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人生在笔端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up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一平,1958年生,陕西西安人。1989年开始研习书法,多次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1995年被评为中国新闻人物。曾著有《书法史歌》《书法十论》《书法我谈》等。喜书长卷、巨幅。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长、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会长,系国家一级书法家。
  
  在采访贺一平之前,我就对他的“豪爽”有所耳闻。据说,他兴致上来了,一口气能写几十幅好字,并慷慨相赠。我一向对性情中人心存好感,希望有机会能结识这位大师。盛夏的一天,在高碑店民俗文化村的工作室里我终于见到了他。
  贺一平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一定是个搞艺术的”,随意的长发,淡定的神情,爽朗的大笑,这些元素把艺术家的身份勾勒得很到位。贺一平非常健谈,是个很好的采访对象。随着第一根香烟的点燃,贺一平绚烂的笔墨人生一点点展现在我眼前。
  
  半路出家亦成气候
  贺一平童年不幸,9岁时成了孤儿,是姑妈把他带大的。少年时历经“文革”,在西安郊县插了两年队。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贺一平一举中第,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做过高中语文老师、局长秘书、宣传干事等等,历经人间百态。直到1989年的一次调动,彻底改变了贺一平的人生轨迹。
  那一年,贺一平被安排到陕西省三原县商业局当通讯员。工作内容无非是迎来送往,接接电话,写写报告,对于这么个“闲职”,一贯勤奋的贺一平“到底意难平”。
  很长一段时间,贺一平终日无所事事,心情低落。一日,县里举办了“于右任书法大赛”展览。贺一平知道三原县是已故书法大师于右任的家乡,他想去见识一下。展厅里获奖的作品有四百多幅,但最令贺一平触动的是于右任的墨宝。当时心中的感受只能用“震撼”两个字形容,像一场心灵的洗礼。贺一平如醍醐灌顶,之前的迷茫一扫而光,他清晰地知道自己应该走向何方。
  恰好当时有个表叔在咸阳造纸厂当副厂长,贺一平借了辆东风大卡车,从他那里拉了整整一车废报表,近11吨。贺一平收集了大量于右任大师的字帖,整日品味、琢磨、思考、临摹。九个月,贺一平足不出户,整个人着魔了似的,一天只吃一顿饭,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练字。没钱买墨汁,就从院子里腌咸菜的大缸里舀点雨水,把煤灰和在里面搅和搅和,用毛笔蘸着也能出颜色。他忘了今夕何夕、身在何处,眼里只有字。当一卡车废报表都被写满后,贺一平像是脱胎换骨一般,他终于在艰苦的摸索中领略了书法,悟到了精髓。
  此时,贺一平已经31岁。
  “于右任是我的老师,他是我心中真正的大师。”贺一平说。
  
  万里行,万里情
  随着研习的日益精深,贺一平在书法界里声名鹊起。1998年6月,贺一平离开了单位,全身心投入到书法事业中。
  贺一平的心中一直酝酿着一个宏大的构想,终于在1999年迎来了契机。
  为了迎接澳门回归祖国,贺一平决定驾车游遍中国,让书法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1999年4月6日零点,贺一平驾驶一辆桑塔纳轿车从天安门出发,开始了长达9个月的万里之行。
  第一站是乌鲁木齐。经历了三天两夜的长途跋涉,贺一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他在广场上现场创作时,成百上千的观众争相观看,场面蔚为壮观。贺一平倍感欣慰: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人们对艺术的热情是一样的。
  良好的开端更加坚定了贺一平继续旅程的决心。天空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两侧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车辆行驶在罗布泊边缘,准备穿越柴达木盆地。路越来越难走,能看到的只是茫茫的砂砾,没有水,没有树,什么都没有。汽车的四个减震器都坏了,一个轮胎也没了气。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贺一平的心头,那是一种死亡逼近的感觉,就像藤蔓植物一点点将他缠绕。贺一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万里行计划竟会遇到这么大的考验,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驾着浑身是伤的坐骑接着前行。当天空泛白的时候,美丽的青海湖终于呈在眼前,这一刻,贺一平热泪盈眶。
  几乎是捡了条命回来,但贺一平毫不动摇,难怪大家都称他为“书法界大侠”。东西南北四条路线下来,途经24个省,其间创作作品数千幅。贺一平踏遍万水千山,结交无数朋友,同时也经历了不少趣事。经过湖北省沙市时,需要乘坐轮渡横跨长江,他刚刚踏上甲板便被一大群人包围了。原来媒体争相报道贺一平的事迹,当地百姓得知他的行程后纷纷前来讨字。贺一平深受感动,当场挥毫泼墨,让每个人都满意而归。
  12月13日,贺一平将旅途中创作的《满江红》草书十三长卷捐赠给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该作品现为澳门特区政府收藏。此举在全国引起极大的轰动,各地新闻界均称书法万里行是书法史上的创举。
  1999年12月17日,贺一平到达了终点站——珠海。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此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万里之行,凝聚了万里之情,贺一平心潮澎湃,“这次书法万里行是对人生的一场挑战,是战胜自我的一次尝试;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为祖国自豪;沿途学习历史遗迹中的书法作品,我感受到了书法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最重要的是,澳门回归是千古大事,能为祖国作点贡献,是一个炎黄子孙最大的收获。”
  
  爱国是一切艺术的出发点
  如今,贺一平仍有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但他说自己更多的时间是在“悟”。书法的精神在于“神采”,当达到这个水准时,字才有活性、韵味和美感。
  贺一平认为,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搞艺术,首先要爱国。爱国是大忠、大德。书法家要有这个信念:用一生的努力将国粹发扬光大。
  二、从传统入手。中华文字从仓颉造字至今已有5000年的文化,在先人不断总结、发展的基础上才形成艺术。书法根基深厚,如果摒弃传统,一切将失去意义。
  三、依自己的个性选择学习的方向。比如:颜真卿的字大开大合、气势磅礴,适合性格豪放的人去学习。而拘谨、内敛的人极有可能掌握不到位。
  四、集众家所长,纳入自己心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模仿,千人一面的作品是没有味道的。我们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要拿出自己的东西,有别于他人。
  采访将近结束,回顾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贺一平雅兴大发,当即铺纸调墨、凝神运笔。一股浑厚的气息似乎在他腕中萦绕,毛笔在宣纸上欢欣跳跃,不多时一首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便流淌而出。贺一平向来以“快笔”著称,果不其然。
  灵动的笔端让我联想到了舞蹈,也许这确是一场盛大的舞蹈,是一颗执著于艺术的伟大心灵在翩翩起舞。我不禁感慨:当“德”与“艺”完美结合到一起的时候,才算是真正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
  编辑/麻 雯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高校加快了完善学术评价的进程。在教师晋升学术评价的过程中,教授会作为特定学术共同体组织形式,其自身建设和文化建设影响着科学合理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一所大学三个院系教授会文化的调研,了解在教师晋升学术评价过程中教授会成员呈现的价值文化、评价文化、程序文化和交流文化,思考加强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完善学术评价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教授会;文化建设;学术评价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而且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北京化工大学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中,结合“大化工”办学的自身特点,建立了制度、培训、内容、方法和保障“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方案。  关键词:课程思政;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延展思索   深刻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习近平总
期刊
摘 要:高素质干部队伍是高质量巡察工作的基本保障,高质量巡察工作是发现、培养高素质干部的优质平台。“打铁必须自身硬”,巡察干部要从政治过硬、思想过硬、能力过硬和作风过硬等方面提升自我修养。巡察工作应通过建强临时党支部搭建党建引领平台、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搭建干部发现培养平台、聚焦重点难点搭建攻关研究平台等多样化平台引领巡察干部发展。  关键词:高校巡察;高质量;高素质干部队伍   高校巡察干
期刊
摘 要: “实践”范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范畴,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统一的基础,更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关键。有效贯穿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理解,是更好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国社会进入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学生心理问题激增、教师信息素养欠缺、课程内容聚焦难度增加等挑战。为了更好面对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国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的内涵在于依托、借助专业课、通识课进行思政实践活动,或是将思政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有着更深层次的正向关联和内部契合。在“课程思政”语境下,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应为构建思政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形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关键词:通识课程 ;“课程思政”;课程建设;育人  “课程思政”的
期刊
摘 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初心与信仰的源头, 是彻底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不仅在理论上坚信、坚守群众史观,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一直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发扬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精神”,引领青年学生立足人民性,树立群众史观,成为彻底唯物主义者是高校思政课的使命。  关键词:人民性
期刊
摘 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提高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需要准确把握党的组织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严格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大意义。在实践中,严格规范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需要增强高校党的组织生活政治性、制度性、责任性、关键性和创新性,切实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夯实和规范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党支部;组织
期刊
摘 要:在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媒体时代,微电影日益成为高校思政课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载体,具有“以美启善”“以美开智”“以美立德”等美育功能,不仅对于加强并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审美的人”“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提高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以实现“立德树人”时代价值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微电影;美育功能   微电影具有“以美
期刊
摘 要: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和美好情感的凝结和载体,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奋斗百年历程中,产生了很多经典名篇。高校思政课承载着我们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学党史,领悟党的革命、建设理论、方法、实践经验,使高校思政课更具有实效性,应该有载体和抓手,而党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党的探索经验和智慧的经典名篇应当放在重要位置,党史经典名篇进思政课堂是必要的。  关键词:党史经典名篇;进高校思政课堂;必要性  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