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在中专语文课的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优秀文化熏陶。中专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因此,古诗词鉴赏教学,不能简单地流于对诗词的字面理解,而是可以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去开发学生的理解潜能, 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的目标。
  一、运用替换法赏析佳词妙句
  这里所说的替换法,就是将诗句中的佳词妙句加以更换或换位,并将替换后诗句与原诗句进行比较,让学生体味其中的不同,从而理解佳词妙句的妙处,达到鉴赏的目的。在诗词鉴赏中,如果运用替换法,将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词句的妙处所在,以实现深层探究的目的。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中有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句中“岂”“应”两字用得非常恰当合理,不可更换。但这两字妙在何处呢?让学生把这两字互换位置,进行替换:“名应文章著,官岂老病休。”然后比较替换前后的诗句,让学生体味内在感情区别在何处。学生在读了诗句后,迅速感觉到替换前的诗句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为什么呢?“岂”是“哪里”之意,“应”是认为是之意,换前句意是“我的名气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了。”换后句意是“我的名气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哪里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呢?”虽然换后的诗句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受到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但过于直露。古人认为诗歌“贵在含蓄”,显然,换前句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受朝廷排挤的不满之情,愤懑之情,作者说自己名气不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官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免,其实反其意而写,如此更显作者的内心不平之情,比换后句直露地表白自己的不满更含蓄,更沉重。
  二、对不同类型的古诗词,可用不同的方法鉴赏
  鉴赏古诗词,贵在对诗词意境的把握上。能把握诗词的意境,意味着对诗词的深层理解。深入地探究诗词的意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诗中有画”型,一类是“诗中无画”型。对不同类型的诗词鉴赏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
  “诗中有画”型诗词多借景抒情或借事抒情,诗中或对景物进行描写,或对事情进行记叙,因此让学生用白话文描绘诗词中的画面,从而体味意境,把握作者隐含在内心的感情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王诗的最大特点就是“诗中有画”,因此,先让学生把《山居秋暝》一诗前六句所描绘的景色用白话写出来。转换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诗歌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诗歌意境把握的过程,因为遣词造句必须符合诗歌的意境。之后,让学生体会所描绘的景色有何特点,能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也就是对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的二度把握。转换之后,学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诗歌的整个的意境是非常的宁静和谐、清幽而又恬淡。
  “诗中无画”型诗词一般诗句间有较大的跳跃,不如前一种有着比较明显的对景物的描绘。这时就需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填补诗词中的空白,并进而体味诗词的意境。如陆游的《书愤》诗,诗句间就有一定的跳跃性。诗人先写年少时抱负,然后是回忆25年前的胜利,接着情感紧急下转,自伤自哀,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对这类诗,让学生把它转换成现代白话文,就要求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对诗句间的空白处进行补充。之后,让学生再体味其间的意境,学生比较明确地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作者的愤懑之情,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情。
  三、感悟古诗歌情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
  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情意。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像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幅题画诗。在教师简要分析后,学生脑海中很容易产生一幅画面:竹林外绽放着三两枝桃花,春天的江水中几只鸭子在自由地嬉戏。教师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只描摹三两枝桃花?这里的“暖”字体现了什么?学生在细细揣摩词句后会发现这幅画面又具一番情趣:桃花三两枝。似蜻蜓点水,却将春意透出;江水的冷暖画家是无法表现的.而苏轼却以鸭子示水暖,那一个“暖”字带给人的是春机的盎然,将苏轼由惠崇的画得到的感受再传给读者。此时读者眼前浮观的已不再是惠崇原有的画,而是苏轼笔下的动态画,感受到的是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文字的桎梏,得到丰富的意趣。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古诗词教学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因为文学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所以对于作品的内涵,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中学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思辨色彩进一步加强,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哪怕是幼稚的,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气氛被激活后,学生的思维也更易活跃。当然,教师在讨论中的“向导”地位也不可忽视。一般而言,教师讲授的诗意是最合理的,通过对多种解释的比较,可使广大学生形成清晰的判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四、鉴赏古诗词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古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对古诗词的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摘要: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急切需要,我国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就现在我国院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来看,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环境生态、科学、艺术方面,综合的运用设计,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大多数是美术学院。但由于这个专业也涉及一些工程知识,所以越来越多的理工院校、林业院校开设了这门学科,大多数是近十年来新成立的专
期刊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一直代表着中国前进的方向,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永葆青春的根本保障。  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
期刊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在21世纪室内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人们长时间地生活活动于室内,室内的设计和人们的关系变成为最密切的环节。色彩在室内装饰中十分重要,它是人类视觉中最响亮的语言符号。有的装修尽管很豪华,可总觉得给人视觉上的感受不舒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室内装饰色彩不统一。  色彩的设计统一在室内装饰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们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让人眼
期刊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俄国画家康定斯基曾说过:“即使不画出某些色彩的形状,也能创造出有意义的真实来”,而现代建筑家勒·柯布西耶也曾明确指出:“色彩不是用来描述什么的,而是用来唤起某种感觉的”。上述观点表明,色彩拥有特别的认知价值及其实用功能。它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无限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于我们的以往的经历、已有的知识储备。它是传达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正是这样的功能使得色彩在室内设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D263文献标识码:A摘要:事有千件,贵在实干。党员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播撒善干、会干、正干的种子,催生从政道德的健康理念,铸就领导干部的健康肌体,用党性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感染和昭示群众,带领大家干好我们的事业,圆好我们的梦想。  关键词:善干;会干;正干;思想道德;勤奋敬业;党员干部近来,通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一书,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从政道德
期刊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现代书法作为一种流派或思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它的出现原因众多,其中之一,便是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包括日本少字数书法的影响;当然,也与当时中国艺术所遭遇的境遇有关,如中国书画界的“穷途末路论”、“废纸论”等,所以当时的先行者们大胆地借鉴了现代派绘画艺术的思潮和手段来创新中国书法,但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中国书法,其发展创新必然要依附于本土的文化土壤,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摘要:莫奈把印象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推上完美的境地。他对艺术主观化的处理方式和东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的不朽名言,,在大自然中获得深层次的艺术领悟与审美创造方面,堪与西方现代艺术体验与灵感的理论相媲美。莫奈用一种新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具有生命感,与中国画艺术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有相似之处,他对艺术主观化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摘要: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时至今日, 嘉莉妹妹仍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女权主义角度及写作背景出发,解读嘉莉妹妹的觉醒和解放。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女权主义;觉醒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 Sister
期刊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摘要:通过学习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对“张力”有了系统的了解。在西方油画,中国国画,书法,字体设计等作品中,都充分呈现了“张力”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对“张力”的深入研究能够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张力;动感;倾斜一、什么是张力?  从字面上看来,张力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扩张的力,与之相关的感受有拉拽,紧张,运动等,最直接呈现在我脑海里
期刊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摘要:白色派作品以白色为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派和明显的非天然效果,被称为当代建筑中的“阳春白雪”。埃森曼、格雷福斯、格瓦斯梅、赫迪尤克、和迈耶是纽约五人组为代表。他们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原则深受风格派和柯布西耶的影响,对纯净的建筑空间、体量和阳光下的立体主义构图、光影变化十分偏爱,故又被称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复兴主义。  关键词:白色设计;室内设计;白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