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数学“难题”教学的化“易”方法:引入具体感性材料,有效降低教学难度;划分若干教学层次,有效降低教学难度;提炼普遍思想方法,有效降低教学难度;科学设计课后练习,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关键词】数学 “难”题化“易” 感性材料 教学层次 思想方法 设计练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10-02
数学学习进入高中阶段之后,知识内容的难度明显提升了。这给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带来了挑战,也被学生所感知,使其学习心理产生了一定变化。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没有做好学习状态的转化与衔接,导致对新的知识结构与难度级别很不适应,学习效果欠佳,最终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甚至是厌恶的心理。这严重阻碍高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提升。因此,教师有必要寻找一些合理的方式,在不改变预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降低教学难度,为学生的知识学习降低门槛铺平道路。
一、引入具体感性材料,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学生对某个数学知识难度的感知,往往是从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知识内容的时候便开始了。正如同一个人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他的看法一样。如果学生在刚刚开始和一个知识打交道时便感到很困难,接下来要想轻松地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降低高中数学教学难度的第一步,就是在知识内容的引入阶段降低难度,以学生喜闻乐见并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例如,在对指数函数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先向学生引入了这样一个实际情景。已知,一张白纸的厚度是0.1毫米,将它反复对折15次之后,其厚度可以超过一个身高2米的人!对于这个判断,学生都表示难以置信。于是,笔者带领大家依据题意列出算式:将白纸对折一次的厚度是 0.1×2=0.2(毫米),对折两次的厚度是 0.1×22=0.4(毫米),对折到第十五此时,其厚度便应该是 0.1×215。通过计算器辅助计算,最终结果竟然是 3276.8毫米!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让学生非常直接地从感性上对指数函数y=ax的形式与内涵都进行了初步感知,为全面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将知识内容的呈现难度降低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述案例所阐述的是通过引入具体感性材料的方式来降低教学难度。所谓感性材料,就是与抽象的概念理论相对的,能被大家实际感知到的事物。具体感性材料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将看似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大大缩短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知识内容具体化、实际化。这样一来,学生在初次接受知识内容时,便不会被晦涩的理论语言吓到。入门难度降低了,下面的教学开展自然顺利很多。
二、划分若干教学层次,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在课堂上予以呈现,所体现出的教学难度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通过变换知识的展现与推进方式,来改善学生在面对知识内容时的心理状态和对难易程度的实际感受。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对引发学生学习畏难情绪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发现,最为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教学内容的难度提升过于突兀,学生从心理上来不及适应。因此,想要降低教学难度,就要把重点放在缩短知识难度台阶的高度上。较为理想的方式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难度梯度逐一呈现。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时,笔者曾经向学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椭圆的左焦点是F(-c,0),离心率是 ,点M在椭圆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 FM被圆所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c,。那么,设动点 P 在该椭圆上,若直线 PF 的斜率大于,则直线 OP(O是原点)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如何?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讲的难度着实不小,大家一时间不知该从何方向切入思考。于是,笔者请大家在解答这个问题前,先尝试分别求出直线 FM 的斜率以及椭圆的方程。这个简单的提示,将求解本题的求解难度大大降低了,前两个问题就像是为学生所搭建起来的突破难度的解题平台,让大家得以在求解中得到启发,为最终的最高难度问题的思考提供支撑。
当我们想要登上一个很高的地方时,可以借助台阶,将一个较大的高度分为几个小高度分步完成。接连迈几个高度适中的台阶,其难度远远要比一下子迈上一个能力范围以外的高度要轻松多了,同样是达到了相等的高度,效率却提高了很多。划分难度层次进行课堂教学,正是运用了这个道理。与其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去接受难度很大的知识内容,不如将较高的难度进行分割。分层次予以接受,学生的思维压力自然减轻很多,教学效果也就随之提升了。
三、提炼普遍思想方法,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高中阶段出现的很多难题,其主要难在学生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从具体知识内容当中寻找思想方法的影子,并将之抽象提炼出来,形成针对某一类问题的解答方式,是高中数学学习区别于从前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想要把高中数学学好,重点在对思想方法的宏观把握上,这也是降低解题难度的关键。掌握了方法,以之调控整个思维发展,再复杂的题目都可以得出清晰的思路,反之,学生会被大量的知识内容扰乱思路,导致解题无从下手。
例如,在对线性规划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应当如何解决相关问题,而是先请学生尝试解答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
已知,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那么,z=2x-y 的最小值是多少?
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问题毫无解答思路。于是,笔者不断启发学生结合不等式的含义,尝试将已知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当中予以体现。大家开始大胆以图形的方式对题目条件展开“翻译”,最终成功找到了 z=2x-y 所代表的区域(如图1所示)。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之所以花时间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不仅为了教会大家解答线性规划问题本身,而是将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植根于学生头脑当中。这种思想方法将是学生日后学习解题的有力武器,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重点始终集中在对一个个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上,很少将其上升到系统方法的高度上。对普遍思想方法的提炼,实现了高中数学学习思维科学高效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起到积极的引导启发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方法提炼的诀窍,得以自主降低问题解答的难度。
四、科学设计课后练习,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每次知识教学完成之后,课后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且更是降低教学难度的有力辅助。笔者通过加强对课后练习的科学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灵活、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有此作为基础,相关教学开展的难度自然得到降低。
例如,笔者曾经在课后作业中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实数x,y 满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其解答过程当中却实现了多种知识方法的结合。学生需要先令,对已知条件进行换元,通过化简变换最终得出的结论。随后,还需要以此得出,点(a,b)的轨迹是以(1,2)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在 a,b≥0 的部分(如图2)。由此,题目所求可以根据图象所示顺利得出。一道作业题中,却同时包含了对学生多种知识内容与解题方法的考察。对这道题的理解与把握,无疑是对既有所学的深入推进。
在设计课后练习时,笔者经常会有意识地将习题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尽可能地让知识练习密度增加,节约练习时间。同时将练习内容设计得灵活且有深度,让大家在最少的作业中得到最大的能力提升。坚实的知识基础是顺利学习的根本驱动力。以作业的途径为随后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降低整个教学过程的难度来讲是很有必要的。
不少师生认为,高中阶段数学教学难度的提升是由知识内容本身的难易程度决定的,只要按照计划内容进行教学,就没办法左右这个难度。实则不然。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决定教学难度的因素除了知识内容本身之外,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科学巧妙的方式,将知识内容生动灵活、循序渐进地呈现出来,并由教师及时点拨,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与巩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到顺利很多的同时,还能够很快站在更高的学习视角上看待知识内容,实现高中数学学习的优质和高效。这种教学思路不仅适用于某一道难题的解答,而且更应当将之普及于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里,让学生得以在最低的思维难度中最好地掌握知识。
(责编 卢建龙)
【关键词】数学 “难”题化“易” 感性材料 教学层次 思想方法 设计练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10-02
数学学习进入高中阶段之后,知识内容的难度明显提升了。这给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带来了挑战,也被学生所感知,使其学习心理产生了一定变化。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没有做好学习状态的转化与衔接,导致对新的知识结构与难度级别很不适应,学习效果欠佳,最终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甚至是厌恶的心理。这严重阻碍高中数学教学实效的提升。因此,教师有必要寻找一些合理的方式,在不改变预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降低教学难度,为学生的知识学习降低门槛铺平道路。
一、引入具体感性材料,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学生对某个数学知识难度的感知,往往是从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知识内容的时候便开始了。正如同一个人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他的看法一样。如果学生在刚刚开始和一个知识打交道时便感到很困难,接下来要想轻松地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降低高中数学教学难度的第一步,就是在知识内容的引入阶段降低难度,以学生喜闻乐见并容易接受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例如,在对指数函数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先向学生引入了这样一个实际情景。已知,一张白纸的厚度是0.1毫米,将它反复对折15次之后,其厚度可以超过一个身高2米的人!对于这个判断,学生都表示难以置信。于是,笔者带领大家依据题意列出算式:将白纸对折一次的厚度是 0.1×2=0.2(毫米),对折两次的厚度是 0.1×22=0.4(毫米),对折到第十五此时,其厚度便应该是 0.1×215。通过计算器辅助计算,最终结果竟然是 3276.8毫米!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让学生非常直接地从感性上对指数函数y=ax的形式与内涵都进行了初步感知,为全面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将知识内容的呈现难度降低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述案例所阐述的是通过引入具体感性材料的方式来降低教学难度。所谓感性材料,就是与抽象的概念理论相对的,能被大家实际感知到的事物。具体感性材料的运用,能够很好地将看似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大大缩短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知识内容具体化、实际化。这样一来,学生在初次接受知识内容时,便不会被晦涩的理论语言吓到。入门难度降低了,下面的教学开展自然顺利很多。
二、划分若干教学层次,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在课堂上予以呈现,所体现出的教学难度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也就是说,教师需要通过变换知识的展现与推进方式,来改善学生在面对知识内容时的心理状态和对难易程度的实际感受。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对引发学生学习畏难情绪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发现,最为根本的因素还是在于教学内容的难度提升过于突兀,学生从心理上来不及适应。因此,想要降低教学难度,就要把重点放在缩短知识难度台阶的高度上。较为理想的方式就是将教学内容划分难度梯度逐一呈现。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时,笔者曾经向学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椭圆的左焦点是F(-c,0),离心率是 ,点M在椭圆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 FM被圆所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c,。那么,设动点 P 在该椭圆上,若直线 PF 的斜率大于,则直线 OP(O是原点)的斜率的取值范围如何?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讲的难度着实不小,大家一时间不知该从何方向切入思考。于是,笔者请大家在解答这个问题前,先尝试分别求出直线 FM 的斜率以及椭圆的方程。这个简单的提示,将求解本题的求解难度大大降低了,前两个问题就像是为学生所搭建起来的突破难度的解题平台,让大家得以在求解中得到启发,为最终的最高难度问题的思考提供支撑。
当我们想要登上一个很高的地方时,可以借助台阶,将一个较大的高度分为几个小高度分步完成。接连迈几个高度适中的台阶,其难度远远要比一下子迈上一个能力范围以外的高度要轻松多了,同样是达到了相等的高度,效率却提高了很多。划分难度层次进行课堂教学,正是运用了这个道理。与其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去接受难度很大的知识内容,不如将较高的难度进行分割。分层次予以接受,学生的思维压力自然减轻很多,教学效果也就随之提升了。
三、提炼普遍思想方法,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高中阶段出现的很多难题,其主要难在学生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从具体知识内容当中寻找思想方法的影子,并将之抽象提炼出来,形成针对某一类问题的解答方式,是高中数学学习区别于从前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想要把高中数学学好,重点在对思想方法的宏观把握上,这也是降低解题难度的关键。掌握了方法,以之调控整个思维发展,再复杂的题目都可以得出清晰的思路,反之,学生会被大量的知识内容扰乱思路,导致解题无从下手。
例如,在对线性规划的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应当如何解决相关问题,而是先请学生尝试解答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
已知,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那么,z=2x-y 的最小值是多少?
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问题毫无解答思路。于是,笔者不断启发学生结合不等式的含义,尝试将已知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当中予以体现。大家开始大胆以图形的方式对题目条件展开“翻译”,最终成功找到了 z=2x-y 所代表的区域(如图1所示)。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之所以花时间让学生亲身来感受,不仅为了教会大家解答线性规划问题本身,而是将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植根于学生头脑当中。这种思想方法将是学生日后学习解题的有力武器,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 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重点始终集中在对一个个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上,很少将其上升到系统方法的高度上。对普遍思想方法的提炼,实现了高中数学学习思维科学高效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起到积极的引导启发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方法提炼的诀窍,得以自主降低问题解答的难度。
四、科学设计课后练习,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每次知识教学完成之后,课后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且更是降低教学难度的有力辅助。笔者通过加强对课后练习的科学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灵活、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有此作为基础,相关教学开展的难度自然得到降低。
例如,笔者曾经在课后作业中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实数x,y 满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其解答过程当中却实现了多种知识方法的结合。学生需要先令,对已知条件进行换元,通过化简变换最终得出的结论。随后,还需要以此得出,点(a,b)的轨迹是以(1,2)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在 a,b≥0 的部分(如图2)。由此,题目所求可以根据图象所示顺利得出。一道作业题中,却同时包含了对学生多种知识内容与解题方法的考察。对这道题的理解与把握,无疑是对既有所学的深入推进。
在设计课后练习时,笔者经常会有意识地将习题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尽可能地让知识练习密度增加,节约练习时间。同时将练习内容设计得灵活且有深度,让大家在最少的作业中得到最大的能力提升。坚实的知识基础是顺利学习的根本驱动力。以作业的途径为随后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对于降低整个教学过程的难度来讲是很有必要的。
不少师生认为,高中阶段数学教学难度的提升是由知识内容本身的难易程度决定的,只要按照计划内容进行教学,就没办法左右这个难度。实则不然。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决定教学难度的因素除了知识内容本身之外,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科学巧妙的方式,将知识内容生动灵活、循序渐进地呈现出来,并由教师及时点拨,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与巩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到顺利很多的同时,还能够很快站在更高的学习视角上看待知识内容,实现高中数学学习的优质和高效。这种教学思路不仅适用于某一道难题的解答,而且更应当将之普及于整个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里,让学生得以在最低的思维难度中最好地掌握知识。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