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有效地和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是许多班主任老师—直在思考的问题。该文从班级管理的实际出发,对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家长 沟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89-01
都说沟通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对我们达成目标有很大的帮助,故有“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雄”的说法,看来,舌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也是最厉害的武器。对于一名班主任来说,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他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讷讷不能言的老师能够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包括家长对孩子在教育问题上的看法。大部分70后可能还记得,小时候背上书包出门时,家长总会在后面叮嘱一句:“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可以和同学打架。”但是今天,我们往往会听到家長说:“今天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啊,谁打你,你就打回去。”
和普通中学相比,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行为规范上有一定差距。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后学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就是由两个大人四个老人在呵护着。和他们的家长通过有效沟通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就更加有必要。笔者所在的班级的学生有这么几个共同性:都是90后学生,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里非常的宠爱,家里经济条件都比较好。正因为如此,这些孩子来到技术学校并没有很强的自卑感,家里也没有给他很大的压力。有些学生用的手机都是最新款的,生活开支也很大,动辄数千元一个月。这些孩子在行为规范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时常有违纪现象出现,如旷课、早恋、打架等。所以,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是每个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和他们沟通前,我们首先应该侧面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要求与期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每个家长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道德修养、对孩子的期望值等都不尽相同,只要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和家长展开沟通,也才能够更好地获取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如有些传统型的家长,他们的文化水平可能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希望孩子在学校里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能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他们往往会对老师说:“老师啊,如果我们儿子不听话,你揍他好了,不要紧的。”当然,我们会肯定的告诉他“我们不可以体罚学生的,但是我一定会严格要求他。”这种类型的家长是会尽全力配合老师的教育的,因为家长非常的信任老师。所以对这类家长,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孩子的情况,优点、缺点,哪怕只是点滴的进步也可以。我们只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与沟通就可以了。孩子回去后,家长也会对他们严加要求,不会溺爱。我们班有个后进生,开学没几天就因为抽烟、打架等问题受到了处分。家长很是着急,但是很配合,所以我经常和她联系,有时候可能仅仅是告诉她,你的孩子今天做了一件好事被表扬了,有进步了,这时候家长也会很欣慰,觉得老师没有歧视自己的孩子,还是很关心他,而这种情绪会转移自己到孩子的身上,起到激励的作用。
有些比较放任孩子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高,不要求孩子在学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只要不闯祸,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也会灌输给孩子。这类家长难以取得他们百分百的支持。因为家长的没有底线会导致孩子在校的表现不设下限。这就会增加我们的管理难度。对这类家长,我们应该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持续的让他了解,一个月,两个月……让他意识到他的这种想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校表现,并且会影响到他将来的顺利毕业。我们应该把他预设好的结果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告诉他。让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再这样放任下去,他的孩子将来连最低要求都达不到。我们班有个学生,平时非常活跃,无论上课还是下课,笑点非常的低,即使是在课堂上也是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让任课老师很是头疼。于是开学第二个星期,我就与家长联系。通过电话沟通,我了解到他对女儿的脾气秉性是十分清楚地,他只是要孩子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我知道这个学生手里有两个手机一个游戏机,于是我要求家长只允许她带一个手机以备联系,其他的不允许带来。可是,过了半个月。这个学生把手提电脑带到了学校。期中考试,该生成绩倒数第二,德育学分倒数第一。面对这种情况,我把家长请到了学校。在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时,我首先肯定了孩子为人处事积极的一面,比如乐观、大方、不计较、乐于助人等等,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其实是在告诉家长,我对你的孩子并没有偏见,我看到了他的优点。同时,我把学校下发的《学生手册》中,有关毕业条件的规定直接给他看,让家长意识到他孩子的问题,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家长对着手册看了半天,沉吟了半晌,最终认真地说“陈老师,我知道了,我回去好好说他。”双休日回来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以往有了改观,我想家长的配合教育功不可没。要想学生发生改变,首先得家长发生改变。
还有一类家长,非常的主观,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即使不得已来到技术学校,也是中考发挥失常导致。对这类家长,如果孩子在校表现不好,他们是很难相信的。对于他们,我往往是首先表扬孩子,认为他脑子很聪明,只要自己有要求,肯定能学好,只要多用一点心思,就能取得好成绩。而往往孩子在他们面前和学校里的表现反差较大,比如爱撒谎、不讲信用。但是这些直接告诉父母,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在生活费问题上,我让班级里其他学生来告诉他,正常的开支应该是多少,这样是否需要高额的生活费的问题就无需再讨论了。事实胜于雄辩,对这类主观性很强的家长,单凭班主任老师的一面之辞是很难取信于他的,我的做法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请家长直接到学校观察和了解,也可以和班级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个更有说服力。
当然,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如何更好地矫正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促使他们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上来,使家校联系更加顺畅、更加有效,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长 沟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89-01
都说沟通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对我们达成目标有很大的帮助,故有“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雄”的说法,看来,舌头是世界上最柔软的、也是最厉害的武器。对于一名班主任来说,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该是他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讷讷不能言的老师能够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包括家长对孩子在教育问题上的看法。大部分70后可能还记得,小时候背上书包出门时,家长总会在后面叮嘱一句:“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可以和同学打架。”但是今天,我们往往会听到家長说:“今天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啊,谁打你,你就打回去。”
和普通中学相比,技术学校的学生在行为规范上有一定差距。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大多是90后学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就是由两个大人四个老人在呵护着。和他们的家长通过有效沟通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就更加有必要。笔者所在的班级的学生有这么几个共同性:都是90后学生,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里非常的宠爱,家里经济条件都比较好。正因为如此,这些孩子来到技术学校并没有很强的自卑感,家里也没有给他很大的压力。有些学生用的手机都是最新款的,生活开支也很大,动辄数千元一个月。这些孩子在行为规范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时常有违纪现象出现,如旷课、早恋、打架等。所以,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是每个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和他们沟通前,我们首先应该侧面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要求与期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每个家长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道德修养、对孩子的期望值等都不尽相同,只要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和家长展开沟通,也才能够更好地获取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如有些传统型的家长,他们的文化水平可能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对孩子充满了期待,希望孩子在学校里学得一技之长,将来能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他们往往会对老师说:“老师啊,如果我们儿子不听话,你揍他好了,不要紧的。”当然,我们会肯定的告诉他“我们不可以体罚学生的,但是我一定会严格要求他。”这种类型的家长是会尽全力配合老师的教育的,因为家长非常的信任老师。所以对这类家长,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孩子的情况,优点、缺点,哪怕只是点滴的进步也可以。我们只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与沟通就可以了。孩子回去后,家长也会对他们严加要求,不会溺爱。我们班有个后进生,开学没几天就因为抽烟、打架等问题受到了处分。家长很是着急,但是很配合,所以我经常和她联系,有时候可能仅仅是告诉她,你的孩子今天做了一件好事被表扬了,有进步了,这时候家长也会很欣慰,觉得老师没有歧视自己的孩子,还是很关心他,而这种情绪会转移自己到孩子的身上,起到激励的作用。
有些比较放任孩子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高,不要求孩子在学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只要不闯祸,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也会灌输给孩子。这类家长难以取得他们百分百的支持。因为家长的没有底线会导致孩子在校的表现不设下限。这就会增加我们的管理难度。对这类家长,我们应该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持续的让他了解,一个月,两个月……让他意识到他的这种想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校表现,并且会影响到他将来的顺利毕业。我们应该把他预设好的结果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告诉他。让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再这样放任下去,他的孩子将来连最低要求都达不到。我们班有个学生,平时非常活跃,无论上课还是下课,笑点非常的低,即使是在课堂上也是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让任课老师很是头疼。于是开学第二个星期,我就与家长联系。通过电话沟通,我了解到他对女儿的脾气秉性是十分清楚地,他只是要孩子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就可以。我知道这个学生手里有两个手机一个游戏机,于是我要求家长只允许她带一个手机以备联系,其他的不允许带来。可是,过了半个月。这个学生把手提电脑带到了学校。期中考试,该生成绩倒数第二,德育学分倒数第一。面对这种情况,我把家长请到了学校。在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时,我首先肯定了孩子为人处事积极的一面,比如乐观、大方、不计较、乐于助人等等,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其实是在告诉家长,我对你的孩子并没有偏见,我看到了他的优点。同时,我把学校下发的《学生手册》中,有关毕业条件的规定直接给他看,让家长意识到他孩子的问题,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家长对着手册看了半天,沉吟了半晌,最终认真地说“陈老师,我知道了,我回去好好说他。”双休日回来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以往有了改观,我想家长的配合教育功不可没。要想学生发生改变,首先得家长发生改变。
还有一类家长,非常的主观,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即使不得已来到技术学校,也是中考发挥失常导致。对这类家长,如果孩子在校表现不好,他们是很难相信的。对于他们,我往往是首先表扬孩子,认为他脑子很聪明,只要自己有要求,肯定能学好,只要多用一点心思,就能取得好成绩。而往往孩子在他们面前和学校里的表现反差较大,比如爱撒谎、不讲信用。但是这些直接告诉父母,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在生活费问题上,我让班级里其他学生来告诉他,正常的开支应该是多少,这样是否需要高额的生活费的问题就无需再讨论了。事实胜于雄辩,对这类主观性很强的家长,单凭班主任老师的一面之辞是很难取信于他的,我的做法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请家长直接到学校观察和了解,也可以和班级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个更有说服力。
当然,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如何更好地矫正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促使他们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上来,使家校联系更加顺畅、更加有效,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