行检查时发现摆在玻璃柜里的青花缠枝莲纹盘不见了。”  刘警探和助手向馆长通报了姓名、出示了自己的证件,然后开始在展区内四处观察、取证。刘
期刊
国宝小档案  名字:素纱禅(dān)衣  现居地:湖南省博物馆  年龄:2000多岁  大小:身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  重量:48克  1972年,考古人员在马王堆一号汉墓里发现了一件文物,随后这件文物就因它的神奇工艺、传奇经历等,一次又一次地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素纱禪衣。  我先来给大家说说这件衣服的名字——素纱禪衣,你可千万不要
期刊
时尚先生——圆领窄袖袍衫与幞头  圆领窄袖袍衫与幞(fú)头是大唐时尚先生们的必备服饰。  与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宽袍大袖的儒雅士子形象不同,唐王朝的贵族们在经历了民族大融合后,吸收了不少胡人的文化,服饰更注重实用性,所以他们喜欢穿圆领窄袖的袍衫,并在腰间系着带金花或玉饰的皮带,脚上穿皮靴,显得很有精神。  幞头是一种用黑纱做的头巾,有时候也用  制作,佩戴时裹在发髻的后部,稍微隆起,可以让人的头型
期刊
引入电报?不行!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世界电报通信建设的高潮期。那时,清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察觉到了电报的重要性,就奏请朝廷希望能将电报引入中国,可是,这一提议却遭到了清政府一些迂腐、封建的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一是电报会助长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理由二是挖地架电线杆会损害龙脉,破坏风水。最终,因为军事上的需要,朝廷还是接受了架设电报线路的提议。后来的事实证明,电报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
期刊
在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来自3000年前的高颜值文物——商周太阳神鸟金饰。相信去过成都的朋友都对它有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的形象频繁地出现在成都大街小巷中,路灯上、立交桥上、广场上……乍一看这个图案,它造型写意,简洁规整,如同现代设计的艺术品一般。它不仅是成都的城市形象标志,还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主体图案。那么,这件文物是在哪里被发现的?在发现过程中又有着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金沙遗址是在建筑施
期刊
威武的狮子  傳说龙生九子,龙的第五个儿子叫狻猊(suānní)。其实除了这种情况,狻猊在其他地方都是指狮子,算是狮子的古称。  大大小小的门兽中,最常见的就是狮子。狮子是在东汉时期从西域来到中国的。因为它雄壮、威猛,所以经常被用来镇守大门,以示威严。故宫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威武的狮子,要数太和门门前的这一对铜狮子了,它们是明代的文物,所以是故宫狮子中年龄最大的。  东边的雄狮脚下踩着一只绣球,象征
期刊
老少皆宜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曾风靡一时,让我们领略了文体事业双繁荣的大宋时代。在这部电视剧中,打马球是主人公们特别喜欢的运动。这是否激起了你的兴趣,想知道马球运动到底是什么样的运动呢?它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吗?又是从何时何地起源的?现在还能玩儿吗?今天,就让我们请出三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揭开马球世界的神秘面纱吧!學富五车的历史学家运动规则  马球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在规定的场地上,马球手骑
期刊
百草园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的边门)周家新台门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周姓人家里。周家做官经商,人丁兴旺,是一个名门望族。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做过知县,后来又到北京当了内阁中书。令人羡慕的家世,宽裕的经济条件,构成了鲁迅从出生到13岁这段无忧无虑的童年。  鲁迅幼年居住的这所大宅子又名周家新台门,是周家祖辈在清代嘉庆年问购地兴建的。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深宅大院,坐北朝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