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转型的契机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从先锋文学转型到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作品。当先锋形式不足以表现人世戏剧性,也无法回应终极关怀后,余华走向现实乡土人世,从中,他体悟到了生命尊严的隐现,这是余华转型的契机。《在细雨中呼喊》体现了生命的尊严在生存艰难、成长无助的背景下的真实情况。生命尊严的出现,划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余华之后的转型照亮了前途。
  关键词:生命尊严  生存  压制  悲剧
  一、前言
   余华的转型,学界已有颇多研究,普遍认同其前期文学充满非理性、暴力和虚无荒诞色彩,注重展示表象。而转型后却倾向于折射现实人世与人心深处的内涵。
  当先锋形式不足以揭示人世戏剧性的本质内涵,余华开始带着现实关怀,走进乡土人世,最终发现在生存艰难、精神压制、无知无助背景下,人的行为以及人对自身尊严与生命价值的认知是荒诞且悲剧的。这种基调今后一直贯穿余华的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下简称《呼喊》)是余华转型时的典型作品,也是其转型后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余华对现实人世、传统环境、价值冲突、社会变革、自身经历感受、人性、生命、尊严、生存、苦难等的一个整体且深邃的思考。尤其是对生命尊严的关怀为余华转型后文学特有的温情、人情味、戏剧性、幽默风格奠定了基础。
  二、生存的艰难无法顾及尊严
  生命尊严是较为超越的论题,生存则是最基础直接的需求。《呼喊》里,人们由于穷困无知,身心饱受磨损与压制,行为上表现为争抢、自私、直接、暴力,心灵则在时代动荡压抑中近乎扭曲,弱势群体则因生存之迫而屈就自尊。
  小说以“文革”到改革开放,这贫穷压抑,并伴随极大社会变革的二十几年为时代背景。深刻折射了生存艰难、社会变革下人们窘迫、无助、艰难。人们的需求是直接粗野,人们的言行与环境都折射出内心的磨损、无知、肮脏,人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也无暇顾及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关怀,在粗野无知的乡村环境和旧有传统面临瓦解中,生命的尊严被亵渎与荒唐演绎。
  (一)言行直接的描写
  余华对于本能的描写,是生存艰难的露骨描述,如对气味声响的反应:“那是香油,我们家没有”“你知道个屁”“我闻到的”;“来自厨房的声响使我父亲必须先咽一下口水”[9]6,52
   对生命本能的直接刻画,如动物般敏锐和低等的满足,折射出生存的极大辛酸。又如同父亲指着母鸡说:“你娘像它下蛋一样把你下出来啦”[9]68,它对生命的理解太直接、武断,带着原始粗野感。
   乡土小说中充斥着鄙俗、随意的气息,农民的行为直接粗野,感情大大咧咧,泼辣宣泄富有戏剧性和冲击力,正如文中郑玉达说的“农民嘛,都是这样”,往往不待了解真相,就直接通过暴力解决,几句言语不和会引发两个家庭的互伐。
   它深刻揭露了生存受限与艰难环境下,人们捉襟见肘的窘迫与人性无修饰时的直白。在此情况下人们仅仅滞留在追求如动物般维持自身的生存,对于尊严的维护实在是奢求。
   (二)迫于生存的屈就
   迫于生存,弱势的人们不得不卑微的近乎消失,丧失劳动力的孙友元晚年“在家中的日子里总是设法使自己消失”,他的自卑使他作为长者,难以让我们尊敬[9]167”而他的儿子仍然羞辱他,让他坐到夹不到菜的地方。
   “母亲”忍受病痛,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维持着卑微,不肯花钱看病也不敢麻烦别人,她的“头吊在床沿下,脸盆里积了一层暗红的血,却没有弄脏床单。”[9]60
   生命的尊严在这些细节里面苟延残喘,着实心酸。
   (三)生存环境的影响
   同时余华塑造的乡土环境随口就是脏话和粗鄙的言语,如:“狗娘养的”“个屁”“父亲说话的时候脏字乱飞”对于蕴含生养意义,新陈代谢的词诸如“娘”“屁”“屎”和与“性”有关的等字带入脏话很常见。
   余华对于人生存环境的各种肮脏鄙俗非常留意。“粪坑”这个场景,余华安排过两个人死于此,甚至对里面的蛆虫也做细致的描写,同时尿味,浇粪味也是小说中常见字眼。
   生存将农民磨成皮厚、心糙、随便的形象,上寡妇床的都是“腿上有泥的农民”。至于苍蝇、鼻涕、汗水、唾沫那更是随处可见,就连哥哥暗恋的女生,吐出瓜子壳后,嘴角长时间的挂着一条唾沫。
   这种细节描写故意突出生存环境条件低下,折射出生命的种种窘迫肮脏以及饱受磨损的身心,以践踏辱骂生命的起源、生命代谢的产物,或是生命的排泄物或寄生物,来侮辱贬低生命的尊严、价值。
   处于无知环境中,孩童受影响而形成的模仿和戏谑也是对尊严的亵渎。“我”年幼的弟弟在地上玩瓦片的时候,看见冯玉青走过,还会挂着口水喊道:“大乳房”使冯玉青脸色通红。
   在“文革”性压抑时期,人们的好奇心理接近扭曲变态,学生们以人体解剖学的彩图来满足心理的好奇,继而演变为放肆行为,谈论女生的生理特征,甚至以动手调戏为乐趣,而女生们因为自卑与娇羞,无人敢向老师举报,她们只能够通过跑、逃避和哭泣来无力的应对。
   对性的态度,也是涉及生命尊严的,而它一直受到传统、偏见、性别歧视等影响,导致神秘化,卑贱化,“文革”时期的性压抑尤其扭曲了正确的态度。性是生命的需求,却与生存一样,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相比与生存本能而言,性更容易受到扭曲与亵狎。生存的艰难与性的扭曲如同乞丐与妓女的关系一般,是卑贱和下流的,丧失尊严的。
  三、成长的无助无法取得尊重
   除了生存的艰难,成长中无助、无法取得尊重也是导致生命尊严被忽略的很大原因,这更多是对个人而言,由于感情、教育的忽略导致成长的孤独与无知无助,继而导致的身心的恐慌、罪恶、羞耻感。
   (一)忽略与孤独
   《呼喊》中最熟悉的感受,就是孤独与被忽略的氛围。从“我”有意识的起初,无穷无尽的孤独与被忽略的恐惧就入了“我”的知觉,直到离开家上大学,“我”一直处于被这个家、学校以及整个南门所忽略、排斥、冷漠、遗忘的状态。    缺乏关爱与尊重,使得年幼脆弱敏锐的内心饱受伤害“哥哥对我的讨厌,是来自父亲的影响,每当我出现在他身边时,他就让我立刻滚蛋”[9]7与我同样被忽略的苏宇,童年时期做了噩梦,被叫醒时“一身冷汗,心脏都跳疼了”可是母亲并无半点关怀安慰反而训斥他:“哭什么,神经病”“,母亲的声音像是很厌恶,使苏宇当时深感绝望[9]83
   忽略的残酷无情更导致了苏宇的死亡,他在脑血管破裂后无法起床,而父母则一味地责骂他偷懒,始终没有关注到他的异常,他们在他身边走过,丝毫没有体会到他此时的挣扎和求助,“苏宇的生命出现回光返照,他向弟弟发出内心的呼喊,回答他的是门的关上”[9]116
   由于教育的忽略,知识的匮乏,对待生理上的青春期反应,“我”近乎崩溃,无法启齿和分担的压抑与恐惧的阴霾笼罩我。这种无爱与无助,在生命降临的那一刻开始,伴随成长中起伏不定的危机显得更为无力。
  这忽略却与另一种关注成对比,“我”在被殴打时,遭受到村里孩子的围观,同时“我的两个兄弟神气十足地在那里维持秩序。”这种关注无异于另一种更为严酷的冷漠和忽视。
   这种令读者战兢的辛酸与孤独,是作者用第一人称,坦诚真挚的语言描述那敏感与哀愁的成长史,体现了生命尊严在个人身心零碎不堪的真实情况,出生、成长、死亡,生命充满了脆弱与不可知,但这种脆弱,不仅没有受到保护与关怀,尊重与正视,反而深受生存艰难的压迫,无知的曲解亵狎、冷漠围观等,身心由此受到无形暴力的蛮横肆虐。
  四、生命尊严的乍现与沉沦
   余华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尚不自主,人们只是在宿命里倾蹈,“人物的某种宿命结局和飘忽不定的情态关系带给我们一种潮湿、阴沉、难以捉摸的感觉。”①余华自白“我自己真正感受到的变化是,从写作《呼喊》开始,我发现虚构的人物会有他们自己的声音。②” 并说“在一个精神压抑的社会体制里,……呼喊是生命的表达”。②
   这种“呼喊”就是生命尊严和价值的发声,不再是无力的被命运剿灭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他有了自主的力量。
   在《呼喊》里,我们看到了生命尊严在个人与坏境中的真实情况,虽然生存与环境对身心带来极大的压制,生命尊严饱受蹂躏践踏,拾检尊严在这背景下不异于奢求,但生命尊严乍现的力量已经划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升华为现实作品深厚的内涵和悲剧感。
   (一)文明与野蛮
   《呼喊》里代表文明的便是音乐老师与医生,音乐老师端重儒雅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苏宇“以自己的粗俗嘲弄了音乐老师的优雅”[9]78他脱了球鞋,使老师迎着臭气熏天引吭高歌。儒雅的医生,在寡妇的眼里是“招人喜爱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的最终命运都是悲剧性的。
   文明是生命尊严的象征,节制本能,拒绝自私与暴力,给予关怀与尊重。然而代表尊严的文明却在与粗俗的对抗中走向个体的悲剧覆灭。
   (二)隐忍与爆发
   面对着自身尊严被欺凌与侮辱,弱者只能隐忍、或忍无可忍后爆发,然而这种爆发实则也是无果的。
   苏杭当着女同学的面羞辱我,“他像吆喝牲口一样的抽打我,我强作笑脸竭力躲避着。可他竟然穷追不舍,”[9]80
   “母亲”隐忍出轨的父亲许久,终于爆发“两个嗓音响亮的女子用不堪入耳的脏话互相攻击,如同两只嗷嗷乱叫的鸭子” 最后 “瘦弱的母亲已被打翻在地,寡妇的大屁股就坐在母亲的身上”。母亲忍受了长时间的屈辱之后,终于爆发,所得到的依然是屈辱。[9]48,49
  (三)乍现与沉沦
  整本小说对生命尊严和价值最大的乍现是在弟弟死时。
  “在那个夏日中午,三具湿淋淋的身体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奔跑时仿佛乱成一团。他们身后是依然手捏头巾哭叫着的母亲,还有乱糟糟的村民。[9]34”这是对生命从未有过的关注在乎与珍惜,让人不禁辛酸。
   父亲和哥哥,通过不断接力来试图延续挽留弟弟的生命,他们以最快速度扛着弟弟的身体奔跑,直到体能过度不支,倒在路边呕吐。
   这场尸体接力,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尊重,与日常生活的麻木、无知、浑噩、琐碎、暴力有着完全的不同,这时人有了自己的力量,一种试图超越的尽力与同心合意。
   我们能体会到一种爱与光终于显明了生命意义和尊严,一种超脱性与不可思议在死亡庄严的来临时焕发出来,这是生命尊严的乍现。
   但人们无法逃脱宿命,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混淆,日子很快恢复平静,生活依旧浑浑噩噩,人与现实有了隐形的妥协。乍现的光芒最终被原始的环境悲剧的淹没。
   五、结语
   《呼喊》是一部关于生命尊严的小说,体现了生命的尊严在生存艰难、成长无助的背景下的真实情况。
   在时代背景环境下,生存的艰难无法顾及尊严,成长的无助无法取得尊重,是余华对人们现实苦难的深刻认识,“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苦难中的温情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家的终极选择” ③。
   当先锋形式不足以表现人世戏剧性,也无法回应终极关怀后,余华走向现实乡土人世,从中,他体悟到了生命尊严的隐现,这是余华转型的契机。
   为余华转型后文学特有的温情、人情味、戏剧性、幽默风格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 冷漠的狂热——由《世事如烟》解读余华早期创作风格
  ②我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答美国批评家William Marx问
  ③富华.人性之恶与人世之厄——余华小说中的苦难叙述
  
  参考文献
  [1] Allan Barr.我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答美国批评家William Marx问余华[J].作家,2008-01-01.
  [2] 富华.人性之恶与人世之厄——余华小说中的苦难叙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3]李春秋,李春芳. 冷漠的狂热——由《世事如烟》解读余华早期创作风格[J].宜宾学院学报, 2005.
  [4] 林忠.以《在细雨中呼喊》看余华90年代创作的转变[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5] 刘保昌,杨正喜.先锋的转向与转向的先锋——论余华小说兼及先锋小说的文化选择[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6] 史莉娟;刘琳.在裂变与沉淀中行进——2009年余华研究综述[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15 .
  [7] 宋毅.余华90年代小说创作变化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115-117.
  [8] 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J].南方文坛,2001(4).
  [9]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 第一版.海南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 要:乔治·拉明在其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里》塑造了一个反面人物斯莱姆先生,此人外表正派,内心却狡猾,奸诈,在殖民制度瓦解前夕因一己私利而背叛自己的阶级。如今,斯莱姆先生俨然成了阶级背叛的代名词。拉明作品中的斯莱姆先生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殖民教育当属罪魁祸首。其目的在于异化被殖民者,使之为宗主国殖民霸权服务,最终脱离自己的阶级并与之为敌。  关键词:殖民教育 斯莱姆先生 背叛  基金项目:江苏省
期刊
摘 要:本文回顾了百年以来科幻小说的一个创作脉络,以许地山的《铁鱼底鳃》为研究对象,初步的考察了“赛先生”在中国文学中的失落之谜。并借此探讨了科幻小说以及中国文学中的科学观念的书写缺失。  关键词:科幻小说 《铁鱼底鳃》 赛先生  一、赛先生的兴发  科幻小说作为一种外来文体,伴随着西学东渐的风气同步进入了晚清,它带给古老帝国民众的,不仅仅是外域风土的奇观文化,更是一种截然不同地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方
期刊
摘 要:三重人格是人普遍拥有的精神特质,“本我”的快乐追求、“自我”的理性调节、“超我”的道德规范,这三者的均衡将人规范在社会道德的许可范围之内,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以戏剧化的情节展现了三重人格在不同人物身上的不同反应。本文试从“三重人格”学说出发,以小说中的亨里艾太太、C太太与年轻赌徒为例,剖析小说角色在一生中欲望癫狂时刻与内心归于宁静时刻的具体行为。  关键词:茨威格 三重人格 《
期刊
摘 要:电影《苏茜的世界》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却又残酷悲伤的故事,里面先后出现了三个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全部与剧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和性格息息相关。本文从象征手法入手重点分析这三个象征物所隐含的意义,从而突出该作品美丽残酷的主题。  关键词:美丽 残酷 象征物  一、引语  根据爱丽丝·西伯德的同名畅销小说《苏茜的世界》(又译《可爱的骨头》)改编的同名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73年的一个冬日傍晚,14
期刊
摘 要:《四季流转》一诗由德国诗人彼得·黑尔特林创作。该诗与中国古典诗之间存在显见的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当现代诗歌甩掉格律的束缚,其外在形式的规定性大大减弱,诗歌与音乐的联系在音律和节奏里变得难以寻觅。而速度——这重要的音乐元素则很少作为诗歌阐释的一个范畴进入诗歌研究者的视域。笔者通过其与李商隐诗作《落花》的对比,在三个方面探讨诗歌的速度感:1、速度感与时空变换;2、速度感与自我显现;3、速度感
期刊
摘 要:语用学中的语用含义与言语行为的得体与否直接关系到外交、外事工作,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对外的宣传。本文以埃及当代著名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小说《始与末》为例,分析阿拉伯语会话含义与言语行为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阿拉伯语 语用含义 言语行为 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度科研计划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阿拉伯语语用含义与言语行为研究——以纳吉布马哈福兹小说《始与末》为
期刊
摘 要:战争对今天的我们来只是听老一代人说起过,而在作家戴延恭的笔下我们却好像真真实实经历了一次战争的洗礼,由于作家笔下的战争就发生在笔者所出生的城市西宁,读完作品后一直被作品中充满血腥的场面和诙谐的语言,历史的背景更让我们心生震撼与感激之情。  关键词:战争 西宁 血腥  戴延恭,亦名言公,陕西省蒲城县东杨乡戴家原人,1960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通讯社青海分社、《青海日报》记者和
期刊
摘 要:嵇康作为魏晋玄学家,他的养生思想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认为只有形神兼备、清净虚泰、服食养身、用智遂生才能达到一种恬淡平静、知足常乐、俯仰自得的人生状态。文章也将从嵇康养生思想这几个核心内容来探讨上班族居住地迁移流动现象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嵇康 养生 “归园田居” 上班族   嵇康养生论综合吸收了道家、道教的思想,形成了自己形神供养的养生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人生观,以追求精神自由为目标
期刊
摘 要:互联网作为新媒介为当代大学生广泛接触,收看影视剧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网络主旋律热播剧通过制作方的“操作”,从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主要的手段是制造视觉快感和将历史人物转化为神话人物,把人物生平的政治问题转变为一个道德问题的意识形态语法。  关键词:主旋律热播剧 视觉快感 牺牲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校级研究生课题项目(2014yks113)   近
期刊
摘 要:考试是较为公平和合理的比较方式,高校考试虽然不如初中高中那样频繁严格,但仍是选择和筛选优秀学生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高校考试成绩的常用指标,以及如何使用spss软件来分析解读这些指标,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spss软件 考试成绩  高校考试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向教师提供反馈,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高校均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