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树梨花开满园,
旌旗不动搅旗翻,
若知太平无厮骂,
太平人贺太平年。
忤逆不孝的老四成了黄鬼
固义村位于距邯郸西南55公里的武安市冶陶镇,原名“固亦”,本是取安定稳固之意。因为是官道驿站,商贾往来,当地人注重信义二字,到了明朝就改名为“固义”。由于村子临着通往山西的大道,村里的人经常到关东、江浙、山西、内蒙一带经商做买卖,“跑外”在固义成了由来已久的传统。
可是无论走出去多远,走了多少年,固义人都知道自己的村子有阁楼,有老槐树,有刻着“泰山石敢当”的老石头,还有他们无论去到哪儿都要回去看的傩戏。
固义傩戏三年一度地上演,但其实关于傩戏固义人自己也解释不清,因为当地没有文字记载。在固义人看来,这里的傩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道德教育,是劝人敬重父母,讲的是“百善孝为先”。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固义村有兄弟四人,最小的老四忤逆不孝,好吃懒做,打骂父母。有邻居说老四,你生前不尽孝道,死后阎王爷也不会饶你。传说老四死后,阎王爷就派老大、老二、老三做鬼差去捉老四,然后把老四经过审判,抽肠剥皮,也就是“抽血肠”。固义傩戏里的那个黄鬼就是忤逆不孝的老四,他被人当作邪恶的象征。
黄泥和猪血做面具
在李家祠堂里供奉着一个面具,它是固义村的守护神——白眉三郎。这个白眉三郎还确有其人,他是公元前821年西周时期人,是秦庄公的第十三个儿子,他的哥哥是公元前777年继位的秦襄公。因为兄弟之间争夺侯位,这个十三郎被迫离家出走,来到邯郸。那时候,邯郸和秦国是有亲戚关系的。他隐姓埋名,连“十三郎”都不敢叫了,就叫三郎。
固义村的傩戏面具为纸质硬头壳形面具。以前的老面具都坏了,村里现存的面具是1987年恢复演出时,根据老人的回忆重新制作的:先用黄泥塑成角色的脸部连同盔冠的模型,风干后待用。准备一定数量的猪血,在太阳下晒热或者在炉火上加热,加上一些石灰水,搅动并使之成为绿色液体,把这种液体和白面糨糊兑在一起搅匀。把猪血糨糊抹在麻头纸上,裱在泥模型上;一层一层裱上去,到所需要的厚度时为止。待干硬之后把纸质硬壳揭下来,彩画出五官面目、发结或盔冠,最后刷一层透明漆即成。据说用猪血糨糊糊裱面具防潮性能好,同时能防虫蛀。
听固义村的老人讲,村中最早的面具是在一块树皮上挖出眼睛、鼻子和嘴等几个孔,戴在脸上即可演出。较精细一些的做法是把树皮裁割成脸庞大小,用刀雕刻五官,不足处用树胶粘接起来制成。还有一种制作方法,就是用黄泥塑成脸部及五官,用猪血和石灰水搅拌过的糨糊和麻头纸一层层裱上去,风干后把纸壳揭下来,彩画五官;头顶和后脑壳用细竹篾编成头盔。
正月十四,道场摆起来
春节傩戏开演前几天,演“掌竹”的李中伟正在排练。他面色凝重,嗓音洪亮地随着锣鼓点儿念念有词:“一树梨花开满园,旌旗不动搅旗翻,若知太平无厮骂,太平人贺太平年。”
28岁的李王军已经开始当师傅,教村里的孩子演傩戏,他教的折子戏“调八仙”就是一场请四方神仙捉鬼的戏。被他教的李龙飞扮演铁拐李,旁边看排练的小孩都忍不住乐,李王军却一脸严肃,两只手揣在裤兜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龙飞的一举一动,只听铁拐李一面拄着木制的道具拐杖一面唱:“一领布袍我甚不喜,两眼反憎我吓死鬼;身难挪,步难移,绊跌蓬头我黑面皮;手拿铁棒过江河,两脚不踏带海水,手拿铁棒过江河,借尸还魂铁拐李,我铁拐李”。听了后明显不满意的李王军拿过拐杖,开始手把手地说戏,“身难挪,你得往前一步;步难行,再往前一步,一个词对一个动作,你倒好,直巴巴的,身难挪你不动,步难行你还是不动!”
傩戏在正月十四那天正式拉开了帷幕。村子里变得人山人海,固义村常住人口2400多人,演傩时,外面工作的人几乎悉数回村,人就猛增到3000多,场面热闹得很。
下午五点钟,摆道场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是固义村守护神白眉三郎的出场戏,没台词,就是翻个跟头,立在戏台桌子上摆一个威武的造型,抡起铁锤打倒一只猛虎,象征铲除邪恶。社火的高潮是把黄鬼捉住,其中也穿插着与捉鬼关系不大的折子戏和队戏。比如折子戏《大头和尚戏柳翠》,就是为了犒劳各路神仙。
晚上,固义村的人几乎都不睡觉。几个主角在李家祠堂里化妆。大鬼和二鬼化妆,跳鬼先不化,因为有特殊的扮相。黄鬼化妆则从来不让人看。
晚上是跳火仪式。街面上的红灯笼亮了起来,化好妆的大鬼、二鬼先出村去接邀请来的四方神仙,神仙给他们力量,然后就在一片吆喝声中去找黄鬼,旁边没有化妆、拿着棍子的群众也代表了鬼的形象。大鬼、二鬼动作简单,只管晃着肩膀,雄赳赳、气昂昂地奉了阎王爷之命去捉邪恶的黄鬼。而跳鬼的动作要复杂多了,因为跳鬼的心态非常复杂:考虑到手足之情,老是在捉与不捉之间犹豫不决,所以他老是在跳,表现了他心里的矛盾。演跳鬼一般是八个人,因为一个人是无法从子夜跳到次日中午的。
从正月十五子时开始,每一个时辰大鬼、二鬼、跳鬼都要出去捉黄鬼。石桥下,麦秸垛,全村到处找,找累了就坐在一间屋子里喝茶。其实黄鬼就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等到天亮他自然就会被捉到。
天亮了,跳了一夜的大鬼、二鬼们回家吃饭,换了他们的孙子表演,虽然动作稚嫩,但也像模像样。戏演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两个重要角色没出场呢,就是阎王和判官。这两个角色不能随便露面,他们代表了惩罚邪恶的权利。折腾了一夜,黄鬼最终被捉到了。先是游行示众。这时阎王出场了,有人唱:“劝世人父母莫欺,休忘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君难饶与你。命二鬼(将黄鬼)绳捆锁绑,到南台抽肠剥皮”。其实不用他说,黄鬼一直就被绳捆锁绑着呢,只不过要唱出来昭示众人。最后还要唱一句:“善恶到头终有报,为人何不敬爹娘。”
最后,在一片烟雾中重头戏捉黄鬼结束了。那个演黄鬼的人收了固义人的演出费后一下子消失得没了踪影,虽然固义人会邀请他说:“明年再来吧。”但人人都知道很少有人会连续两年演黄鬼。有人问固义人:为什么你们要费尽周折从外面找人演黄鬼,为什么不试试多出点钱让本村人演?
得到的答案是:“给多少钱也不演。”
旌旗不动搅旗翻,
若知太平无厮骂,
太平人贺太平年。
忤逆不孝的老四成了黄鬼
固义村位于距邯郸西南55公里的武安市冶陶镇,原名“固亦”,本是取安定稳固之意。因为是官道驿站,商贾往来,当地人注重信义二字,到了明朝就改名为“固义”。由于村子临着通往山西的大道,村里的人经常到关东、江浙、山西、内蒙一带经商做买卖,“跑外”在固义成了由来已久的传统。
可是无论走出去多远,走了多少年,固义人都知道自己的村子有阁楼,有老槐树,有刻着“泰山石敢当”的老石头,还有他们无论去到哪儿都要回去看的傩戏。
固义傩戏三年一度地上演,但其实关于傩戏固义人自己也解释不清,因为当地没有文字记载。在固义人看来,这里的傩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道德教育,是劝人敬重父母,讲的是“百善孝为先”。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固义村有兄弟四人,最小的老四忤逆不孝,好吃懒做,打骂父母。有邻居说老四,你生前不尽孝道,死后阎王爷也不会饶你。传说老四死后,阎王爷就派老大、老二、老三做鬼差去捉老四,然后把老四经过审判,抽肠剥皮,也就是“抽血肠”。固义傩戏里的那个黄鬼就是忤逆不孝的老四,他被人当作邪恶的象征。
黄泥和猪血做面具
在李家祠堂里供奉着一个面具,它是固义村的守护神——白眉三郎。这个白眉三郎还确有其人,他是公元前821年西周时期人,是秦庄公的第十三个儿子,他的哥哥是公元前777年继位的秦襄公。因为兄弟之间争夺侯位,这个十三郎被迫离家出走,来到邯郸。那时候,邯郸和秦国是有亲戚关系的。他隐姓埋名,连“十三郎”都不敢叫了,就叫三郎。
固义村的傩戏面具为纸质硬头壳形面具。以前的老面具都坏了,村里现存的面具是1987年恢复演出时,根据老人的回忆重新制作的:先用黄泥塑成角色的脸部连同盔冠的模型,风干后待用。准备一定数量的猪血,在太阳下晒热或者在炉火上加热,加上一些石灰水,搅动并使之成为绿色液体,把这种液体和白面糨糊兑在一起搅匀。把猪血糨糊抹在麻头纸上,裱在泥模型上;一层一层裱上去,到所需要的厚度时为止。待干硬之后把纸质硬壳揭下来,彩画出五官面目、发结或盔冠,最后刷一层透明漆即成。据说用猪血糨糊糊裱面具防潮性能好,同时能防虫蛀。
听固义村的老人讲,村中最早的面具是在一块树皮上挖出眼睛、鼻子和嘴等几个孔,戴在脸上即可演出。较精细一些的做法是把树皮裁割成脸庞大小,用刀雕刻五官,不足处用树胶粘接起来制成。还有一种制作方法,就是用黄泥塑成脸部及五官,用猪血和石灰水搅拌过的糨糊和麻头纸一层层裱上去,风干后把纸壳揭下来,彩画五官;头顶和后脑壳用细竹篾编成头盔。
正月十四,道场摆起来
春节傩戏开演前几天,演“掌竹”的李中伟正在排练。他面色凝重,嗓音洪亮地随着锣鼓点儿念念有词:“一树梨花开满园,旌旗不动搅旗翻,若知太平无厮骂,太平人贺太平年。”
28岁的李王军已经开始当师傅,教村里的孩子演傩戏,他教的折子戏“调八仙”就是一场请四方神仙捉鬼的戏。被他教的李龙飞扮演铁拐李,旁边看排练的小孩都忍不住乐,李王军却一脸严肃,两只手揣在裤兜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龙飞的一举一动,只听铁拐李一面拄着木制的道具拐杖一面唱:“一领布袍我甚不喜,两眼反憎我吓死鬼;身难挪,步难移,绊跌蓬头我黑面皮;手拿铁棒过江河,两脚不踏带海水,手拿铁棒过江河,借尸还魂铁拐李,我铁拐李”。听了后明显不满意的李王军拿过拐杖,开始手把手地说戏,“身难挪,你得往前一步;步难行,再往前一步,一个词对一个动作,你倒好,直巴巴的,身难挪你不动,步难行你还是不动!”
傩戏在正月十四那天正式拉开了帷幕。村子里变得人山人海,固义村常住人口2400多人,演傩时,外面工作的人几乎悉数回村,人就猛增到3000多,场面热闹得很。
下午五点钟,摆道场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是固义村守护神白眉三郎的出场戏,没台词,就是翻个跟头,立在戏台桌子上摆一个威武的造型,抡起铁锤打倒一只猛虎,象征铲除邪恶。社火的高潮是把黄鬼捉住,其中也穿插着与捉鬼关系不大的折子戏和队戏。比如折子戏《大头和尚戏柳翠》,就是为了犒劳各路神仙。
晚上,固义村的人几乎都不睡觉。几个主角在李家祠堂里化妆。大鬼和二鬼化妆,跳鬼先不化,因为有特殊的扮相。黄鬼化妆则从来不让人看。
晚上是跳火仪式。街面上的红灯笼亮了起来,化好妆的大鬼、二鬼先出村去接邀请来的四方神仙,神仙给他们力量,然后就在一片吆喝声中去找黄鬼,旁边没有化妆、拿着棍子的群众也代表了鬼的形象。大鬼、二鬼动作简单,只管晃着肩膀,雄赳赳、气昂昂地奉了阎王爷之命去捉邪恶的黄鬼。而跳鬼的动作要复杂多了,因为跳鬼的心态非常复杂:考虑到手足之情,老是在捉与不捉之间犹豫不决,所以他老是在跳,表现了他心里的矛盾。演跳鬼一般是八个人,因为一个人是无法从子夜跳到次日中午的。
从正月十五子时开始,每一个时辰大鬼、二鬼、跳鬼都要出去捉黄鬼。石桥下,麦秸垛,全村到处找,找累了就坐在一间屋子里喝茶。其实黄鬼就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等到天亮他自然就会被捉到。
天亮了,跳了一夜的大鬼、二鬼们回家吃饭,换了他们的孙子表演,虽然动作稚嫩,但也像模像样。戏演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两个重要角色没出场呢,就是阎王和判官。这两个角色不能随便露面,他们代表了惩罚邪恶的权利。折腾了一夜,黄鬼最终被捉到了。先是游行示众。这时阎王出场了,有人唱:“劝世人父母莫欺,休忘了生尔根基,倘若是忤逆不孝,十殿君难饶与你。命二鬼(将黄鬼)绳捆锁绑,到南台抽肠剥皮”。其实不用他说,黄鬼一直就被绳捆锁绑着呢,只不过要唱出来昭示众人。最后还要唱一句:“善恶到头终有报,为人何不敬爹娘。”
最后,在一片烟雾中重头戏捉黄鬼结束了。那个演黄鬼的人收了固义人的演出费后一下子消失得没了踪影,虽然固义人会邀请他说:“明年再来吧。”但人人都知道很少有人会连续两年演黄鬼。有人问固义人:为什么你们要费尽周折从外面找人演黄鬼,为什么不试试多出点钱让本村人演?
得到的答案是:“给多少钱也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