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决简单问题”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解决问题的教学,往往以学生的已有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通过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分析数量关系,进而掌握解题方法,以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第一学段“解决问题”的目标。即“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关键词:简单问题 数感 数量关系 解题方法
  一、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一)结合生活实例,建立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建立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的感知能力,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观察身边的事物。在教学“米、分米、厘米”长度单位时,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在身边(如教室里)找一找接近1厘米长度的物体,如手指甲的宽度约1厘米.....接着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书本、橡皮擦、铅笔等有多长。这样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2.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发展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发现知识,使学生能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可设计一个活动环节,为迎接“六一”儿童节,教师要学生用80元,去购买相关的物品,教师先出示彩带、气球等物品的价格,并让一些学生做营业员,其余学生都是采购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要购买的物品,但不能超支,要货比三家与营业员讨价还价。在这一游戏中,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而且培养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1.通过“说”来训练数学的感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一个用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地梳理、归纳、整理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本班有多少个男同学?有多少个女同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根据这些数,你能知道是男同学多呢还是女同学多?从你数出的数中,你认为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数学问题着手,学生感悟用数来表达事物的多而且有大有小,感受数数的必要性,同培养学生敢于“说”。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玩”来培养训练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如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生动有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爱动、爱玩游戏这一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愉快轻松的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9的组成时,6可以分成2和4(或者分成1和5等他很多分法),如果采用机械式的记忆或背诵记忆,学生不仅不愿学而且效率低下。如果改用玩“拍手游戏”的学习方式,教师拍4下,学生就拍2下,教师如果拍1下,学生就拍5下,也可以同桌互拍,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就掌握了6的组成。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使学生在充满轻松活跃气氛中边玩边体验数的分解与组合,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转换关系的理解,也即增强了数感。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1.动手操作,在理解中感悟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情境图或故事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然后根据题意并借助学具等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手脑并用,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从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如我在教学“车上有3个小朋友,经过站点时,又上来了2个,现在车上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时,先让学生画圈圈,用3个圈圈代替3个小朋友,又上来了2个,就再画2个圈圈,要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个小朋友?”就要把3个圈圈和2个圈圈合起来。进而让学生逐步脱离实物抽象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的道理。
  2.抓住关键句,理解数量关系
  当学生对一些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困难时,为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中可借助语言对题意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如解决“倍数关系”的问题时,里面都有一句倍数关系的关键句,如“苹果的个数是梨的4倍”,通过分析,学生能说出把梨的个数看作一份,苹果的个数就有这样的4份。学生通过深刻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为正确解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化难为易,认知结构
  解决问题的题目往往有有简单的情节,为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时,我们可用采用语文缩句的方法,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简化次要条件进行缩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如“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六(1)班参加植树的人数有57人,比六(2)班参加植树的人数的3倍少24人,六(2)班参加植树的人数有多少人?”这道题若按题中关键句把它简化为“六(1)班57人,比六(2)班3倍少24人。”这样,文字简化,题意明显,学生易于理解。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1.审题
  小学生常常出现因不审题而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究其原因,大都是因小学生没有反复阅读题目,不了解题目的基本意思,没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所造成的。所以教师一定让学生充分地审题,看到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要学生反复默读,直到理解题意,这样,才有一个正确的起点,为正确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2.分析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有些数量关系明了,很容易弄清,有的却较复杂,不易把握,学生一疏忽,就会找不到正解的解题途径。如小王有6个苹果,小东有7个苹果,他们共有多少个苹果?其数量关系是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较简单。又如,小王有6个苹果,小东比小王多7个苹果,他们共有多少个苹果?在这里,数量关系复杂,需要对已知条件中所有的数量进行综合分析。以弄清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学生往往会只求出6+7=13(个),以为就算好了,其实,这只是小东的,而要求出他们共有多少个,应在知道小东的苹果个数后,再求出他们共有多少个苹果。
  3.列式解答
  就是根据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最后算出答案。学生在这一环节,以为马上就大功告成了,反而易轻敌,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比如,有个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后的计算时将一个加数4/1写成0.2,结果这道题5分就不得分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细心答题,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审题,认真做答。
  4.验算并写出答案
  检验解答过程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与原题的题意是否相符,然后写出答案。
  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每个教师有各自与众不同的见解,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共同努力,提高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临床口腔修复治疗中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0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根据修复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研究健脾益肾逐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肾病风湿科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60例住院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胃肠疾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共120例研究对象,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各类胃肠疾病患者中选取,
目的:分析肝囊肿实施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肝囊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开腹开窗引流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刺激初始T细胞活化和增殖,并能分泌如IL-12、INF-γ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参与机体对肿瘤的
本刊讯:近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全国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讨会在成都七中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校长以及一线教师围绕“中学社会主义核
在教学过程中,对仪表安装及维护运用教材进行纯理论的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并且难以理解.因此,学校将仪表安装与维护课程理论内容和实训教学相结合,选配了仪表安装与维护实训
目的:探讨子宫颈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LEEP刀进
本刊讯:桃子、豆塑、石画等乡土味十足的东西,进了中小学课堂能发挥什么作用?把民间艺人、果农当成教育资源请进校园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副主任崔会明说:“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