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父老乡亲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ng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问题;他带领全体村民填沟平地,让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出资兴学,为家乡培育人才;他铺路架桥,为改变家乡面貌孜孜不倦地努力:他不断创新,奋力拼搏,创造财富,回报社会;他把公路修到了非洲欧洲,为国争光;他仍然保留着农村人朴实的本色,不善言辞,却充满真诚;他的拳拳赤子心,全部化作对于故乡人民的深情厚意……
  
  苦涩的童年
  
  1964年,刘跃出生在山西省阳曲县棘针沟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和所有这个年代出生的人一样,生在尚未从三年自然灾害的阴霾中走出的中国,他们的童年必然是苦涩的。
  刘跃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些许喜庆,甚至他的父母还不得不为生计奔忙。在那个年代,城里人尚为生计犯愁,遑论这个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村了。刘跃的童年是被“苦难”陪伴着的。
  刘跃3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对于一个尚不经人事的孩子来说,刘跃根本不知道离婚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刘跃的生父是入赘的女婿,上门女婿的悲苦,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刘跃的母亲年幼时患过天花,病愈后留下了满面的疤痕,疤痕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然而,日子也总得继续过下去,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庭,在那个劳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年代,刘跃的外公不得不为女儿继续寻找入赘的对象,以维系家庭经济中劳动力的完整,使得生活能够继续下去。在连续十年内,刘跃的母亲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经历——数次结婚,生活的压力和感情的不断打击,让这个坚强的母亲身心俱疲,直到遇见那个和她走完后半生的人。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刘跃注定是得不到太多的家庭温暖和关爱的。
  贫穷依然笼罩着这个悲惨的家庭,因为多次婚姻和难以见人的面容而拒绝出门的母亲,给刘跃的学生生涯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童年总是乐意攻击同学的弱点,践踏别人的自尊。每当和同学吵架的时候,只要处于劣势的一方说出处于优势的一方最大的隐痛来,后者必然偃旗息鼓。刘跃的家庭背景,无疑让他成为同学和伙伴们嘲弄的焦点,他郁郁寡欢,为自己的家庭,也为自己在同伴中被孤立。
  这种状态伴随着他的整个童年。在贫困和被人嘲笑中度过,让内心极度敏感却心地善良的刘跃变得沉默寡言。但是,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同样为你开启了一扇窗。沉默的刘跃勤于思考,他的考试成绩每每成为同学们嫉妒的焦点,也成为他更加被孤立的一个原因。他迫切地想改变这种状态,他出人头地的欲望在童年时期就已经深埋心中。
  
  艰难的求学历程
  
  沉默寡言和伙伴们的孤立让刘跃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也就是在那时候,这个不善言谈的孩子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担心任何一点点失误招致来自各方面的嘲笑和鄙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
  几近赤贫的家庭绝对不能保证刘跃顺利地完成学业,他早就有了辍学的心理准备。当然,这在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农村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习成绩再好,在那个不需要知识的年代里也是不被重视的。在家人眼里,这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只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劳动力而已。然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家庭关系的渐渐稳定还是给了刘跃得以求学的机会,尽管这个机会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并没有持续太久。
  初中毕业的时候,刘跃用五毛钱买了一张毕业合影照,然而当时很多人并没有照相,却很想拥有这张毕业照片,刘跃便以1元钱的价格将这张毕业照卖给同学。因为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高级中学学习。他知道,这一切都需要钱,对于重情重义的刘跃来说,那张毕业照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高中求学期间,他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吃不饱饭是经常的事情。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很多学生都有参考书,但是刘跃根本不可能买得起,为了复习,他趁别人吃饭的时候赶紧借来抄写。最后,他花五毛钱将上一届学生的参考书买下来,这才解决了高考参考书的问题。然而,这五毛钱却让他几天吃不饱饭。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刘跃第一次高考落榜。
  家人以为这一次的落榜会让刘跃放弃求学这条路,回到家中安心务农,然而他的大学梦并没有因此结束,为了获取一个复读重考的机会,刘跃自己泡豆子、磨豆腐,做出了一大块豆腐送给校长,希望能够再考一年。然而,家里的日子已经相当艰难,尽管他的继父是一个很负责任的男人,每星期六个馒头的伙食总是带回家来给孩子们吃,但是单靠一个劳力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加上外公、外婆生病,家里一点钱都拿不出来,整个家庭再次陷入困顿当中。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刘跃忍痛告别了自己的学生生涯,回乡里做起了一个年轻的农民。
  贫瘠的土地并不能为这个家庭带来太多的收益,即使在包产到户之后,土地的产出也只能维持家人的温饱而已,要想富裕,还是要从副业上下功夫。这是刘跃思考了很久得出的结论。
  
  艰苦创业的初期
  
  刘跃自然做不了那种“安分守己”的农民。他的性格和意志决定了他绝对不会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农民,他要做也只能做一个成功的农民,一个与众不同的农民,一个成就大事的农民。当时并不知道所谓的创业,就是为了谋求生计,刘跃开始磨起了豆腐。
  磨豆腐是一项很古老的工艺,虽然方法很土,但是技术要求仍然比较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步骤是“点卤”,这个环节很关键,要掌握好时机,不能早也不能晚,否则同样的豆子做出来的豆腐不仅质量不同,而且成品的重量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擅长此道的人在村里都有相当的威望。因为在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豆腐是一般人家待客才会接触到的食品,所以做豆腐有一定的市场,而做豆腐的行家因为掌握了点卤的核心技术,其地位也就水涨船高。每每有农户家里来客或者逢年过节。就需要磨点豆腐待客,对于点不了卤的人家来说,必然都要谄媚地请来点卤的行家,好生招待,甚至还要贿赂一番,才能做出好的豆腐来。而这种点卤的技术,行家一般是不会外传,甚至外人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刘跃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经过反复的实验,掌握了点卤这个核心技术。他做出的豆腐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成品率高,在方圆几里打出了名号。当时农民在农闲时节没有别的进项,纷纷磨豆子做豆腐,逢集用自行车拉到市场上出售。换取一些款项贴补家用。
  但是刘跃卖豆腐和别人不一样,他认为集市上人员虽然集中,但是大部分农村交通不便,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来到集市上交易,所以在村子里还有很多潜在的“客户”。为了验证自己的这个思路,刘跃独自推着自行车在各 个山村沟壑里叫卖,因为腿勤,价格公道,量足质优,还能送货上门,很快十里八乡都知道那个棘针沟村的后生的豆腐做得好。
  做豆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首先很早就要将豆子泡起来,半夜就得起来磨豆子,打浆、过包、点卤、压水……一整套工序下来,顺利的话赶天亮之前能够出笼,一个工序不顺利都要影响出货。出货是出了,可是人已经累得快虚脱了,年轻的刘跃为了生存,过早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因为做好豆腐之后还要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赶中午之前卖不完的话,不仅很少有客户光顾,而且豆腐的质量在下午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只能尽量早起。在做豆腐的那段时间,他很少有时间休息。
  有一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为了在这个节日里多卖出一些豆腐,刘跃早早就准备上了。他冒险一连做了6锅豆腐,第二天早上,他用自行车推着豆腐早早地出了门,可是突然天降大雨,当时他正用力地推着车爬一个很长很陡的山坡,大雨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脚底下打滑,推车子使不上劲,还不能松手,他只能在大雨中推着车子僵持着。就这样在山坡上淋了一个小时。终于一个骑着摩托车的人从旁边经过,援助他脱离了困境,并帮忙介绍买家,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贵人!”刘跃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笑道。
  尽管很辛苦,但是做豆腐相对种地来说比较可观的收益还是让这个年轻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卖豆腐的过程中,他也总结出来一条规律:但凡做生意就必须讲究诚信,这不仅是原则,更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所以,当别人在秤上做手脚的时候,刘跃是绝对不会仿效这种短视的行为的。
  做豆腐做得相当成功,刘跃的收入大幅增加了。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村里人纷纷效仿,都来他的豆腐坊参观学习。村里做豆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直到全村80多户村民都做豆腐。而刘跃把自己的技术毫不保留地交给村民们,在他看来,村子里的人太穷了,太需要发展了,他找到了一个挣钱的路子,自己修了房子,但是这远远不够,大多数村民还处于贫困状态。能给村民们提供一个挣钱的路子,尽管这跟自己的生意存在竞争,但是他还是满心欢喜,毕竟,这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给予和帮助的快乐。
  
  石灰窑里的年轻人
  
  做豆腐毕竟是小作坊式的个体行为,很难有更大的发展,加上加入的人太多,利润开始出现下滑,而更多人仰仗这个行业不过是有几个零花钱,想真正做一些事业,带动大家都富裕起来,刘跃还得想其他路子。
  刘跃把眼光投向了另外一个行业——烧石灰。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了几年,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手中开始有了一笔余钱,农民建房的热情空前高涨,建筑材料一时间开始紧缺。刘跃的眼睛盯上了村外河滩上的石灰石。生产队原来有一个石灰窑,但是年久失修,没用几次就坍塌了。刘跃便和其余四个人每人投资220元人民币,总共用1100元人民币的投资在村子旁边的一个疙瘩梁上建了一个比较大的石灰窑。建成之后,刘跃从山上拉来石灰石,买来煤炭,就开始自己烧制石灰了。和做豆腐一样,他很快掌握了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
  烧制石灰生意的成功又给村民们带来了启示,于是村民们又开始在刘跃的带动下建立简易的石灰窑,也学着烧制石灰。这个产业加上豆腐制作产业给村里的经济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村民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就这样,一边卖豆腐,一边烧石灰,刘跃的收入达到了每个月200多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爆炸性新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月200多块钱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相当一部分工人和干部的工资。而村民们的收入也在这两项产业的带动下节节攀升。
  烧制石灰刚开始挺顺利,可是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大,石灰开始积压。刘跃便雇上拖拉机,往太原市区销售。就是这一辆拖拉机让刘跃的石灰生意跨越了一个很大的高度,因为运输能力的提高,他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覆盖面更广,市场占有率更高。当时村里在刘跃的带动下,已经有24个石灰窑,很多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刘跃将其中质量好的石灰收集起来利用自己的运输优势代售,为自己也为村民们带来了更多收益。当时,棘针沟村不仅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当时的“两白”(豆腐和石灰)发展模式,甚至成为全国农村的典型。而刘跃理所当然地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从卖豆腐到烧石灰,刘跃对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诚信贯穿他事业的始终。这是本性,也是秉性,刚开始有人说他傻,市场经济谁不偷奸耍滑?可是刘跃从来恪守着自己的原则,不逾越半步。当然,刘跃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带动村民一起致富。终于,他的诚信和勤于思考善于经营给他带来了好运,也让石灰生意为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就是这时,村子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4年的一天,刘跃开着拖拉机到太原去卖石灰,在车子行驶到小店附近的时候,一个坐着上海轿车的人拦住他:“后生,这石灰多少钱?”还没等刘跃回答,这人就拿起车上的一块石灰在地上摔了起来,石灰落地立即破碎,里外白生生的,一连摔了十几个,完全表里如一,货真价实,这个人说:“好灰,给我们送些吧。价钱好商量。”刘跃便开着拖拉机跟着上海轿车去了小店区,刘跃按照每吨20元的价格,以后就往这里送。这是他做成的第一笔大业务。在这期间,石灰生意让他成为村里最早盖起新房的人。
  年底,在送了相当一段时间石灰之后,刘跃来到小店结账。一共送了4000多元钱的石灰,但是财务部门在核对了相关石灰的票据记录之后,多算给刘跃3000多元钱。拿了钱刘跃就走,但是仔细一算,这帐不对!明明是4000多元的石灰。怎么会有7000多元的结账呢?刘跃二话没说,找到了当时的会计,将情况说明之后,对方查阅了账单,这才发现将其他送石灰人的钱也算给了他。通过这件事情,刘跃用自己的诚信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从此,尽管还有晋源区和其他地方的石灰也往这里送,但刘跃的石灰一直是最稳定的供货源,而且价格每吨加两元,一直持续到1993年前后。其实当时刘跃的石灰窑早已经不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了,但是“言必行,行必果”,一直坚持到石灰窑完全不开了,才宣告合作结束。
  
  诚信创业赢信誉
  
  1990年,还在送石灰的时候,刘跃拿到了一个修路的工程,这段只有500米长的路段被他承包下来,这在当时是很多人并不看好的一个工程,因为刘跃当时对修路一窍不通。没有会计,没有管理人员,什么都没有,刘跃领着一群农民工开始动工修路,一边学一边修,慢慢地开始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他认为,这一行挣钱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懂技术,保证质量。
  在边学习边铺路的过程 中,刘跃他们慢慢懂得了筑路工程的一些知识。在走访了大量的懂行的人之后,他的这条路具备了这样几个特点:材料保质保量,人工搅拌比例和力度非常到位,铺设平整,施工面整齐。做到了这几点,这条路的铺设成功不仅为刘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为他进入路桥工程这个行业,打响了第一炮。也同样是这个工程,他带领村里的部分村民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村民们在获得了收益之后,也被刘跃这种致富不忘乡亲的精神深深折服和打动,觉得一心一意地跟着刘跃谋发展一定会有好日子。
  随后,刘跃又接了一单工程,山西大学附近的一条13公里的修路工程所用石灰,都由刘跃提供。这一笔买卖让刘跃获得了20万元的收益。有了钱就想有更大的发展,细心的刘跃发现当时阳曲县加油站较少。汽车加油困难,就在阳曲县开了一个加油站,因为刚刚涉足这个行业,不懂行,挣不了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资金一天天在加油站缩水。这时候,与刘跃之前有过交往的一个人找到了他,因为之前打过交道,这个人对刘跃的为人非常清楚,所以得知刘跃的加油站面临困难之后,立即想办法帮他解决。最终,刘跃的加油站开始成为大港油田阳曲经销处,参与批发、代销大港油田的产品,成为一名正式的中间商。
  这自然是很挣钱的买卖,然而即使是这样,很多同行还是欠着总公司很多的资金。但是刘跃从来不欠,只要货一出手,钱立即打到总公司,在当时的同行中树立了广泛的信誉和威望。
  然而接下来的一个投资,让刘跃的事业又受到了一次挫折。
  在当时已经成为村里公认的能人的刘跃见生猪市场火爆,利润可观。棘针沟村是远近闻名的做豆腐村,豆腐的副产品是豆渣,豆渣是生猪养殖很好的饲料。为了让村民们多一条致富的门路,当时已经成为村干部的刘跃决定成立一个公司加农户的生猪养殖基地。说干就干,他跑银行贷款、选址,一切都忙完之后,生猪养殖基地就建好了。由公司供给猪崽、技术等,农户只投入一部分场地和人力,最后由公司按照合同价格收购生猪。为了让村民尽快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刘跃自出资金,请来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对村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无偿提供技术。但是,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办了4年就陷入了困境,全国最早走出公司加农户模式的养殖场破产了。
  1999年,农户的生猪纷纷出栏,然而受到市场的影响,当年生猪市场价大幅下跌,如果继续按合同价收购的话,每斤要赔1元多。当时很多人劝刘跃,不要按合同价执行了,赔得太多。但是刘跃坚持按照年初的合同价收购村民手中的生猪,他说:“办猪场的目的就是让农民挣钱,现在赔钱了,咱们自己认了,不能让村民们的利益受损失。”这一次下来,赔掉将近一百万元。
  养殖中心也面临倒闭,但是刘跃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宁肯自己公司赔钱,也要保证农民的利益,这个义举获得了更多人的信任。在之后谈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时,刘跃说:“表面看起来是赔钱了,但是后来想想,这给我个人和后来公司获得的信誉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更重要的是,农民们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失。”诚信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是事业成功的人却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讲求诚信。
  刘跃的创业经历始终伴随着诚信。这让他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事业越做越大。创业期间,他涉足了很多领域,包括能源、销售、建材、路桥工程等,他有重点的行业,但是从来不把所有的投资放在一个特定的行业上,和卖豆腐、烧石灰一样,他必须时时根据市场的脉搏,对症下药。
  1997年,刘跃创建喜跃发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员工从80人发展到800多人,带动1000多乡亲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产业,为乡亲们累计增加收入3亿多元,为家乡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每当刘跃想到这些时心里特别高兴,脸上就会露出幸福的笑容。如今,喜跃发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筑路行业的高端企业,不仅把业务从阳曲县做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而且跨出国门,走向非洲阿尔及利亚、欧洲荷兰等国家。
  发展源于不断创新,刘跃的喜跃发公司有独立的科研机构,甚至和国内知名科研单位联合研发公路工程材料,取得了技术专利,在这个行业里面成为了佼佼者。明智的思考力、雷厉风行的执行力,永远领先一步和精准的市场预测,这些都是刘跃从发展中不断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
  棘针沟村村民在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刘跃的带领下,实现了共同富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棘针沟村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这在当地人的眼里是有目共睹的。刘跃记得,在富裕之前,有一个好心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这对象的村子离棘针沟村仅十几里地的距离,当对方得知他是棘针沟村人的时候,竟然纷纷摇头说没有听过这个村子。这对刘跃的触动很大。而如今,一个曾经在棘针沟村插队的知青,因为怀旧的缘故回到村里之后,只说了五个字:“日月换新天”。
  一直致力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刘跃,由于切实履行小平同志“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倡议,并孜孜不倦回报桑梓,2002年,刘跃作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农村青年工作会议,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获得2001年度“全国优秀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致富不忘桑梓
  
  在很多人看来,刘跃的事业成功了。如今,刘跃不仅是山西喜跃发路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和山西喜跃发道路养护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的常务理事长和专家。他的公司已经在全国筑路行业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然而,家乡落后的面貌始终是刘跃最为关心的事情,他看着破旧的村办小学,心里不安:“那么多有钱人,修豪宅,建别墅,可是旁边邻着破破烂烂的学校,能安心吗?反正我是不安心。”于是,他投资把村里的小学校修葺一新。
  随后,他又不断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些投资都是无偿的。从八十年代挣了钱开始,刘跃便给村里无偿修路架桥,引进自来水,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利用自己的企业增加农民收入。
  当年满山荆棘,到处沟壑的村子,经过刘跃几年的投资和开发,而今的棘针沟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有硬化的路面,明亮的路灯,漂亮的住宅,四通八达的道路,还有能和城镇相媲美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他甚至不断追加投资,将沟壑填平,不仅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连祖祖辈辈的生产环境都实现了优化和平整,整个棘针沟村看上去如一马平川。无法让人想象到,20年前,这里是一个封闭的山村。他出资为村民们修建文化大院,修建公园和广场,甚至购置了一批健身器材安置在广场,供村民们休闲锻炼,努力提高村民的身心素质。
  为了将棘针沟村的面貌 彻底改变,他出资将村民们的旧房子买下来,在平整的地方修建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别墅式房屋。供村民集中居住,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而旧村子在老房子的基础上要建设文化大院,希望将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
  他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不仅很多人成才成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因为有着因贫无法继续求学的经历,刘跃对于读书有着很深刻的理解,他每年都要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资助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人才。
  相对于其他方式的资助,刘跃更乐意按照自己的方式为乡亲们致富出钱出力。他认为:给钱给物这种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落后的问题,只有给他们提供致富、创造财富的机会,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他投资在村子周围兴建的建筑材料生产厂,吸纳了很大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为自己的企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支撑,可谓一举两得。
  在商场上打拼了二十六年的刘跃,如今事业仍然处在上升期,拥有了财富的刘跃对于财富的态度非常明确:等你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个社会服务。
  他每年都要专门抽出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散财无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他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到逢年过节,刘跃参加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就会多了起来,无论是帮助孤寡老人,还是给贫困学生捐资,他都乐此不疲。阳曲县想建设一个博物馆,苦于资金缺乏,刘跃知道后,投资300多万元,在阳曲县公园最高处建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5层塔楼,使阳曲县博物馆成为全县的标志性建筑。刘跃告诉本刊记者:“把钱捐出去了,但是幸福感、成就感还在。助人乃是快乐之本。我们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发展壮大,是因为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一滴水如何才能不蒸发,只有回到大海里面。如果我的企业和财富是一滴水的话,那么,我希望我能回到大海里。”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
  
  企业发展起来了,刘跃有自己的一套认识和道理。他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就成了社会的企业,不是哪个人的,也不是哪个集体的。所以企业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要考虑社会效益。他在企业的发展中,始终坚持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再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最后才考虑公司的收益。
  喜跃发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是以绿色环保为前提研发生产的,其对道路的养护施工特点是成本低、速度快、环保节能。每一个项目都精心筹备,综合考量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经济效益差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就上马;反之经济效益好而社会效益差或者根本没有社会效益的项目就不上马。
  喜跃发公司始终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回报客户、回报朋友,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企业信誉、提升品牌价值。在“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原则下,先后荣获全国百家乡镇民营企业、山西省交通厅“AA”级信用企业、太原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而作为企业发展领头羊的刘跃现任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太原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太原市工商联常委、阳曲县工商联副主席等职务,并先后获得阳曲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太原市十大杰出青年、太原市杰出企业家、太原市绿色环保十佳人物,山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山西省科技进步奖、新世纪山西创新发展杰出人物和返乡创业之星、山西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30余项荣誉称号,在抗震救灾、捐资助学、慈善等公益事业中累计捐款1000余万元。2009年,他积极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投资3600万元在棘针沟村建设高标准的新型农村,为彻底改变家乡面貌而默默奉献。近年来,喜跃发公司为大学生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2010年又全额资助36名贫困家庭学生圆了大学梦。在“感恩、回报、帮扶、教育”为内涵的新晋商万企联万户感恩行动中,刘跃率先与老八路结对子,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经常在百忙之中看望慰问,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刘跃和喜跃发公司的不断发展,也直接带动着一大批村民的收入节节攀升。现在,村民每年从喜跃发公司领取的报酬总数超过1500万元。另外,村民们投资的相关工程类产业,也依托喜跃发公司,不断发展起来。
  在棘针沟村,刘跃将自家的老宅子拆除,同时自己投资将附近村民的老宅子也一并买下。利用这块地方建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文化活动中心,使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而位于阳曲县的公司办公楼也已经完成封顶。喜事成双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刘跃致富始终不忘回报家乡、一切为了父老乡亲的拳拳赤子心。
其他文献
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推进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常态化,对于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6月,中央启动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而山西省侯马市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新模式,于2000年构建全市大信访格局,2007年3月开展市委书记(市长)大接访活动,并建立市、乡、村三级信访网络,构筑了为群众解困、为政府分忧、促社会稳定和谐的平台。  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又一个书
用“音乐疗法”让情绪出走  早在远古时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就应经意识到音乐对健康的作用。楚国时期有位太子因“宅居”深宫太久,患上了抑郁症,于是请御医用音乐配合针灸疗法求得健康。在埃及,人们把音乐称作“灵魂的医学”,传说中所罗门王患上神经衰弱,不是请名医开药,而是坐下来聆听宫廷音乐师的竖琴声。  在希腊神话中,缪斯是九位古老的女神,它们代表通过传统的音乐和流传的歌所表达出来的传说。这九位女神不仅精通
聋儿有幸 被亲父遗弃后又有了爸     幼年时的何留有一个幸福的家,那时他的名字叫乔冰,父亲是演员,母亲张开森是企业干部。1岁多时,他因感冒打了几针“链霉素”,结果刚学会叫爸爸妈妈的他突然什么也听不见了,医院诊断为“耳神经萎缩”,从此成了聋孩子。他读小学一年级时,父亲怕受拖累,抛弃妻儿离家出走了。   几个月后,张开森经人介绍认识了何雪健。当时,何雪健是一家电视机厂的干部,一个没有结过婚的小伙子。
我父亲今年80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足不出门户、字不上街头、身不影海外的小人物,普通平凡,于上世纪50年代初农村信用社成立之日起就担任会计,1958年被下放,接任本村生产大队会计多年。  当时还无所谓会计师,但他的理财能力和操守早已被我这当儿子的评上了“会计师”,因为他传授给我终生受益的“一分钱”学说。  “我的账没有一分钱错”,这是父亲引以为豪的一句话,也是送我走上社会的一根“拐杖”。文革期间,
白毛女嫁给黄世仁    礼堂里座无虚席,当著名文艺评论家王义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坛,他决然不会想到,他的这次极为普通的与学生探讨流行文化的演讲,注定要成为2009年秋天和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热门话题,其在国人精神世界里引爆的裂变震撼一点不亚于一枚炸弹的威力。  王教授从传统文化讲到现代文化,从孔子讲到苏格拉底,从孙中山讲到邓小平,人类在探讨共同价值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困惑,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高级定制作为时尚界最高级别的盛事,顶尖和独特的设计引领着整个时装界的艺术导向。此次的2013秋冬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老设计师出山,老牌华丽复苏,新人横空出世,他们在高级定制舞台上一季季成长,提供给时装更多的可能性。  此次,“中国订制”五年梦想承载着中国订制设计师劳伦斯-许“绣球”发布会登上了2013秋冬巴黎高级时装周的舞台。千年皇家云锦面料和中国传统订制手工艺在设计师的手中幻化全新生命,带来古典
这天,礼拜结束后,有个叫乔治的年轻人在教堂的甬道处停下脚步,昂着头,欣赏起挂在墙壁上的那幅《最后的晚餐》。  “你知道哪个是犹大吗?”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乔治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在台上讲道的老牧师。  虽然乔治只是一个新教徒,但他从小就知道犹大是出卖耶稣的人。既然是反面人物,肯定有着反面人物所固有的嘴脸。  乔治的眼睛扫过画面上的每一个人。令他惊讶的是,画上的每一张面孔看起来都显得极其安详恬静,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年,回顾中国法制这6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有效地调节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回顾这过去的60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    中国有着长
喜欢安静了,不怎么爱热闹了,小孩都开始叫自己爷爷、奶奶了。  遇到不公的时候,会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似乎已看破了红尘。  我知道,我们已经老了……  1.从在网络上出现的顺序来讲,先有“80后”,后有“60后”;从辈分来说,先有“60后”,再有“80后”;从血缘上说,部分“80后”产自“60后”。  2.一直以来,不知道一把年纪是什么意思,当有一天审视自己手上的老茧时,突然明白了。  3.“6
(一)  —辈子活下来,常常是,在最有意思的时候,没有有意思地过,在最没意思的时候,想要有意思地过结果却再也过不出意思。  或者,换一种表述就是,在看不透的时候,好看的人生过得不好看;看透了,想过得好看。可是人生已经没法看了。  这句话说得并不绕。其实,人生比这个绕多了。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游戏:在欲望浮沉中,把生命扔到很远很远,最后,只为了找到很近很近的那个简单的自己。  (二)  有一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