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在中专语文课的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优秀文化熏陶。中专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因此,古诗词鉴赏教学,不能简单地流于对诗词的字面理解,而是可以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去开发学生的理解潜能, 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目标。
一、运用替换法赏析佳词妙句
这里所说的替换法,就是将诗句中的佳词妙句加以更换或换位,并将替换后诗句与原诗句进行比较,让学生体味其中的不同,从而理解佳词妙句的妙处,达到鉴赏的目的。在诗词鉴赏中,如果运用替换法,将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词句的妙处所在,以实现深层探究的目的。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中有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句中“岂”“应”两字用得非常恰当合理,不可更换。但这两字妙在何处呢?让学生把这两字互换位置,进行替换:“名应文章著,官岂老病休。”然后比较替换前后的诗句,让学生体味内在感情区别在何处。学生在读了诗句后,迅速感觉到替换前的诗句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为什么呢?“岂”是“哪里”之意,“应”是认为是之意,换前句意是“我的名气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了。”换后句意是“我的名气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哪里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呢?”虽然换后的诗句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受到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但过于直露。古人认为诗歌“贵在含蓄”,显然,换前句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受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作者说自己名气不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其实反其意而写,如此更显作者的内心不平之情,比换后句直露地表白自己的不满更含蓄,更沉重。
二、对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可用不同的方法鉴赏
鉴赏古诗词,贵在对诗词意境的把握上。能把握诗词的意境,意味着对诗词的深层理解。深入地探究诗词的意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诗中有画”型,一类是“诗中无画”型。对不同类型的诗词鉴赏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
“诗中有画”型诗词多借景抒情或借事抒情,诗中或对景物进行描写,或对事情进行记叙,因此让学生用白话文描绘诗词中的画面,从而体味意境,把握作者隐含在内心的感情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王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诗中有画”,因此,先让学生把《山居秋暝》一诗前六句所描绘的景色用白话写出来。转换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诗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诗歌意境把握的过程,因为遣词造句必须符合诗歌的意境。之后,让学生体会所描绘的景色有何特点,能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也就是对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的二度把握。转换之后,学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诗歌的整个的意境是非常的宁静和谐、清幽而又恬淡。
“诗中无画”型诗词一般诗句间有较大的跳跃,不如前一种有着比较明显的对景物的描绘。这时就需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填补诗词中的空白,并进而体味诗词的意境。如陆游的《书愤》诗,诗句间就有一定的跳跃性。诗人先写年少时抱负,然后是回忆25年前的胜利,接着情感紧急下转,自伤自哀,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对这类诗,让学生把它转换成现代白话文,就要求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对诗句间的空白处进行补充。之后,让学生再体味其间的意境,学生比较明确地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作者的愤懑之情,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情。
三、感悟古诗歌情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
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情意。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像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幅题画诗。在教师简要分析后,学生脑海中很容易产生一幅画面:竹林外绽放着三两枝桃花,春天的江水中几只鸭子在自由地嬉戏。教师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只描摹三两枝桃花?这里的“暖”字体现了什么?学生在细细揣摩词句后会发现这幅画面又具一番情趣:桃花三两枝。似蜻蜓点水,却将春意透出;江水的冷暖画家是无法表现的.而苏轼却以鸭子示水暖,那一个“暖”字带给人的是春机的盎然,将苏轼由惠崇的画得到的感受再传给读者。此时读者眼前浮观的已不再是惠崇原有的画,而是苏轼笔下的动态画,感受到的是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文字的桎梏,得到丰富的意趣。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古诗词教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四、鉴赏古诗词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一、运用替换法赏析佳词妙句
这里所说的替换法,就是将诗句中的佳词妙句加以更换或换位,并将替换后诗句与原诗句进行比较,让学生体味其中的不同,从而理解佳词妙句的妙处,达到鉴赏的目的。在诗词鉴赏中,如果运用替换法,将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词句的妙处所在,以实现深层探究的目的。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中有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句中“岂”“应”两字用得非常恰当合理,不可更换。但这两字妙在何处呢?让学生把这两字互换位置,进行替换:“名应文章著,官岂老病休。”然后比较替换前后的诗句,让学生体味内在感情区别在何处。学生在读了诗句后,迅速感觉到替换前的诗句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为什么呢?“岂”是“哪里”之意,“应”是认为是之意,换前句意是“我的名气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了。”换后句意是“我的名气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哪里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呢?”虽然换后的诗句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受到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但过于直露。古人认为诗歌“贵在含蓄”,显然,换前句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受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作者说自己名气不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其实反其意而写,如此更显作者的内心不平之情,比换后句直露地表白自己的不满更含蓄,更沉重。
二、对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可用不同的方法鉴赏
鉴赏古诗词,贵在对诗词意境的把握上。能把握诗词的意境,意味着对诗词的深层理解。深入地探究诗词的意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诗中有画”型,一类是“诗中无画”型。对不同类型的诗词鉴赏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
“诗中有画”型诗词多借景抒情或借事抒情,诗中或对景物进行描写,或对事情进行记叙,因此让学生用白话文描绘诗词中的画面,从而体味意境,把握作者隐含在内心的感情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王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诗中有画”,因此,先让学生把《山居秋暝》一诗前六句所描绘的景色用白话写出来。转换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诗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诗歌意境把握的过程,因为遣词造句必须符合诗歌的意境。之后,让学生体会所描绘的景色有何特点,能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也就是对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的二度把握。转换之后,学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诗歌的整个的意境是非常的宁静和谐、清幽而又恬淡。
“诗中无画”型诗词一般诗句间有较大的跳跃,不如前一种有着比较明显的对景物的描绘。这时就需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填补诗词中的空白,并进而体味诗词的意境。如陆游的《书愤》诗,诗句间就有一定的跳跃性。诗人先写年少时抱负,然后是回忆25年前的胜利,接着情感紧急下转,自伤自哀,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对这类诗,让学生把它转换成现代白话文,就要求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对诗句间的空白处进行补充。之后,让学生再体味其间的意境,学生比较明确地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作者的愤懑之情,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情。
三、感悟古诗歌情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
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情意。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像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幅题画诗。在教师简要分析后,学生脑海中很容易产生一幅画面:竹林外绽放着三两枝桃花,春天的江水中几只鸭子在自由地嬉戏。教师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只描摹三两枝桃花?这里的“暖”字体现了什么?学生在细细揣摩词句后会发现这幅画面又具一番情趣:桃花三两枝。似蜻蜓点水,却将春意透出;江水的冷暖画家是无法表现的.而苏轼却以鸭子示水暖,那一个“暖”字带给人的是春机的盎然,将苏轼由惠崇的画得到的感受再传给读者。此时读者眼前浮观的已不再是惠崇原有的画,而是苏轼笔下的动态画,感受到的是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文字的桎梏,得到丰富的意趣。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古诗词教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四、鉴赏古诗词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