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15.8~2015.9)满达日花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视角/杨云安,青觉//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⑷.-1~7
  大国战略视角下的印度海外印度人政策研究/毛悦//世界民族.-2015,⑷.-74~86
  当代缅甸族际关系治理的路径、特点与挑战/钟贵峰//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34~41
  对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现状的几点思考/孙懿//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77~81
  共生视域下民族扶贫政策评估研究:以湖南省慈利县扶贫评估为例/黄贞//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55~59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由来、建设及健全的研究/秦和平//民族学刊.-2015,⑸.-28~38
  关于我国民族交融的法制建设刍议/阿地力江·阿布来提,古丽阿扎提·吐尔逊//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⑷.-13~22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杨鹍飞//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20~33
  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挑战、问题及对策(上)/王延中,等//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1~12
  近代康区公共生活中的汉藏关系/邹立波//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17~22
  毛泽东的民族问题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析/高千//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97~100
  民主化进程中的族际冲突研究/佟德志//民族研究.-2015,⑷.-1~10
  民族问题社会建构的随机过程与马尔可夫性策略:云南黑树林地区水利纷争民族问题化的人类学解读/嘉日姆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⑻.-31~40
  民族走廊地区社会冲突的跨体系实践/张少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⑻.-23~30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以新疆为主要案例的分析/杨圣敏//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5~18
  社会交往与藏汉民族关系:从西藏调查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张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⑻.-17~22
  以盐治夷:宋代西南民族地区羁縻政策管窥/董春林//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135~142
  云南民族“直过区”的机构性差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杨林兴,张晖//云南社会科学.-2015,⑸.-114~118
  中国周边安全中的跨界民族问题/曹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12~16
  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域与路径探索/卢时秀,李吉和,张薇//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13~19
  二、 理论综述
  保卫恩格斯(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美国版导引》/埃莉诺·珀柯·利科克著;何国强译//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1~10
  保卫恩格斯(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美国版导引》/埃莉诺·珀柯·利科克著;何国强译//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6~26
  边疆民族志与中国边疆学:理念、方法与可能/袁剑//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82~87
  查特吉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陈义华//世界民族.-2015,⑷.-48~53
  当代中国影像民族志:问题导向、科学表述与伦理关怀/罗红光//民族研究.-2015,⑷.-46~58
  德语地区民族学:历史、反思与转型/周歆红//民族研究.-2015,⑷.-33~45
  地势、民族志和“本体论转向”的人类学/朱晓阳//思想战线.-2015,⑸.-1~10
  电影人类学引论/鲍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76~85
  甘青民族走廊民间信仰多元特征及族际研究模式初探/崔明//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99~107
  国家记忆中的叙事工具、事实与快速思维:以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记忆僵局为例/【美】James V.Wertsch 著;白美妃译;周泓校订//民族学刊.-2015,⑸.-6~14
  海外民族志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常态/包智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5~8
  婚礼仪式的多元向度研究/刘从水//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22~26
  景观人类学的动向和视野/【日】河合洋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44~59
  跨界的人类学与文化田野/麻国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39~43
  论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庄/胥永强//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61~66
  器物之用:物质性的人类学探究/(英)罗兰(Michael Rowlands)著;汤芸,张力生译//民族学刊.-2015,⑸.-1~5
  索引潜在的“人类”显在的“民族”:中国人类学的民族情结/王璐//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37~40
  人类学本土化的中国实践十五年/石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108~111
  “世界闽南文化论坛”学术小结/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60~63
  试论人的三种属性/何星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17~22
  拓展人类学比较研究视野:从费孝通的一篇导言出发/杨清媚//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19~20
  文化相对主义的起源及早期理念/杨须爱//民族研究.-2015,⑷.-107~119   西方人类学领域的喜马拉雅研究学术史/沈海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⑻.-1~9
  乡土中国的城市遗产/彭兆荣,周雪帆//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5~10
  《乡土中国》的“中层理论”关心与再讨论/刘小峰,刘锐//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59~66
  想象未来:一种存在主义的实践活动/丽泽特·约瑟芙迪思(Lisette Josephides)著;武宁译//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40~52
  学科多样性与学科公平:人类学的中国命运/刘冰清,徐杰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105~108
  1995年:中国人类学的一个“拐点”/马丹丹//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112~117
  伊斯兰的和平理念:论文化概念的索引性与社会安全/周玉佳//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194~204
  引进与再造:social anthropology在中国/张丽梅,胡鸿保//思想战线.-2015,⑸.-41~45
  由文学到文化:民间文学本体反思/王欣,郝苏民//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113~122
  在文本与情境之间: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反思/王明珂//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1~5
  枝杈社会与乡土社会的文化转型/赵旭东//民俗研究.-2015,⑷.-13~20
  走进人类学与“人类学高级论坛”:访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教授/王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118~124
  三、 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敖鲁古雅旅游生态文化开发策略研究/蒋玉华,曾亚玲//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⑷.-124~129
  传统庙会与农村闲暇生活方式:以胶东P市为例/徐京波//民俗研究.-2015,⑷.-141~147
  成人礼与婚姻规制的建构:青海贵德藏族“戴天头”的田野考察/刘军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27~3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以宁夏为例/薛正昌,郭勤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11~16
  从多元到聚合:尼日利亚约鲁巴民族的历史透视/蒋俊//世界民族.-2015,⑷.-54~62
  从《龙村锁钥》碑看苗族洞葬的祖先崇拜与风水信仰/严奇岩//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1~6
  村落历史想象与族群意识建构:以都柳下游葛亮寨孔明信仰为例/王彦芸//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⑺.-7~11
  傣族民间工艺的休闲价值及人类学意义:以滇南花腰傣民间工艺为例/刘婷//云南社会科学.-2015,⑸.-119~123
  道公与娘母:侾黎宗教神职人员的分类及职能:基于对海南省头塘村的调查/童玉英//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⑶.-27~30
  地域观念与民族认同:以中亚回族(东干人)为中心的考察/李如东//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145~158
  侗寨水资源与当地文化:以湖南通道独坡乡上岩坪寨为例/周大鸣,李陶红//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51~58
  侗族“阳牒”制的文化解读/邵晓飞//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113~118
  对右江流域岩画的再认识/李富强//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126~134
  多种宗教并行不悖的民间信仰体系:以云南维西玛丽萨人为例/丁柏峰,逯文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69~76
  返景入深林:女性社会性别的多元建构:以永宁摩梭人为例/许瑞娟//民族学刊.-2015,⑸.-64~70
  固化与再造:滇西北独龙族身份认同与边界研究/张劲夫//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60~65
  桂西定罗土司辖境内的族群互动与当代呈现/王世伟,李虎//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83~89
  国族整合的未竟之旅:从印度东北部到印度本部/吴晓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9~17
  韩国萨满教与文化治疗/范冬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130~134
  何时成故乡:迁居新疆的两个青海哈萨克村落社会适应评价/庞巧玲,关丙胜//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86~95
  环青海湖牧区传统婚俗文化调查研究:以共和县莫热村为例/扎拉加//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115~121
  会期与圣地:人类学视角下的一项考察:以大理周城白族宗教信仰为例/崔应令,陈鑫//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28~32
  基督教在韩国的本土化实践/艾菊红//世界民族.-2015,⑷.-87~94
  加拿大华人新移民文化认同的人类学思考/杜倩萍//云南社会科学.-2015,⑸.-95~100
  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以大理喜洲民居为例/徐姗姗//贵州民族研究.-2015,⑺.-77~81
  近拒远交与远近无交:边缘族群三撬人婚姻圈的解体与困境/余达忠//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37~43
  空间生产与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以侗寨为例/徐赣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74~80
  历史记忆与社会实践:以湘西腊尔山高地苗族社会与国家机构的文化互动为例/邹宇灵//吉首大学学报.-2015,⑷.-116~121
  傈僳族漆油饮食文化论/高志英,沙丽娜//民族学刊.-2015,⑸.-54~63   论后藏“望果节”仪式结构及象征意义/才贝//思想战线.-2015,⑸.-35~40
  论江河水系与汉民族的关系/罗彩娟//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 -109~114
  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平等:基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实证研究/何立华,成艾华//民族研究.-2015,⑷.-11~21
  民族环境史建构:以基诺山环境变迁为例/董学荣//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⑷.-93~101
  民族家庭结构转变的人口学分析: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晏月平,廖爱娣//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73~82
  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陈建伟//民族研究.-2015,⑷.-22~32
  宁夏“八景”与“回族风情”:景观的变迁及其作为资源的意义/周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60~67
  农民新型生存方式与乡村变迁:以豫北K村为例/谢蓓,郭帅旗//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70~73
  怒江傈僳族妇女跨省婚姻迁移生存状况研究/陈业强//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⑷.-43~48
  迁移与立足:经营型移民创业历程的个案研究/周大鸣,余成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70~75
  迁移与人口:1934年以来的青海哈萨克族人口变迁/吴海霞,赵郡丹//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70~78
  迁移中的“反调适”:对青海哈萨克族食俗的饮食人类学考察/柳岩//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79~85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生态、文化、社会系统:关于藏族的山地民族学分析/冯雪红,安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23~27
  清代中后期嘉绒藏族地区汉人移民的本地化/刘欢//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32~36
  清教的流变:美国东镇一位神教会的约定、政体及其现代转型/龚浩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18~27
  《热河日记》与“儒藏礼仪之争”:一场民族帝国盛宴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张亚辉//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97~102
  人类学视域下的秧歌民俗文化生态考察:以海阳秧歌为个案/邢楠楠//民俗研究.-2015,⑷.-113~118
  人往低处迁:武陵山区土家族自愿搬迁移民的理性选择:基于重庆石柱县汪龙村的调查/田阡,李虎//思想战线.-2015,⑸.-17~22
  日本苗学文献中的工艺技术深描研究:鸟丸母女探访贵州苗族染织三十载系列著作及其启示/龙宇晓//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86~95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边缘人”处境/冯雪红,安宇//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67~72
  傻女婿的傻样:兼论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家族关系/鹿忆鹿//民俗研究.-2015,⑷.-57~68
  山地族群内婚制对族群性维系的影响:基于重庆秀山苗族村的田野调查/唐景珏//贵州民族研究.-2015,⑻.-133~136
  烧蛋:对于一种湘西边城民间医疗习俗的探究/周大鸣,廖子宜//民俗研究.-2015,⑷.-134~140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对云南傣族水文化变迁的解读/谭平//贵州民族研究.-2015,⑺.-58~62
  社火盘出的世界:陇中城子川“社火”活动的文化与象征意义/孙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⑺.-12~16
  身体实践与仪式展演:集体化时代大寨妇女的社会记忆/郭永平//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184~193
  神山下的王权:嘉绒藏人“代汝节”仪式考察与神话分析/张原//思想战线.-2015,⑸.-27~34
  神圣化抑或世俗化:大众旅游与宗教旅游目的地关系探析/林敏霞//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41~48
  生存需求与族属变更:黄金家族后裔之汉化现象:以重庆万州区余家镇余氏家族为例/王友富,余丽伟//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93~96
  试论康区的人文特点/石硕//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1~6
  试析三亚回族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结构再生产/张亮//思想战线.-2015,⑸.-23~26
  手工艺村落与传统乡村文化演变研究:以永宁瓦拉别村摩梭人手工艺为例/王永军,刘春//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55~60
  水网天下,神通川湘:四川杨四将军信仰流变过程及意义/郭建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⑺.-1~6
  松潘藏族的亲属称谓、房名及其文化意涵/更登磋//民族研究.-2015,⑷.-59~68
  松桃县南部及与湘西交界处苗族习惯法调查与研究/周相卿//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 7~13
  甜蜜的规训:集体经济村庄中村落秩序的再造/王军杰//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167~175
  味觉感知、市场价值与想象空间:闽北山区“景观”形成之历史过程分析/肖坤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68~73
  维吾尔族人口发展辨析(2000—2010)/郭未,赵嘉莹//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37~47
  文本·信仰·再现:辰巳山庙会研究:以鲁中三镇缠足女性信仰生活调查为中心/侯杰,赵天鹭//民俗研究.-2015,⑷.-49~56
  文化的建构与实践:永宁摩梭人亲属制度再研究/许瑞娟//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67~77
  乡里制度: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深入/李良品,李思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⑺.-24~29   乡土社会农事祭祀与社会控制:对民和县桥头村青苗善事的民俗学调查/李言统//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123~130
  新疆各主要民族人口现状及变化特征/李建新,常庆玲//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21~36
  新时期青海黄南民间宗教的处境及思考:以“於菟”为中心的考察/党措//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66~69
  耶稣会士庞迪我和科尔特斯的中国行纪/【西】贝亚特丽斯·蒙科著;孟庆波译//世界民族.-2015,⑷.-63~73
  以父为兄:青海哈萨克族“还子”习俗调查/董少敬,赵常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62~69
  彝文文献《祭社神经》的文化人类学解读/龙倮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⑻.-18~23
  彝族传统丧俗仪式调查实录/张盈盈,陈丽芳,徐晓敏,张毛毛//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29~39
  彝族祭主仪式中的“偷密枯”研究:云南大理后山村腊罗人祭土主调查/谷家荣//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⑵.-35~40
  永胜彝族他留人社会生活中的礼物馈赠/黄彩文,蒋潞杨//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29~35
  “脏者”不婚:苗族关于村落秩序的文化隐喻:云南省水富县三角村苗族“蒙”和“阿卯”支系个案研究/邵维庆//云南社会科学.-2015,⑸.-108~113
  藏彝走廊羌寨守护神文化建构的空间逻辑/李正元//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92~98
  藏族游牧生计方式变迁中的文化影响:对甘南夏河县的调研/切非,许凯渤//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26~31
  治疗的整体性:多元医疗的再思考:基于一个彝族村落的考察/张实,郑艳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96~103
  中国非汉族体大家族理念与形制:基于西域诸族的考释/周泓//青海民族研究.-2015,⑶.-113~120
  中越边境苗族跨境流动的基础与要素分析:云南马关县果湾村个案研究/杜星梅//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60~63
  壮汉双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三所壮文实验学校为个案/海路//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106~112
  宗族的裂变与合并:一个山东村庄的个案考察/付来友,王丽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⑸.-140~144
  作为仪式的布依戏研究/吴秋林,吴晓梅//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23~28
  四、 研究动态与书评
  布朗族民间信仰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子志月,于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⑻.-29~33
  从批判拒斥到重新“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拉铁摩尔及其著述的关注与互动/袁剑//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76~86
  当代英国黑人文化的研究变迁/张建萍//世界民族.-2015,⑷.-95~106
  得意忘形:从《艺术的进化》和《原始分类》看符号的抽象化过程/王文斓,张亚辉//民族学刊.-2015,⑸.-48~53
  “共生互补”理念研究综述/梁润萍//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⑶.-49~54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研究》评介/王希恩//民族研究.-2015,⑷.-120~121
  阶序格局下的祭祀与国王:评路易·杜蒙的“古代印度的王权观念”/扎草曼,张原//民族学刊.-2015,⑸.-39~47
  近年广西骆越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黄桂秋,单益强//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98~105
  近年来国内鄂伦春族文化研究综述/余浩然,褚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⑷.-326~334
  骆越文化研究一世纪(上)/覃彩銮,付广华,覃丽丹//广西民族研究.-2015,⑷.-90~97
  闽南研究读书会之一:施坚雅、弗里德曼和王庚武视野下的闽南与东南亚/罗杨,陈敏红,孙静//西北民族研究.-2015,⑶.-64~75
  评《美国生活中的同化》中的美国同化理论模式/王坚//世界民族.-2015,⑷.-107~108
  商品流动、海洋贸易与文化象征:中山大学(2014)“海上丝路”学术研讨会综述/张龙//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⑷.-81~86
  “乡土范畴”与“破土而出”:《重庆“棒棒”:都市感知与乡土性》序/麻国庆//思想战线.-2015,⑸.-58~61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4年年会简述/乌日陶克套胡//民族研究.-2015,⑷.-122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张育瑄//世界民族.-2015,⑷.-109~110
  〔责任编辑:付广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近十年的发展情况表明,找准路子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关键。在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的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依靠发展俄罗斯民俗家庭旅游、乡村游,成功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为其他具有自身特殊性的人口较少民族谋求发展路子提供了借鉴样本。人口较少民族虽情况各异,只要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凭借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就能找到适合自身实
期刊
[摘要]民族内部不同族群间的转化融合自古至今一直都持续着。哈黎向美孚黎的转化融合也是如此。对西方村哈黎向美孚黎转化融合的过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在内外多重力量共同作用下,这种转化融合十分迅速,成效显著,转化融合后双方关系融洽,原“哈黎”心悦诚服。这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成果,可供今日借鉴。  [关键词]黎族;哈黎;美孚黎;宗族  [作者]孟凡云,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武汉,430074  
期刊
【摘要】“地域”成“学”,各具学术基础、理论体系、社会需求及现实价值,而一些基本问题则是共有的。就桂学研究而言,其一,地域学研究以“人”为本,广西地域居住人口构成多民族性的特点及各种成分的士人,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其二,地域学研究的独特性视角是地域,广西远离文化中心而又是中华文化向外域传播的前沿,由此构成桂学的特殊形态。其三,地域学研究各具独到的学术价值,桂学研究作为新兴学问,既在于追溯学术之源,
期刊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民族志写作的“表述危机”,表演民族志在欧美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乔治-米德的实用主义互动论、美国种族理论和与之相关的表演作品、亨利·吉鲁的抵制行动观点以及源自拉美的“证明式叙事”和“记忆”两个概念是表演民族志的重要理论来源。表演民族志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艺术性、体验性、表演性和批判参与四个方面。通过简述卡尔·巴格利“确保开端”项目从制作到演出的过程展现表演民族
期刊
【摘 要】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出了扩大地方立法权主体的新规定,对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立法法》扩张了地方立法主体这一新的时期,如何贯彻实施这一立法规定和精神,使其工作落到实处,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为研究视角,针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提
期刊
【摘要】盘瓠不是虚构人物符号,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于公元前2391年夏历五月初五,出生于今河南商丘。他从小就是个弃儿,是帝喾高辛氏将他抱养成人。盘瓠长大后与苗族和其他民族加入蚩尤领导的九黎集团,他们活动的区域是豫东鲁西。公元前2376年,黄炎集团与蚩尤发生“涿鹿之战”,盘瓠15岁,脱离蚩尤集团,投入黄炎集团,参加了战争,并在战斗中斩杀畎夷之将,得到帝喾高辛氏的封赏,授爵赐婚。“涿鹿之战”是瑶族历
期刊
【摘要】以“祭丁巴什罗”仪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法会”已成为一种现代社会交流与旅游展演活动,并主要通过旅游舞台的建构、音声的展演、体化及行动实践三个层面来表达与展现东巴文化的认同与现代身份的转换、东道主与游客之间的社会交往,同时在增进社会交流中获得所需资本和利益转换并稳固特定的社会秩序。而“旅游展演”则在旅游场景中建构起一套“音声-行为-交流”舞台化呈现的活态机制,不仅透视出旅游社会生活的结构,也
期刊
【摘 要】尽管广西民族乡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成就,但基于民族乡多方面的特定原因,当前面临着诸多阻碍人民调解工作开展的现实困境。逐步推行人民调解的社会化和职业化,为人民调解经费的落实建立法律责任制度,进一步廓清山林权界以明晰权属,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方式,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综合培训,是破解当前民族乡人民调解所处困境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民族乡;人民调解;困境;对策  【作 者】邓崇专,广西
期刊
【摘 要】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吸引物,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广西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名称对分布于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对左江流域的旅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申遗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对左江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其更好地“反哺”申遗工作,实现申遗的成功,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以花山申报世界遗产为例,探讨了花山所分布的左
期刊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壮、瑶、苗、侗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位居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首位。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广西城镇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对如何融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在城镇建设中应用本地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来打造出广西每个城镇的特色和品牌,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突出各个城镇独特的特色文化氛围,同时保护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呼吁各级政府及有关企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