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职能的改进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348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蔓延,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使国内民众惊慌、担忧,大家都期望政府能有高效预防措施。近日,深圳华大基因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以待国内一旦出现疫情时使用。
  【关键词】“埃博拉”;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疾病预防专家表示,鉴于中国较为完善的预防措施,中国不会大规模传播,更不会发展成另一个“非典”,广大民众尽可以放心。在鲁甸地震中,水利部针对堰塞湖“应急处置”阶段排险工程完成后,有效降低了溃决风险。下游“风险区”的范围明显缩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突发灾难事件时,人民群众首先想到的是政府,政府是群众的坚强后盾,是老百姓的天。
  同时我们也看到:台风过后,救援物资出现发霉面包;汶川地震后,地震带的房屋依旧那么不堪一击;鲁甸伤亡仍旧惨重;每一次的暴恐事件,依然不忍看到了血色……我们不由会思考:政府在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政府职能制约着政府工作的效能,政府职能发挥的好,政府效能就高,反之政府效能就达不到良好的状态。
  当今及未来的时间内,我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的严峻考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切实加强政府职能,妥善安定生产和人民生活,是我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种制度体制的不断改进,政府在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完善。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公布和实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纳入法制化轨道;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出台。从“汶川地震”到“鲁甸地震”,从“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到“6·26新疆鄯善县暴力恐怖袭击案”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的应对及处理的能力在不断提升。尽管如此,其中仍旧暴露一些问题。第一,事前预防和化解力量不足。第二,情报信息不灵,动向把握不准。 第三,事中处置不当、处置不公。第四,处置尺度把握不准。第五,政策宣传解释不到位。第六,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对应急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应急管理意识。二是机构作用不明显。各地基层政府只是按照上级要求和模式,设立了应急办公室等相应机构,但是形同虚设,在人员、经费等方面无法得到保障,职能职责得不到有效履行,日常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三是职责划分不明确。在应急实践中时常出现条块行动衔接配合不够、管理脱节、协调困难等问题;地方属地化管理的责任和授权不足。四是信息渠道不畅通。应急信息报告的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不明确、不规范;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连和信息资源共享。五是宣传教育不深入。对应急管理知识的学习、宣传、普及还不到位,干部群众的应急管理知识缺乏,维护公共安全、保障自身安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改进意见,详细如下:
  第一,加强统一管理和总体调配机构建设。加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处置的统一领导、总体调配职能,并在组织结构上予以落实,是当务之急。虽然各部门提出的建议和方案不相同,但目前应当重点在决策、协调和日常管理等环节上加强应急组织机构建设的统一性。机构的名称、级别、形式可以灵活,但职责、经费、机构和人员一定要明确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建立以应对能力为主要导向的分级响应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要从反应、指挥、救援、信息的发布和应急避难五个方面体现出来,应当根据事发地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应付能力,来分级确定政府响应行动的类型和程序。
  第三,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应急保障体系。调整完善各级应急委员会和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突发环境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专项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做到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健全,反应准确迅速,应对有效。
  第四,提高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构建起此类事件的应急机制,将其处置好,防止其诱发群体性事件。首先,强化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和基层组织责任。其次,建立统一指挥、诸警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再次,认真制定和抓紧完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 最后,建立强有力的警务保障机制。
  第五,号召群众学习基本自卫自救技能。重点提出,尽管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建立了许多制度保障,但此保障措施相对于群众自身而言,永远是迟滞的,尤其是在应对暴力恐怖事件的过程中,群众的自卫自救能力,能为自身赢得更多的保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向群众积极宣传,提高群众的重视度。
  第六,对应急相关工作的负责人实行问责制度。各类突发事件后续的处理,尤其是在灾后援建工作中,政府行为体现政府对待群众的态度。责任人的问责制度,能够使相关负责人对工作的重视度提升,使灾后援建的措施能力最大化落实到位。对于任何违纪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惩。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态度、措施、效果,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的政权来自人民,政府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健全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现代科技的高速运行,各种经济因素在蓬勃地发展,逐渐衍生出注意力经济模式。注意力本是一种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放宽到宏观领域,则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受到它的影响。从资源的角度对注意力对经济的影响做一些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经济;问题研究  一、“注意力经济”的定义及渊源  (一)注意力资源的定义  《注意力经济》一书中指出,注意力是对于某种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主导力量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正在努力探求适合自身和适应社会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本文从政党适应性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政党适应性的一般理论和共产党所进行的适应性变革探讨。  【关键词】政党适应性;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变革  一、政党适应性的一般理论  (一)亨廷顿的政党适应性理论  亨廷顿认为“适应性”是测度政治组织制度化的四大标准之首,是后天获得的组织性,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的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改革服务。  【关键词】重视创新;与时俱进  一、重视创新,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结合体。  第一,观念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观念是人的意识或想法,观念决定方
期刊
【摘 要】源于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在二十一世纪初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研究协商民主理论的缘起及实质有利于我们对它进行整体把握和认知;较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国的协商民主相对薄弱,但是对其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中国协商民主理论在逐渐为大众接受和重视的同时,也日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协商民主在中国已然成为一种政治制度,并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协商民主;政治制度;实践  一、协商民主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根源进行分析,从劳动的视角出发,揭示了人的本质,最终为了实现人类自由自觉地活动和人性的复归,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理论的论述共分为四个方面即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党建方法创新主要是指高校党组织根据大学生党员的特征和大学生党建的目标与任务等要素,在继承原有党建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在党建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选择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大学生党建的方法创新必须反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消除形而上学的逻辑起点,摒弃权威主义的思维方式,打破认知主义的路径依赖,承认个性化和多样性相统一的人性基础,突出与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双向互动的实
期刊
【摘 要】新中国诞生之初,民生凋敝,百业待兴,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共中央重用陈云振兴经济,很快,刚诞生的政权经济开始恢复。陈云对新中国的经济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问题的看法更是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本文欲探析建国伊始到70年代末陈云经济思想中关于“市场”的萌芽,并对其进行阐述。  【关键词】陈云;市场;思想;萌芽  建国之初,经济萧条,百业待兴,陈云勇挑重担,出任中央人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传播与影响他人;引领和激励大学生;规范与约束教育的功能。指出了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忽视了校训蕴含的精神教育功能;对校训的宣传和讲解力度比较弱;大学生忽视了校训的育人功能。提出促进高校校训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现的路径:加强对校训的宣传,促进校训内化;发挥校训的规范与引导教育作用,将校训教育立足于大学生的发展。 
期刊
【摘 要】201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修订中首次规范了消费者的冷静期问题,对于我国消费权益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反悔权及冷静期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购物风险;立法规制  201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制定二十年后迎来了首次修改,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确立的消费者的反悔权,迈出了构建冷静期制度的第一步。什么是冷静
期刊
【摘 要】期待可能性问题是刑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该理论体现了“法律不强人所难”的价值蕴含,表达了刑法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使刑事罪责建立在更为科学、公正的基础上。尽管这一学说目前仍存在着争议,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程中,这一理论应该得到适当的推行。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理论依据;刑事理性选择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概念  期待可能性是刑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广义的期待可能性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