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思想高尚的人谈话。”书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是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思考变得更纯洁,更健康。”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孩子静下心来读书,体会书中的乐趣呢?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享受丰富的精神粮食: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们在书香里成长
(一)精心布置教室,营造读书氛围
读书,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形成于一种自然的氛围。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热情离不开氛围的营造。因此 ,要培养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我们要努力营造易于读书、让孩子心灵受到触动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室是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一个大家庭,为此,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精心布置教室,在墙上张贴宣传读书的标语或名言。如:“书香伴我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班级的黑板报设有一个读书专栏,其中可以用于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或是张贴孩子们读书的成果,例如读书笔记、优秀习作等。
(二)定期借阅学校图书室的书籍并成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书。”学校的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精神粮食,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可以每个月向学校借阅40本书,一个月轮换一次,一个学期4个月,阅读量能达到160本书。另外,教师还可以动员学生利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书籍带到班里与他人分享,放在班级的一角,学生课间随时借还,借阅非常便利。
二、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
(一)课前3分钟阅读经典诗文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一节语文课,我都会给学生3分钟时间阅读,内容是古诗或是《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
(二)早晚读个性化阅读
学校每天都有早晚读时间,我一般是早读安排学生读课本的内容,晚读让孩子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进行的独立读书活动。对孩子的阅读,我们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来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拓展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三)亲子共读时间
我让孩子每天在家与父母共读,布置家长与孩子写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并定时在班级的板报中展览交流。这样把孩子读书的时间延伸到家庭,让每个家长都参与孩子的读书体验中来。这样既保证了孩子能在家长的指导下认真读书,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长的文学素养、精神境界,构建了温馨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
三、利用丰富的活动促进孩子的阅读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一)经典诵读活动
为了引领孩子们走近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安排了课前三分钟诵读的活动,此外每个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但促进了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还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
(二)亲子阅读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学期,我都会向家长和孩子们推荐共读一本书,还发放课外阅读调查表,激发家长关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让家长指导孩子的阅读,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三)评选“书香孩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通过评选“书香孩子”的活动可以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达到以点带面,营造整体阅读氛围的效果。我的做法是在学期初和学生一起建立“书香孩子”的评价机制,然后运用成果展示、读书记录卡、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并在学期末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评选出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为“书香孩子”。
古人云: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科学地指导和培养。只要孩子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爱上了阅读,那么其智力提升、知识积累、品行修养、才艺开发的水平都会大大提高。只要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积极引导,孩子们一定能够在书籍的海洋里享用丰富的精神粮食!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们在书香里成长
(一)精心布置教室,营造读书氛围
读书,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形成于一种自然的氛围。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热情离不开氛围的营造。因此 ,要培养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我们要努力营造易于读书、让孩子心灵受到触动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室是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一个大家庭,为此,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精心布置教室,在墙上张贴宣传读书的标语或名言。如:“书香伴我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班级的黑板报设有一个读书专栏,其中可以用于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或是张贴孩子们读书的成果,例如读书笔记、优秀习作等。
(二)定期借阅学校图书室的书籍并成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书。”学校的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精神粮食,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可以每个月向学校借阅40本书,一个月轮换一次,一个学期4个月,阅读量能达到160本书。另外,教师还可以动员学生利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书籍带到班里与他人分享,放在班级的一角,学生课间随时借还,借阅非常便利。
二、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
(一)课前3分钟阅读经典诗文
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一节语文课,我都会给学生3分钟时间阅读,内容是古诗或是《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
(二)早晚读个性化阅读
学校每天都有早晚读时间,我一般是早读安排学生读课本的内容,晚读让孩子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课外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而进行的独立读书活动。对孩子的阅读,我们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来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拓展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三)亲子共读时间
我让孩子每天在家与父母共读,布置家长与孩子写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并定时在班级的板报中展览交流。这样把孩子读书的时间延伸到家庭,让每个家长都参与孩子的读书体验中来。这样既保证了孩子能在家长的指导下认真读书,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长的文学素养、精神境界,构建了温馨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
三、利用丰富的活动促进孩子的阅读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帮助孩子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
(一)经典诵读活动
为了引领孩子们走近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安排了课前三分钟诵读的活动,此外每个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但促进了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还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
(二)亲子阅读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学期,我都会向家长和孩子们推荐共读一本书,还发放课外阅读调查表,激发家长关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让家长指导孩子的阅读,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三)评选“书香孩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通过评选“书香孩子”的活动可以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达到以点带面,营造整体阅读氛围的效果。我的做法是在学期初和学生一起建立“书香孩子”的评价机制,然后运用成果展示、读书记录卡、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并在学期末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评选出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为“书香孩子”。
古人云: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科学地指导和培养。只要孩子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爱上了阅读,那么其智力提升、知识积累、品行修养、才艺开发的水平都会大大提高。只要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积极引导,孩子们一定能够在书籍的海洋里享用丰富的精神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