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上海大学 144名留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受到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及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与方差检验,进一步明确了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以期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路径,同时也为对海外留学生如何进行跨文化适应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海大学;跨文化适应;留学生
  全球化为跨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2012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提到,2012年共计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留学人员数目比2011年增加了35719人,增长比例为12.21%。按照留学人员数目排序,排在前15名的国家是:韩国63488人、美国24583人、日本21126人、泰国16675人、俄罗斯14971人、印度尼西亚13144人、越南13038人、印度10237人、巴基斯坦9630人、哈萨克斯坦9565人、法国8386人、蒙古8210人、德国6271人、马来西亚6045人、新加坡4250人[1]。日益发展的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由于各国文化存在差异,留学生适应陌生文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所带来的各种困难是留学生与高校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总结制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作为留学生管理与服务的突破口,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留学生活。
  一、 研究假设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习任务并顺利毕业,因此本文假设“学生身份”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为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来华留学生的第二个身份是外国人,这个身份是从文化差异角度去定义的。本文假设“外国人身份”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包括住宿环境、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个体差异。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以下六方面的假设:住宿环境与跨文化适应相关、学习动机与跨文化适应相关、学习适应与跨文化适应相关、社会文化适应与跨文化适应显著相关、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显著相关、个体差异对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上海大学的语言生、学历生为研究对象。语言生是指学习时间为3个月到2年的不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时间较短;学历生是指学习时间为3~5年的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时间较长。
  根据研究假设,笔者首先找不同专业、年级的留学生进行访谈,以确定对跨文化适应影响的因素,然后结合国内外较为成熟的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最终确定调查问卷样本。问卷样本统一使用英语版本,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二部分由笔者设计,第三、四、五部分来自笔者对国内外较成熟的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的引用及改良。
  问卷第一部分是采用人口统计学的框架设计的,包含性别、年龄、国籍、在校时间、学习层次、学习专业、来华前经历、来校前经历、汉语水平、居住地。
  第二部分为住宿环境的考察,主要考察留学生的住宿环境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包括与留学生公寓工作人员的关系、与室友或邻居的关系、与保安人员的关系、每天在宿舍逗留时间、更换房间、访客制度、门禁系统、公寓公共空间、公共设备、私人空间10个方面;选择维度包括:没有影响、轻微影响、有一定影响、很大影响、巨大影响。
  第三部分考察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状况。这部分引用华东师范大学杨军红(2011)的博士论文《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中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困难量表”[2]。学习动机量表包括获得奖学金、学费低廉、中国大学入学比本国容易、中文学习兴趣、通过汉语水平(HSK)考试、在上海大学比在本国学习容易、想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期间能在中国旅行、提高就业机会、朋友或者亲戚建议;选择维度包括:非常不重要、不重要、有点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学习适应量表包括:按时上课、选择期望课程、理解教师上课内容、按时完成作业、上课做笔记、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全神贯注学习、适应教学风格、考试发挥很好、习惯学习评价形式、使用图书馆、参加课外活动、参加社团、理解入学教育内容、遵守大学规章制度、与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与老师建立融洽关系、与中国学生交往、与本国人交往、与其他外国学生交往;选择维度包括:不困难、稍微困难、中等困难、困难、非常困难。
  第四部分考察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这部分采用的量表参照沃德(Ward)与肯尼迪(Kennedy)制定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3],并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完成,包括:结交朋友、找到喜欢的食物、遵守规章制度、同上级领导打交道、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文化、使用交通系统、同政府部门打交道、理解中国的价值体系、让别人理解自己、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待事情、购物、与令你不愉快的人交往、理解幽默、住宿、参加社交活动与聚会、与盯着你的人打交道、与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交往、理解文化差异、应对不满意的服务、做礼拜、与异性交往、认路、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别人讨论自己、适应气候、理解中国的世界观、走进中国的家庭、生活节奏、能够看到跨文化问题、找到兼职工作;选择维度包括:不困难、稍微困难、中等困难、困难、非常困难。
  第五部分考察留学生的种族认同情况,所采用的量表参照菲尼(Phinney)的“多元群体下的种族认同量表”[4],并结合本研究假设修订而成,包括:我花时间试图找到更多关于我的种族的信息,例如它的历史、传统和习俗等;我在本族成员多的机构或社会群体中表现积极活跃;我很清楚我的种族背景以及它对我意味着什么;我经常思考有关我的生活将会受到种族成员影响的问题;我为属于本族成员之一而感到高兴;我有强烈的本族意识,我能很好地理解我的种族对我意味着什么;为了更好地了解我的种族背景,我经常与种族之外的人交谈;我为我的种族感到自豪;参加种族内的文化活动;我对我的种族有很强的依恋感;我对我的种族或文化背景感觉很好。选择维度包括: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三、问卷情况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回收率为96%,在受试者中,男性人数为70,女性人数为74(见图1);年龄跨度为17~42岁(见图2);国籍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见图3);学生类别分为语言生33人,本科生 60人,硕士生 41人,博士生10人(见图4);学生专业包括汉语言、人文类、理工类(见图5)。
  (二)数据分析
  笔者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 19.0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平均值、标准差、相关性分析及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检验,结果如下:
  1.平均值与相关分析
  受试者在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之间的平均值与标准差如表1 所示。从表1可以看到,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总均分为2.559,说明他们在华跨文化适应程度适中。
  受试者在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 值如表2所示。住宿环境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系数达0.34,相关极为显著;学习动机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系数为0.13,相关显著;学习适应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系数为0.811,相关非常显著;社会文化适应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系数为0.831,相关非常显著;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系数为0.199,相关显著。
  2.留学生人口学差异的方差分析检验
  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表3到表10部分主要考察性别、地域、在沪时间、学生类别、来沪前生活经历、专业类别、来沪前对沪了解情况、中文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差异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男生、女生在住宿环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女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差异不显著,男生、女生在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与种族认同方面差异显著,男生、女生跨文化适应差异显著。
  从表4可以看出,地域差异的留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住宿环境、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从表5可以看出,在沪时间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住宿环境、学习动机、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差异不明显。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类别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适应方面差异非常显著,在住宿环境、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方面差异不显著,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7可以看出,专业类别在住宿环境、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种族认同方面的差异不明显,在学习适应、跨文化适应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从表8可以看出,来沪前生活经历在住宿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动机、学习适应方面差异不明显,在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
  从表9可以看出,来沪前对沪了解情况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从表10可以看出,留学生中文水平在学习适应方面的差异极为显著,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住宿环境、学习动机、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差异不明显。
  四、启示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住宿环境与跨文化适应相关极为显著,学习动机与跨文化适应相关显著,学习适应与跨文化适应相关非常显著,社会文化适应与跨文化适应相关非常显著,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相关显著。在人口学差异的方差分析检验中,性别、地域、在沪时间、学生类别、专业类别、来沪前生活经历、来沪前对沪了解情况、中文水平不同的留学生在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与跨文化适应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管理工作的启示
  1.优化住宿环境
  住宿环境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所谓硬件优化,就是切实按照留学生的生活习惯改善公共设施;软件优化,即创造环境提高留学生在公寓楼内的交流频率,不断创新留学生公寓文化,使留学生公寓不仅承担留学生的住宿功能,而且更体现一种留学生公寓文化,切勿片面强调留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忽略其文化之间的相通性,如香港大学的“礼堂文化”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
  2.优化学习资源
  在学习适应方面,留学生选择“非常困难”这个项目百分比最高的是“图书馆的使用”,为10.1%;其次是“考试发挥很好”,为8.2%。这表明留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在考试过程中的有效发挥,是影响留学生学习适应的关键因素。从优化学习资源的角度来看,学校应提高留学生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与效度,帮助留学生降低考试焦虑心理,加强考前辅导。
  3.创建更多的文化交流平台
  在留学动机方面,留学生选择“非常重要”这个项目百分比最高的是“奖学金”,为56.6%;百分比最低的是“想了解中国文化”,为11.3%。这个结果恰恰说明留学生在来中国学习之前对中国文化的陌生,或者说他们不是很主观地想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要想让留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就应创建更多的文化交流平台,让留学生融入到大学生活中,让他们真正成为亲华、友华人士。
  4.提高“东道主”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
  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留学生选择“非常困难”这个项目百分比最高的是“找到兼职工作”,为20.1%;其次是“找到喜欢的食物”,为9.4%;最后是“与盯着你的人打交道”以及“与别人讨论自己”。从“东道主” 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角度来看,学校应建立更多的平台,为留学生的实习创造机会,并减少“东道主”对留学生的异样眼光,让留学生们有机会充分表达及展示自己。   5.加强不同种族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种族认同方面,留学生选择“非常同意”这个项目百分比最高的是“我对我的种族或文化背景感觉很好”,为27%;其次是“我为我的种族感到自豪”,为22.6%。学校应尽可能增加不同种族的留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及频率,这些可以在住宿安排、班级设置、主题活动中有所体现。
  6.充分考虑留学生的个体差异
  根据人口学分析的结果,地域、在沪时间、学生类别、专业类别、来沪前生活经历、来沪前对沪了解情况、中文水平不同的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学校应根据留学生个人经历的总和以及学习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
  (二)对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教育的启示
  1.提供各种出国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个体经验,是指个体日常经历中主观与客观经验的总和,分为积极与消极两方面。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留学前的生活经历、对留学目标国的了解情况以及外语水平在跨文化适应中的表现差异明显。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高校参加各种类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频率不断增加,可以使用的资源平台不断扩大。学校应不断拓宽国际化视野,帮助学生们争取各种出国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例如,海外志愿者、夏令营、暑期学校、文化体验基地等。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教育
  动机是指人意向性的总和,学习动机是回答“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学校应动员学生在出国学习前深入剖析自我学习动机,可以采取访谈、书信等方式。从研究结论可以看出,以经济导向为学习动机的学生比例占绝对优势,以文化导向为学习动机的学生比例却处于劣势,前者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贡献较大,但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学校应综合奖学金与文化需求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辅导教育。
  3.指导学生慎重选择专业
  从跨文化适应与学习适应之间高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学习适应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是巨大的。学习适应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了解并适应学业评价体系。学校应指导学生慎重选择专业,使学生所选专业与现学专业相近或相关,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鼓励学生选择图书馆资源相对丰富、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海外高校;下载海外高校学业评价体系的相关视频,并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或者让学生现场模拟等。
  4.加强理解教育
  每个种族成员都倾向于自己种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正如上文提到的,在种族认同方面,留学生选择最多的是“我以我的种族而自豪”,这说明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与排斥性是十分明显的。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理解教育,理解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比如要鼓励学生参加留学生组织的节日活动。
  5.塑造优质的住宿文化
  住宿环境与跨文化适应之间显著相关。住宿环境包括硬件环境与软环境,优质软环境的建立需要居住人员的共同参与,在保持个体独立空间的同时,住宿环境的公共空间拓展与维系尤为重要。学校应在学生公寓内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可以举行小型的趣味体育比赛。
  6.营造国际化的饮食文化氛围
  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留学生选择“非常困难”比例较高的项目是“找到喜欢的食物”,这说明了国际化的饮食氛围对跨文化适应影响很大。很多高校都设有清真餐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留学生的饮食需求,但这种程度的满足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营造国际化的饮食文化氛围,例如,可以不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饮食文化节,将西餐厅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等。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报告[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63/201303/148379.html, 2013-08-20.
  [2]杨军红.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Ward, C.,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观察分析西药与中西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儿童多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药联合,观
通过合理的干预手段预防肿瘤的发生,是全人类共同的心愿。目前,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研发成功使宫颈癌预防成为可能,然而对于其他多种肿瘤,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外,我们依然没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搞好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不仅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应该大力尝试走合作化之路。  一、创建平等关系,追求师生合作  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形势下搞好班级管理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要体现公平公正,一
目的观察研究臭氧治疗人流患者术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妇科诊治的28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运用半夏泻心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手
中国MBA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整整10年的风风雨雨.文章全面地介绍了我国MBA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历程,指出了当前我国MBA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MB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集中注意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好学”.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此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内在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著求索的强大动力.诚如爱因
一项在意大利开展的前瞻性研究,于1995年入组了787例无癌受试者,入组时经定量PCR测定白细胞端粒的长度,根据测定结果将其分成长、中、短端粒组。随访10年后观察该人群的癌症发病
【正】一、怎样看待均衡要想让教育均衡之路方向更加明确,首先需要对教育均衡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先从国外教育的价值选择来看:日本实施"一张图纸建学校",定期轮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