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向家坝水电站地下厂房蜗壳层混凝土具有结构平面尺寸大、结构体型复杂、预埋管路等埋件多、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埋件安装与备仓穿插进行,施工干扰大等特点。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及浇筑过程中对蜗壳和座环的抬动变形要求高,故采用对蜗壳及座环安装百分表进行观测,以保证蜗壳混凝土浇筑质量。
[关键词]向家坝 地下厂房 蜗壳 混凝土浇筑 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078-02
1 工程概况
向家坝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水富县(右岸)和四川省宜宾县(左岸)境内金沙江下游,是金沙江水电基地最后一级水电站。上距溪洛渡水电站坝址157公里,电站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384米,最大坝高162米,坝顶长度909.26米。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5.88万平方公里,占金沙江流域面积的97%,多年平均径流量3810立方米/秒。水库总库容51.63亿立方米,调节库容9亿立方米,回水长度156.6公里。电站装机容量640万kW,保证出电200.9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307.47亿kW.H。总投资约542亿元。是我国目前整体规模第三大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向家坝右岸地下厂房开挖尺寸255m×33.4m×88.2m(长×宽×高),主厂房共布置4台单机容量800MW的水輪发电机组,机组间距40m,
1.1施工特点及难点
(1)主厂房蜗壳层混凝土具有结构平面尺寸大、结构体型复杂、预埋管路等埋件多、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埋件安装与备仓穿插进行,施工干扰大等特点。
(2)蜗壳二期混凝土坑内净空尺寸较小。由于向家坝单机容量为目前世界之最,其金属蜗壳尺寸巨大,蜗壳底部距离混凝土面最小间隙在0.76m~ 1.5m之间,钢筋安装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辅以绑条焊。安装难度大。
(3)作为重要部位,主厂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要求较高。
(4)蜗壳和座环抬动变形要求高,座环要求抬动不超过0.25mm。
1.2模板施工
主要采用组合钢模(P6015、P3015、P1015),模板加固采用φ48钢管作横竖围令,模板设拉条与内支撑,拉条采用φ14拉条,内支撑采用φ25钢筋,拉条间排距75cm。
2混凝土浇筑
2.1(1)先浇块砼浇筑
蜗壳砼浇筑手段为皮带机+溜槽、泵机+溜槽、桥机(辅助),泵送砼坍落度16~18cm,溜槽自卸砼坍落度13cm~15cm,桥机挂吊罐浇筑砼坍落度7~9cm,泵送自密实砼扩散度55~65cm。在蜗壳座环阴角处启动砂浆泵泵送砂浆,砂浆泵配比:水:水泥:砂=1:2:3.5,砂浆泵泵管管径64mm。
在蜗壳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前,分别在每个象限埋设5根高泵管及2根低泵管,管径150mm,泵送混凝土浇筑蜗壳阴角部位。砼从仓面蜗壳外上游侧开仓平铺法浇筑,人员在蜗壳内、外侧同时振捣,外高内低,确保蜗壳外侧混凝土挤进蜗壳底部和内侧。浇筑到蜗壳底部以上后,采用径向低泵管继续泵送砼,施工人员继续在蜗壳内侧振捣,当阴角处已无法人工振捣时施工人员从封头模板撤出仓面,启动高泵管泵送自密实混凝土,蜗壳外侧溜槽和桥机继续浇筑蜗壳外侧砼。浇筑过程中利用基础环上预留的φ125mm孔对内侧进行振捣,当砼浇筑至基础环环板顶面,且环板上孔洞停止冒浆后,用木塞将环板上的振捣孔封堵,启动砂浆泵泵送砂浆,由桥机挂吊罐供料,泵送压力按不大于0.2MPa控制,以确保泵送过程中抬动变形值控制在在机组厂家允许范围内。
(2)后浇块砼浇筑
蜗壳内侧(低泵管)和外侧同时开仓,从蜗壳半径较大侧开仓“坡浇法”浇筑,人员可先进入蜗壳阴角进行振捣,使混凝土料沿蜗壳流向依次将底部覆盖,施工人员最后从蜗壳半径较小的部位撤出,同时启动高泵管泵自密实混凝土,后续浇筑方式与先浇块相同。
(3)浇筑强度分析
蜗壳砼第1层最大仓面面积(两个象限)约275m2,砼初凝时间约9小时,按4小时胚层覆盖控制,平铺法浇筑,坯层厚度50cm,需保证每小时入仓强度为(275×0.5)÷4=34.4m3,1台泵机+1趟溜槽+1台桥机(辅助)联合浇筑可满足浇筑强度要求。
2.2第2~5层砼浇筑
第2~5层砼采取平铺法浇筑,溜槽与桥机挂吊罐均浇筑常态二级砼,每浇筑层收仓面与蜗壳交角处做倒角处理。砼下料时要防止骨料堆积,及时将堆积的大骨料分散开来。
浇筑强度分析:蜗壳砼第2层仓面面积最大,其中面积最大仓位约760m2,平铺法浇筑,坯层厚度40cm,胚层覆盖时间按4小时控制。需保证每小时入仓强度为(760×0.4)÷4=76m3,2趟溜槽+1台桥机(辅助)联合入仓可满足浇筑强度要求。
2.3混凝土温度控制
2.3.1冷却水管安装
仓内冷却水管间距按照150×150cm布置(蜗壳第一层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时加密至1m×m),采用φ32PE管,呈蛇形布置,每仓第1层水管铺设于施工缝面,层间距按150cm控制,中上部的冷却水管采用铅丝牢固绑扎在操作架管上,水管距边1.5m左右。单组水管总长应不超过250m。水管开仓前及浇筑过程中均应进行通水检查,通水压力0.3~0.4MPa,发现漏水现象立即处理。
2.3.2蜗壳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及出机口温度
混凝土会议研究,蜗壳二期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按38℃控制;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配合比中胶凝材料总用量达到330kg/m3以上的特殊部位按43℃控制。蜗壳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按14℃控制。
为满足温控要求,11月~次年3月砼采用自然入仓,4~10月采用通冷却水方式,开仓后,采取个性化方式,前3~5d采用25~35L/min的大流量进行冷却通水,达到最高温度后采用15~20L/min的流量进行冷却通水(控制降温幅度每天不超过1℃)。 4~10月通制冷水.,进水温度≤12℃的,出水口温度≤16℃。11~次年3月通江水冷却,
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筑前,在仓内埋设测温管和温度计,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以便调控冷却水通水流量和时间,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3灌浆
3.1施工准备
右岸地下厂房蜗壳灌浆分为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和蜗壳底部钢衬接触灌浆。蜗壳阴角部位采用可重复回填灌浆管;蜗壳底部采用可重复接触灌浆管和预埋拔管。
充气管要具备一定的膨胀性、耐压性、收缩性,按照设计的埋管长度加工成封闭的管路,安装充气阀门,在埋设前要进行24小时的充气密封性检查。
3.2回填灌浆
3.2.1蜗壳阴角埋管
(1)在蜗壳混凝土备仓过程中进行回填灌浆埋管,埋管采用φ38mm可重复灌浆管,用专用固定卡紧贴固定在蜗壳外管壁。在可重复灌浆管两侧端部用φ25mmPVC管相接,一根作为进浆引管,另一根作为回浆管,灌浆管、排气管安装完成后在管口做好保护并作出醒目标记。
(2)灌浆管路在预埋过程中与钢筋、泵管、蜗壳钢支墩等发生干扰时,在不改变灌浆系统管路布置的前提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盯仓保护,确保管路不受损坏。灌浆前对灌浆管进行检查,确保管路畅通。
3.2.2蝸壳阴角回填灌浆
(1)回填灌浆应在混凝土施工完成7天后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施工。
(2)回填灌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其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水泥灌浆规范的标准。
(3)灌浆前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或施工缺陷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进行事先封堵处理。
(4)地下厂房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由低处孔向高处孔灌,分两个次序进行;先灌一序1、3管,再灌2管;灌浆时注入水灰比为0.5:1的水泥浆,灌浆压力为0.1MPa。当排气孔返出浓浆(与进浆比重基本一致)后用木塞由低到高依次堵上,达到设计压力后,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灌浆;停止灌浆后,将可重复灌浆管内的浆液用大流量无压水(或水压小于灌浆压力)冲洗干净,以备下次灌浆(每次注浆完毕之后立即清理,可进行多次重复灌浆)。当可重复灌浆管无法再灌入浆液后,要尝试从最高点排气孔进行倒灌浆。
3.3接触灌浆
3.3.1蜗壳底部埋管
蜗壳底部沿中心线外侧布置拔管,内侧2m范围蛇形布置可重复接触灌浆管。
(1)拔管布置:以蜗壳底部最低轴线中心线处布置一根DN32mmPVC管作进浆管,在DN32mmPVC管上布置三通与拔管之间连接,拔管的间距为2m。
(2)拔管及DN32mmPVC灌浆主管均用1寸钢管或硬质PVC管剖成一半后制作的托架固定,用φ8mm钢筋焊接在蜗壳底部环行钢筋网上,托架间距不宜太大,安装时需保持拔管顺直,紧紧贴住蜗壳底部钢板。拔管安装完成后,对管口采用木塞进行保护,并作好标识。
(3)管路安装完成后,对拔管管路通气,经自检合格后方可报请验收,验收后对管路进行保护。砼开仓前再对管路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拔管是否有脱落、漏气。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拔管的拔出时间按砼的初凝时间控制,在底部砼初凝后约6-8小时(现场试验确定)即可进行拔管作业。拔管应缓慢均匀的拔出,拔除后用压力风检查管路的通畅情况,并将里面的细微杂物吹出。
(4)蜗壳沿中心线内侧2m范围蛇形布置可重复接触灌浆管,间距为2m,埋管方法同蜗壳阴角埋管。
3.3.2蜗壳底部接触灌浆
(1)接触灌浆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7天后进行施工。
(2)接触灌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其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标准。
(3)灌浆前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或施工缺陷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进行事先封堵处理。
(4)地下厂房蜗壳底部接触灌浆由低处孔向高处孔灌,先对外侧的拔管进行灌浆,再对内侧的可重复灌浆管进行灌浆。拔管灌浆时,自灌浆主管注入水灰比为0.5:1的水泥浆,灌浆压力为0.1MPa,拔管孔口返浓浆后依次用木塞封堵,封堵后灌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0.1MPa后,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5min即可结束灌浆。可重复灌浆方法与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方法相同。
3.4灌浆质量检查
蜗壳底部接触灌浆结束3天后采用锤击法进行灌浆质量检查施工。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向排气管内注入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压力为0.1MPa(与灌浆压力相同),初始10min内注入浆量不大于10L为合格,超过10L视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部位要利用可重复灌浆管或排气管按照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技术要求进行补浆,再进行质量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4混凝土浇筑期间蜗壳、座环变形检监测
4.1变形监测仪器安装及变形控制标准
座环、基础环抬动变形监测测点布置:在座环的四个象限内布置4个点位(布置于+Y、+X、-Y、-X处),每个点分别安装一组径向、轴向百分表,用于观测座环径向、垂直向的抬动。位移情况控制标准要求不大于0.2mm;蜗壳顶部安装两块百分表观测蜗壳的抬动情况,变形量(上浮量)要求不大于2.5mm;
在混凝土开仓及灌浆前专职观测记录员对座环及蜗壳顶部百分表进行初始值观测,混凝土浇筑及灌浆过程中要求24小时旁站观测,并做好百分表的保护工作。浇筑期间,混凝土未接触蜗壳底部时每小时观测一次,混凝土接触住蜗壳底部时30分钟观测一次。当座环上的百分表变化0.15mm、蜗壳顶部百分表抬动2mm时要求暂停混凝土浇筑。并将抬动变形情况汇报相关领导,同时按15分钟持续一次观测,直至变形值回落稳定,再进行混凝土或灌浆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机电标还同步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蜗壳、座环抬动值进行了观测。
结语:向家坝右岸地下厂房蜗壳回填混凝土浇筑质量良好。抬动变形均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向家坝 地下厂房 蜗壳 混凝土浇筑 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078-02
1 工程概况
向家坝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水富县(右岸)和四川省宜宾县(左岸)境内金沙江下游,是金沙江水电基地最后一级水电站。上距溪洛渡水电站坝址157公里,电站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384米,最大坝高162米,坝顶长度909.26米。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5.88万平方公里,占金沙江流域面积的97%,多年平均径流量3810立方米/秒。水库总库容51.63亿立方米,调节库容9亿立方米,回水长度156.6公里。电站装机容量640万kW,保证出电200.9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307.47亿kW.H。总投资约542亿元。是我国目前整体规模第三大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向家坝右岸地下厂房开挖尺寸255m×33.4m×88.2m(长×宽×高),主厂房共布置4台单机容量800MW的水輪发电机组,机组间距40m,
1.1施工特点及难点
(1)主厂房蜗壳层混凝土具有结构平面尺寸大、结构体型复杂、预埋管路等埋件多、技术要求高、施工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埋件安装与备仓穿插进行,施工干扰大等特点。
(2)蜗壳二期混凝土坑内净空尺寸较小。由于向家坝单机容量为目前世界之最,其金属蜗壳尺寸巨大,蜗壳底部距离混凝土面最小间隙在0.76m~ 1.5m之间,钢筋安装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辅以绑条焊。安装难度大。
(3)作为重要部位,主厂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要求较高。
(4)蜗壳和座环抬动变形要求高,座环要求抬动不超过0.25mm。
1.2模板施工
主要采用组合钢模(P6015、P3015、P1015),模板加固采用φ48钢管作横竖围令,模板设拉条与内支撑,拉条采用φ14拉条,内支撑采用φ25钢筋,拉条间排距75cm。
2混凝土浇筑
2.1(1)先浇块砼浇筑
蜗壳砼浇筑手段为皮带机+溜槽、泵机+溜槽、桥机(辅助),泵送砼坍落度16~18cm,溜槽自卸砼坍落度13cm~15cm,桥机挂吊罐浇筑砼坍落度7~9cm,泵送自密实砼扩散度55~65cm。在蜗壳座环阴角处启动砂浆泵泵送砂浆,砂浆泵配比:水:水泥:砂=1:2:3.5,砂浆泵泵管管径64mm。
在蜗壳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前,分别在每个象限埋设5根高泵管及2根低泵管,管径150mm,泵送混凝土浇筑蜗壳阴角部位。砼从仓面蜗壳外上游侧开仓平铺法浇筑,人员在蜗壳内、外侧同时振捣,外高内低,确保蜗壳外侧混凝土挤进蜗壳底部和内侧。浇筑到蜗壳底部以上后,采用径向低泵管继续泵送砼,施工人员继续在蜗壳内侧振捣,当阴角处已无法人工振捣时施工人员从封头模板撤出仓面,启动高泵管泵送自密实混凝土,蜗壳外侧溜槽和桥机继续浇筑蜗壳外侧砼。浇筑过程中利用基础环上预留的φ125mm孔对内侧进行振捣,当砼浇筑至基础环环板顶面,且环板上孔洞停止冒浆后,用木塞将环板上的振捣孔封堵,启动砂浆泵泵送砂浆,由桥机挂吊罐供料,泵送压力按不大于0.2MPa控制,以确保泵送过程中抬动变形值控制在在机组厂家允许范围内。
(2)后浇块砼浇筑
蜗壳内侧(低泵管)和外侧同时开仓,从蜗壳半径较大侧开仓“坡浇法”浇筑,人员可先进入蜗壳阴角进行振捣,使混凝土料沿蜗壳流向依次将底部覆盖,施工人员最后从蜗壳半径较小的部位撤出,同时启动高泵管泵自密实混凝土,后续浇筑方式与先浇块相同。
(3)浇筑强度分析
蜗壳砼第1层最大仓面面积(两个象限)约275m2,砼初凝时间约9小时,按4小时胚层覆盖控制,平铺法浇筑,坯层厚度50cm,需保证每小时入仓强度为(275×0.5)÷4=34.4m3,1台泵机+1趟溜槽+1台桥机(辅助)联合浇筑可满足浇筑强度要求。
2.2第2~5层砼浇筑
第2~5层砼采取平铺法浇筑,溜槽与桥机挂吊罐均浇筑常态二级砼,每浇筑层收仓面与蜗壳交角处做倒角处理。砼下料时要防止骨料堆积,及时将堆积的大骨料分散开来。
浇筑强度分析:蜗壳砼第2层仓面面积最大,其中面积最大仓位约760m2,平铺法浇筑,坯层厚度40cm,胚层覆盖时间按4小时控制。需保证每小时入仓强度为(760×0.4)÷4=76m3,2趟溜槽+1台桥机(辅助)联合入仓可满足浇筑强度要求。
2.3混凝土温度控制
2.3.1冷却水管安装
仓内冷却水管间距按照150×150cm布置(蜗壳第一层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时加密至1m×m),采用φ32PE管,呈蛇形布置,每仓第1层水管铺设于施工缝面,层间距按150cm控制,中上部的冷却水管采用铅丝牢固绑扎在操作架管上,水管距边1.5m左右。单组水管总长应不超过250m。水管开仓前及浇筑过程中均应进行通水检查,通水压力0.3~0.4MPa,发现漏水现象立即处理。
2.3.2蜗壳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及出机口温度
混凝土会议研究,蜗壳二期混凝土允许最高温度按38℃控制;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或配合比中胶凝材料总用量达到330kg/m3以上的特殊部位按43℃控制。蜗壳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按14℃控制。
为满足温控要求,11月~次年3月砼采用自然入仓,4~10月采用通冷却水方式,开仓后,采取个性化方式,前3~5d采用25~35L/min的大流量进行冷却通水,达到最高温度后采用15~20L/min的流量进行冷却通水(控制降温幅度每天不超过1℃)。 4~10月通制冷水.,进水温度≤12℃的,出水口温度≤16℃。11~次年3月通江水冷却,
混凝土内部温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筑前,在仓内埋设测温管和温度计,监控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以便调控冷却水通水流量和时间,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3灌浆
3.1施工准备
右岸地下厂房蜗壳灌浆分为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和蜗壳底部钢衬接触灌浆。蜗壳阴角部位采用可重复回填灌浆管;蜗壳底部采用可重复接触灌浆管和预埋拔管。
充气管要具备一定的膨胀性、耐压性、收缩性,按照设计的埋管长度加工成封闭的管路,安装充气阀门,在埋设前要进行24小时的充气密封性检查。
3.2回填灌浆
3.2.1蜗壳阴角埋管
(1)在蜗壳混凝土备仓过程中进行回填灌浆埋管,埋管采用φ38mm可重复灌浆管,用专用固定卡紧贴固定在蜗壳外管壁。在可重复灌浆管两侧端部用φ25mmPVC管相接,一根作为进浆引管,另一根作为回浆管,灌浆管、排气管安装完成后在管口做好保护并作出醒目标记。
(2)灌浆管路在预埋过程中与钢筋、泵管、蜗壳钢支墩等发生干扰时,在不改变灌浆系统管路布置的前提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盯仓保护,确保管路不受损坏。灌浆前对灌浆管进行检查,确保管路畅通。
3.2.2蝸壳阴角回填灌浆
(1)回填灌浆应在混凝土施工完成7天后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施工。
(2)回填灌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其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水泥灌浆规范的标准。
(3)灌浆前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或施工缺陷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进行事先封堵处理。
(4)地下厂房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由低处孔向高处孔灌,分两个次序进行;先灌一序1、3管,再灌2管;灌浆时注入水灰比为0.5:1的水泥浆,灌浆压力为0.1MPa。当排气孔返出浓浆(与进浆比重基本一致)后用木塞由低到高依次堵上,达到设计压力后,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灌浆;停止灌浆后,将可重复灌浆管内的浆液用大流量无压水(或水压小于灌浆压力)冲洗干净,以备下次灌浆(每次注浆完毕之后立即清理,可进行多次重复灌浆)。当可重复灌浆管无法再灌入浆液后,要尝试从最高点排气孔进行倒灌浆。
3.3接触灌浆
3.3.1蜗壳底部埋管
蜗壳底部沿中心线外侧布置拔管,内侧2m范围蛇形布置可重复接触灌浆管。
(1)拔管布置:以蜗壳底部最低轴线中心线处布置一根DN32mmPVC管作进浆管,在DN32mmPVC管上布置三通与拔管之间连接,拔管的间距为2m。
(2)拔管及DN32mmPVC灌浆主管均用1寸钢管或硬质PVC管剖成一半后制作的托架固定,用φ8mm钢筋焊接在蜗壳底部环行钢筋网上,托架间距不宜太大,安装时需保持拔管顺直,紧紧贴住蜗壳底部钢板。拔管安装完成后,对管口采用木塞进行保护,并作好标识。
(3)管路安装完成后,对拔管管路通气,经自检合格后方可报请验收,验收后对管路进行保护。砼开仓前再对管路进行一次检查,检查拔管是否有脱落、漏气。砼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拔管的拔出时间按砼的初凝时间控制,在底部砼初凝后约6-8小时(现场试验确定)即可进行拔管作业。拔管应缓慢均匀的拔出,拔除后用压力风检查管路的通畅情况,并将里面的细微杂物吹出。
(4)蜗壳沿中心线内侧2m范围蛇形布置可重复接触灌浆管,间距为2m,埋管方法同蜗壳阴角埋管。
3.3.2蜗壳底部接触灌浆
(1)接触灌浆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7天后进行施工。
(2)接触灌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其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的标准。
(3)灌浆前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或施工缺陷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进行事先封堵处理。
(4)地下厂房蜗壳底部接触灌浆由低处孔向高处孔灌,先对外侧的拔管进行灌浆,再对内侧的可重复灌浆管进行灌浆。拔管灌浆时,自灌浆主管注入水灰比为0.5:1的水泥浆,灌浆压力为0.1MPa,拔管孔口返浓浆后依次用木塞封堵,封堵后灌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0.1MPa后,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5min即可结束灌浆。可重复灌浆方法与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方法相同。
3.4灌浆质量检查
蜗壳底部接触灌浆结束3天后采用锤击法进行灌浆质量检查施工。蜗壳阴角部位回填灌浆向排气管内注入水灰比为2∶1的水泥浆,压力为0.1MPa(与灌浆压力相同),初始10min内注入浆量不大于10L为合格,超过10L视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部位要利用可重复灌浆管或排气管按照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技术要求进行补浆,再进行质量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4混凝土浇筑期间蜗壳、座环变形检监测
4.1变形监测仪器安装及变形控制标准
座环、基础环抬动变形监测测点布置:在座环的四个象限内布置4个点位(布置于+Y、+X、-Y、-X处),每个点分别安装一组径向、轴向百分表,用于观测座环径向、垂直向的抬动。位移情况控制标准要求不大于0.2mm;蜗壳顶部安装两块百分表观测蜗壳的抬动情况,变形量(上浮量)要求不大于2.5mm;
在混凝土开仓及灌浆前专职观测记录员对座环及蜗壳顶部百分表进行初始值观测,混凝土浇筑及灌浆过程中要求24小时旁站观测,并做好百分表的保护工作。浇筑期间,混凝土未接触蜗壳底部时每小时观测一次,混凝土接触住蜗壳底部时30分钟观测一次。当座环上的百分表变化0.15mm、蜗壳顶部百分表抬动2mm时要求暂停混凝土浇筑。并将抬动变形情况汇报相关领导,同时按15分钟持续一次观测,直至变形值回落稳定,再进行混凝土或灌浆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机电标还同步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对蜗壳、座环抬动值进行了观测。
结语:向家坝右岸地下厂房蜗壳回填混凝土浇筑质量良好。抬动变形均在要求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