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负载Fe2O3催化剂在风化煤制备硝基腐植酸中的应用

来源 :精细化工中间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化煤硝酸氧解制备硝基腐植酸(NHA)中加入碳纳米管负载Fe2O3(CNT/Fe2O3)催化剂以提高NHA收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解温度以及氧解时间3个因素对NHA收率的影响.对催化剂加入前后氧解产物NHA的红外分析、收率、波长465 nm和665 nm处光密度比值(E4/E6)测定以及元素分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明显提高风化煤氧解NHA收率,对氧解产物NHA结构无明显影响;催化剂用量对NHA收率影响较大,氧解温度次之,氧解时间最小,优化条件下,即催化剂用量为10%、氧解温度120℃以及氧解时间0.8 h时,收率达55.0%.
其他文献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伐地昔布的有关物质.采用α-酸性糖蛋白键合硅胶的手性色谱柱,以乙腈-醋酸铵缓冲液(0.01 mol/L,pH4.0)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5 nm.伐地昔布与5个已知杂质均可达到基线分离,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5.13%~99.77%,RSD1.10%~1.77%,检测限0.017 9~0.060 1 μg/mL,定量限0.059 7~0.200 0 μg/mL.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好,灵敏度高,可为伐地昔布的质量控制及后续分离提纯和帕瑞昔布的质量控
催化脱氢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和制氢工艺领域,因此,开发高效且适应苛刻反应条件的脱氢催化剂十分关键.水滑石材料(LDHs)由于具有特殊二维层状结构、金属阳离子的灵活可调性以及插层阴离子的易交换性等特点,可为催化脱氢的应用开展许多智能化设计策略.首先,介绍了LDHs的催化用途及其作用机制,主要介绍了LDHs及其插层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前驱体的研究进展;然后,总结了LDHs的制备方法;接着,综述了LDHs在催化脱氢中的应用.最后,针对LDHs在催化脱氢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水系Zn2+的实时检测与定量分析,设计以水杨醛苯甲酰腙作为Zn2+识别基团,引入具有特征性吸收的C=N键作为荧光发色团,合成得到一类新型席夫碱Zn2+荧光探针.通过IR、1H NMR、MS表征探针结构,采用FS分析探针光学性质、探针-Zn2+特异性识别和水系探针-Zn2+荧光标记性能.结果显示,该荧光探针能够特异性识别Zn2+,具有快速响应、光学信号稳定等优势,可用于水系Zn2+的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在体外ECV304细胞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实验中,细胞形态完整且荧光成像效果良好,说明探针对Zn2+
Fe基催化剂具有成本低、易得、操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物相复杂、活性相不确定、反应性能有待提升等诸多缺点也是Fe基催化剂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了Fe基催化剂对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反应(FTO)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活化过程、辨析了活性相对FTO反应性能的影响.指出活化过程与气氛直接相关,且整体呈现由表相向体相递进反应的趋势.还原气中含CO时,催化剂表相会生成活性物相FexC,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发生ε-Fe2C→ε′-Fe2.2C→χ-Fe2.5C→θ-Fe3C的反应.
生物质炭材料因独特的孔道结构与优良的吸附性能引起广泛关注,如何有效提升其吸附效率并与水相快速分离仍是极具挑战的问题.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磁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致孔方法、浸渍比率、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炭化方式等因素对其孔道结构的影响,进而介绍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吸附机制及重复利用情况,最后针对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磁性炭材料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由于聚合物受热易燃烧,常存在火灾风险,通常需要引入阻燃剂来提升其阻燃性能.水滑石(LDHs)因其无卤、无毒且抑烟性能优异,在阻燃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对LDHs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其阻燃机理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对提高LDHs阻燃性能的途径即从层板阳离子掺杂、层间阴离子插层和表面改性进行了重点综述,并对不同结构LDHs的阻燃机理及阻燃性能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LDHs作为阻燃剂今后的发展趋势.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复配制剂中丙环唑和嘧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VP-ODS反相不锈钢柱和具有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采用外标法对复配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有效成分丙环唑和嘧菌酯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9%和1.70%,均小于霍维茨值RSDR(Horwits),丙环唑和嘧菌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 0和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8.7%.
以烯丙醇聚醚、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通过分步加入烯丙基氯得到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对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考察了醇盐化试剂、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条件下封端率为98.3%,丙烯基含量在0.05%以下.该合成工艺路线得到的产品质量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的残留物,含有多种重金属、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污染物,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泥衍生的生物炭基材料具有优良的孔隙结构、表面电荷分布以及含氧基团,在高级氧化水处理领域显示出极大潜力.目前,多种污泥生物炭基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光催化、过硫酸盐活化以及芬顿等氧化体系,显示出较高催化活性.系统地总结了污泥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全面阐述其在不同氧化体系的应用及作用机理.指出未来污泥生物炭基催化剂的稳定性需进一步增强,以防所含重金属等污染组分释放;同时,污泥生物炭在动态连续流反应器中的催化活性和循环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肼盐酸盐形式存在的肼的含量.用乙腈和0.2mol/L甲酸铵水溶液(pH=5.3)为流动相,用C18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和紫外检测器,在220nm波长下对肼盐酸盐行分离和定量分析.测得肼盐酸盐的保留时间为6.4min,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标准偏差为0.11,变异系数为0.12%,平均回收率为100.15%.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稳定,结果准确,可满足定量分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