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弦“回音壁”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潘荣才 《广西文学》原副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编辑荣誉证书,广西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编辑奖。
  他《童年的故事》中写道:“罗城……便是我学习诗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提起包玉堂,人们就会马上联想起《回音壁》。正是《人民文学》1960年10月号发表了《回音壁》的丰收,使得作为仫佬族诗人的包玉堂名声大振,并直接引领他开启了缪斯殿堂的大门。
  直到晚年以后,包玉堂回想起孩提和青年时期的经历,思念之情仍然萦绕于心。因为家庭的窘迫,他只读过一年私塾、两年小学以及半年初中。幸好,他的家乡给了他最初的文艺启蒙。
  他在《童年的故事》中写道:
  罗城是传说中刘三姐的故乡,自古以来人们爱唱山歌,我的妈妈也会唱许多山歌。当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她就在家里的火炉旁边,教我唱道:“高山大树叶阴阴,千杈万杈共条心,世间人家数不清,兄弟姐妹骨肉亲。”“唱山歌,唱起山歌人欢乐,不信你看刘三姐,名声挂在下枧河。”一九五六年以后,村里有耕牛的人家把牛聚合起来,组成牛帮轮流放牧,母亲又常常带着我到山坡上放牛,让我坐在牛背上,教我唱道:“好风流,大家骑马我骑牛,大家骑马长街走,我骑黄牛满山游。”“难了难,好比挑水上高山,上到半山扁担断,上也难来下也难。”……除了妈妈教我唱,我也常和童年的小伙伴们一起,在歌坡上,在火炉边,听老年人和年轻人歌唱,在心里跟着哼哼。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山歌的熏陶中度过的,如果山歌也可以作诗的话,我的妈妈便是我学习诗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原来,妈妈满心帮助儿子编织“歌手梦”,而儿子身处于“时时有歌声,寨寨有歌手,家家藏歌本,人人有歌兴”的环境中,于是乎就在这个歌唱民族的摇篮里孵化着长大后当个诗人的幻想。
  没错,包玉堂自小怀抱一颗敏感丰盈的心灵,拥有一种撑破胸膛的宏愿,这不仅仅是一团温暖如春的热火,而且好比一盏璀璨光亮的明灯,具有特别确切的方向,也产生了尤其神奇的力量。
  包玉堂于1956年7月号《广西文艺》和同年8月号《人民文学》发表长达四百五十行的诗歌《虹》,从那一次开始就预示着他一蹴而就登上了中国诗坛。而最激动人心的是,《回音壁》这首短诗的强烈反响更是锦上添花,亦彰显了其振翮高飞的前程。
  事实果真如此,多年之后沉甸甸的硕果纷至沓来,令包玉堂欣喜不已。比如,《歌唱我的民族》《凤凰山下百花开》《在天河两岸》《清清的泉水》《春歌不歇》《红水河畔三月三》《乡情集》,还有散文集《山花寄语》、剧本《刘三姐》(与人合作)等。《走坡组诗》获广西首届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组诗《春色满壮乡》获全国首届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广西首届文艺创作铜鼓奖荣誉奖,组诗《红水河畔三月三》、诗集《红水河畔三月三》分别获全国第二、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及广西首届文艺创作铜鼓奖荣誉奖……
  诚然,包玉堂有给人留下光鲜记忆的“不老传奇”,但是也有过毋庸掩讳的瑕疵,那就是在特殊阶段有意无意间顺应于时代需要,因而撰写的某些诗作充其量只是标语口号式的分行文句……等到包玉堂幡然醒悟,痛定思痛以后才明白过来:再没有什么比偏离轨道更能让自己感觉到恍若浮萍般“流离失所”的了。
  民间文学为不少年轻人找到了写诗的道路,包玉堂正是其中一位。原本,他最初出道时的成名诗作《虹》,就是源于民间神话传说以及对民间歌谣表现艺术传统的借鉴,因而被广大读者视为仫佬族的文学珍品。换言之,正是因为他打从登上诗坛时就献出了斑斓夺目的“彩虹”,还鼓足劲头唱起了独具特色的“走坡”歌,所以被公认为是以民歌味、民族味见长的少数民族诗人。正是如此,他才有了攀登诗坛高地的动力,也成就了他鲜活艺术生命的魅力。
  基于以上反思,包玉堂起誓发愿回归本色,竭尽全力回到對民族文学传统发扬光大的正轨上来。他在《广西日报》1961年11月1日发表《天河船家谣》这么一首纯粹采用民谣体的诗作,又于《广西文学》1963年10月号发表《清清的泉水》,《清清的泉水》分明就是《虹》的发展,从表现传统人物到塑造新型人物,最后充分展现现实感。诗中那一股别开生面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给予人阅读的惊喜,其创作由此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就应验了罗马尼亚著名作家埃·米·齐奥朗这样一段话:“一些人追求荣耀,另一些人则追求真理,我冒昧地属于后者。一种难以完成的使命比一项可以达到的目标更为诱人。”
  所有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精品之作,其特征鲜明地跃然纸上:民歌味、民族味和现实感息息相通的契合,是浑然天成的凝结体,皆因相亲相通相融而凸显特色,充分体现出诗人是把自己艺术生命的根子扎在文化的土壤里。唯有愈扎愈深的根子,才能致使诗歌之树常青碧绿,因而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或者说,这是一个双重效应的过程:发自人民心声的民歌是不朽的,不朽的民歌孕育了包玉堂一代诗人,而包玉堂是怀抱着对民歌的一往情深的,他正是基于这个意义上,从心底唱出来的歌,也都可以说是民歌这座“回音壁”造成了天人感应的回音之妙效,是那样的令人心醉神迷!是那样的悠远袅袅!
  至于包玉堂在一个特殊时期中走过弯路的小插曲,即使有过不无遗憾的痕迹,却也终究纠正偏航了。这丝毫无损于诗人的形象,反而更能作为他在成长与成熟过程中善于引以为鉴的真实写照。
  总而言之,包玉堂是诗神深情眷顾的民歌手,而民歌则是他须臾不可或缺的灵魂。如果说,根深蒂固的民歌情结滋养了他的精神世界,那么,民歌之于他既有取之不尽的恩泽,亦有相伴终生的不解之缘。直至创作后期,他深感活得踏实而滋润,纵然夙愿未偿,依旧无怨无悔。
  2020年4月28日,包玉堂走完了生命的历程,享年八十六岁。斯人已逝,其魅力犹在:他创作的诗歌给人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那种令人悠然神往的“回音”不绝于耳,历久而弥新。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它们在屋檐下踱步  觉得有危险就双双飞走  落在高高的屋顶,夕光照着它们  像两个小美人  它们的朝向  有时是我的故乡  有时是别的地方  它们偶尔歌唱  (也许并不是因为快乐)  歌词永远是“咕咕”“咕咕”  唱腔永遠低沉  里面像包裹着一块水银  → 诗 雨,本名杨美英,重庆合川人,现居广西贺州。有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广西文学》等刊物。
期刊
倾 听  我听见落叶在路上轰鸣  我听见闪电在墙里奔突  我听见流星打碎屋顶的瓦片  我听见生锈的锁子对钥匙的拒绝  我听见有人在地下翻身 仿佛一直醒着  我听见日月的班车开出了村口  故乡已不在那里  我不喜欢的  老眼昏花 昏花是我不喜欢的  白发似雪 这雪是我不喜欢的  满脸皱纹 皱纹是我不喜欢的  泥沙俱下 泥沙是我不喜欢的  生命里落满灰尘 灰尘是我不喜欢的  尤其是有些灰尘 明明就在那
期刊
兑换的,并非是一枚铜板  夜色深沉了些,隐瞒了资水右岸的码头。   一条古朴的渔船  被鹭鸟衔着  娘一直坐在槐树下  槐花已经去了下游,或葬身卵石之间  沙洲有雾,雾中有露,露珠中有细碎的目光  在旁人的眼里,娘是幸福的。至少,子孙   們会定期回来看她  但月亮是一个孤儿,它站在落雁塘的村口  → 铎 木,本名张泽欧。湖南邵阳人,现在广西南宁市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迄今为止在《诗刊》《诗选
期刊
虚掩的门  我发现  一岁多的儿子学会了皱眉  学会虚眼看人  我知道  他来到这个世界后  看灯光  看太阳  看黑夜里从他身边经过的车流  他都得虚着眼  有些时候  他会通过这扇虚掩的门  看镜中的自己  然后哈哈大笑  那天我也学着对镜子虚眼  看到模糊不堪的自己  我慌张不已  我们谈论公平时  我们谈论公平时  你在黑夜里竖起了天平  把所有委屈和付出称出了  重量,包括眼泪  远处,
期刊
国家最小的医生  行走在旮旯角落  从插秧、打谷、搓麻将、吼山歌……中  揪出潜伏的微恙,施以草药  匡扶正路,鸡鸣犬吠,皆成好评  小疾不除,终会致命  一直认为农村农业是国家根本  扎根在此,大有作为  花花草草交他为知己,不斥西医  融为中用,像写一首拿手的现代自由诗  把父母、妻女统统安置在田园里  便在村與村之间不停奔波  诊脉山水,听闻天色,云锦烟霞  再百年梨花,暗暗发誓——  终生
期刊
如果有人不小心丢了名字  那就去村口,跟沉默的老树领回来  它一直替大家保管  如果有人不慎丢了魂魄  就去村边的那个矮小的庙宇旁与土地爷爷说  他会上天入地帮忙找回来  如果有人丢了脸面  就走到地里,俯下身去  用泥土重新捏塑憨厚的一張  如果有人丢了心性  就往村外走,左拐,下坡  走进河流  → 划 痕,本名罗秀花。20世纪80年代初生于广西巴马县。有诗作刊发于《诗刊》《广西文学》《南方文
期刊
年届不惑,经历过娶妻生子、生老病死,生活中酸甜苦辣对于举子来说正如同一扇又一扇“虚掩的门”(《虚掩的门》)被逐一推开,“生活的杂碎”(《逼近中年》)差不多也已经吞咽了七七八八,这组诗基本上都是书写、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片段的,色调顯得比较黯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诗人尝试通过书写日常生活的庸常、琐碎来拆解虚假的崇高和严肃,伴随着三十余年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实上成为最切肤的政治
期刊
题记:一场雨的酝酿,横跨中国三个阶梯。它从川西高原的风起,到四川盆地的云升, 最后降临在江南的烟雨蒙蒙,是风、是云、是雨,也是诗。  康定没有月亮  今夜的康定没有月亮  折多河咆哮着,奔腾翻滚  像在给世人说: 它在!它在!它在!  许是云雾深沉  抑或隔千山,离万水?  如若有爱  请让我用手  拭去你脸庞盈泪的花瓣  成都东西  傍晚的颜料  把成都铺开,一分为二  西城  黑云波动,涌现出
期刊
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地下  这里,黏土被挖空移走  空气是西元前的形状  洞穴的空旷此时被填满  灯光。琴声。节奏密集的鼓点  荷尔蒙从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肉体上  散发出一圈儿磷光  他们喝酒他们跳舞他们默诵着  信仰的经典。如果  你想辨认出他们的面孔  你就抵达了你缺席的现场而我正在其中  他们旋转他们旋转像奥斯曼帝国的辉煌  我想试着赞美  可我的眼睛是通灵的我看见了战争的创伤  我看见无数
期刊
我的外婆来过一次大城市  在市中心公园喂鱼  回到家  在田垄间跟人唠嗑  总是先谈粮食:熟悉的,重复的  蒜苗,洋芋,玉米,小麥,黄金稻  十句之中,才羞怯说起一次鱼  她不说它们  永远张开讨食的圆嘴  不说即使是调皮的喂食者  将矿泉水洒到湖面,也引起它们  拼命挤攘——相争一场空  我外婆谈起鱼:颜色鲜艳  结伴寻食,不歇息地游  勤奋,合群,实在,多惹人爱  → 隆莺舞,壮族,199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