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学讲方式”的进一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新课改给当前的高中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作为高中地理教师,笔者认真研读了学讲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经过多次交流研讨和反思总结,笔者获得了一点心得体会。下面笔者就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教学为例,谈谈“学讲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1.利用课件发布教学指令。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在教学中使用课件已是常态。除了展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件发布教学指令。
在课件的设计中,笔者没有将教材的知识框架生硬照搬过来,也没有将地理图册中的示意图或课堂练习放进去,只是简单地设置一些教学指令,用以联系所有教学环节。
2.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学讲方式”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生生互助的方式,完成课外或课堂前期的学习任务。毫无疑问,学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在本节课的学案中设计了以下内容。
(1)目标导航:根据课标要求进行目标解析,详细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对比。
(2)知识链接:回顾“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完成学案中的任务(在热力环流示意图上标出高低气压、绘出南北半球高空风向以及南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3)自主建构:完成以下探究问题:①你知道在南北半球形成了几个大气环流圈吗?在学案中画出来并利用所学知识说说它们的形成机制。②全球有几个气压带和风带?请分析它们的成因并在图中标注出来。③说说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4)课堂检测:根据章节知识设计读图填空题和选择题,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总结反思:要求学生进行知识梳理,记下收获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3.利用小组促进合作交流。
“学讲方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因此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设立组长,组长负责带领全组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笔者的“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堂教学中,共有3个环节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一是学生自学后进行组内成员互学,完成一部分问题;二是组内成员共同学习,通过讨论完成自主建构中的探究问题;三是小组合作,共同绘图。
4.利用视频突破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重难点知识讲起来很枯燥,学生也理解不透。那么,如何将地理知识讲得生动形象呢?如何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感兴趣并牢固掌握呢?对此,笔者借用声像并茂的视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很容易就能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暂停或反复播放视频,以方便学生交流讨论,掌握章节中的重难点。
5.利用多元评价完善评价体系。
在观摩其他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许多教师采用鼓励小组成员抢答并给答对的小组加分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可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的热情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这是因为这种方式太过单一,会出现机会不均等、评价不公平的现象。
对此,笔者在上课前就在黑板上张贴了评价加分标准图,所有的加分都参照这一标准完成。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除了观察、参与和指导外,还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激发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
总之,“学讲方式”已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了课堂教学生态。我相信,只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践行“学讲方式”,就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來。
1.利用课件发布教学指令。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在教学中使用课件已是常态。除了展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件发布教学指令。
在课件的设计中,笔者没有将教材的知识框架生硬照搬过来,也没有将地理图册中的示意图或课堂练习放进去,只是简单地设置一些教学指令,用以联系所有教学环节。
2.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建构。
“学讲方式”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生生互助的方式,完成课外或课堂前期的学习任务。毫无疑问,学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在本节课的学案中设计了以下内容。
(1)目标导航:根据课标要求进行目标解析,详细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对比。
(2)知识链接:回顾“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完成学案中的任务(在热力环流示意图上标出高低气压、绘出南北半球高空风向以及南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3)自主建构:完成以下探究问题:①你知道在南北半球形成了几个大气环流圈吗?在学案中画出来并利用所学知识说说它们的形成机制。②全球有几个气压带和风带?请分析它们的成因并在图中标注出来。③说说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4)课堂检测:根据章节知识设计读图填空题和选择题,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总结反思:要求学生进行知识梳理,记下收获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
3.利用小组促进合作交流。
“学讲方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因此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组,每组设立组长,组长负责带领全组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笔者的“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堂教学中,共有3个环节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一是学生自学后进行组内成员互学,完成一部分问题;二是组内成员共同学习,通过讨论完成自主建构中的探究问题;三是小组合作,共同绘图。
4.利用视频突破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重难点知识讲起来很枯燥,学生也理解不透。那么,如何将地理知识讲得生动形象呢?如何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感兴趣并牢固掌握呢?对此,笔者借用声像并茂的视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很容易就能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暂停或反复播放视频,以方便学生交流讨论,掌握章节中的重难点。
5.利用多元评价完善评价体系。
在观摩其他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许多教师采用鼓励小组成员抢答并给答对的小组加分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可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的热情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这是因为这种方式太过单一,会出现机会不均等、评价不公平的现象。
对此,笔者在上课前就在黑板上张贴了评价加分标准图,所有的加分都参照这一标准完成。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除了观察、参与和指导外,还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激发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
总之,“学讲方式”已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了课堂教学生态。我相信,只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践行“学讲方式”,就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