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与仪式感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boy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茶道,有日本专美于前,中国只好将古往今来各种茶事的存续的内涵笼统归入“茶文化”,而将其具体的操作形式称为“茶艺”。对此,国内茶人往往颇多无奈与不甘。然而抛开民族感情的视角,来审视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客观发展情形,来引发借鉴与思考,却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日本茶道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规矩多。时间控制、流程安排、动作要求、言谈对答等处处顾虑。其繁缛、隆重而似乎缺乏实质口腹内容的茶事活动,在不了解日本茶道文化魅力的人们看来,堪称“枯‘水厄’”。然而,这些拘束的表面现象传达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正是日本茶道强烈的仪式感。如何去理解这种仪式感的存在,是理解日本茶道的重点之一,对于中国茶文化的推广方式,也会产生有益的启示。
  所谓“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之所以成为“仪式”,是源于它控制的是人们思想层面的象征意义,而非生活中的直接实用价值。“仪式感”则是近年来网络上的流行语,“好生活需要仪式感”、“应设立国家阅读节,用节日唤起阅读仪式感”等创意性网文标题,暗含着“仪式感”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潜台词。那么,具体到日本茶道,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仪式感存在的意义呢?
  1977年,古川彻三在《茶道美学》一书中,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的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他指出:所谓艺术的隔离性是有意识地与自然的世界和日常的世界隔离开,以此来确立艺术世界自身的独立性。这个定义既可以用于对茶道文化的阐释,也可适用于各种艺术性活动。如京剧需要夸张的扮相、身段和唱腔;交响乐需要明亮的舞台和观众的盛装。就连时下流行的行为艺术。也要借助道具和超乎想象的夸张创意,来将自己的艺术与生活闹剧相区分。
  在日本的日常饮食习惯中,正如同中国的“开门七件事”一样,茶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世俗饮料。日本惯用语中,用“日常茶饭事”一词来形容生活的琐碎庸常之事。甚至有字面意思为“用肚脐煮茶”、“茶叶袋子压咸菜缸”这样的俗语存在。可见饮茶习惯,贯穿着日本人生活的各个细节,茶在日本民众生活中也并不是高高在上。
  那么,一直定位于贵族化的交际与修养方式的茶道文化中,又是如何将茶与现实生活相区隔,赋予茶事活动以应有的艺术性呢?如同书法前要静心研墨,礼佛时要上香跪拜……这些用固定的仪式性步骤来调整心态,进入境界的手段。它们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审美取向甚至生理科学。
  同样,一场茶事活动中,从客人们开始步入主人精心设置的茶庭,便已经进入了暂时脱离俗世生活的心理准备阶段。进入了一个只有主人、客人、各种等待着被鉴赏的珍贵茶道具、茶饮食所组成的小世界,融入了一种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去感受彼此之间平等敬重、珍视诚意的氛围之中。当客人进入主人精心设计的、清幽雅致的茶庭中,曲径通幽,欣赏了处处别致的景致,再进入茶室特意设置得非常低矮的小门,以示放低身姿之后,眼界另开,茶室内各种和风精妙的道具,禅意的挂轴,庄重奉客的主人,尽在眼前。一系列颇具戏剧性的情节安排后,大家都完整地进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中。
  茶事活动的进行中,有很多看似无端的规矩。细细深究,均有其背后的深意,也参与了这种仪式感的造就。如主人撤污水罐要从身子左侧进行;并排而坐的四名客人,位首的主要客人离席时要左转身,其余两名次要客人转身时要向右转身。左右之别令人迷惑。其实这皆出于“代表脏污或隐私部分要尽量少停留在别人的视线中”这一原则罢了。欣赏茶碗、茶勺、茶罐等茶具的时候,要先向茶具鞠躬致礼;有图案的茶具摆放的时候。要将美丽的正面图案面向别人,让茶具的背面朝向自己;用有图案的茶碗喝茶时,应避免在茶碗有图案的一面“下嘴”;吃小巧而精美的茶点心时要一口吃尽,不可把咬得破败的点心放回盘中……只要你能以一颗体贴而敬重的心,把茶具茶点也当做灵物来敬惜,将它最美好的形象展示给别人,避免将它不美的状态曝露于众,那么就会发现,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其实是理所应当的习惯。
  至于点茶的手法、拿茶具的方式、甚至主客在茶席上行走的步伐、品用茶汤茶食的具体步骤……这些环节,是在长久反复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为稳妥有效的路径和程式,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上消弭人们的慌乱、避免拿递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失手,防止自己的行动干扰了下一个步骤,将自己的所有举止都包含在一个最为配合默契、行进顺畅的、有效率的流程中。
  类似的“规矩”,在茶道活动中数不胜数。茶人们在茶事活动中,按部就班的加以演练,习惯成自然后,不明就里的人们会忘记了他原本真实的用意,而当做机械的规矩来学习。一方面,这增加了学习与演练的难度,但是,一丝不苟的仪式感,也增加了人们对茶事的敬畏之心,而将茶道中的茶,与浸泡在日常凡间生活中的“茶”形成了有效的区隔。
  堪称吊诡的是,日本茶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将茶道的规程近乎机械地仪式化,建立今天看来令人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茶道仪式性细节规范,其最初的动机,竟然是为了给文化修养不高的庶民阶层广泛地参与到茶道活动中而创造条件。下级武士、商人与庶民限于出身与受教育程度,难以对茶道艺术精髓心领神会、默契应对。有了茶道礼仪的细致规则,他们才能找到在艺术活动中自处的信心,不用因畏惧出丑而对道艺文化敬而远之。
  而今,我国茶文化在博大精深的底蕴之上,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对于“茶艺”这种提升仪式感的茶文化推广方式,人们却仍然评价不一。其主要的一种负面评价,就是这样喝茶太假太累,做作不自在。人们会形成这样的逆反心理,部分原因在于当前很多茶艺的设计具有随意性,往往源于一种花哨煽情的展示欲,而并非源于对主客“合理”并“合礼”的体贴礼敬(其实这样的饮茶程式,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茶艺。)。而更大的内在原因,则是人们忽略了“仪式感”对生活与艺术进行区隔的作用。中国茶文化,需要真正优秀的茶艺茶礼,需要对“仪式感”有正确的理解、恰当应用。对此,日本茶道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去思索,并创造性地借鉴的地方。
其他文献
茶文化是人类最生活化的成就。范围广泛。包含的主要元素有茶学、茶道、茶德、茶艺、茶礼、茶技、茶俗等等,禅、道、儒等宗教哲学融和了这些元素而形成的“茶文化学”,现在逐渐形成为一门显学。  禅茶,是茶文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所谓的茶中“禅”,不单是禅宗所说的“禅”,而是通宗通教的“禅”;于是,“禅茶一味”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的最高原则。茶文化应该根据禅茶方法来从事活动,荼文化事
期刊
应邀到日本去开会,于是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去的地方不是东京。不是大阪,也不是名古屋,而是不见经传的小城加贺市。所谓的“不见经传”的“经传”向来指的是“大经大传”,从来都不是一个客观的用语。小城自有小城的经传,自有小城的风采,也自有引以为傲的几景几宝。  加贺的宝贝有“九古烧”陶器,有“清酒”,有“木漆器”以及名叫“和果子”的软糯日本茶食,不过首当其冲的却是“加贺棒茶”,一种变废为宝的茶中另类。确
期刊
传统的中国民居,客厅往往会摆一张桌子,两边是对称的太师椅。这张桌子,就是茶桌。客来奉茶,是中国传统的礼仪,茶桌不仅是家俱。还是礼仪不可或缺的器具呢。  桌与几是有区别的,正如狗与犬有细微的不同一样,《说文解字》无“桌”字,卓字的释义为“高也”,有“几”字,释义为“踞几也,象形。《周礼》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可见,桌与几,实际上分别是为垂足坐与踞坐而设的。论起年代来,显然是几在前而桌
期刊
引人注目的包装可以非常简单也可能极其奢华,但不论形式怎样,都传达着商家的定位以及考虑是否周全。普洱茶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伴随着普洱茶包装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它们相伴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不断给人惊喜。从最初的竹壳装,到绵纸包装,再到后来的纸盒装、锦缎装、瓷罐装、紫砂装、木器装,到如今体现时尚精致的奢侈装、轻奢侈装……强调材料生态环保的同时,给包装赋予了可持续性利用的要求。  
期刊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和普洱茶的缘分也似这般奇妙,初识普洱茶是在那个把普洱茶神话了的狂热收藏年代,一个常到云南出差的朋友带着一饼传说中的熟普,非常吝啬地泡了一次,其味如药,为了体现我等亦非俗人,硬着头皮喝到最后,从此对普洱茶生出几分敬畏。  那时候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绿茶情缘。上大学的时候,家中做生意,也经营茶叶,每有佳品,父亲舍不得喝,一层层包裹起来寄给我,那些顶级的毛尖
期刊
说起茶,人们总会想到清幽淡雅的环境,静谧宜人的茶香,手握茶杯,慢慢悠悠地感受每一款茶的滋味。但在上海白领们的生活中,忙碌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似乎将仅有的休息时间都已炸干,于是,每天下午3点一刻的下午茶时光竟成了她们最宝贵的休闲时光。  用美丽的茶水调制出缤纷多彩的茶饮是很适合当做下午茶的,爱美的你花上点小心思,调制一杯茶饮,把健康分子和美丽心情都放入每一款茶饮中。那些忙里偷闲的白领们,因此有了休
期刊
本次茶展使得国内许多知名茶产区地方政府和企业抱团参展,各地名茶齐齐亮相吸引了香港乃至世界各地消费者、商家以及产业界人士的目光在参展的同时,各地政府和企业抓住机遇在香港举办招商推介会,延续内地企业频繁在港招商的趋势。    观音韵牵动闽港情安溪茶企满载而归    香港茶展期间,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了为期一周的“安溪铁观音神州行香江行”大型考察交流采风活动,希望借助香港国际茶展平台,进一步扩大安溪铁观音
期刊
精心打造亚洲新茶市    香港国际茶展在8月13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典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担任主礼嘉宾。香港贸发局助理总裁叶泽恩表示:“香港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与世界主要产茶区,尤其是中国内地十分接近,并且拥有自由完善的经济体系及亚洲首选的采购平台。这些优势均有助于香港发展成为环球茶叶及茶制品的贸易中心。香港与主要茶叶产区十分接近,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及完善的物流服务配套,香港在市
期刊
近几年来,名茶中冠以“某韵”的逐渐多起来了。简辑之,就有铁观音之“音韵”、普洱茶之“陈韵”、凤凰单丛之“山韵”、岭头单丛之“蜜韵”、台湾冻顶乌龙之“喉韵”、黄山毛峰之“冷韵”、西湖龙井之“雅韵”等等。  韵字本多用于文学艺术、山水人物等,如文韵、诗韵、画韵、神韵、风韵、气韵等等。这东西好似只有高人才会领悟,行家才能解读。  韵字用到茶上,有的能感觉、可辩识,有的似乎太深奥了,无法领会,如“雅韵”,
期刊
古人向来对充满天地自然灵气的草木花卉、风霜雨露抱着一种无比喜爱的心情。所以古代的隐士名家常常采花草为食、吸风饮露解渴,并把这作为自己高洁傲岸、特立独行品格的代表。古人相信人的清与浊、高雅与庸俗很大程度上和自己食用的东西相关,能像神仙一样只靠自然精华生存,品行自然不同芸芸众生。由这条先秦的线索追溯,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古人把喝茶作为文人雅士相交、待客接物的必备礼节。  很多茶都生长在青山翠谷,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