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史铁生超越生命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残疾曾让史铁生丧失了生的希望,是写作让他重燃生命之火。对死亡的态度让他超越了思维,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他的文字看似朴实淡雅,但里面却流淌了豁达与平静。他已经超越俗世对死亡的看法,化作一种永恒的精神活在人们心中。
  关键词:史铁生;写作;生命;死亡
  史铁生于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调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评选委员会在给予史铁生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时这样说到:面对病痛,史铁生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行举止,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史铁生,从创造文学作品开始,生活和思考都融入在了文字里。
  一、写作让他重拾生命希望
  在患病的最初日子,史铁生原本以为自己的身体是可以医治的,后来他的幻想却在一点一点破灭,不得不接受失去双腿和丧失正常行走功能的现实。这让他感觉到如此近距离的接近死亡,以至于让他丧失继续生存下去的信心、勇气和耐心,从而产生死的念头。那时的他执念死亡比活着亲密,因为这样就能够医治和解脱来自身体与心灵的所有痛苦和不幸,这是当时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写照。
  身体残缺,命运捉弄,终没有得逞。史铁生超越了困境、战胜自我,在他看来人要把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不是被给予而是被提出,写作给了他一条重拾希望之路。“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史铁生时常这么说。
  对写作的执着、对生命的冷静、对亲情的感悟,让每个看他作品的人觉得亲切、意味深长。史铁生作品很有意境,蕴含人生哲学,这些都是在与疾病、困境的斗争过程中历练出来的。他将坚强不屈的意志与顽强不屈的精神都融入在作品里,正是写作给史铁生第二次生命,让他重拾生命的火光。
  二、写作让他实现自我救赎
  不摒弃欲望,转向文学写作,在创作中寻求精神安慰。他曾经说:“别怕绝境,人只有在绝境中才能找到出路。”有人建议他信仰佛教,他放弃了,因为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不是被人敬拜的佛像。史铁生最后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写作。起初他写作仅仅是为了自己“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那时他写作只是为了活着。此后,反复的拷问和思考让他明白了“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远远赶不上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他觉悟到,就算人生是一幕悲剧,也要有声有色地演完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此时写作已成了史铁生生命的内在需求,他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他把人生的意义定格在写作的过程中,他说:“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他在《好运设计》中写道:“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着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困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人生充满苦难,人生的意义便在与享受、征服乃至超越苦难的过程之中。
  正是写作让史铁生重生,让他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史铁生将其在轮椅上的生存状况与写作态势概括为“向死而生”。正因为如此,研究者们对史铁生苦难意识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他身体残疾的苦难,而开始深入其心灵深处,“意义颇大”。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从‘死’开始的,因为死可怕,但残疾人的生比死更可怕。此时的他能够正确的面对死亡,并将这种态度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苦难和挑战的温煦平静的平常之心。
  三、面对残缺的生命,他平静豁达
  史铁生虽双腿残疾,但是心灵健全,文字间处处流露着平静与豁达。他早已看透生死的他已经不感到悲哀,因为他懂得这是人生的常态。史铁生在如何看待死亡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恐惧、渴望、拒绝,再到坦然直面的过程。坦然面对生的困境与死的诱惑后,他选择了活,思考的是怎样活。
  写作赋予他一种活的方式。在他看来“活着不完全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却确确实实是为了继续活着”。他从自身的残疾,看到了人的残缺和人的有限性。讀史铁生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把死亡看作是人生的一大困境,和其他人一样对死亡有种焦虑,可他又在小说把死亡理想化,消解了死亡的可怖。对现实中的他来说,他更在意死亡的积极意义,把死亡作为人生的动力,借用生活的趣味来转变死亡的意义。虽然在他作品里关于死亡的真实生命体验,同对死亡的理性的超越性思考存在着矛盾,但最终他战胜了死亡,用平静与豁达来面对苦难与不幸。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学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总体成绩的好坏。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翻转课堂是在近些年逐渐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翻转课堂的有
期刊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在许三观的中文版自序中提及“作者对长度的迷恋”,延续了《活着》的风格,作者把人生的长度在本书里用平淡无奇的对白形式娓娓道来,与揭示了人生哲学至高点为活着不同,《许》更多的展现了作者“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生态度。  11次卖血,2个中心人物,在新中国伊始的蒙昧年代里,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中职写作教学生活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就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字: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实践  引言  中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在日常应用文的写作上,同其他类型的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别,中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需要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因此,中职院校对
期刊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提示阅读方法,要充分开辟多种信息源,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激发兴趣;阅读习惯;扩大阅读;终生受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
期刊
摘要:同为俄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两人的作品一直被人比较讨论。文章主要从人性视角下比较两者的异同,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其观察人性的视角以及小说中道德观作为人性表征的具体倾向。  关键词:人性描写;比较;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同为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并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双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坚持以文学作
期刊
摘要:梭罗隐居两年所著的《瓦尔登湖》批判了工业时代的人类过分追逐物质生活而导致精神生活贫乏的现状,并提出了保护自然,追寻心灵本真的命题。一方面,从梭罗对自给自足的生活的描写及瓦尔登湖生态环境的刻画,与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比,显现了科技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从深入自然的程度的递进,对现世的反省与对生命本源的追溯更值得注意,这种精神的收获可以转化成生活的智慧,有较大的现世意义。  关键
期刊
摘要:《上海往事》以“上海”为名,主体部分(高潮和结局)却在水乡小镇和一座孤岛上展开,并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的大量描写,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饱含乡土元素。本文从“想象”和“现实”两个角度切入,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关系、环境描写以及情节设置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上海往事》中的城乡关系,提出“乡土‘永远’是城市的精神故乡”。  关键词:人物;环境;情节;城乡关系;精神故鄉  一、“想象”——城市与乡村的
期刊
摘要: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主要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意图为“讽喻说”提供更多参考材料,同时对“爱情说”的部分观点进行反驳。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思想;讽喻说;爱情说  《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但关于其主题思想的争论在学术界从未止息。综其要者,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三种。本文通过对诗歌创作背景、诗
期刊
摘要: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区,一方面是对于故乡童年的回忆;另一方面是战争形态下的国民性书写。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条叙事主线,在内里却有着殊途同归的精神内核,饱含着作家内心对于人性的无力和体味人生百态后日渐生出的同情。  关键词:香港创作;人物分析;悲悯视角  香港作为萧红创作转型的一个基地,在萧红创作生涯中的作用不可估量。香港的稳定和它的自由的政治环境以及文坛的包容,让萧红可以充分展现个
期刊
摘要: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独创《说难》篇针对游说现象进行总结,对上游说需要在把握君主需求的基础上陈述自身观点,达到君主认可自身观点的效果。韩非子详谈游说过程中的“七危”和“八难”。游说的关键不在于“放”,而在于“收”。《说难》一文对后世者游说提出了三个目标,最低追求是保全自身,其次是运用技巧使得君主能够接受自己的意见,最终目的是达到和君主之间“亲近不疑”的关系。体现出的“术”的智慧对后世有着不朽的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