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端:通过设计培养引导大众的绿色消费观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立端2002年在全国300所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中率先开设了“生态设计”课程,并17年坚持产品生态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18年9月在欧盟总部被世界绿色设计组织授予世界首批“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勋章;2018年12月荣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奖章。
  王立端教授在采访中提出,高校设计教育中应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科学的生态环境价值观、行为观和设计方法,让设计者具有担当起应有社会责任的意识,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该思考怎样才能够让绿色设计理念和方法融入高校所有设计专业教学之中。同时要强调中国视角与比较研究的方法。既有利于普适性问题的聚焦,更有利于中国经验的形成,继而为设计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作出富有价值的贡献。
  《设计》:在您看来,“可持续设计”的准确概念是什么?涉及到哪些学科?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是怎样的关系?您认为当如何在教学和实践中进行“可持续设计”?
  王立端:“绿色设计”其概念应是通过设计去解决生态与供给矛盾的思维及实践过程。绿色设计的含义:一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通过设计达到减少资源消耗修复保护环境的目的;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减少潜在的安全使用责任风险,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三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之中;四是加强人性化设计的渗透力,以生态产品的形式为人们提供消费成本较低、消费质量更高的生活方式与服务。
  可持续设计应是一个更加综合的跨学科课题,我认为所涉及的至少包括设计学、社会学、人类学、环境学、材料学等学科。
  绿色设计与生态设计本质是一致的。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der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n)(1996)指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由此看来,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共同的特征都在于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高校设计教育中应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科学的生态环境价值观、行为观和设计方法,让设计者具有担当起应有社会责任的意识,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应该思考怎样才能够让绿色设计理念和方法融入高校所有设计专业教学之中。这对于完善我国设计教育体系,使之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设计》:您在2018年举办的世界绿色设计论坛布鲁塞尔峰会暨第八届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第八届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勋章。请您介绍下绿色设计在国际及国内的发展历程。
  王立端:绿色设计是以“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愿景的。
  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以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为代表的一批著作的发表,标志着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始孕育。1971年,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内克(Victor Papanek)在《为了真实世界的设计——人类生态学和社会变化》一书中强调设计应该认清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促进了“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概念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1987年,欧洲环保组织布兰特委员会发表《我们的共同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问题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
  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统称为“干年发展目标(MDGs)。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提出在“千年发展目标”到期(2015年)之后继续指导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即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我国,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绿色设计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行动措施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重视。
  《设计》:“环保可持续”这一概念近年在国内的热度可称得上如日中天,在實践中是否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
  王立端:为了售出更多的产品,一些商家便通过大众传媒不断鼓吹一种奢侈、浪费型的生活方式,视消费,特别是各种物质性产品的消费为生活的中心。物质性消费是生活中自然资源消耗的主要去处,也是废弃物排放的主要来源,过多的物质性消费势必也是一种更破坏生态环境的消费。绿色设计要面对和力图解决的问题正是现有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痛点。绿色设计运用绿色可持续的生态观去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能引导启迪我们思考问题的答案。
  《设计》:可持续设计是否存在“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国外又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经验可以借鉴?
  王立端:中国绿色设计应该返身于历史深处,寻找蛰伏于中国文化之中的可持续思想根源,才能为本土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设计实践提供强大的民族人文背景支撑和最为切实与根本的思想理念支撑与指引。
  同时要强调中国视角与比较研究的方法。既有利于普适性问题的聚焦,更有利于中国经验的形成。随着该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可以使绿色设计的学术研究烙上浓重的中国印迹,而且势必将绿色设计的研究引向深远,继而为设计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作出富有价值的贡献。
  《设计》:近年来,川美在乡村民居营建、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文化生态调查、当代艺术走入乡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就包括您所承担的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您看来,在城市和乡村中的“可持续设计”存在哪些差别?实践中当如何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王立端:2013年我们凭着在绿色设计与可持续方面十几年的积累,积极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立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和乡村都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开展该重大社科项目的研究工作时,搭建了由8个子课题组成的研究工作构架,从理论与实践、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管理较为全面地开展了调查与研究工作,并以咨询报告的形式向有关上级部门作了汇报。当然这些成果对我们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同样具有方向把握与方法应用方面的价值。该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历时4年,研究成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项目最终获得了免评审结项的殊荣。
  《设计》:国内推进可持续设计遇到了哪些阻力和困难?您在实践中如何克服?
  王立端:如何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应该是推进可持续设计的最大课题。
  生活价值观引领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缔造必须以绿色价值观为核心,而绿色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绿色消费观。人与自然的互动主要表现为生产和生活。生产的目的在于通过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来满足人的需要,生活则是对产品的直接消费,可以说,人对自然的绝大部分索取都是通过产品的形式来实现的。各种各样产品的生产与消费都涉及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在产品的整个消费过程中的排放和废弃物丢弃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因此,规范人的产品消费行为就显得更加重要,在环境保护的所有环节中居于中心地位。绿色消费观是传统消费观的转变,是规范人们消费行为的直接依据。正是因为如此,通过设计培养引导大众的绿色消费观的形成,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和引导公众参与绿色发展实践的着力点。
  《设计》: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对“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王立端:对绿色设计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加以研究并迅速转化成现实的经济活动,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材料和技术是实现产品的基础,绿色设计材料与生产研究是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从社会人文的高度去审视绿色设计与制造的主要内容及发展方向。通过理论和技术层面分析阐述绿色制造的内涵和相关技术内容,可以为进一步探索绿色设计的先进制造技术,从理论与实践研究层面让绿色设计自身也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设计》:您认为,青年设计师当如何践行“可持续设计”?
  王立端:过去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性消费、低碳生活方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严重缺失,以致很多走向社会的设计工作者所具备的绿色意识和设计能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因为设计是生产的前端,很多生产和使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在设计阶段产生的。因此,作为设计师在设计环节应当将达成“可持续设计”作为首要任务,从设计源头杜绝破生态环境的设计活动。当代青年设计师作为可持续设计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更应该肩负起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设计》:请您介绍一些可持续设计相关的典型案例。
  王立端:(1)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三所高校的设计团队以解决雅安地震所导致诸多问题开展的社会创新教学及实践活动,通过高校与雅安砂器作坊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生产。构建全新的以荥经砂器产品为主打的公益品牌并推广。源头上改进现有砂器产业落后的生产现状,帮助荥经砂器打开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增加收入,也让更多人了解荥经砂器文化。通过资助荥经砂器工艺培训,鼓励当地年轻人学习这门传统工艺,让传统砂器工艺在社会创新的活动中通过再设计和商业文化推广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2)从2009年到2017年,湖南大学设计学院联合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相继开展了“新通道、疆Home+Style、酉歌行、花瑶花、三江源、呼伦贝尔、香格里拉”等九期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活动,在湖南通道和隆回花瑶、新疆喀什、重庆酉阳、四川雅安、青海玉树、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香格里拉等地,以“基于社區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方法为指导,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帮扶活动,吸引更多外部资源与关注;以跨学科的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手工艺传人开展参与式联合工作营,共同探索构建可持续的文创公益与社会创新网络的方法,完成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影像纪录片、原生态音乐录制、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协同创新平台、文创产品设计及儿童美术创作等工作,与当地居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保护并促进了当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和谐、可持续、多元文化并存的互动创新网络。
  《设计》:请提出一个您认为当下最值得业界讨论的话题并抛出您的观点。
  王立端:近年设计业界的“舶来品”非常丰富,新概念、新名称层出不穷,许多还不断成为某个时期引领中国设计发展的风向标。不可否认,国外设计的新思想、新概念对推动设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但另—方面,我们也应该牢记设计的“本位任务”,以“不忘初心”的态度,以不忘民族文化根源的精神来培育、塑造和发展本土设计。
  《设计》:请您和《设计》的读者分享1-2个最近您正在关注或研究的理念/领域/问题。
  王立端:关注中国古代可持续生态观,关注中国传统造物文化。思考如何从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宝库中,去发现挖掘具有当代应用价值的方式方法,让民族文化和智慧成为推动我国当代设计可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
  《设计》:请您推荐一些可持续设计相关信息渠道,以及2019/2020年国内外值得关注的业界大事。
  王立端: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的相关活动和相关媒体,国际可持续网站的内容。
  我认为现阶段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因为从总体上来说,这应该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
  此外我还建议大家关注“中国可持续设计学习网络(LeNS-china)”。LeNSin项目由欧盟委员会(ERASMUS+高等教育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全球36所大学参与其中。其目标是促进新一代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工作者,有能力为全方位向可持续社会转型做出贡献。LeNSin项目的主题为“可持续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与“分布式经济”。这两种前景无限的模式,可以应用在全球不同区域或情景下,有效应对环境保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需求,以及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4月3日至5日,第三届LeNS可持续设计国际会议在米兰(意大利)、北京(中国)、班加罗尔(印度)、开普敦(南非)、墨西哥城(墨西哥)和库里提巴(巴西)5大洲6个国家会场同时成功举办。这是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分布式国际会议,一次践行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大事件。参会者无论身处哪一个会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各会场的学术演讲和讨论。
其他文献
孟大茂香糕历史悠久,是绍兴的特色糕点,其制作工艺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虚拟项目以其为品牌设计的研究对象,在整体的形象设计方面注重古意的传达,故以篆刻、书法字体、木刻版画、黑白配色为设计元素。标志设计上以印章阳刻的“孟大茂香糕”为主图形,搭配一点红色印章“紹兴”作为其地域标志;图形设计上以系列版画插画的形式搭配文案来叙述吕洞宾和孟大茂香糕的历史;专卖店设计为营造传统老字号的氛围,以原木色映衬黑白主
期刊
摘要:为深入研究包装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以农夫山泉高端水包装设计为主要研究案例,通过对产品包装设计与地域性表达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产生的积极意义的阐述,结合农夫山泉高端水包装设计在竞品分析、包装设计分析(包含图案、文字、色彩综合运用的分析),探索和总结其产品地域性精神内核。优秀的包装设计离不开地域性的设计表达,需要建立在“地域性”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研究包装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有利于探索包装设计创新的
期刊
在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被迫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的抗议使养生变为一种必要选择,“朋克”是激进是叛逆,而“养生”则是谨慎是养护,90后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世界组合在一起变为“新型养生法则——朋克养生”,以此为契机,开发出朋克养生茶这一产品。本次设计以PuNK.T为品牌名称进行品牌形象以及产品包装设计。有别于以往的茶包装,该产品包装整体为涂鸦手绘风格,运用色彩的碰撞和粗犷的线条,
期刊
从心理上来说,一天中正能量的注入需要早餐,从生理上来说,身体机能的唤醒需要早餐,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年轻人忽略了早餐对于生活以及身体的重要性,对早餐的随意应付甚至不吃早餐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而“MAMA”营养三明洽针对这种现象,以线上APP与线下实体店结合的营销方式,打造营养健康、绿色安全为理念的品牌。品牌强调以三明治的私人定制,即线上平台上的自由搭配素材的方式为卖点。设计上采用绿色、营养的配色
期刊
以“阿马蛋汤”为名称的虚拟餐饮店品牌设计研究。该餐饮店拟定位中高端市场,以浙东南地区特色美食和一系列周边产品为经营内容。形象设计方面,兼顾各年龄段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以现代的图形插画语言来演绎浙东南地区的地域特色。针对腌制的罐头和海鲜干货等海产品的包装设计,采用不同的包装结构和时尚的配色方案來满足产品功能性的同时又符合现代礼品市场的消费需求。
期刊
“原创实践”栏目以传播先进的设计理念,推动原创设计发展为己任,涵盖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交互设计等领域的精选国内外经典设计案例,专访各界设计大咖,旨在为设计行业提供高质量的设计案例,服务广大热爱设计的读者。本期栏目中呈现的有由设计师陈贻和张睦晨主持设计的济南博翠山销售中心,及设计师卢志荣的访谈,带我们领略“世界的另一种可能”。卢志荣将设计和艺术严格划分,设计是造福人类,艺术是表达自
期刊
摘要:以“电脑图文设计”课程作为研究案例,目标是构建基于智慧课堂与混合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型与课程设计。方法是依靠对教学效果进行程序分析和数据采集,将智慧课堂操作系统与混合学习理论注入设计基础课程并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学习环境,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人机智能交互为基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并最终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为智慧课堂融入传统教学环境提供一点借鉴
期刊
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基于地域的文化发展也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在设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设计师结合自身文化背景、地域特色、兴趣爱好而创造适合当下生活方式的物质文明。  2018年宋瑞雪的“如星”提灯参加米兰设计周卫星展。在这件作品中她融入了传统工艺与当代美学。在设计的过程中,她探访四川当地的手工艺人,了解竹编背后的地域文化和产业基础。手艺和传人紧密
期刊
摘要:本文从常州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现状出发,探讨现阶段常州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改造政策与方式。以从常州朝阳四村北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结合的模式,针对现阶段改造的相关状况,从中厘清老年居民对其改造的满意度和需求标准。结合改造后仍存在的问题提出社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优化策略。该方法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以期逐步提升以老年人为本体的居住空间综合质量
期刊
该虚拟项目以“阿能面”为面馆品牌名称,打造一款专属00、90后的面馆品牌。在品牌形象设计方面:提取了当下潮流文化中稚趣的图形语言,结合“少女情懷总是诗”“吃货情怀总是食的文案,期望能够引发吃货的共鸣。在插画设计方面:以“吃货的面食之旅”为主题,采用蓝橙色系矢量插画,用夸张的画面来展现吃货放飞自我的心态,通过塑造人物IP的方式来建立品牌主形象,在抓住食客的味蕾同时又能满足食客的情感消费需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