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上海卷)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9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希望一条生路
  一考生
  摊开一掌阳光,把蒲公英放生到它梦想的天堂;抬起一脚温柔,把嫩草放生在大地的怀抱;撒下一网仁慈,把小鱼放生在海洋的胸膛……放生?放生生命!放生希望!
  放希望一条生路,这是源自心灵深处的仁慈之光,它四射的光芒燃烧着生命的梦想。放生希望,这是大自然的呼唤,也是大自然对人类善意的警告。不要在砍完大树之后还要将小树除根,不要在捞完大鱼之后还要将小鱼杀绝,不要在垦完田地之后还要将小湖埋填……人类一丁点儿的贪婪都是地球无休止的噩梦,而它孱弱的身躯怎能经得住无休止的欲望?既然大的已经满足了需求,那么就放了小的吧!放希望一条生路,给自己一条活路,留点儿仁慈,给地球,也给自己。
  放希望一条生路,才不会把自己逼到绝望的死角,这是一种大智慧!“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类让地球可持续发展,地球才会让人类可持续发展。“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丹麦人的智慧不是能用尺子量出来的,让小鱼长大,不仅又有了大鱼,而且又有新一轮的希望资源被储备,何乐而不为呢?可有些人偏偏愚笨到把其他物种赶尽杀绝后,再乞求上天给他上演一场绝处逢生的奇迹。这些人到头来只会狼狈不堪地反省犯下的罪行,谁让自己把自己赶尽杀绝呢!自以为聪明的人啊,还是真正聪明一点好啊!
  放希望一条生路,才能踏上幸福的开端,这是大自然的承诺。那我们的诚意呢?“数罟”不再“入洿池”,漏网之鱼才会带给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人的贪婪是以很大的加速度前进的,如果不加以限制,最终会以爆炸而终结。轻者把自己炸为灰尘,炸碎自己的幸福;重者把地球炸为碎片,炸碎人类的梦想。聪明的地球人啊,你愿让这悲惨的闹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吗?请放弃那丑恶的欲望,放生那微小的希望,把自己也放生在通往幸福的方向。
  放希望一条生路,不需要空洞的长篇大论,不需要悲壮的誓言决心,只要在举手投足间,用自己心中仁慈的光芒去成全其他生物生存的梦想,在一点一滴的微不足道中,用自己的大智慧为所有的资源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蒲公英盛开了生命的渴望,在天空下舞出飘然的梦想;嫩草蔓延了生命的张扬,在大地上铺就茵茵的绿衣;小鱼繁衍了生命的坚强,在大海里演绎精彩的人生……放希望一条生路,踏一条幸福征途!
  [点评]本文情感真挚自然。文章以“放希望一条生路”为线索,以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强烈地抒发了对放希望生路的渴望之情,更让读者感到“情到深处文自美”。本文语言文采斐然。文章中词汇的丰富、选配的精致、句式的丰厚、变化的错落等,均属上乘。如“摊开一掌阳光,把蒲公英放生到它梦想的天堂”这样诗意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
  
  瞬时的奇葩
  一考生
  对于垂钓者,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将上钩之鱼猛然提出水面。钓得大鱼,暗喜自己运气好,但若钓的是个乳臭未干的细崽呢?放回水里,它会日渐成熟和强壮;放入桶中,它将成为垂钓者并不十分鲜美的晚餐,不过充当了一朵瞬时的奇葩。
  其实,鱼池如社会,我们则人人都是垂钓者。坐在岸上度秒如年的等待苦于黄连,谁不希望早早钓到鱼回家美美地饱餐一顿?但眼前的一切不都是真实,我们必须拿心智分辨哪是虚幻的瞬间奇葩,哪是真实的荒漠戈壁。否则,现在有多饱,未来就有多饿;现在有多悠闲,未来就有多凄苦;现在在芳香的奇葩前陶醉,未来就会在甚于现在十万倍的戈壁里受罪。甚至,当你把看到的奇葩连根拔起揽入怀中时,未来甚至连痛苦不堪的未来都顷刻间不复存在。
  社会如鱼池,当鱼池里的大鱼持续不断时,受益最大的不是我们这些垂钓者吗?所以,当我们一味向社会喊“我要,我要”前,默默付诸“我给,我给”的行动。或许鱼池决定着我们的晚餐,但我们的垂钓绝对决定着鱼池。所以,放生如瞬间奇葩般美轮美奂的小鱼,耐心等待,而后收获如整个花园般持久、殷实的大鱼。
  一朵奇葩无毒,朵朵奇葩却可致命。富士康接连不断的跳楼事件不就是中毒后的结果吗?员工们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而机械的工作,当工作的麻木性延伸到思想,人与人之间的空气便全都改名为“冷漠”。但公司的眼里没有这些,他们至高无上的是产品、是利润、是金钱,他们牢牢抓住这朵奇葩紧不放手,工资和休闲都被苛刻地压榨着的员工便只有窒息而死。还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富士康员工的工资涨幅不小,休闲娱乐也渐渐有了眉目。员工是花园的园丁,是鱼池的鱼苗,是色香味俱全的晚餐,但这桌晚餐可以是佳肴,也可以是毒药。
  炎黄子孙生生世世,繁衍不息,我们一辈又一辈地前仆后继单单为那一朵中华奇葩。但自古便以智慧著称的中华儿女必须拒绝瞬间奇葩。我们可以走得缓慢,但我们必须走得踏实,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大同”的未来。单说工业,若一味拿污染给发展投资,不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会失去土地,失去水体,失去健康,谈何未来?再说文化,如果我们接不好传统文化的大旗,拿不出标志自己时代的思想,流传了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便就戛然而止。根都没有了,谈何未来?
  人啊,拿出智慧去分辨瞬时和久远,别靠近瞬时的奇葩。否则,娇美的它会让你挣扎而死。
  [点评]本文妙有比喻。文章题目“瞬时的奇葩”就用比喻的修辞揭示了作文材料的主旨,而在文中这样的比喻更是到处都是,如“鱼池如社会,我们则人人都是垂钓者”形象地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又如“放生如瞬间奇葩般美轮美奂的小鱼,耐心等待,而后收获如整个花园般持久、殷实的大鱼”则形象地写出了着眼于长远的效果。本文理性飞扬。文章打破了板着面孔说理的笔法,用富含散文韵味的灵动笔墨展开,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了理性的思索,如“社会如鱼池,当鱼池里的大鱼持续不断时,受益最大的不是我们这些垂钓者吗”、“人啊,拿出智慧去分辨瞬时和久远,别靠近瞬时的奇葩”等句子,满载理性,充满哲思。
  
  让地球永葆活力
  一考生
  人作为具有意识与思想的高等生物,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共处,而非统治与掠夺,人类对自然与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碧蓝的天空、清澈的流水、欢唱的鸟儿,相比于弥漫黑烟的天空、发臭的湖水、漂在水面上的死鱼烂虾,我们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不顾一切地设法摆脱后者。当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时,再求改变甚至逃离,最终只会把自己逼入绝境,无力回天。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号称世界之肺,担负着为地球更新空气的重要职责,可是当地人为求经济利益,利用高大繁茂的树木换取钱财,不顾一切地砍伐历经百年才形成的优良树木,随意烧林开路。到如今曾一望无际的茂密树林却满是残痕,被火烧过的地带更满是灰黑,草木难以再生,致使亚马孙雨林面临毁灭的困境。
  面对人类暴行,自然决不会善罢甘休,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所引发的异常气候现象已使人类苦不堪言,海平面上升更使许多太平洋岛国面临国土淹没须举国搬迁的灾难。在如此重压之下,去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大会却行进艰难,面对提出的减排节能要求,发达国家不仅不愿做出让步,甚至被曝出密谋协议推卸责任的丑闻。其实两千多年前,先哲孟子就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为君主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的劝谏;而当代人在遭受自然惩治时,却仍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最大化,目光短浅,丧失了地球公民之责。
  为拯救地球,维持地球的良性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节能减排而努力,让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而非迫不得已之举,让承担责任保护地球成为一种乐趣。改变,从现在开始,为自己,为他人,为地球。
  节约能源既不应该大肆掠夺式的索取,也并不意味着不取,而应适时适度,合理地利用资源,既能避免资源的消失殆尽、难以恢复再生,又能促进资源积累的良性循环,例如减除大鱼吃小鱼、高大树木遮蔽低层阳光等现象,从而真正达到做地球的管理者、维护者之责。
  让地球永葆活力,是合格公民的承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点评]本文材料丰富。文章由文题“让地球永葆活力”,写了大自然中两种不同的现状,写了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写了温室效应,还有丹麦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等等,从而发出了“让地球永葆活力”“需要你我共同努力”的号召,使得文章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本文主题突出。文章开头就点出了本文的观点,然后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当今社会人类家园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观点。全文自始至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竭泽而渔,事必反矣
  一考生
  丹麦人是聪明的,他们不捕小鱼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鱼;孟子是智慧的,他先于我们两千年便提出了“数罟不入洿池”的道理。因为他们都深谙一个事实:竭泽而渔,事必反矣。
  竭泽而渔违背了自然规律,也便注定逃脱不了自然的惩罚。当池水干涸,我们看着手中满袋的鱼得意地哈哈大笑时,我们全然不知我们将失去什么;当树木倒下,我们望着森林消失后留下的树桩,欣赏着自己的赫赫“战功”时,我们怎会想到我们还剩下什么……诚然,世间万事万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特定的规律,它们都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利益当前,金钱当前,人们往往迫不及待地奔向利益,而把理智远远抛在了一边。殊不知无水则无鱼,无林则无木,他们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却失去了长远的利益,他们得到累累果实的同时也埋下了灾难的种子。
  竭泽而渔是小聪明,适可而止是大智慧。在我们无休止地乱砍滥伐时,郁郁葱葱的森林颓然消失,狂沙、荒漠渐渐地向我们蔓延;在我们随意地狩猎时,与我们共住地球家园的伙伴一个个濒临灭绝,我们越来越孤单;在我们肆无忌惮地挖煤采矿时,地球一天天被掏空,家园一天天被破坏。竭泽而渔,事必反矣。我们一天天地掠夺,一天天地侵蚀,却不考虑我们将会面临怎样的灾难。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猛然发现,我们错误的选择、错误的行动,最后导致了灾难的结果。
  竭泽而渔是一个错误,是一个教训,是让我们提高警惕的一个警钟。佩服古圣先贤的智慧,“数罟不入洿池”阐述了怎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它提醒人们物极必反,适可而止;它告诉人们开辟幸福道理的方法,它是古代的“可持续发展观”。现代人忘却了古人的教诲,抛弃了高深的智慧,而在追逐利益中渐渐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在为自己的胜利沾沾自喜时慢慢掉进了灾难的泥潭。
  竭泽而渔,事必反矣,这句话不仅应铭记在我们心中,还应在点点滴滴中规范我们的行为。它让我们知道做人做事绝不能极端,要把握分寸,保持平衡;它让我们明白只顾利益反而会伤害自己;它让我们懂得,做事最好适可而止,不能过激。
  我们应学丹麦人的谨慎明智,我们应学古人的教诲与智慧。我们应时刻铭记:竭泽而渔,事必反矣。
  [点评]本文开合自如。文章先由作文试题中的材料入手,接着自然地提出观点“竭泽而渔,事必反矣”,进而从“竭泽而渔违背了自然规律”、“竭泽而渔是小聪明”、“竭泽而渔是一个错误”分层分析,最后总结概括全文,与开头相互呼应,使得文章开合自如。本文论证有力。作者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种种竭泽而渔的现象,注意从反面进行分析议论,并和作文材料中的正面行为进行对比,从而既充实了文章内容,也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
  
  扼杀贪婪
  一考生
  依偎在地广物博的自然中,人类却不曾满足。无尽的开采,过分的奢求,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一次次地超越了道德底线,有条不紊地完成贪婪布下的种种使命。如此地让人目不忍视,我只能把贪婪定义为罪恶的傀儡。
  两千多年前,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古人尚且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所在,可如今在这对物质和精神追求有更高要求的时代,人们却慢慢淡忘掉了这个真理。竞争、权势、利益等等充斥着整个社会,于是人们开始极力推崇贪婪,或许这是他们满足自身物质需求、提升社会地位的最佳法宝。即使大自然的慷慨已经达到了极限,但人们依旧不舍,力求索取更多,以填补那颗“黑洞”似的贪婪的心。如今看着周围千疮百孔的世界,不免有太多伤感与无奈,不知道这样的摧残何时是一个尽头!倘若大自然真有面目全非的那一刻,我们人类将何去何从?是不是真的只有等到毁灭的那一天,大家才可以觉醒,清楚地认识到再多的贪婪也只是无谓的挣扎?
  丹麦人钓鱼会随身带把尺子,把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种自觉意识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自己生存的负责。如此泛泛而谈或许只会引起大家不屑的一笑,但假若人们足够明智,就一定会让理性主持宣判,而不是继续让贪婪挟持下的罪恶显现。太多时候人们都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思维被束缚在了贪婪布下的网套里,或许有时也会尝试着去挣脱,只是太过无能为力,于是行为变得不由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扼杀贪婪,禁止它在社会中的泛滥,不要因为它而摧毁了我们可爱的家园。
  在大自然的资源调节中,可持续发展与贪婪起着对抗作用,人人都希望社会能永盛不衰,但关键就在于人们是否能够放下贪婪的双手,用心阅读可持续发展的宗旨,用实践证明自己的决心。事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大自然要杜绝贪婪的滋生。要想自然永存,子孙后代能够幸福安乐,就必须勇敢和贪婪说再见。假如你正和贪婪周旋,一定要坚决将它扼杀掉,千万不要期待将来能与它阔别重逢,那将是罪恶的开始。
  让我们丢掉贪婪,把活蹦乱跳的小鱼、繁茂的森林、翱翔的雄鹰……还给自然,让它重新拥有最迷人的容颜、永不衰老的身躯。
  [点评]本文立意新颖。一般考生在看到所给的寓言材料后,往往从辩证地看待“取”和“舍”、“得”与“失”的关系入手,而本文作者却在全面理解所给的作文材料后,确立了“扼杀贪婪”的观点,并且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文措词考究。文章中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诗意和哲理,既显示出丰厚的思想意蕴,又展现出作者深厚的语言积淀,使得整篇文章文采斐然。另外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也给文章增添了不少色彩。
  
  为未来着想
  一考生
  丹麦人钓鱼时,总会挑出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是在为未来着想;孟子提倡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也是在为未来着想。
  为未来着想是一种意识。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眼前的安逸往往会蒙蔽双眼,使目光变得短浅,因此,为未来着想是一种忧患意识,时时提醒着人们为明天做准备。为未来着想是一条真理,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国家号召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就是为未来着想的实例吗?“节能减排,你我携手”、“低碳生活,健康你我”、“低碳创造美好未来”,这样一句句极具号召力的口号指导着我们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尽一份力,这不正是在实行可持续发展吗?这不正是为未来着想的忧患意识落实实践的表现吗?所以,为未来着想是一种人人都需要树立的忧患意识。
  为未来着想是一种能力。在杀鸡取卵这个故事中,老太婆为了尽快得到金蛋,竟然想杀鸡取卵,结果不但没有得到金蛋,反而丧失了一只会生金蛋的宝贝鸡。是愚昧与贪婪让老太婆在眼前利益面前昏了头脑,最终一无所得。可是在利益面前,在贪欲面前,你又能否抵得住诱惑?这需要一种明辨是非、从长计议的能力。因此为未来着想是一种能力,一种需要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不拘于眼前利益而去维持长远利益的能力。
  为未来着想是一种智慧。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圣人孟子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见能真正领悟到为未来着想的真谛的人,一定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古语云:“受人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鱼,是眼前利益,这顿吃完了下顿还得饿肚子;渔,是长远利益,掌握了钓鱼的方法随时想吃鱼都行。那么,你会选择哪个呢?你能否开动智慧的头脑去选择为未来着想?这说明为未来着想是一种能慎重选择的智慧。
  不要竭泽而渔,莫学杀鸡取蛋。为未来着想,把眼光放远,把忧患意识放在内心,把为未来着想的能力和智慧展现,人生路上,你会走得更稳,美好的未来也将不再遥远。
  为未来着想,让人生之花更灿烂;为未来着想,让人生之路更平坦;为未来着想,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点评]文章结构严谨。文章开篇由材料得出观点,自然贴切,然后正反举例,分析论证,说理清楚,最后总结点题,发出号召,呼应题目及开头,形成前后照应、自然圆合的结构形式。文章分析深入。文章的内容由材料到历史,由历史到现实,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精辟地阐述了“为未来着想”的重要性和个中的道理。立意贴切自然,观点入情入理。
  
  莫堵源泉
  一考生
  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先哲亚圣早就看出了小鱼之重要,只有小鱼的茁壮成长,才有整个鱼塘的生机勃发。由此可见,唯有源泉的涓流不息,才有整条江河的汹涌澎湃;唯有地下种子的坚忍不拔,才有来年“春风吹又生”的景象……所以,事物的发展正是因源头提供的动力,莫堵源泉,它于发展至关重要。
  莫堵源泉,源泉是力量的起点。鱼苗是水塘的源泉,幼苗是草木的源泉,溪流是江海的源泉,水滴是云雾的源泉。长江、黄河波涛滚滚,若逆流而上,寻到它们在青藏高原的源头,若非亲眼所见,真不会相信这涓涓细流竟造就了慑人心魄的江河。源泉的力量可能是微小的,但微小的力量可以积少成多,蕴含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所以,莫堵源泉。保护一株幼苗,可能留下一片森林;珍惜每滴水珠,可能造就一场甘霖;积蓄每点力量,可能爆发惊天动地的潜能。源泉不可小视,莫堵源泉。
  莫堵源泉,源泉是发展的动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一切生命都是生生不息的。瓦特对那喷薄而出的气体感兴趣,于是发明了蒸汽机。这原从热水壶演变而来的机械竟成了动力的源泉,它带动了汽轮,汽轮带动了机械,机械带动了工业,工业界又带动了社会。这第二次工业革命竟是由于小小的蒸汽而蓬勃展开。在人们的眼中,水是轻柔灵动的,但供之以热量,施之以压力,竟爆发了如此强大的动力。于是水成了社会革命的源泉,成了发展变革的动力。倘若当初的水汽被视而不见,则好比源泉被堵,现在的社会又不知成为了什么样子。所以,莫堵源泉,让发展的动力常存。
  莫堵源泉,源泉是潜在的力量。丹麦人善于捕鱼,往往将小鱼放回,因为他们可以想到小鱼终会长大,可能比现在的大鱼更加肥美。小鱼即是源泉,现在看来可能瘦小不堪,可谁能想到它今后的样子?潜在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旦符合时宜,这潜在的力量即会爆发,让源泉拥有持久的动力,催生新的力量和生命。所以,源泉的动力往往是潜在的,倘要蓄力,莫堵源泉。
  源泉是事物的起点,源泉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之所以重要,不在于外表,而在于自身的无限潜能。所以,智者往往注重发展,智者从未堵塞源泉。
  莫堵源泉!
  [点评]本文是一篇较有特色的议论文章。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所选事例典型,能有效地说理,如事实论据长江黄河源头、瓦特发明蒸汽机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有效地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莫堵源泉”;二是本文结构相当清晰,文章在开头提出论点之后,中间部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又总结升华,给人以全面、鲜明的感受。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考生
  人类文明在发展,生活环境却在退步。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和不断减少的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我们毋庸置疑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顾全长远利益。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携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好精明的丹麦人!小鱼长成大鱼后又可以产卵,然后再把大鱼钓上来……如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他们永远能吃到大鱼。同样是捕鱼,有的地方的渔民采用电网捕鱼,当然一撒网就能捕获好多鱼,从而带来丰厚的利润。可是长期下去呢?大海里还会有鱼吗?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就是告诫人们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考虑长远利益。
  立足长远,请手下留情。看,成片成片的森林被砍伐,有“地球之肺”美誉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也在以惊人的速度锐减。围湖造田,围海造田,泛着泡沫的污水,日益升高的气温,灰蒙蒙的天空,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要立足长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的,通过卖树、种田、发展工业,我们变富了,可是以后呢?以后的以后呢?我们的子孙后代呢?确实,用环境和资源可以换钱,但钱却买不到良好的环境和已消失了资源。所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请不要那么自私,请手下留情;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住地球村,请保护环境,请节约资源;为了长远利益,请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词“低碳”,就是倡导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例如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等。美国歌星麦当娜因其“排碳量”过多被媒体炮轰。据报道,麦当娜外出一般乘坐私人飞机,难怪其成为“排碳”大户。电影《2012》也警示人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刻不容缓。
  当然,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让我们完全摈弃眼前利益,只为将来考虑,那也是不现实的。资源不是不让利用,而是要合理利用,实现资源的高利用率。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给环境造成破坏,但我们希望破坏得越少越好。当然这些要依赖于科技水平的提高。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毋庸置疑,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的未来!
  [点评]该文文笔纵横而不肆意逞才,洒脱自如而又严谨规范,材料的化用、角度的选择、意旨的确定,切合材料而不牵强。该文层次清晰,文章题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观点明确,并以此作为整篇文章的线索构成全篇,使得文章层次清晰,真实自然,毫无造作之感。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艽藤Ⅰ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RA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口服艽藤Ⅰ号汤剂,每次5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 )痹冲剂,每次20g
作为单调水平线性互补问题的推广,引入了P*(κ)阵水平线性互补问题(简称P*(κ)-HLCP).证明了Y.张的算法能被推广以解决P*(κ)-HLCP问题,这个推广算法在运算过程中是独立于分类数κ的.如果这个算法的起始点是
1 Introduction In the GRP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roduct) industry Cobalt Octoate is the promoter of choice for cross-linking unsaturated polyester (UPE) and s
期刊
簇外羧环化的十一顶钌、铂和镍十硼烷簇合物结构表明:6种钌簇合物均为闭式结构,按1:2:4:2:2(原子比)的方式堆积,可形成1个或2个簇外五员环;2种铂簇合物与5种镍簇合物均属巢式结构,铂簇合物形成1个簇
玉字无尘,明月长空,小亭寒星晚.谁晓此夜伊人醉?应是妲娥独泣泪.回望字间,苍茫一片.荒村飘雪天.何人柳笛霜似雪?纵然别离原不悔.幽幽长叹.……
期刊
带状疱疹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局部皮肤知觉过敏、灼热、麻木、针刺样疼痛,尤其老年患者疼痛更为严重,常表现为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甚至彻夜难眠。笔者运用刺络放血拔罐加针刺治疗
与你为邻  一考生    城市里,有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有一闪而过的脸庞。也有忧愁抑郁的目光。生活中的快节奏在机器的喧嚣中沉积,人的精神也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中变得空虚。但倘若能够在纷繁中建造一间自己的精神小屋,便能吟叹“心远地自偏”了。  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精神小屋,与那些真善美的人为邻。与他们为邻,我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想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情。  透过左边的窗子。我看到了与清茶为伴、与书籍为伴的季老
生活中,如果我们得闲旋一下身,便会望到不少功成名就的中外人士,在他们身后往往拖着各自的一片凄美风景,观之,思之,每每让人唏嘘生叹。  风竹摇曳,背影阑珊。生前的他们,或独对清风明月把盏释愁;或苦对屋上的茅草飞扬悲苦长吟,仰天深叹;或痛对四十年光阴等闲过,空拍遍栏杆,难酬壮志;甚或被视为另类送入疯人院,而超前的艺术杰作,觅不到一位知音,无人问津。寂寞、孤独、惆怅,日日在痛苦潦倒中相伴着他们生前清冷的
期刊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题为《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者:赵顺清(原载《武汉晨报》)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副漫画很有意思,其内容是,一个中学生(由其胸前佩戴的“某某中学”校徽可知),在他的脑海里(脑部横截面)长了一颗小树苗,由于小树
盆腔疼痛是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依其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其中临床上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者属慢性。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复杂,其常见病因有盆腔瘀血综合征、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