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高效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自主;合作;探究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以为语文课主要靠语言表达,不借助网络也可以完成。但经过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我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领略了网络的魅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更有魅力。结合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
1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技术正是由于通过采用超文本结构,使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状结构,具有信息大容量储存的特点,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识和学习信息,并能提供界面友好、多向交流便捷,资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环境。这种环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條件和空间──自主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究者”,在自主学习和协商会话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信息,也学会了思考与研究问题。
比如学习《五彩池》这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资料,了解五彩池的美丽景色及其形成的原因,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模拟组成旅行社,小组成员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制作幻灯片。然后各组学生扮演导游,向“游客”(其他同学)介绍五彩池的美丽景色以及呈现五彩颜色的成因。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很快弄懂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即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
2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例如教学读写例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课,除了要让学生能够联系本单元所学的课文理解例话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例话主要讲的是什么,是从哪几方面讲的?再结合本单元课文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制作成电子幻灯与全班同学交流。接着,学生通过网上邻居到教师机上阅读《哥,是捡来的吗?》这篇文章,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打在电子文档上与同学交流。最后学生通过网上邻居互相阅读其他同学的体会,直接在电子文档上留下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这样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便利,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之后,又能及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阅读书本上所没有的文章,进一步学习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学生能很方便地进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 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诸如此类的名言都毫无疑问地强调了开始部分及兴趣激发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调动不起来,教学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更谈不上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了。电教媒体的渗入,从客观上加强了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感到新奇而有趣,能够比较充分地迅速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并使无意注意逐步转为有意注意,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充满学习的欲望,从而进入“我想学”的良好的状态。
例如第12册的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和“阅读”这两部分都是关于对联的,我感觉这一课的容量还是偏少了一点,仅仅是书上的几副对联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在学习完书本上的内容以后,我安排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对联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与大家交流,也可搜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对联,去掉上联或下联让别的同学对,甚至试着自己出个上联让别人对。对此学生们的兴致很高,找到了有关对联的起源历史、对联的类型、对联的作法、对联的格式、对联的对仗等等。学生们还找到了许多有趣的对联。这样一来,一方面补充了书本上没有讲到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同学之间互相出题,让同学对对联,培养了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 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
体验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学生就更强烈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于学生来说情绪简直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成功的体验他们会学习得更有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获得知识的可能性更大。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都很注意尽量多得让学生体验成功,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学生无法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而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下,学生比较方便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探究的成果,容易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体验充分到位。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一定能有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新课程实施教师怎么办——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远方出版社,2003年5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自主;合作;探究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以为语文课主要靠语言表达,不借助网络也可以完成。但经过近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我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领略了网络的魅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更有魅力。结合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与大家探讨。
1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技术正是由于通过采用超文本结构,使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状结构,具有信息大容量储存的特点,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最新的知识和学习信息,并能提供界面友好、多向交流便捷,资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环境。这种环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理想的條件和空间──自主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究者”,在自主学习和协商会话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信息,也学会了思考与研究问题。
比如学习《五彩池》这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五彩池的资料,了解五彩池的美丽景色及其形成的原因,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模拟组成旅行社,小组成员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制作幻灯片。然后各组学生扮演导游,向“游客”(其他同学)介绍五彩池的美丽景色以及呈现五彩颜色的成因。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很快弄懂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即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
2 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例如教学读写例话《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课,除了要让学生能够联系本单元所学的课文理解例话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例话主要讲的是什么,是从哪几方面讲的?再结合本单元课文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制作成电子幻灯与全班同学交流。接着,学生通过网上邻居到教师机上阅读《哥,是捡来的吗?》这篇文章,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打在电子文档上与同学交流。最后学生通过网上邻居互相阅读其他同学的体会,直接在电子文档上留下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这样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便利,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之后,又能及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阅读书本上所没有的文章,进一步学习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使学生能很方便地进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 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诸如此类的名言都毫无疑问地强调了开始部分及兴趣激发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调动不起来,教学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更谈不上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了。电教媒体的渗入,从客观上加强了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感到新奇而有趣,能够比较充分地迅速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并使无意注意逐步转为有意注意,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充满学习的欲望,从而进入“我想学”的良好的状态。
例如第12册的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和“阅读”这两部分都是关于对联的,我感觉这一课的容量还是偏少了一点,仅仅是书上的几副对联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在学习完书本上的内容以后,我安排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对联的知识,制作成幻灯片与大家交流,也可搜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对联,去掉上联或下联让别的同学对,甚至试着自己出个上联让别人对。对此学生们的兴致很高,找到了有关对联的起源历史、对联的类型、对联的作法、对联的格式、对联的对仗等等。学生们还找到了许多有趣的对联。这样一来,一方面补充了书本上没有讲到知识,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同学之间互相出题,让同学对对联,培养了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 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
体验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学生就更强烈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于学生来说情绪简直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成功的体验他们会学习得更有劲,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获得知识的可能性更大。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都很注意尽量多得让学生体验成功,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学生无法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好表现的心理,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而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下,学生比较方便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探究的成果,容易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体验充分到位。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一定能有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新课程实施教师怎么办——信息技术在新课程中的运用》,远方出版社,2003年5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