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桐城“五月雪”
当采风的车子转过一个弯路,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山岗上一片片一株株盛开着的白色花朵。这是五月的初夏,在福鼎的太姥山,扑面迎接我们的是这样满坡如雪的桐花。
我的心不由自主狂跳起来,“扑通、扑通”,人有前世吗?如果有,我的前世是不是一株桐花,就这样开在福鼎的山岗上,生长在这东海之滨的山崖上。
桐花原是清明时节盛开的,《周书》说“清明之日桐始华”,“二十四番花信风”也说“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桐花盛开的时候,树干高耸,树冠敷畅,桐花既是春日的高光时刻,也是春绿红谢的告别。但是福鼎的桐花,却在五月的中旬开得正盛,它开在太姥山的山岗上,开在山和海的交接处,开在我们每一个旅者的心里,让我们的心抖颤不已。
福鼎的别名原来就叫作“桐山、桐城”,修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的《福鼎县志》说:“桐山,平坡宽旷,旧多产桐,故名。”桐有四种:“青桐,皮叶俱青而无子;白桐,皮白叶青而有子;油桐,有花有子;岗桐,丝白桐,无子,可以为琴瑟。”福鼎的桐树,基本是油桐,“栽桑植桐,子孙不穷”。民国《霞浦县志》这样记载:“桐子,亦可榨油。树大于油茶,其子与小瓜同,春花而夏实。种桐子不宜生地,开园二三年即可。九月底摘其子,置于阴处,旬月壳腐取子,造油与茶油同法,是谓桐油。髹家煮于釜,以砒霜、干土制而粘其质,用以髹器,亦漆志流亚。”桐油做好之后,蘸和在植物纤维或纺织品上,具有防水耐磨经用的性能。福鼎是沿海渔业发达地区,男人们要外出打鱼,海上作业。“岸桐花开春欲老,日断斜阳芳信杳。”女人们给渔网涂桐油,同时也涂上了自己一份密密麻麻的相思和记挂。
琴瑟和鸣,梧桐多思。伏羲发明的琴瑟,就是由梧桐木制成的,带有空腔,丝绳为弦。李商隐的诗歌写尽了琴瑟的深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台湾,桐花又被叫作“五月雪”,因为它四月开花,五月开始纷纷掉落,落英缤纷恰似五月飘雪,台湾客家在这时会举办隆重的“桐花祭”。一般的花是在绽放过后枯黄凋萎最终掉落,据说桐花却是在最成熟最美丽最灿烂的那一天立即掉落,一朵接一朵,一片接一片,前赴后继,无怨无悔。旧时的桐城,每到初夏,漫山遍野开满了白色的花朵,一阵风过,漫天飘起细碎的花瓣,織成雪白的花雨,构成了美丽浪漫的“五月飞雪”图。桐花花开也浪漫,落英更缤纷悲壮,“桐花万里丹山路”,桐花凋零的时候,如歌如泣,地上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茵褥。
五月的桐城,如果你来,一定要在这样飞舞着雪白花瓣的山岗上,再读一遍席慕蓉那首《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山岗上的桐花,乍放如雪,那样洁白美丽的花,让整个世界瞬间充盈,让内心瞬间颤抖和波澜起伏,原来那些满山遍野的白色花瓣,是我们那姗姗而去的青春。我依稀看到那个穿着碎花衣衫的少女,在故乡的村口上,不停地向远处张望。在溽热的夏天,在蝉鸣的午后,我们从人群中走来,从梦境中醒来。“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眩目,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记忆复活,旧梦重现,我们那模糊而远去的青春,和种种人生期许美好的想象,顿时在这样的桐山花海中呼啸而来。
大荒“李子柒”
大荒的董事长付明峰站在一处叫作方家山的圆岗山顶上,一身黑衣,脚下褐色的石头,周围穿着白色汉服煮茶的女孩,看似就在头顶飘着的浮云,纯净幽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插画和剪影。天高云淡,惠风和畅,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付明峰把和白茶相拥的每一天,演绎成了大荒版的“李子柒”。
这是位于福鼎白茶核心产区太姥山黄金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岗,占地万余亩。山岗上喝茶的案几,是浑然天成的圆润石头。清风旷野,天地辽阔,大家盘坐在蒲团上喝茶,中间石头有一凹处,唤作“天水”,基石在干旱之际,这里也有水汩汩冒出,清澈甘洌。杜甫有诗“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石案旁边放着绿色的灵鼓,四周就是茂盛的老白茶树,一株株伸长着绿油油的枝叶,在初夏的阳光下欣欣然摇颤。
老白茶树旁边,竟然还有一只美丽的彩色大鸟,红冠白羽,拖着像孔雀一样长长的白色尾裙,美丽洁白,超凡脱俗。看见团团围坐喝茶的人群,那大鸟并不躲闪,反而像在自家庭院一样踱起步来。我们以为这是大荒养的宠物,付明峰说,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对栖息地要求很高,属于森林里面的仙鸟,有的地方也叫“凤凰鸟”。据说李白非常喜欢白鹇的高洁纯美和超脱不凡,他很想得到一对白鹇,无奈白鹇仙气十足,求而不得,为此他赠诗给胡公:“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但是在大荒的茶园,却有一群自由自在的白鹇,因为和大家朝夕相处,它们早成了相熟的朋友,大荒基地是白鹇和人类共同的庭院。你喝茶,它采花,你敲鼓,它伴舞。同行的一位北方老师,索性敲着灵鼓唱起来:“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悠长绵软的歌声在这清风明月、石台高悬的大荒山上回旋,也在付明峰的心里激荡。这个1981年出生,看起来儒雅书卷的小伙子,名字里面就带有山的隐喻。1999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做了20年的律师。皇城根下,一线城市,律师天团,这样的词汇组合所展现的生活步调,像一杯浓郁的咖啡,暗黑的色泽,快速的节奏,喧闹沸腾,昼夜不歇。
老家在福鼎的付明峰,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去回味品赏故乡的白茶,但是托他买茶叶的朋友越来越多。福鼎的白茶在京城的口碑越来越好,每年预定的量也越来越多,而明峰,似乎成了朋友们购买白茶的品牌信任和拿货渠道。 2018年,付明峰做了个大胆决定,回福鼎老家,做白茶产业。挪威作家阿澜说过:“我们已经习惯了所谓舒适的城市生活,但偶尔也需要去体验一下自然的浩瀚,感知我们到底来自何方。”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做一个归隐田园的美梦。从地产商、微商、电商到民宿老板,从荒野田园、牧歌田园、虚拟田园到假日田园、味觉田园等等,田园是一台逃离喧嚣的时光穿梭机,是一味暂时镇痛的麻药,或者说是一个树洞,用于疗愈无处安放的现代性焦虑。
明峰回来了,但是他不是回来疗伤,不是归隐,而是把几十年一线城市的学识、眼界、阅历和经验,融入了故乡福鼎,融入了太姥山这片土地。
福鼎的融,是天地方圆的融,是顺其自然的融;福鼎的融,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是山和海的交汇,是天和地的贯通。大荒茶业的理念是:我们不种植茶,我们只是老白茶树的搬运工。明峰和他的团队,像是拯救寻找大熊猫一样,深入老林老村,去寻觅那些淹没在荒山,淹没在野草,甚至近乎被当地农民砍了当火烧的白茶树。
这些生长在荒郊野外的老白茶树,在没有被付明峰和他的伙伴移种到方家山的时候,它们就是在荒郊野外的普通茶树,淹没在杂草灌木中,淹没在岁月遗忘中,荒于打理,疏于修剪。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一棵茶树,还是一株灌木丛。稀稀落落的老白茶,单纯靠农户个体家庭,形成不了规模,也产生不了产量。这些茶树,多少年一直孤独寂寞地兀自生长,有多少产量,能出多少产量,都是靠天吃饭,树老了,茶叶少了,有的自生自灭,有的沦为柴火的命運。
明峰和他的团队,这四年不断在做一件事情,把这些老白茶树从无人问津的荒野里请出来,迁移到了太姥山海拔600至800米茶树生长黄金高度的方家山。大荒的茶园现在有100多个白茶品种,20多万株这样的荒山老白茶树,这些老茶树的树龄平均在三十年以上,最长者已逾百年。在晨钟暮鼓、云蒸霞蔚中,汲取天地精华,与兰花仙草为邻,和松树杉木共生。看白鹇蹁跹,沐日月光华。每一株白茶都有自己的二维码,有自己的出生地,有说明书,有自己的经纬度,它们是大荒的主人,也是这块土地的守护神。原来单打独斗,现在有了规模、品牌效应;原来移植存活率只有20%—30%,现在存活率在98%以上;原来一亩地收成也就三四千元,现在一亩地收成少说也有2万元;原来没有完整评价体系,现在有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制定的标准。
大荒茶业保护老茶树的自然生长状态,不施化肥,不喷农药,只是除去枯枝败叶,让茶树通风,沐浴阳光,更充分地吸纳大自然的养分。茶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茶。制作上最为自然,将新鲜茶叶摊放在竹篾上置于微弱阳光下,或置于通风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待晾晒至七八成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不破坏酶,又不促进氧化作用,毫香清远,汤鲜留甘。陆羽《茶经》里说过:“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烁石,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荒野的老白茶,在大荒成了茶之上品,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去年底,大荒茶业被评为国家级福鼎白茶森林康养基地,在宁德区属于首家。集茶旅、度假、康养于一体,打造森林荒野老白树茶园、林茶共生露营地、白茶主题酒店等为一体的康养度假胜地,这大概就是付明峰心目构筑的“桃花源”。
白居易的好友卢仝以善吟“茶诗”而闻名,他的《七碗茶歌》和陆羽的《茶经》同为经典:“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心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太姥山一直被誉为“海上仙都”,卢仝的七碗茶,倒是应了在这“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的大荒茶山上,喝着大荒老白茶的精妙注解。
“一杯荒茶,不恋繁华”,这是大荒茶业的初心。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唐云
当采风的车子转过一个弯路,赫然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山岗上一片片一株株盛开着的白色花朵。这是五月的初夏,在福鼎的太姥山,扑面迎接我们的是这样满坡如雪的桐花。
我的心不由自主狂跳起来,“扑通、扑通”,人有前世吗?如果有,我的前世是不是一株桐花,就这样开在福鼎的山岗上,生长在这东海之滨的山崖上。
桐花原是清明时节盛开的,《周书》说“清明之日桐始华”,“二十四番花信风”也说“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桐花盛开的时候,树干高耸,树冠敷畅,桐花既是春日的高光时刻,也是春绿红谢的告别。但是福鼎的桐花,却在五月的中旬开得正盛,它开在太姥山的山岗上,开在山和海的交接处,开在我们每一个旅者的心里,让我们的心抖颤不已。
福鼎的别名原来就叫作“桐山、桐城”,修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的《福鼎县志》说:“桐山,平坡宽旷,旧多产桐,故名。”桐有四种:“青桐,皮叶俱青而无子;白桐,皮白叶青而有子;油桐,有花有子;岗桐,丝白桐,无子,可以为琴瑟。”福鼎的桐树,基本是油桐,“栽桑植桐,子孙不穷”。民国《霞浦县志》这样记载:“桐子,亦可榨油。树大于油茶,其子与小瓜同,春花而夏实。种桐子不宜生地,开园二三年即可。九月底摘其子,置于阴处,旬月壳腐取子,造油与茶油同法,是谓桐油。髹家煮于釜,以砒霜、干土制而粘其质,用以髹器,亦漆志流亚。”桐油做好之后,蘸和在植物纤维或纺织品上,具有防水耐磨经用的性能。福鼎是沿海渔业发达地区,男人们要外出打鱼,海上作业。“岸桐花开春欲老,日断斜阳芳信杳。”女人们给渔网涂桐油,同时也涂上了自己一份密密麻麻的相思和记挂。
琴瑟和鸣,梧桐多思。伏羲发明的琴瑟,就是由梧桐木制成的,带有空腔,丝绳为弦。李商隐的诗歌写尽了琴瑟的深情:“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台湾,桐花又被叫作“五月雪”,因为它四月开花,五月开始纷纷掉落,落英缤纷恰似五月飘雪,台湾客家在这时会举办隆重的“桐花祭”。一般的花是在绽放过后枯黄凋萎最终掉落,据说桐花却是在最成熟最美丽最灿烂的那一天立即掉落,一朵接一朵,一片接一片,前赴后继,无怨无悔。旧时的桐城,每到初夏,漫山遍野开满了白色的花朵,一阵风过,漫天飘起细碎的花瓣,織成雪白的花雨,构成了美丽浪漫的“五月飞雪”图。桐花花开也浪漫,落英更缤纷悲壮,“桐花万里丹山路”,桐花凋零的时候,如歌如泣,地上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茵褥。
五月的桐城,如果你来,一定要在这样飞舞着雪白花瓣的山岗上,再读一遍席慕蓉那首《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山岗上的桐花,乍放如雪,那样洁白美丽的花,让整个世界瞬间充盈,让内心瞬间颤抖和波澜起伏,原来那些满山遍野的白色花瓣,是我们那姗姗而去的青春。我依稀看到那个穿着碎花衣衫的少女,在故乡的村口上,不停地向远处张望。在溽热的夏天,在蝉鸣的午后,我们从人群中走来,从梦境中醒来。“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眩目,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记忆复活,旧梦重现,我们那模糊而远去的青春,和种种人生期许美好的想象,顿时在这样的桐山花海中呼啸而来。
大荒“李子柒”
大荒的董事长付明峰站在一处叫作方家山的圆岗山顶上,一身黑衣,脚下褐色的石头,周围穿着白色汉服煮茶的女孩,看似就在头顶飘着的浮云,纯净幽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插画和剪影。天高云淡,惠风和畅,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付明峰把和白茶相拥的每一天,演绎成了大荒版的“李子柒”。
这是位于福鼎白茶核心产区太姥山黄金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岗,占地万余亩。山岗上喝茶的案几,是浑然天成的圆润石头。清风旷野,天地辽阔,大家盘坐在蒲团上喝茶,中间石头有一凹处,唤作“天水”,基石在干旱之际,这里也有水汩汩冒出,清澈甘洌。杜甫有诗“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石案旁边放着绿色的灵鼓,四周就是茂盛的老白茶树,一株株伸长着绿油油的枝叶,在初夏的阳光下欣欣然摇颤。
老白茶树旁边,竟然还有一只美丽的彩色大鸟,红冠白羽,拖着像孔雀一样长长的白色尾裙,美丽洁白,超凡脱俗。看见团团围坐喝茶的人群,那大鸟并不躲闪,反而像在自家庭院一样踱起步来。我们以为这是大荒养的宠物,付明峰说,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对栖息地要求很高,属于森林里面的仙鸟,有的地方也叫“凤凰鸟”。据说李白非常喜欢白鹇的高洁纯美和超脱不凡,他很想得到一对白鹇,无奈白鹇仙气十足,求而不得,为此他赠诗给胡公:“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但是在大荒的茶园,却有一群自由自在的白鹇,因为和大家朝夕相处,它们早成了相熟的朋友,大荒基地是白鹇和人类共同的庭院。你喝茶,它采花,你敲鼓,它伴舞。同行的一位北方老师,索性敲着灵鼓唱起来:“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悠长绵软的歌声在这清风明月、石台高悬的大荒山上回旋,也在付明峰的心里激荡。这个1981年出生,看起来儒雅书卷的小伙子,名字里面就带有山的隐喻。1999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做了20年的律师。皇城根下,一线城市,律师天团,这样的词汇组合所展现的生活步调,像一杯浓郁的咖啡,暗黑的色泽,快速的节奏,喧闹沸腾,昼夜不歇。
老家在福鼎的付明峰,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去回味品赏故乡的白茶,但是托他买茶叶的朋友越来越多。福鼎的白茶在京城的口碑越来越好,每年预定的量也越来越多,而明峰,似乎成了朋友们购买白茶的品牌信任和拿货渠道。 2018年,付明峰做了个大胆决定,回福鼎老家,做白茶产业。挪威作家阿澜说过:“我们已经习惯了所谓舒适的城市生活,但偶尔也需要去体验一下自然的浩瀚,感知我们到底来自何方。”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做一个归隐田园的美梦。从地产商、微商、电商到民宿老板,从荒野田园、牧歌田园、虚拟田园到假日田园、味觉田园等等,田园是一台逃离喧嚣的时光穿梭机,是一味暂时镇痛的麻药,或者说是一个树洞,用于疗愈无处安放的现代性焦虑。
明峰回来了,但是他不是回来疗伤,不是归隐,而是把几十年一线城市的学识、眼界、阅历和经验,融入了故乡福鼎,融入了太姥山这片土地。
福鼎的融,是天地方圆的融,是顺其自然的融;福鼎的融,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是山和海的交汇,是天和地的贯通。大荒茶业的理念是:我们不种植茶,我们只是老白茶树的搬运工。明峰和他的团队,像是拯救寻找大熊猫一样,深入老林老村,去寻觅那些淹没在荒山,淹没在野草,甚至近乎被当地农民砍了当火烧的白茶树。
这些生长在荒郊野外的老白茶树,在没有被付明峰和他的伙伴移种到方家山的时候,它们就是在荒郊野外的普通茶树,淹没在杂草灌木中,淹没在岁月遗忘中,荒于打理,疏于修剪。时间长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一棵茶树,还是一株灌木丛。稀稀落落的老白茶,单纯靠农户个体家庭,形成不了规模,也产生不了产量。这些茶树,多少年一直孤独寂寞地兀自生长,有多少产量,能出多少产量,都是靠天吃饭,树老了,茶叶少了,有的自生自灭,有的沦为柴火的命運。
明峰和他的团队,这四年不断在做一件事情,把这些老白茶树从无人问津的荒野里请出来,迁移到了太姥山海拔600至800米茶树生长黄金高度的方家山。大荒的茶园现在有100多个白茶品种,20多万株这样的荒山老白茶树,这些老茶树的树龄平均在三十年以上,最长者已逾百年。在晨钟暮鼓、云蒸霞蔚中,汲取天地精华,与兰花仙草为邻,和松树杉木共生。看白鹇蹁跹,沐日月光华。每一株白茶都有自己的二维码,有自己的出生地,有说明书,有自己的经纬度,它们是大荒的主人,也是这块土地的守护神。原来单打独斗,现在有了规模、品牌效应;原来移植存活率只有20%—30%,现在存活率在98%以上;原来一亩地收成也就三四千元,现在一亩地收成少说也有2万元;原来没有完整评价体系,现在有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制定的标准。
大荒茶业保护老茶树的自然生长状态,不施化肥,不喷农药,只是除去枯枝败叶,让茶树通风,沐浴阳光,更充分地吸纳大自然的养分。茶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茶。制作上最为自然,将新鲜茶叶摊放在竹篾上置于微弱阳光下,或置于通风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待晾晒至七八成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不破坏酶,又不促进氧化作用,毫香清远,汤鲜留甘。陆羽《茶经》里说过:“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烁石,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荒野的老白茶,在大荒成了茶之上品,重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去年底,大荒茶业被评为国家级福鼎白茶森林康养基地,在宁德区属于首家。集茶旅、度假、康养于一体,打造森林荒野老白树茶园、林茶共生露营地、白茶主题酒店等为一体的康养度假胜地,这大概就是付明峰心目构筑的“桃花源”。
白居易的好友卢仝以善吟“茶诗”而闻名,他的《七碗茶歌》和陆羽的《茶经》同为经典:“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心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太姥山一直被誉为“海上仙都”,卢仝的七碗茶,倒是应了在这“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的大荒茶山上,喝着大荒老白茶的精妙注解。
“一杯荒茶,不恋繁华”,这是大荒茶业的初心。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