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先修课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平台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klie198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校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平台。从教育衔接的角度看,高中阶段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能有效地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得到实施。本文从教育衔接的视角出发,对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学校进行现状概括和经验总结,并从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大学与高中的教育衔接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先修课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存在。英国著名的媒介教育专家莱恩·马斯特曼(Len Masterman),同时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议会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咨询顾问,他指出,媒介素养教育事关大多数人的权利得失和社会民主结构的稳定与盛衰,因此,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社会管理问题。如何有效推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产生的背景和概念界定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协同工程,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能够有力地推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因此,相关学校必须承担起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根据国际经验来看,从提高信息时代国民素质的战略出发,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相关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青少年的必修科目,有助于青少年媒介素养能力的显著提升。近年来,我国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有效途径,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成为一个新的选择。
  大学先修课程(the 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又称AP课程,是指在高中阶段开设、达到大学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的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发端于英国,但兴盛于美国。美国自1955年引入此概念,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AP课程成为大学招生评价标准,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业完成率,减轻学生就读大学的经济负担。调查显示,2011年全美国共有30.2%的公立高中学生选修了AP课程,全球总计有197万学生选修了大学先修课程。此外,AP课程的考试学分还得到了全球60多个国家,4000余所大学的承认。①在国际上,先修课程的成绩成为一流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对高中阶段的人才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大学、高中课程衔接的需要,也将推进先修课程纳入了现阶段教育政策体系。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加强高中与大学间的衔接”,“鼓励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共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各阶段拔尖人才的培养”等。在此倡导下,国内一些大学与高中积极进行先修课实践探索,如2013年初,北京大学与30余所中学合作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北京著名高校与知名中学合作开设翱翔课程,各地高中与大学联手在实验班开设先修课程等。②2012年,浙江省率先出台了指导先修课程的文件《高等学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指导意见》,鼓励全省高校面向高中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自此,大学先修课程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开始了越来越多的探索和实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1月,全国有64所高中进行了中国大学先修课(CAP)的探索实践。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也是众多高校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之一。
  根据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媒介和数字时代的教育”国际会议给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概念,我们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认识、理解媒介,分析、批判媒介,辨别媒介文本背后的政治、社会、商业、文化影响,制作媒介文本表达自己并影响预期的受众。③结合大学先修课程的概念,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是面向高中学生开设、教学内容与大学相互衔接的课程,其教学目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媒介认知能力,即对媒介知识的了解;(2)媒介使用能力,即对媒介工具的使用能力;(3)媒介道德能力:即对媒介信息的反思能力;(4)媒介服务能力,即利用媒介为自己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只在少数学校开设,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其开设情况如何?课程设置如何?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如何?运行方式和效果怎样?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搜集了我国部分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资料,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目前已开设媒介素养先修课程的学校情况,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和问题。
  (一)以学校为单位自发组织,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
  从目前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情况看,主要分为中学自下而上的“引进来”和大学自上而下的“走下去”两种形式,采取的是大学送课上门、大学联合中学开课等方式。以杭州市夏衍中学为例,2009年该校已经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班学生,每学期有12至16个课时,内容包括录音、广告、动画、播音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16个专题,其师资主要来源于传媒艺术类大学教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是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广电艺术特色班,成为该校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该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科学、完善,层次清晰,效果显著,属于高校与高中联合互动较好的范例。但就全国来看,此类情况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在于,先修课程缺少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组织部署。除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省市外,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并未将大学先修课程列入当地教育体系,大学与中学之间的衔接还存在问题,“引进来”和“走下去”并未有效互动。
  (二)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开设课程,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规划
  目前,我国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中学将课程集中于第二课堂。如上海市松江中学,主要采取邀请校内外专家做专题讲座、开设短课程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相关技能,以研究性小论文、手机DV秀等不同方式呈现创作的作品,提高媒介素养知识认知能力和使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易被学生接受,但由于学校缺乏长期规划和重点安排,仅仅将这一课程作为兴趣特长课进行设计和安排,忽视了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青少年的重要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缺乏系統性和持续性等明显缺点,对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仅仅停留在认知和粗浅的使用层面,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媒介道德能力和服务能力。   (三)以“特长班”为主要载体,中学缺乏与大学的有效衔接
  国际上AP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让高中生提前修习大学课程学分,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毕业率,其特色之处在于高中阶段的大学先修课程学分被大学所认可。然而,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人才选拔方式,还不能精准地提供给学生依据兴趣、特长选择学校与专业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部分学校以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为突破口,开设“特色班”“特长班”,在现行制度允许的条件下,灵活自主地与传媒艺术类高校进行对接。例如,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经余姚市教育局批准,开设了“传媒艺术特色班”,开展系统性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活动,提升高中生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学校建立了“媒介素养”等相关联的核心课程群,大力开发“大传媒类”校本课程,形成了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其师资主要来源于传媒艺术类高校教师,同时遴选本校名优教师,组建“传媒艺术特色班”学科教师团队。根据传媒艺术类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为高校选送优秀人才。这套“特色班”培养体系,虽然能有效帮助“特色班”学生考入相关大学,但其缺点在于学生面窄,不能开展全校性媒介素养教育,无法彰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意义。
  (四)师资队伍主要依托相关大学,缺乏本校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队伍质量是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成功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学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非常缺乏,学校通常依托相关大学的专业师资队伍,聘请大学教师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或者选派极少数教师到相关大学接受短期培训,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再传授给学生。根据国际经验,大学先修课程教师的专业培训主要包括两种途径,最常见的是为期数天的教师短训,或者是利用教师的暑假时间开设AP课程暑期学校。国外教授先修课程的教师大部分由高中本校教师担任,教师要经常性接受培训和开展研讨,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这也是我国未来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
  三、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公民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同时监督和改善传媒,做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④实践证明,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意义重大,需要多方面努力协同构建。
  (一)推进顶层设计:政府牵头协调社会各界共同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建设。首先,要建构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领导小组,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各方通力协作的实施机制,协同推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社会系统工程;其次,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实施强有力的推动计划,促进高校主动参与,推进中学内生发展,通过机制体制的建设,保障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有效互动和衔接;最后,要形成一个支持、鼓励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良好生态环境。
  目前,针对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这一新生事物,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均有不同的看法。在高考指挥棒下,一部分人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会让学生背负更大的压力;而另一部分人对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存在狭隘的理解,认为只应针对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还有一部分人仅仅从提高升学率的角度出发,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看作是进入传媒艺术类大学的“敲门砖”,这些看法和认识都是片面、不科学的。学校、教师、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媒介素养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可并支持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开设,形成自上而下、健全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网络,共同推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二)推进学科融合: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有机渗透至基础型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它鼓励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方法。⑤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要实现媒介认知、媒介使用、媒介道德和媒介服务四个层面的能力目标,需要建设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微講座”“短课时”只能提升学生的媒介认知和部分媒介使用能力,而媒介道德能力和媒介服务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媒介素养教育与中学基础型课程有机融合,实现全方位的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课程目标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与三个层面的课程融合:一是与基础型课程融合,将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学生语文、英语、数学、政治、历史、信息、艺术等基础型课程中;二是与拓展型课程融合,采用专题微讲座等方式,以选课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系列课程,与校本选修课程同步开设,学生自主选择,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该类课程,深化媒介素养教育;三是与研究型课程融合,针对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开设研究型课程,或是开设“特色班”,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三)推进教师培养:建设多元化复合型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队伍
  “互联网+”已经影响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教师作为社会人,应当具有高水平的媒介素养能力,才能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无论教授何种课程的教师,都应当将媒介素养的知识融入到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媒介素养知识,更要具备教授媒介素养知识的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应以高中教师为主体,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和研讨,对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进行考核;其次,要从大学引进兼职教师,作为有益的补充。长期从事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大学专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对学科前沿知识有研究,能为高中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前沿的知识和资讯,应是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外,学校还应邀请专业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非盈利机构专业人士、媒体机构专业人员、相关职能部门专家为学生和教师授课,传授最新的实践经验,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推进教育衔接: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与大学课程有效对接
  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的主体是高中和大学,二者之间的衔接是影响先修课程教育效果的关键。当下,我国大学与高中之间的尝试性合作还存在许多难题。
  首先,合作交流机制要进一步强化。目前,大学没有相应的部门与高中对接。由于大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学校与院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院系的教学自主权比较大,而高中的教学管理是直线式条状管理,二者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同会造成对接时产生一些具体难题。因此,大学应设立专门部门或机构牵头整合院系资源,与开展先修课程的高中对接,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高中也应由学校负责人牵头负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推动高中与大学“学分认可”工作落实。“学分认可”是先修课程的精髓所在,是调动学生学习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兴趣的关键所在。这也是目前开展先修课程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必须要有超常规的思维和办法来破题、解题,才有可能获得进展。
  再次,由大学与高中协同合作,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教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研发符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的可操作的媒介素养教育先修课程,并不断完善,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目前,要切实深化高中与大学的合作还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与挑战,既需要双方以改革的勇气与精神,共同努力与探索,也需要更加开放的思维,灵活务实的实践,强有力的合作机制,尤其重要的是需要来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注释:
  ① 董少校:《中国需要怎样的大学先修课》,《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17日第3版。
  ② 张杨:《北大与部分中学合作试点开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国教育报》,2013年1月18日第3版。
  ③ 陈苗苗、檀传宝:《国际视野下媒介教育促进公民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6期,第16—34页。
  ④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第29-33页。
  ⑤ 邵瑞:《中国媒介教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特约编辑:纪海虹,责任编辑:李 林】
其他文献
高层建筑一般采用6~10kV直接供电.为了安全一般采用两路电源和两台主变压器,发电机作备用电源,配电室位置一般选在以下位置.rn
关于美学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的争论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本文拟用功利主义的相关理论审视张竞生的美学思想。功利主义是一种发端于18世纪,经发展而形成的西方伦理学理论,经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配电网无功优化就是在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负荷水平,调节配电网中已有的无功补偿设备来改变无功潮流在网络中的分布,从而达到降损节能的目的.在配电系统
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气势磅礴的宫殿城池、祥和宁静的乡村民居。那些巧妙的梁枋构件,丰富多彩的门窗样式,栩栩如生的砖雕艺术,精巧自然的装饰之道,都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让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义务教育不断普及,教育范围也不断扩大。由于地域环境、教学师资以及地区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语文教学质量问题。主要研究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策  语文教学是教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最深厚的基础,是党员在党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本文通过对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现状分析,着重就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问
人生中最怕入错行。也许,我入对了行,与铁路结缘;也许,是改对了行,又与摄影结缘。是摄影改变我的人生命运。我庆幸自已,一拿起相机就坐上了时代的列车。一路走来,拍下了铁路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经常感到困扰的就是量词学习。作为一种语言,汉语是大多数中国人交流思想、传播知识文化、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在汉语中,量词使用非常普遍,是人们
油画是西方绘画种类中一种主要的绘画画种,是用油质的颜料在木板或者油布上创作的一种绘画方式,油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形式,较我国其他画种在创作上创作略有不同。色彩是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