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各个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效加强中学德育工作是广大中学德育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下面将针对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广大的中学德育教学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中学;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非常时期,此时期关系着学生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因此,各中学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校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努力找出德育工作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工作规律,及时更新和改进德育教育的工作策略,进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笔者根多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现就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中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年轻一代的道德素养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性影响。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指引着青少年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德育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未来社会将是年轻人的社会,做好中学的德育工作,为今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可以减少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发生,也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德育的首要地位没有很好落实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生成绩是家长择校、高校录取、
社会人才选拔的重要条件,学校的教育目标也是重智育轻德育。
中学教育往往忽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把追求升学率作为教育目标,将重心放在教学上,狠抓学生成绩。另外,学校德育课程资源不足,德育方法单一。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开发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来实现,重德育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的阐释。
2.教师重视不够且榜样作用缺乏
当前中学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以学生成绩作为职称晋升、奖金评定、工资发放的标准。教师必然把学科教学当作主要任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而忽略学生品德的培养。首先,教师德育意识淡薄。大多数教师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讲授规定的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体现教学成果。而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政教处的职责。其次,德育和教学不能有机结合。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很少创造性地挖掘课程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最后,教师榜样作用缺乏。有些教师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没做到,当对学生说教时,自然就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再加上近年来,有关违背教师师德的事件频频发生,这无疑给学生的品德成长以极大的负面影响。
3.家庭德育不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当好“教师”的角色,忽略对孩子品德的培养。首先,家长缺乏一定的德育理念。家长没有意识到良好的道德品质胜于孩子的优良成绩,品格的力量更加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他们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等,认为只要孩子考得好,就万事大吉,前途无量。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道德教育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也不易养成。其次,家长缺乏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只是简单的口头说教,不能充分利用榜样作用、名人典故、名人故居等对孩子进行灵活施教,更难让德育过程丰富多样,充满乐趣。最后,家长教育观念存在一些偏差。家长不仅重智育轻德育,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且更严重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4.社会德育环境不良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随着与世界各地联系的增多,各种思潮和文化蜂拥而至。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与中学德育内容相违背的现象也随之增加。首先,广告、报纸、杂志等登载的不良信息增多,使得学生接触这些信息的机会增大,不仅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也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其次,网络环境不良,监管不力。由于网络环境复杂,不易监管,暴力和色情等信息、图片和网络游戏增加,学生接触这些信息也更加便利,产生暴力倾向,沉溺于网络,思想发生动摇,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意志,也阻碍其良好品德的养成。最后,社会不良风气和个人品德不良现象,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如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等现象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再加上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坑蒙拐骗、道德感丧失等事件频发,动摇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品德的发展。
二、解决中学德育工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1德育内容的正确定位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中学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需要,着重从公民、法律和心理健康这三个教育方面作为突破口。首先,公民教育:学校要灌输学生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努力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公民,有较强的公共道德、行为文明等社会意识;其次,法制教育: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的真实写照。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对法律并不十分了解,进而就导致中学生的犯罪率在上升。因此,中学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能力,杜绝中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道德工作的效果。中学学校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努力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2注重建设德育教师队伍
中学学校要结合学生的个体、个性、需求、心理素质的不同来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才能优化德育工作。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杜绝采取单一的教育方法,更不能用同一种教育手段去应对所有学生和他们不同的需求。因此,中学学校要注重建设德育教师队伍,同时要求他们不断加强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
3将德育教育有效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
应当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科学知识教育、民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确保时时处处开展德育教学。像是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喜欢的手段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还能够借助班会设计以法制作为主题的内容,让学生从小掌握法律、遵守法律、应用法律,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此外,需要根据中学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有针对性的法制教材进行编写,从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4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创设良好的德育气氛
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应当注重學校环境的美化,从而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在建设学校文化的基础上,体现环境的育人作用。认真地设计展示社会风格与充满教育内涵的学校文化景观,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从而让学生一踏进学校就可以体会到学校环境的优美,从而实现学生情操的熏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探究建设寝室文化、板报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的新方式,并且建设校园网,创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创建学校的德育网页,从而开辟德育工作的新天地,让学生受到合理的启发。与此同时,在学校的画廊、板报、广播中开辟法制宣传、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学习习作、学校新闻等专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教育,创设和谐宽松与健康积极的德育育人气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各中学要充分重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德育教育上的难点和盲点,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方面的活动,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中学;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非常时期,此时期关系着学生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因此,各中学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学校作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努力找出德育工作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工作规律,及时更新和改进德育教育的工作策略,进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笔者根多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现就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中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年轻一代的道德素养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起着决定性影响。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指引着青少年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德育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未来社会将是年轻人的社会,做好中学的德育工作,为今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可以减少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发生,也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德育的首要地位没有很好落实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生成绩是家长择校、高校录取、
社会人才选拔的重要条件,学校的教育目标也是重智育轻德育。
中学教育往往忽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把追求升学率作为教育目标,将重心放在教学上,狠抓学生成绩。另外,学校德育课程资源不足,德育方法单一。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开发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来实现,重德育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的阐释。
2.教师重视不够且榜样作用缺乏
当前中学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以学生成绩作为职称晋升、奖金评定、工资发放的标准。教师必然把学科教学当作主要任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标,而忽略学生品德的培养。首先,教师德育意识淡薄。大多数教师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讲授规定的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体现教学成果。而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政教处的职责。其次,德育和教学不能有机结合。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很少创造性地挖掘课程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最后,教师榜样作用缺乏。有些教师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没做到,当对学生说教时,自然就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再加上近年来,有关违背教师师德的事件频频发生,这无疑给学生的品德成长以极大的负面影响。
3.家庭德育不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当好“教师”的角色,忽略对孩子品德的培养。首先,家长缺乏一定的德育理念。家长没有意识到良好的道德品质胜于孩子的优良成绩,品格的力量更加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他们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等,认为只要孩子考得好,就万事大吉,前途无量。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道德教育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自然也不易养成。其次,家长缺乏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只是简单的口头说教,不能充分利用榜样作用、名人典故、名人故居等对孩子进行灵活施教,更难让德育过程丰富多样,充满乐趣。最后,家长教育观念存在一些偏差。家长不仅重智育轻德育,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且更严重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
4.社会德育环境不良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随着与世界各地联系的增多,各种思潮和文化蜂拥而至。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与中学德育内容相违背的现象也随之增加。首先,广告、报纸、杂志等登载的不良信息增多,使得学生接触这些信息的机会增大,不仅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也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其次,网络环境不良,监管不力。由于网络环境复杂,不易监管,暴力和色情等信息、图片和网络游戏增加,学生接触这些信息也更加便利,产生暴力倾向,沉溺于网络,思想发生动摇,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意志,也阻碍其良好品德的养成。最后,社会不良风气和个人品德不良现象,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如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等现象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再加上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坑蒙拐骗、道德感丧失等事件频发,动摇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品德的发展。
二、解决中学德育工作面临问题的对策
1德育内容的正确定位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中学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需要,着重从公民、法律和心理健康这三个教育方面作为突破口。首先,公民教育:学校要灌输学生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努力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公民,有较强的公共道德、行为文明等社会意识;其次,法制教育: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的真实写照。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对法律并不十分了解,进而就导致中学生的犯罪率在上升。因此,中学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能力,杜绝中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道德工作的效果。中学学校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努力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2注重建设德育教师队伍
中学学校要结合学生的个体、个性、需求、心理素质的不同来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才能优化德育工作。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杜绝采取单一的教育方法,更不能用同一种教育手段去应对所有学生和他们不同的需求。因此,中学学校要注重建设德育教师队伍,同时要求他们不断加强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
3将德育教育有效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
应当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科学知识教育、民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确保时时处处开展德育教学。像是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喜欢的手段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还能够借助班会设计以法制作为主题的内容,让学生从小掌握法律、遵守法律、应用法律,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此外,需要根据中学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有针对性的法制教材进行编写,从而更好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4重视学校文化的建设,创设良好的德育气氛
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应当注重學校环境的美化,从而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在建设学校文化的基础上,体现环境的育人作用。认真地设计展示社会风格与充满教育内涵的学校文化景观,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从而让学生一踏进学校就可以体会到学校环境的优美,从而实现学生情操的熏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探究建设寝室文化、板报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的新方式,并且建设校园网,创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创建学校的德育网页,从而开辟德育工作的新天地,让学生受到合理的启发。与此同时,在学校的画廊、板报、广播中开辟法制宣传、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学习习作、学校新闻等专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教育,创设和谐宽松与健康积极的德育育人气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各中学要充分重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德育教育上的难点和盲点,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方面的活动,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