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最为重要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偏好阅读教学,而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难以提升。其实,仿写教材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教材中的好多篇章文质兼美,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是最新鲜有力的范文。我们在阅读教学时不妨有意地渗透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和风细雨的浸润中提升写作能力。
那么仿写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可以模仿篇章结构
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从先生为人“严”和“宽”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严”和“宽”两方面,篇章结构清晰而不杂乱。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总分总的结构, 小标题的形式,写人写事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事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还可以从古文中寻找构思精巧的篇章,如学习《陋室铭》时,请学生以《班级铭》《寝室铭》《我家铭》《书房铭》为题进行仿写。《陋室铭》是一首赞颂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全文构思精巧,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抑扬顿挫,这样是文章,学生爱读,也乐意仿写,写作热情也高,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学生对作者的巧妙构思,写作技巧有所领悟,对作文的写作内容与方法加以思考,这比教师单纯地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更有效果。
二、可模仿写作方法和技巧
如对《安塞腰鼓》这样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渲染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效果是否更好。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对百草园的描绘,指导学生理解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景、从整体到局部等写景的方法并及时练笔。人物描写方面,可以学习《最后一课》中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还可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让学生学习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不必面面俱到。学习《背影》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爸爸的鼾声》《妈妈是唠叨》《外婆的白发》为题,抓住“鼾声”、“唠叨”、“白发”的特征,模仿《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细节描写,写出自己承受父母恩泽的点滴往事。
而关于记叙的详略,《社戏》是最好的范文。作者围绕“看社戏”写了七件事情: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的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略写。从而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要根据中心来决定叙事的详略:体现中心的内容要详写,关联不大的略写,无关的不要写。作者看戏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戏前三次波折 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这些曲折的笔法,使文气摇曳,为下文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也初步表现了双喜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等特点。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中表达方式,如河两岸的夜景,小伙伴们点船的动作,阿发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还渗透渲染了“我”的心情变化:从“盼望”到“急得哭了”,再到“高兴”“轻松”。如果用专门的作文课来讲解,既需要大量的课时,更会使学生倍感枯燥无味甚至丧失写作的兴趣。如果我们把它们分散在各个阅读课堂中,在于无声处渗透这些写作方法,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有两到三个亮点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如题目、开头、结尾等,而这些亮点在语文教材中都可以找到學习仿写的例子。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运用了双关的修辞;《驿路梨花》的题目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植树的牧羊人》首尾两段都是对牧羊人的评价,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前后呼应,使文章更加严谨。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的写法,这些比较有特点的写作手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做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更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课文是极佳的写作范文。写作是阅读的升格,更是心灵的流动,具有灵性,写作教学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我们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智者,要善用教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悄然提升写作能力!
那么仿写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可以模仿篇章结构
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从先生为人“严”和“宽”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严”和“宽”两方面,篇章结构清晰而不杂乱。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总分总的结构, 小标题的形式,写人写事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事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还可以从古文中寻找构思精巧的篇章,如学习《陋室铭》时,请学生以《班级铭》《寝室铭》《我家铭》《书房铭》为题进行仿写。《陋室铭》是一首赞颂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全文构思精巧,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抑扬顿挫,这样是文章,学生爱读,也乐意仿写,写作热情也高,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学生对作者的巧妙构思,写作技巧有所领悟,对作文的写作内容与方法加以思考,这比教师单纯地指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更有效果。
二、可模仿写作方法和技巧
如对《安塞腰鼓》这样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渲染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效果是否更好。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对百草园的描绘,指导学生理解动静结合、多角度描写景、从整体到局部等写景的方法并及时练笔。人物描写方面,可以学习《最后一课》中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还可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让学生学习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不必面面俱到。学习《背影》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爸爸的鼾声》《妈妈是唠叨》《外婆的白发》为题,抓住“鼾声”、“唠叨”、“白发”的特征,模仿《背影》中父亲爬月台的细节描写,写出自己承受父母恩泽的点滴往事。
而关于记叙的详略,《社戏》是最好的范文。作者围绕“看社戏”写了七件事情: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的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略写。从而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要根据中心来决定叙事的详略:体现中心的内容要详写,关联不大的略写,无关的不要写。作者看戏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戏前三次波折 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这些曲折的笔法,使文气摇曳,为下文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也初步表现了双喜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等特点。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中表达方式,如河两岸的夜景,小伙伴们点船的动作,阿发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还渗透渲染了“我”的心情变化:从“盼望”到“急得哭了”,再到“高兴”“轻松”。如果用专门的作文课来讲解,既需要大量的课时,更会使学生倍感枯燥无味甚至丧失写作的兴趣。如果我们把它们分散在各个阅读课堂中,在于无声处渗透这些写作方法,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有两到三个亮点是成功的必备要素,如题目、开头、结尾等,而这些亮点在语文教材中都可以找到學习仿写的例子。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运用了双关的修辞;《驿路梨花》的题目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植树的牧羊人》首尾两段都是对牧羊人的评价,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前后呼应,使文章更加严谨。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先抑后扬的写法,这些比较有特点的写作手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做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更要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课文是极佳的写作范文。写作是阅读的升格,更是心灵的流动,具有灵性,写作教学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我们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智者,要善用教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悄然提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