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预防顾此失彼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ou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盲目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彻底改变过去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的异端。但在教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尺度”,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举个例吧:一位教师在教学古诗《咏柳》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喜欢画画的为古诗绘制插图,喜欢音乐的为古诗编歌曲,喜欢跳舞的为古诗编舞,然后组织交流展示。(就这个环节便用去了一大半的时间,整个过程又唱又跳,热闹异常……)很明显,这位老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认识不到位。虽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与其它课程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姓“语”,无论如何综合,都应以语文学习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为主要任务。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为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上述案例没有归结到语文能力的培养上,自然也就给人觉得有捡芝麻却丢了西瓜的味道。
  二、无效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前,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可以肯定,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时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教学话动,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如果对这些缺乏认知的深度和组织的严密性,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秋游景山》中时,由于在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让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学生自然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因此,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从现象上看,学生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了,但从其所交流的效果看,却令人失望。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合作要看火候.合作应该有思考价值,但不宜过多。我认为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二是小组已经形成了合作的机制。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要达到“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
  三、无度开放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住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其结果是开放无度,天马行空。请看一位教师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在拓展延伸时是怎样的。
  师:谁能告诉猫头鹰和袋鼠为什么没有选上万兽之王的?
  生:猫头鹰不应该要动物们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生:小袋鼠不应该让动物们跳着走路。
  生:猫头鹰能抓老鼠,保护庄稼,是庄稼的好朋友
  生:猫头鹰的眼睛在黑夜里能看得见东西。
  生:我们要保护猫头鹰。(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面三种意见大加赞赏)
  开放性的思维不只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在于对问题本身探求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与文情文理的共鸣。前三种意见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而后面的几种“创新”意见已经起来越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了,而教师却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和引导,反而大加赞赏。由此说来,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好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渗透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给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四、滥用媒体
  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不采用現代教学手段就认为是保守、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前教师总是不惜花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但过分重于“时髦”,其结果也并不理想。一位教师为上好《雪孩子》一课,请远在北方的亲戚摄下雪花飞舞、人们堆雪人、孩子打雪仗等场面,制成课件。上课时,教材上的课文、课文的插图、课文的朗读、教师的提问,甚至连教师的评语等都用课件显示出来。该教师上课请学生读生字时,学生将“烧”读成“jiao”时,课件也说“你真棒”。课后,问孩子:“小朋友,这节课你们觉得好玩吗?”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今天的录像最有意思,我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
  不可否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媒体技术以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对课堂教学的确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不过我们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使用该课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然后考虑是否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进行辅导教学,提高效果。其次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喧宾夺主,占领语文教育的主“阵地”。
其他文献
本文系2016年漯河市基础教育研究项目《高中英语阅读“五步教学法”高效课堂实践与研究》(LHKT2016089)研究成果  一、問题的提出  在我们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所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没大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如既往;重知识,轻能力,普遍存在;高耗费,低效率,让人心酸。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只是知识,而能力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师都必须解决好学生
期刊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強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应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好新授课的传授,复习课也不能偏废。复习课要达到激发兴趣,复习巩固、深化升华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师必须想法设法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寻求剌激学生兴趣神经的兴奋点,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成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一、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对儿童实施教育
期刊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一、针对个性差异,进行学生分层  学生一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层,成绩作为一个首
期刊
一、创设故事情境  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无理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西伯斯为了捍卫真理而被谋杀,最后被装进口袋里扔进地中海的故事,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在“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时,可以讲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赌局分配金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概率的简单应用。又如我们耳熟
期刊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也就是微型学习课程,其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育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过程。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教学内容较少,其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而进行的
期刊
论文摘要:从小学第二学段开始,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略读课堂往往存在误区,尝试找寻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略读课,不略读,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独放异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课文 教学策略  新课标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以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每册各
期刊
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这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大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因此,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将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一、提示导学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1)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
期刊
自课改以来,广大英语教师已经逐渐地熟悉了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在对教材的处理上,练习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富有变化,使课堂容量加大,节奏加快,时间紧凑,气氛活跃,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练习方面,几乎每节课都会有同桌两人一组的“对练(Pair work )”和前后三、四人一组的“组练(Groupwork)”等小组活动方式,这成了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练习方式。那么,这些小
期刊
自1997年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先后开展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美国等国也积极地开发核心素养框架,中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已在去年9月发布。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批判性思维,创新与创造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规划与自我管理能力等。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帮助孩子获得核心素养。  第一,当好教练和队友,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