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移民美国说感受:放弃一切移民很明智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87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随老公到美国数月的李学,移民前在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之一“蓝色光标”担任客户总监,放弃了高薪高职位和好待遇的她,谈起这次移民选择的对错与否,只淡淡地说,如韩寒在《后会无期》里说的一样,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是一次很好的选择。
  两年前,曾有机会移民美国的李学,放弃了公司提供的好机会,选择了留在国内。当时怀着宝宝的她并没有抓住这个可以同时“赴美生子”的好福利。她说,当时觉得自己的亲友、所有的关系和所有的热爱都在国内,舍不得放弃。而且她很享受国内当时热闹新鲜的氛围,感觉自己处在“浪潮”之中,有一种“弄潮儿”的使命感。
  而这一次,当老公再次提起移民美国时,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国内的一切,奔赴美国。谈到这一与此前不同的选择时,她笑着说,也许是做了母亲之后,心态不一样了,很多事能放得下了。多了许多勇气重新开始的她,相信无论到哪里,她都能凭着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生活。
  搬到洛杉矶之后,原本在国内担任公关工作、完全闲不住的她,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坦承有些文化差异,确实需要时间来适应,比如她一直想拎上中国特产去跟隔壁刚生完宝宝、友好的美国邻居问好,可由于不清楚文化的差异有多深,一直不敢冒昧前往。以前很喜欢交际、很少独处的她,现在变得很安静。平时在家看书,周末时和家人一起出去玩,她渐渐不觉得独处是一种孤单,反而很享受一个人静静呆着的状态。
  她直言,来了美国之后,物质欲望变得没那么强烈。和在国内时不一样,她不再嚷嚷着去奥特莱斯(Outlet),也不再多么关注牌子、车子,因为发现周围人都不那么在意这些“浮华”的东西,没有人会再像国内的七大姑八大姨那样来八卦你的薪水和衣服品牌。而远离了这“亢奋”的快节奏的她,觉得轻松自在了许多,仿佛缺氧的鱼儿终于浮上了“体制外”的海面。她打趣道,在国内的时候,老板布置的事永远高于老公布置的,事业上升的重要程度远远高于家人团聚,而现在,家的感觉要重很多。以前工作更忙碌的她是家庭的轴心,而现在轴心变成了她老公。我开玩笑地问她,狮子座的女生能接受这个吗?她大笑着回答,能,生活总是有无限的可能性。
  和许多去美国是为了更新鲜的空气和更安全的食品的移民不同,李学觉得这些是最低层面的需求,她更在意的其实是美国的文化和教育。她兴奋地告诉我她正在准备托福考试,打算申请大学硕士课程。在问到她读完硕士的打算时,她透露,虽然国内朋友都建议她可以在当家庭主妇之余帮帮大家都很需要的“代购”,但是她还是打算回到职场,因为她非常享受和团队一起拼搏的感觉。有可能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回到“蓝色光标”在美国的分支机构,但她同时也在考虑一些新的可能性。
  在经历了刚去时的不适应之后,她开始想办法融入当地生活。以前把自己关在家里学英语的她,现在每天会去街心公园的咖啡厅,选一个最中心的位置坐下,找人聊天、练英语。她略带感慨地对我说,她经常会被遇见的一些人震撼到。好莱坞所在的这个城市,有着数十万的艺术家,她在图书馆碰到的“社工”原来是有着自己工作室、出过3本畅销图册的画家,在公园遇到的80岁老人其实环游过世界,还会五国语言,却那样神色宁静地给她念小说。她笑着告诉我,以前还以为自己知道得挺多、挺是个人物的,现在却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少。在看到这么多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之后,她深深地感觉到“高手在民间”这句话的真谛。她感慨道,看到这些之后才明白,原来人生可以这么长,原来年纪对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在阅尽人生辽阔之后依然对一切事物都葆有好奇,这是她想要拥有的精神。
  因老公工作调动而放弃一切来到美国的她,并没有觉得移民是一次“牺牲”,她认为这是一次明智的抉择。因为放弃从前,才意味着有新的可能。照以前那样活,无非是收入越来越高,职位越来越高,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幸福会更多。“我34岁,职位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人生也基本塑形完毕,而移民美国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去迎接那些巨大的冲击感和不确定性”,她不住地畅想,“我想彻底不一样”。
  我问她想要成为怎样“不一样”的人,她坦承了她对自己的期待——内在剽悍,有见识和修为的、优雅的人。向往着漂泊生活的她,对未来如何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期待,她已不想再扎根在同一个地方,她想通过纸和笔去记录生命,想带着家人去到不同的城市,并把那些美丽的地方改造成她“漂浮的家”。从某种程度来讲,美国只是她人生梦想的新起点。
  是的,房子再大,也阻挡不了看世界的愿望。逐渐融入美国生活的李学,惊喜地发现,这“看世界的愿望”带给她的,还有一个开始学着做饭刷碗的“崭新”老公。而她,也在采访的结尾告诉我,她打算带上给宝宝的礼物,去敲隔壁夫妇家的门……
其他文献
2016年,中国之声委托某研究咨询集团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了两会热点调查,采用线上执行的形式共访问了921名18岁以上的当地居民,针对出国留学话题开展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总体上,北上广三地超过六成公众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愿意送孩子出国留学”。对于为什么送孩子出国留学?过半的受访者(52.7%)认同“能开阔眼界”。其中,收入越高的,送孩子出国的意愿就越强烈。  在国内,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
期刊
加拿大蒙特利尔法语意:山下的一个小村,1642年创建。早在200年前,英国将军尼尔逊在这里打败了拿破仑的军队,使这个古老城市更具有知名度。加拿大独立后,蒙特利尔是魁北克省的一个重要城市。1976年,奥运会曾在此地举行。到过加拿大的人,大多听说过一句话叫“魁北克的冰,蒙特利尔的雪”。言外之意,蒙特利尔是该国的多雪地区。最近我来到这里采风,果然如此。路两旁是白茫茫的雪野,大片的枫树林都披上银色的雪花在
期刊
移民来到澳洲快三年了,我越来越感觉到这里的政府才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而且服务到了极致!说句实话,三年了,我没赚什么钱,但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件让我窝心的事,也没遇到过一个让我难堪的人,更别说骂人、打架、偷盗等犯罪了(我不是说澳洲没有犯罪)。  咱们在国内拼命赚钱为了什么?老婆孩子、父母、大家的健康。真正为了满足自己私有欲望的人很少。但到了澳洲,我发现这些东西政府都已经替我做好了,我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自
期刊
一旦获得美国绿卡,美国将对获得绿卡的人的全球资产(包括中国)进行征税。这个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大家要明白资产和收入的区别。资产是你从过去一直到现在已经获得的财富,收入是你当年的投资收益或者工资,奖金和提成所得。美国的全球征税政策针对的是个人收入,而不是个人资产。举例来说,假定你在国内有2000万人民币的房地产出租,每年获得租金200万人民币。一旦你获得美国绿卡,美国税务局并不会要求你为2000万人民
期刊
中国赴美高中留学生8年增近50倍  美国国务院去年签发了近32000个学生签证,给有意来美上高中的中国学生。而在200 5年只有639张,8年增加了近50倍。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的最新调查报告称,去年美国高中共有7300名国际学生,其中1/3左右来自中国,中国已超过韩国成为美国高中最大的国际生源输出国。  美、澳、加、英最受青睐超过8成  《中国低龄留学生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超过8成低龄留学生选择
期刊
美英寄宿中学大PK  寄宿教育对比结果:英国有经验,美国有钱  英国教育专家、特灵公园表演艺术学校副校长安塞尔姆·巴克尔曾在英国、美国受过不同阶段的教育。他指出,从寄宿教育来讲,英国的优势在于它的历史更加悠久,经验更加丰富,而且英国寄宿学校的数量也比较多;美国的寄宿学校从结构来讲会稍微繁杂,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寄宿学校,在这样的体系里,美国办寄宿学校的经验和英国没法比,不过美国学校教育资金的支持会比较
期刊
家有高中生,可以度假的時段非常有限。从圣诞节到新年,双胞胎有10天的假期,我们安排到埃及旅行。我一直想去埃及,5年前,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做攻略,打算自助游埃及,可惜赶上了茉莉花革命。此后,每年秋天,我都在想,去埃及是否安全?  2016年,虽然中东仍然很乱,埃及相对还算稳定。10月起,我再次研究去埃及旅游的可能性。到埃及旅游大概有3种方式:  1、在本国报旅行团。从美国报9天左右的团。每人费用$10
期刊
当我们一家初次登陆加拿大时,曾叨扰过早我们七年移民的表妹夫妇。他俩的家位于世嘉堡一幢房龄超过40年,楼高20多层的condo的顶层。  当我们随同表妹夫妇乘着电梯上上下下时,总是见到表妹夫满脸笑容,热络主动地向同乘者们问候搭话,即便他们之间根本就不相识,更谈不上彼此熟稔。  其时,于我而言,感觉向陌生人随便微笑Say Hi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甚而至于,我还曾经略有担心:随便向陌生的老外打招呼,是否
期刊
我在德国的求学经历跟大多数赴德留学生的过程差不多,都是在德国的语言学校里先学习半年到两年的德语,通过了DSH考试(Deutsche Sprachprüfuiqg for denHochschulzugang:德国大学入学语言考试),才有资格进入德国大学开始正式学习。DSH考试的结果分为三个等级:DSH1是最低的成绩等级,只有很少的德国高校和专业会向取得DSH1的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DSH2表示通过
期刊
随着英美高校陆续开学,中国的留学新生初到海外,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学习困难,甚至上课听不懂,就像从热闹地方独自进入旷野一样,如何适应海外的学习、生活环境,开学后的三个月是难过的“旷野期”。记者采访了正在海外留学的学生和有关专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希望对留学新生以及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  A 学习方面  一开始上课听不懂:可以直接问!  “老师讲得很快,大部分都听不懂,只知道一个大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