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无所获的“寻宝时代”
据记载,第一个向北极进军的是古希腊航海家毕则亚斯。毕则亚斯出生在古希腊属地马塞利亚(即法国马塞)。公元前331年他驾船向北极进发,他此行并不是为了探险,而是为了替马塞利亚的希腊商人寻找锡和琥珀,这两种东西在当时的欧洲市场上价格非常昂贵。他大约用了六年完成了这次航行,公元前325年回到马塞利亚,不久死去。后来的人们通过他残存的航海日志推断他进入了北极圈,因为日志中有这样的记录:“这里的太阳落下去不久很快又会升起。”
自毕则亚斯之后直到16世纪中期,人类在北极的探险活动大体空白,但此后北极探险热突然爆发了。极地探险首先从北极展开,表面原因很简单—北极离人类居住地更近,不过这只是充分理由,按史书的说法现实的驱动力来自马可·波罗,因为在中国生活了24年的马可·波罗后来口述出版了《马可·波罗游记》,此书把中国描绘得美女如云、遍地黄金,这极大地激发了欧洲各国冒险家东方寻宝的热情。
1492年8月3日,哥仑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他的目标是东方,却东辕西辙地向正西驶去。经70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新大陆,然而他们发现的并不是亚洲,而是美洲。由于早期欧洲的海上强国西班牙、葡萄牙人控制了传统的海上通道,来往商船均要被课以重税,这就迫使其他国家苦思对策,这一对策出台的前提便是“地球是圆的”,既然向大西洋正西或正南绕过好望角的传统航道都“不好走”,为什么不能向正北的北冰洋寻找通往东方中国的航线?
在此,知识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巨大力量。1549年,有人发表了一篇带有地图的论文说,从欧洲以北绕过西伯利亚海岸可以到达亚洲的中国,这条航线更短。地图标注的航线就是后来著名的“东北航线”。然而这里也有个百思不解的谜,因为白令探明白令海峡的存在,也就是表明北冰洋确实可能与太平洋相连那是200年后的事了,这个论文和地图绘制者从何得知白令海峡通道存在的,这也是信仰?
不管怎么说,一场持续数百年、十分悲壮甚至悲惨的北极通往亚洲的“西北通道”和“东北通道”航线的探险由此拉开大幕。
在这幕大戏中,率先出场的是葡萄牙人考特雷尔两兄弟—米盖尔和盖斯帕。1500年,他们登上了纽芬兰岛,并眺望到格陵兰岛,他们的国王由此对这一带提出了主权要求。第二年,他们继续往北航行,却一去不返成为第一批捐躯者。
此后,极地探险的主角英国人正式登场了。爱德华六世时期,西班牙首席航海家卡巴特投入英国怀抱,组建了英国开拓疆域的商业探险公司,其首要任务是打通东北航线。这一序曲定下了英国主导16世纪北极探险的领先基调。
1553年春天,英国三艘东北航道探险船起程。英国万人空巷欢送这些前往中国寻宝的冒险家。不过刚到达北欧海域他们就被北极严寒所困,除一艘船幸免,其余两艘船上的七十多人全部因饥寒交迫丧命。他们的船只和尸体第二年才被俄国渔民发现。但这次航行也有一点收获,那就是幸存者在船长钱塞勒的率领下,跋涉2413.9公里到达莫斯科,受到沙皇的盛情款待。1555年,商业探险公司又组建了俄罗斯公司并进行了一次探险性航行,这次他们绕过了科拉半岛而进入喀拉海。1580年,英国又派出了两艘船进入了喀拉海企图东进,结果又有一艘船失踪,三十多人死于非命。至此,英国人被迫放弃东北航线,并把目光转向西北通道。此时英格兰商人、航海家马丁·弗罗贝舍已然上场。
马丁的第一次“西北通道”探险没有成功,却因带回一块黑石头被英国矿石“专家”鉴定含金量极高,于是对西北航线的探险演变成寻找开发金矿热。第二年的1577年春天,弗罗贝舍便组织了第二次考察。与此同时一个名叫“中国公司”的金矿公司也诞生了。相当意味深长的是伊丽莎白女王也悄悄购买了中国公司的股票,马丁的三艘船驶离英格兰之前,女王还特许他吻了她的手。
马丁在捡回黑石头的原地附近终于发现了“大金矿”,之后载着200吨矿砂,凯旋而归。
接着就是第三次航行。这次马丁的船队多达15艘,还载上了一百多个移民。他们计划要在那里建个码头,开拓殖民地,把大英版图扩展到冰冻的美洲北部。这也是英格兰人向海外迈出的勇敢的一步。马丁不仅成了海军上将和船队司令,还得到女王嘉奖的一条金项链:上面刻着“我亲爱的朋友马丁·弗罗贝舍”。1578年5月31日出发之前,每位船长都荣耀之至地亲吻了女王的手。
悲惨的是,这支船队北上抵达格陵兰岛继续前行后不但遇上了大风,还被刮来的冰块阻塞了航道,满载着越冬房屋部件、移民财产和家具的三桅帆船被挤破,沉入海底。于是被迫返航。
更悲惨的是船队回到英格兰前,伦敦就传出噩耗,金矿石的化验结果出来,那些千辛万苦运回的矿石是毫无价值的黄铁矿。
不过,马丁的寻宝探险虽然失败,但英国上下的这种富于冒险的精神和为冒险而进行的现代“融资”方式却预示着英国的必然崛起。
1585年,英国又诞生了一家新的“西北公司”。这家公司选中的首席航海家是约翰·戴维斯。戴维斯一共进行了三次探索西北航线的航行。在最后一次航行中曾陷入坚冰围困的极端险境。脱困后他们继续北行到达北纬72度,创造了北进的纪录。
戴维斯的危险经历使英国人暂时放慢了北极探险的脚步,荷兰人则登上北极的舞台。荷兰人的兴趣是东北航线,因为他们听说英国人在对东北航线探索中与俄国建立了通商关系并取得了巨大利益。1584年,荷兰探险家巴伦支得到布鲁塞尔一富商赞助后去寻找东北航线,结果失败。10年后的1594年,荷兰三艘船只再次从阿姆斯特丹出发,远征北极。其中一艘由巴伦支指挥,这是巴伦支探险生涯的开始,那时他刚34岁。
在巴伦支短暂的探险生涯中,他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前两次都没建树。1596年,巴伦支指挥着三艘船开始他的第三次探险。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北纬79度49分的地方,创造了新的北进纪录。此后巴伦支继续向东北行进,直到8月26日船只被冰封住为止,他和船员们成了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船员们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直到第二年夏天,船员乘着仅存的一艘敞篷小船挣脱坚冰围困死里逃生,航行了一千六百多公里回到阿姆斯特丹。但巴伦支本人却在被困的一个小岛上陷入病危,临死前他写了三封信,把一封藏在越冬小岛的房子烟囱里,另两封分别交给同伴以备不测。1597年6月20日,刚刚37岁的巴伦支死在一块浮冰上。
据记载,第一个向北极进军的是古希腊航海家毕则亚斯。毕则亚斯出生在古希腊属地马塞利亚(即法国马塞)。公元前331年他驾船向北极进发,他此行并不是为了探险,而是为了替马塞利亚的希腊商人寻找锡和琥珀,这两种东西在当时的欧洲市场上价格非常昂贵。他大约用了六年完成了这次航行,公元前325年回到马塞利亚,不久死去。后来的人们通过他残存的航海日志推断他进入了北极圈,因为日志中有这样的记录:“这里的太阳落下去不久很快又会升起。”
自毕则亚斯之后直到16世纪中期,人类在北极的探险活动大体空白,但此后北极探险热突然爆发了。极地探险首先从北极展开,表面原因很简单—北极离人类居住地更近,不过这只是充分理由,按史书的说法现实的驱动力来自马可·波罗,因为在中国生活了24年的马可·波罗后来口述出版了《马可·波罗游记》,此书把中国描绘得美女如云、遍地黄金,这极大地激发了欧洲各国冒险家东方寻宝的热情。
1492年8月3日,哥仑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他的目标是东方,却东辕西辙地向正西驶去。经70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新大陆,然而他们发现的并不是亚洲,而是美洲。由于早期欧洲的海上强国西班牙、葡萄牙人控制了传统的海上通道,来往商船均要被课以重税,这就迫使其他国家苦思对策,这一对策出台的前提便是“地球是圆的”,既然向大西洋正西或正南绕过好望角的传统航道都“不好走”,为什么不能向正北的北冰洋寻找通往东方中国的航线?
在此,知识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巨大力量。1549年,有人发表了一篇带有地图的论文说,从欧洲以北绕过西伯利亚海岸可以到达亚洲的中国,这条航线更短。地图标注的航线就是后来著名的“东北航线”。然而这里也有个百思不解的谜,因为白令探明白令海峡的存在,也就是表明北冰洋确实可能与太平洋相连那是200年后的事了,这个论文和地图绘制者从何得知白令海峡通道存在的,这也是信仰?
不管怎么说,一场持续数百年、十分悲壮甚至悲惨的北极通往亚洲的“西北通道”和“东北通道”航线的探险由此拉开大幕。
在这幕大戏中,率先出场的是葡萄牙人考特雷尔两兄弟—米盖尔和盖斯帕。1500年,他们登上了纽芬兰岛,并眺望到格陵兰岛,他们的国王由此对这一带提出了主权要求。第二年,他们继续往北航行,却一去不返成为第一批捐躯者。
此后,极地探险的主角英国人正式登场了。爱德华六世时期,西班牙首席航海家卡巴特投入英国怀抱,组建了英国开拓疆域的商业探险公司,其首要任务是打通东北航线。这一序曲定下了英国主导16世纪北极探险的领先基调。
1553年春天,英国三艘东北航道探险船起程。英国万人空巷欢送这些前往中国寻宝的冒险家。不过刚到达北欧海域他们就被北极严寒所困,除一艘船幸免,其余两艘船上的七十多人全部因饥寒交迫丧命。他们的船只和尸体第二年才被俄国渔民发现。但这次航行也有一点收获,那就是幸存者在船长钱塞勒的率领下,跋涉2413.9公里到达莫斯科,受到沙皇的盛情款待。1555年,商业探险公司又组建了俄罗斯公司并进行了一次探险性航行,这次他们绕过了科拉半岛而进入喀拉海。1580年,英国又派出了两艘船进入了喀拉海企图东进,结果又有一艘船失踪,三十多人死于非命。至此,英国人被迫放弃东北航线,并把目光转向西北通道。此时英格兰商人、航海家马丁·弗罗贝舍已然上场。
马丁的第一次“西北通道”探险没有成功,却因带回一块黑石头被英国矿石“专家”鉴定含金量极高,于是对西北航线的探险演变成寻找开发金矿热。第二年的1577年春天,弗罗贝舍便组织了第二次考察。与此同时一个名叫“中国公司”的金矿公司也诞生了。相当意味深长的是伊丽莎白女王也悄悄购买了中国公司的股票,马丁的三艘船驶离英格兰之前,女王还特许他吻了她的手。
马丁在捡回黑石头的原地附近终于发现了“大金矿”,之后载着200吨矿砂,凯旋而归。
接着就是第三次航行。这次马丁的船队多达15艘,还载上了一百多个移民。他们计划要在那里建个码头,开拓殖民地,把大英版图扩展到冰冻的美洲北部。这也是英格兰人向海外迈出的勇敢的一步。马丁不仅成了海军上将和船队司令,还得到女王嘉奖的一条金项链:上面刻着“我亲爱的朋友马丁·弗罗贝舍”。1578年5月31日出发之前,每位船长都荣耀之至地亲吻了女王的手。
悲惨的是,这支船队北上抵达格陵兰岛继续前行后不但遇上了大风,还被刮来的冰块阻塞了航道,满载着越冬房屋部件、移民财产和家具的三桅帆船被挤破,沉入海底。于是被迫返航。
更悲惨的是船队回到英格兰前,伦敦就传出噩耗,金矿石的化验结果出来,那些千辛万苦运回的矿石是毫无价值的黄铁矿。
不过,马丁的寻宝探险虽然失败,但英国上下的这种富于冒险的精神和为冒险而进行的现代“融资”方式却预示着英国的必然崛起。
1585年,英国又诞生了一家新的“西北公司”。这家公司选中的首席航海家是约翰·戴维斯。戴维斯一共进行了三次探索西北航线的航行。在最后一次航行中曾陷入坚冰围困的极端险境。脱困后他们继续北行到达北纬72度,创造了北进的纪录。
戴维斯的危险经历使英国人暂时放慢了北极探险的脚步,荷兰人则登上北极的舞台。荷兰人的兴趣是东北航线,因为他们听说英国人在对东北航线探索中与俄国建立了通商关系并取得了巨大利益。1584年,荷兰探险家巴伦支得到布鲁塞尔一富商赞助后去寻找东北航线,结果失败。10年后的1594年,荷兰三艘船只再次从阿姆斯特丹出发,远征北极。其中一艘由巴伦支指挥,这是巴伦支探险生涯的开始,那时他刚34岁。
在巴伦支短暂的探险生涯中,他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前两次都没建树。1596年,巴伦支指挥着三艘船开始他的第三次探险。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北纬79度49分的地方,创造了新的北进纪录。此后巴伦支继续向东北行进,直到8月26日船只被冰封住为止,他和船员们成了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船员们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直到第二年夏天,船员乘着仅存的一艘敞篷小船挣脱坚冰围困死里逃生,航行了一千六百多公里回到阿姆斯特丹。但巴伦支本人却在被困的一个小岛上陷入病危,临死前他写了三封信,把一封藏在越冬小岛的房子烟囱里,另两封分别交给同伴以备不测。1597年6月20日,刚刚37岁的巴伦支死在一块浮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