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丑”自戏中来,不亦乐乎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无丑不成戏”,丑行在京剧行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一场戏没了丑角,好比一道珍馐大菜忘了放盐,少了画龙点睛的滋味。纵观历史,横跨东西,我们发现丑角有其存在的一般性,究其本源,来自人类对欢乐的向往。所以在艺术的舞台上,“丑”是欢笑的代表,是幽默的象征符号,它是“美”至极后的反向表现。在西方,英国的小丑文化源于英格兰的宫廷小丑制度。足智多谋和滑稽可笑的宫廷小丑,首要任务就是要给沉闷的宫廷生活创造欢愉,在幽闭的宫廷中搞笑,故而亦被称作“弄臣”。在东方,中国京剧舞台上的“弄臣”更加丰富多彩。京剧丑角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类,其中文丑的表演特点主要是念白、做兼唱,可细分为方巾丑、袍带丑、媒婆丑和茶衣要报丑等;武丑又有“开口跳”之称,主要以念白和武打动作为表演特点。
  想当年,清代画家沈蓉甫先生绘制的“同光名伶十三绝”中 ,丑行的代表是刘赶三在《探亲家》中饰演的乡下妈妈。据说在刘赶三之前 ,京剧的丑行多演配角 ,而自刘赶三开始大为改观 ,丑行的地位大为提高。后来效法刘赶三技艺的还有著名京剧文丑演员罗百岁、萧城名丑马增寿。
  学戏,为人民服务
  马增寿老师家在牛街,他说1940年他就生在这里。那时父母加上兄弟姐妹,一家子人挤在9平米的平房子里住,生活十分贫窭,但大家并没因此而悒悒不乐。就拿在菜蔬公司上班的父亲来说,从小就喜欢京剧,爱看爱听爱唱。他从京剧艺术中获得欢乐和喜悦,业余时间组织了一个票友京剧团,请专业的老师来给说说戏。刘连荣、何金海、陈世鼎等老先生都曾来过团里,给票友们指点一二,久而久之,父亲和这些梨园大师名家甚有交情。
  受父亲的影响,马增寿从小就对京剧很着迷。父亲经常带着他去剧场里看,虽然当时什么也看不懂,一句词都听不明白,但他就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欢。特别是去票友京剧团看父亲演出,当父亲扮好花脸的扮相,在台上一拉架势,马增寿便觉得京剧真的有一种魔力,父亲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是那么的高大、威武。
  家中有儿不愁长,韶光悄移,马增寿业已12岁。恰逢1952年,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为培养新中国戏曲人才,计划招收一批内行子弟。马增寿算不得内行子弟,本来与这次招生无缘没分。但合该他与京剧有缘,正赶上北京市政府的领导给学校提建议,建议他们适当招收一些外行子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扩大京剧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培养出一些意料之外的人才。市领导的建议目光长远、在情在理,学校直接听取,马增寿也这么着,有了报考戏校的机会。当然,这也意味着很多人都有了报考戏校的机会,因此最终报考戏校的人竟然有3000人之多。
  195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门前人山人海,父亲带着马增寿来报名考试。马增寿临进考场前,父亲拉住他问:“一会儿你进了考场,考官要是问你:‘将来学得了能耐怎么着啊?’你怎么回答人家?”马增寿昂着小脸说道:“将来学了能耐养活我爸,养活我妈。”父亲说道:“不光要说这个,你记着还要说学戏是为人民服务。”马增寿把父亲的嘱咐记在心里,考试的时候一屋子考官围拢着他,都是老艺术家,没想到其中一位考官还真问到这道题了。那人说:“你将来学会了京剧想怎么着呀?”马增寿心说这可问着了,当时想也没想道:“学会了京剧为人民服务!”在座的一位考官听了一拍大腿,说:“嘿,这孩子说话真脆正。”这“脆正”是北京老话儿,意思是这话听着顺耳。
  随后,开始考音域和音准,一个盲人乐师吹笛子,让他跟着唱。马增寿天生一副好嗓子,且耳音极佳。那盲人吹多高他唱多高,吹多低他唱多低,咿咿呀呀,每个音唱得十分准确。然后考官们又让马增寿跳那竹竿,通过跳高看他的协调性怎么样。马增寿天生好动,跳那竹竿,他轻飘飘一跃即过。考官们看他是块学戏的好材料,都很高兴,笑着说行啦,都考完啦,你可以走啦。此时马增寿感觉还有点意犹未尽,走时恋恋不舍,不时回身侧目斜睨。那盲人乐师以为他已经走得远了,就和其他考官说:“这孩子,嗓子清亮,音色好,音也准,全在调门上啦,是块料,可以录取。”马增寿听了这话乐不可支,跑出去找到在门口巴望的父亲。父亲关切地问怎么样啊?他说:“还真问那道题了,那瞎子还说我音色准,都在那什么里头哪。”
  回味起童年的考试经历,马增寿回味无穷,洋溢着笑容。他说:“那时候我小,不知道盲人这两字怎么说,只会说瞎子。那音色准,应该是都在调门里头,我也不会学舌,说不出调门这俩字来。”
  八年坐科,苦乐同行
  学校头榜发布后,马增寿榜上有名。3000多考生,考上的只有1000多人。入学3个月试学期后,学生又淘汰一半,只剩下500多人;再过一年,留下的学生就只有100多人了。马增寿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不仅毫无压力,反而如鱼得水,戏学得津津有味。他因为嗓音脆生、透亮,人又活泼、幽默,因此进戏校没多久就学了丑行,师从罗文奎先生。罗先生人称戏包袱,戏路广博,说戏从来不带打磕巴儿的。马老师告诉我,如今即便一些大牌演员,一出戏可能只记得自己的词,别人的词就记个大概其。但罗先生给他们说戏时候,一出戏每个角色的词都说得清清楚楚,甚至一个非常小的角色,仅有两三句词,他都能说得一字不差。马增寿跟着罗先生一学就是8年。
  入学3个月后,罗先生教马增寿开蒙戏《铁弓缘》。这出戏除了旦角,就属婆子的戏份多了。罗先生告诉增寿,艺术源于生活,让他到街上找一位小脚老太太,好好观察观察小脚的妇女是怎么走路的。马增寿领命来到街上,想寻摸个老太太好好瞧瞧,恰巧打街那边过来一位。马老师跟我说,旧社会妇女因为裹脚,前脚掌已经严重变形,所以走路时前脚掌吃不上劲儿,重心都在脚后跟上。马老师一边跟我说,一边在屋里给我演示。眼见他背已躬起,身子重心却仍在后面,双臂微摆,底下两脚碎步紧捯,都是后脚跟先着地,一眼看去,宛然当年那位老太太一步步向我走来。
  儿时的马增寿悟性极高,他观察那位老太太走路,马上跟在她身后模仿,走得惟妙惟肖。许多路人驻足瞧他们,觉得新鲜:这一老一少干吗呢?小孩儿怎么跟老太太走路一模一样啊?这时老太太在前面走,越走越觉得不对劲,怎么这么多人老看我啊?她一停,马增寿也停,她一走,他也走。老太太看看自己,没啥不对的地方,冷不丁一回头,看见一个小孩儿像企鹅一样走着,原来是学自己走路,登时目里火光燔灼,又嗔又怒道:“你个小王八蛋!怎么不学好?”这老太太一气急,骂人的话都没了伦次,她说马增寿不学好,可人家明明学的是自己。   《铁弓缘》学得了后,马增寿在天桥剧场演出。彼时天桥剧场刚刚建成,墙上露着红砖,石灰还不曾抹得。此次演出是慰问建设天桥剧场的工人,这也是马增寿第一次正式登台。他“啊哈——”一声走上舞台。大家一看,一个小孩儿演老太婆子有模子有样,哗哗地鼓掌,大声叫好。一场戏70多分钟,马增寿演得纤毫不差。只是演到最后,有两句词倏地想不起来啦。当时马增寿俩眼一抹黑,脑子一片空白,口里说:“正是,正是,正是……”观众一听他把“正是”说了三遍知道忘词了,便起了一阵倒好,耳听这阵倒好声音兀自未止,清脆的一句旋即传来:“正是婚姻安排定,准备把亲成。”原来马增寿又想起来了。观众一听他把最后一句唱了出来,连忙鼓掌、叫好鼓励马增寿。
  演出结束第二天一上课,罗先生就对马增寿说:“这戏演得挺好,但你记住了,以后在台上:不怕胡念,就怕不念。忘词了,自己瞎编两句过去,也不能愣在台上。”马增寿把老师的教导牢记在心,1960年他就受益了。那年他在人民剧场演《蝴蝶杯》,当时忘词了也是脑子一片空白,突然想起恩师的那句“不怕胡念,就怕不念”,马上叽里咕噜、之乎者也地说起来,到底说的是什么,马增寿自己都不知道,为的是赶紧把那几句忘的词遮过去。下了舞台以后,他的师哥师弟都很纳闷,问增寿你说的那几句词是啥啊?马增寿说,这回演出底下有少数民族的观众,我翻译几句少数民族语。大伙儿一听,都乐了。
  解放初,戏校办学条件简陋,没有教室和练功房,学生都是在松柏庵庙里练功。前文提到,马增寿家里十分拮据,哥儿仨姐儿俩,五个孩子都靠父亲一人挣钱养家,住在9平米的平房里。但马增寿坐科以后,每个月有了补助,吃饭住宿都在学校,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家境贫寒培养了马增寿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学校洗衣服、补袜子,有时还帮着食堂的师傅做做饭。马老师说,学校食堂的师傅人特实在。有一次放寒假,马增寿为了学戏,和一些学生留校没回家。食堂师傅向他说,我有点事,你先帮着弄点饭吃吧。师傅走了后,马增寿做烙饼摊鸡蛋。他从箱子里取出12个鸡蛋来,磕到碗里,把鸡蛋壳顺着墙扔出去10个。饭做着没一会,师傅就回来啦。师傅见了说:“你做烙饼摊鸡蛋哪,打了几个鸡蛋啊?”马增寿用手一指灶台摆着两个鸡蛋壳,说打了两个鸡蛋。师傅说这么多人,两个鸡蛋哪够吃啊?多打几个,马增寿听了心里雀跃,面上不敢多笑,又上箱子里拿鸡蛋去了。
  别看生活中马增寿人小鬼大,调皮的事如此非一,但跟老师学戏,他从来至诚老实、一丝不苟。马增寿倒仓的时期,罗先生说老人们倒仓时,有睡笸箩的方法,能让倒仓快点过去。个中道理由于当时增寿年纪小,先生没说。其实是这样,青春期的小男孩,睡在笸箩里,因为空间小,胳膊腿得蜷在一起,这么睡就变得比较老实,睡觉时不容易胡思乱想。马增寿当时自然不会明白,但他听话,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他没有笸箩,就用一块木板把床格成两半,只蜷缩着睡半张床。结果也不知道是天生嗓子好,还是这种方法奏效明显,别人倒仓可能一两年,甚至声音回不来,而马增寿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倒仓期过了。连罗先生都说:“就该着了你唱戏。”
  人生如戏,无戏不丑
  1960年,马增寿毕业后被分配到荀慧生京剧团。他有一次去荀先生家里排戏,不小心念错了一句词。荀先生解颐一笑说:“好小子,你搅到我家里来啦。”旁边马增寿的老师朱斌仙赶紧解围道:“这孩子来您这,有点紧张。”其实荀先生和朱先生都特别喜欢增寿。朱先生是马增寿毕业后的第一位老师。后来马增寿还有幸向叶盛章先生请教,学习了《打渔杀家》。
  1961年,市领导重视京剧年轻人的培养,从各剧团挑选青年尖子生,成立了北京实验京剧团,马增寿名列其中。年轻人组成一个新的京剧团有利有弊。弊是缺少老人的提携,年轻人有时经验不足,一时找不到人来请教。利是年轻人聚在一起,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在这段时间,马增寿的艺术技艺逐渐成熟。他在广和剧场演《长坂坡》,一个夏侯恩虽然只有两句唱一共十几句词儿,但却赢得了观众两次叫好。连当时观众席的彭真市长,见了增寿的表演,都夸他演得好,还关心地询问他是否交女朋友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京剧《箭杆河边》红遍大江南北。马增寿和张学津唱对手戏,戏里“劝赖子”一段唱家喻户晓。马增寿成功塑造了这个二赖子角色,让观众过目不忘。连长安戏院卖票的老师傅见了他的面都说:“小子,你唱得不错啊。有人专门从上海赶来,买票要看你的二赖子。”
  “文革”结束后,京剧舞台冰消瓦解、万物复苏。马增寿暌隔10年重拾传统老戏,功夫一点不缩水。马老师曾说,演戏演的是人物,一定得抓住人物特点,要演什么像什么。他不仅把这句实践中总结出的至理名言运用到京剧舞台上,在影视剧中,此话也屡试不爽。马增寿曾参演过《红楼梦》《风流唐伯虎》《日落紫禁城》《一村之长》《大宅门》等电视剧,许多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在拍电视剧《一村之长》时,赵本山对马老师特别敬重,他说:“京剧是国粹,永远不衰,小品应时当令,没法比。”
  在谈到“无丑不成戏“时,马老师说:“之所以说‘无丑不成戏’,是因为丑行表现的人物太丰富了。上至皇帝下至地痞流氓,好的坏的,忠的奸的,男女老少无所不包。因此不光得演什么像什么,还得与时俱进,让人物跟得上时代,塑造人们喜闻乐见的角色。”前几年,马增寿在台湾演《女起解》。当戏里苏三唱到“可恨贪官王县令”时,马增寿饰演崇公道现场抓哏:“这些当了官的,只要银子钱到手,什么缺德的事都办得出来。咱们海峡两岸,都在搞反腐倡廉,整的就是这些贪官污吏,以后会好起来的。”话音刚落,台下掌声一片,台湾人民十分买账,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马增寿京剧舞台生涯60多年,在京剧《借东风》《乌盆记》《女起解》《宰相刘罗锅》《杜鹃山》等戏中表现俱佳。如今马老师早已退休,他这些天正忙着为徒弟拜师筹措资金。马老师说:“我原来在学校教戏,从没正式收过徒弟,这是头一回。这些孩子工资不高,房子还买不起呢,媳妇都娶不上,让他们拜师给我红包,我心里不落忍。这钱我不想让他们出了,自己想办法筹措,办这个仪式吧。”听着马增寿老师诚恳的话语,我深受感动,真心希望马老的收徒仪式早日圆满成功。
其他文献
大师不平凡的日子其实就蜗居在一条很缺乏时尚元素的北京胡同里。邻着护国寺和厂桥之间,护仓胡同一套91平米的两居室里,就是莫言三代同堂的家。在这里,当年青梅竹马的妻子操持全家,让他全身心投入写作,两个女儿都安稳地成长为作家。在这里,大饼蘸酱和饺子就是莫言百吃不厌的当家美食。莫言心里认定,最大的成功就是有个幸福的家。  一样的日子,不一样的精气神,大师就是大师  北京作家李洱说莫言深受儒家思想浸染,谦和
期刊
传说  说到北京城,就一定要讲讲“八臂哪吒城”的传说。  传说一般多少有事实的影子,但在口口相传中逐渐加入新元素,进而走了样。  “八臂哪吒城”的传说是父亲讲给我的。我穿一条母亲做的碎花裙子,编着麻花辫,坐在二八自行车大梁上。父亲骑着它,带我穿行在国槐树下的胡同里。灰砖青瓦,夕阳西下。那些披挂着夕阳余晖的四合院落已经与父亲的回忆融合在一起。“八臂哪吒城”无疑是最具京味文化特色的传说之一。  “以前
期刊
京剧,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感,穿越时空与现代人进行对话。如何把握传统与时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用古老的艺术手法诠释日新月异的现实?如何让沉溺于海量碎片化信息中的人们沉淀下来欣赏经典?  面临这些宏大的主题,北京京剧院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作为负责“创作”业务的管理者,刘宇宸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心中的感受。他深知,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也正因其艰难,反而更具魅力。  挚爱与事业
期刊
北京京剧院尚掩映在熹微的晨光中,婉转的唱腔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已破空而来。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的一天便与这韵味十足的“背景音乐”一同开始了。11月的北京寒意渐浓,凛冽的风像一匹不羁的野马,透过敞开的窗子在屋内游荡。李恩杰的精神为之一振,他翻阅着手中厚厚的文件,头脑又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即将过去的2012年,对北京京剧院意义非凡,她以越来越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而对于近在眼前的2013年,
期刊
每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的的时候,总要去广场东南角的东交民巷西口看一看。虽然看不见昔日的牌楼、昔日的坡、昔日对面的棋盘街,但巷口内路南的灰墙大院,特别是大院里的演变时迁,总会勾起我串串的酸楚、兴奋和有趣的回味。  新中国诞生前的“国中之国”  新中国诞生之前,我在前门内西顺城街(今前门西大街)的中大附中读书,家住崇文门外的手帕胡同,每日往返上学不愿意走城外人多路差的打磨厂,而喜欢走城里头人稀路平的东交
期刊
北京国际音乐节是北京市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文化品牌,也是中国向世界打出的一个响亮的品牌。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走过了第15个年头。15年来,每年的秋天来自全世界最顶尖的音乐团体和音乐家齐聚北京,展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  今年的音乐节主题是“音乐由你”,主打亲民牌,在北京最新潮的三里屯Village橙色大厅上演多部音乐会;邀请来罗大佑、崔健、迈克尔·波顿等流行音乐界巨星;在中国首次上演了美国先锋音乐家约翰
期刊
“慢慢养着吧”—— 祖祖辈辈对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既无概念也无标准,对慢性病和亚健康给人造成的痛苦和危机往往缺乏富有成效的措施。据统计,目前有80%的病人在疾病急性期过后只能回家养病,得不到正确的康复指导。疾病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康复医学评定的重点是慢性疾病。慢性病是毁坏家庭、破坏社会和谐的看不见的尖刀。一个心脏安上支架的人,只能接受被迫放弃的暗淡下来的人生。如果他能通过小汤山康复医院的康复治疗,重
期刊
十年前,刘晓庆因偷漏税入狱时没有当着人哭过,十年后,这位中国获得百花奖最多的影星当着上千人的面哭了。  9月29日第31届百花奖颁奖典礼上,五次获得百花奖、已经57岁的女演员刘晓庆身穿红色旗袍,画着浓浓的舞台妆,继续延续着不老的传说,模样看起来足足年轻了20岁。聚光灯下,刘晓庆讲起自己的从影经历,也谈起了自己的老单位北影厂:“几天前,我一个人悄悄地回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我的心里非常非常地难过,因为
期刊
王大观画中话  老北京夸人,喜欢说“吃过见过”,不论谁,必是“吃得多,见得广”,博闻广识,才配得上称为高人。  王大观是我爸爸的亲娘舅,论起来,我叫他老舅爷——他就是位高人。  老舅爷前些年没了。他在时,可惜我还小,不懂问,不懂听,长大些,才知道与多么宝贵的学问擦身而过。  逛书店,看电视,老北京民俗这个话题,永远是热门的。人们热衷于从字里行间的每一个儿化音里,窥探老北京;痴迷于从胡同角落的每一条
期刊
1976年末,从因中苏友谊医院而得名的“反修路”,搬家到了“反帝路”——东交民巷7号。这条目前北京最长的胡同,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元朝,北京开凿通惠河与大运河连接,南方粮食几经周转到现在的崇文门外。元朝在这里设立收税的机构,周围相应形成市场,就有了东交民巷的前身江米巷。这里是个米市,用现在时髦话说是贸易中心。当年的元大都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游记里提到过“文明门内江米巷”。文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