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与精神重建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w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世纪之交,面对一场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人文知识分子的自身合法性受到质疑。于是,他们期许用家族小说的诗性表达来真实记录这个时期人们的特别心境,同时他们也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和精神冲动创作了一批注重表达个人对于家族的体验、感悟和认识的新时期家族小说文本。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一种文学的“史诗性”品格,并且都走向了对家族文化的认同,对民族精神重建的渴盼,同时参与了本土理性建设与自身文化价值确立的过程。
  关键词:新时期;家族小说;文化认同;精神重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101-02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族文化的国度。“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不仅是以血亲关系为纽带,连接起地缘的乡邻关系,而且它以家族礼仪规范、制度及其传承构成约束人际关系的文化形态,并以个人的修身和家族的治理与国家形成对应同构的社会形态。”①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文学对家族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面对新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人文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孤独。“家”又一次成为寄托情怀的归宿,并且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家族小说。
  一、转型时期的困惑与表达
  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上世纪80年代充满激情与诗意的启蒙思潮消退了。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意识形态开始淡出,当代中国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商品、金钱、欲望、消费……似乎成了新时期的关键词。面对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人文知识分子的自身合法性受到质疑,他们面临着物质困境、边缘困境和交往困境,他们失去了与大众对话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悲哀。这三重困境毋庸置疑地揭示了一个事实:人文知识分子作为真理、正义和良知化身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还了。人文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来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为情感激动源泉的家就成了人们孤寂情怀的寄托。他们希望在这个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的年代,从传统家族文化中挖掘出优质资源来重塑民族精神。正如王安忆所说:“家族神话有强大的向心力,家族神话是一种壮丽的遗产,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和精神财富,记录了家族的起源。”于是,家族小说就成为记录这段心路历程的最好媒介。家族小说发展到新时期,呈现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叙述方式,它们超越了以往家族小说的政治书写,开始注重表达个人对于家族的体验、感悟。尤其处在时间临界和文化转型的双重紧张氛围中,家族小说中更是弥漫着作者的复杂情感。
  二、家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重建
  进入90年代以后,许多作家有感于中国文学的精神贫血现象,致力于以长篇巨制来弘扬人文精神和对于“思想性”的追求,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史诗性”追求的作品。这类家族小说的代表作有陈忠实的《白鹿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
  陈忠实是90年代传统文化理想的捍卫者,《白鹿原》以巴尔扎克的“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为题记,以独特的审美方式构建并阐释了以儒家为中心的民族传统文化,成功地表现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达到了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完整。主人公白嘉轩一生都在维护和实践儒家文化,竭力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却无力避免各种挑战。黑娃虔诚地皈依家族文化却被毁灭,而凶手竟然是这个曾经令所有人都引以为荣的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白孝文。他和朱先生一生维护的白鹿精神就随着那一声枪响而彻底地结束了。但作者却始终被白嘉轩和朱先生深深感动。白嘉轩一生追求“学为好人”,坚守“耕读传家”;朱先生作为一位关中大儒,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中,他极其成功地将入世和出世和谐地统一起来,成为白鹿原上的圣人。”②
  而作为“陕军东征”的另一部力作则是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作品以杨、黑两个家族及其三代人的命运为中心,着重描写了吴儿堡杨氏家族的不可挽回的命运。杨贵儿劳苦一生最终没实现愿望,杨娥子悲苦等待红军伤兵一生的悲苦命运,杨作新少年立志,到头来却不得不背着莫须有的罪名而自尽在监狱,杨岸乡博学多才却命运多舛,度过了四十年风雨飘零的岁月。作者旨在展示黄土高原这块神圣的“轩辕本土”上这样一种骄傲自负、永不安分的匈奴后裔的精神性格。这些平凡的人们的希冀,他们的理想之光正是激励一代代人生生不息地去追求、去寻找美好明天的力量源泉。
  诚如雷达在评论《白鹿原》的文章中所说:“陈忠实在《白鹿原》中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是充满矛盾的:他既在批判,又在赞赏;既在鞭挞,又在挽悼;他既看到传统的宗法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文化人格魅力依恋不舍;他既清楚地看到农业文明的日薄西山,又希望从中开出挽救民族灵魂的灵丹妙药。”③
  三、文化认同与精神重建的价值和意义
  新时期不同类型的家族小说为何无一例外地显示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强烈家族情结?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而对于其价值的探讨也能为家族小说的发展乃至中国家族文化今后的变革及走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参与本土理性建设和确立自身文化价值两个方面。
  参与本土理性建设具体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作者在文本中对于家族情感的矛盾,能够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传统文化的弊端,从而体会到本土理性重塑的急迫。《白鹿原》中白嘉轩身上就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仁义”和“残忍”两个方面。白嘉轩和鹿三“义交”是因为他在鹿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面影。其次,在文本中作者对本土强健生命力的呼唤,以及在价值沦丧中找到真正属于本土的精神信仰。《白鹿原》中的“白鹿精魂”以及匈奴后裔杨作新。再次,作家们没有一味地回避家族命运最终走向衰落这个事实,而是在理性上接纳了他。同时又努力挖掘家族文化中的优质资源,以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重建一种新的民族精神。
  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些人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顽强地对抗西方文化的压力去树立自身的文化价值立场,这是传统复归出现在历史书写中的现实原因。于是,在塑造德行人物形象的同时,传统之家中的优质因子也成为作家着力描绘的部分。《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和《最后一个匈奴》中的杨作新。张炜在谈到《家族》时深情地说:“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光中,一个家庭为了正义和理想,为了事业不断牺牲。他们质询过,从未悔倦,始终前仆后继,保住了一份纯粹,这正是令人感动的‘高昂’,也是一份真实。”④
  作家对家族的描写并不仅仅是为了猎奇和感怀的需要,目的在于引发人们对传统家族文化的全面认识,对现代性的深度反思。正如韩少功所说:“不断地物质进步与不断地精神回退是两个并行不悖的过程,可靠的进步必须也同时是回退。这种回退需要我们一次次回到原始的赤子状态,直接面对高山或一片树林来理解生命的意义。”⑤作者在文本中对家族文化的认同,对理想人格的呼唤以及对民族精神重建的渴盼和积极尝试都表明了一种文化重建和审美批判立场。
  注释:
  ①赵德利.家缘与诗思:家族小说的两难选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
  ②王仲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J].小说评论,1993,(4).
  ③雷达.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J].文学评论,1997,(2).
  ④张炜.心中的交响[J].当代,1995,(5).
  ⑤韩少功.小题小作[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乘车秩序和站台管理为例,从组织史的角度对粤汉铁路的管理进行了分析,从这个组织存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等方面来分析一个组织存在的需求。粤汉铁路虽然以运输人员和物品为主要职责,但它也是一个盈利组织,必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对其加以管理。  关键词:粤汉铁路;组织;乘车秩序;站台管理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55-03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更是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而建设生态文明,既要采取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循环经济之路等措施,更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科学发展  文
期刊
摘 要: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批驳了鲍威尔有关人类解放和政治解放等方面的观点。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还不是人类解放。要取得人类解放,首先在于实现政治平等,即人类政治解放。政治平等只是人部分的超越了自身非本质的限制,只有在人本质的回归和在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统一的时候,人类才能够达到真正平等和解放。  关键词:人类解放;政治平等;人的本质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
期刊
阅读冷清的长篇小说《雪落有痕》,仿佛在看一卷黑白的木刻画。也许原来的人物和景色都是多姿多彩的,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它的设色已经剥落,只有笔触流淌过的痕迹还在。  整个故事描述的时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也就是说,基本上离现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小半个世纪。时间是一个很强的氧化剂,会让很多事情褪色,哪怕是作者亲历。时间也是一个公正的判官,会让很多事情水落石出,正如作者所用力摹写出来的这一
期刊
摘 要:仪式具有传承文化精神的巨大作用,然而在现代性语境下,传统仪式中蕴含的道德感、崇高感、优美感被消解殆尽。本文试图从仪式感为切入点,简述仪式与仪式感之间的区别,分析仪式感中蕴含的形式美因素,并以现代性语境为观察点,剖析原始社会与现代社会仪式感之异同,从而建立一种具有审美价值意义的仪式美感。  关键词:仪式感;形式;现代性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049-
期刊
摘 要:从古代人开始探讨分配问题时,分配就与道德、政治连在一起,和公平、也是正义分不开。公平是分配的最早的基本原则。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市场经济逐渐普及,产生了对效率的追求,使得道德和分配分离开来。然而,分配和道德及政治毕竟是无法彻底分离的,因此,在现当代社会,我们又把分配和道德及政治放在一起探讨。也就是说,效率无法取代公平,公平和效率都是必要的。  关键词:分配;公平;效率;市场;道
期刊
摘 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华夏儿女的精神灵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一首首美好隽永的咏月诗歌,一段段娓娓道来的神话传说,都构成了中秋佳节迷人而又浪漫的色调。  关键词:中秋佳节;民俗风情;咏月情怀;传承文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064-02    当我们吟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对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巩固与发展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从《礼记》的《曲礼》和《内则》两篇中可了解先民的社会生活,我们应关注现代社会忽视甚至被遗忘却能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规范”,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  关键词:《礼记》;《曲礼》;《内则》;家庭教育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057-02    儒
期刊
摘 要:《城堡》是卡夫卡在对待创作、情感、人生诸方面的深刻矛盾性的综合体现。主人公K的思想其实也影射了卡夫卡的整个人生,所表现的人的异化及异化世界的描写诠释着现实社会的状况。  关键词:卡夫卡;《城堡》;内在意蕴;异化;主题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096-02     一、卡夫卡和《城堡》  卡夫卡的创作过程不是在外部的社会思潮推动下完成的,而是被内心的创
期刊
摘 要:电影《理发师的情人》通过艺术的真实把爱情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用其法国式的既不避形而下的勇气,又不避形而上的精神的张扬表现了一段唯美的温爱情悲剧,给观众带来一场艺术享受和精神的洗礼。并让人们对爱情这一主题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带给心灵以成长的空间。   关键词:爱情;死亡;亲情;大爱情观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094-02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