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k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核医学科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职业安全防护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减少核医学科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危害,本文通过对其危害因素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将暴露后的风险降到最低。正确地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制度和防护措施,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和辐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采血护士的安全。
   职业暴露因素
   生物因素:①空气:核医学科一般在一楼或地下室,环境比较阴暗、潮湿,容易引起微生物的繁殖与滋生。室内通风受到限制,导致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含量增加,通过飞沫传播疾病。空气消毒后采样合格率为98.64%,而在治疗操作中的空气采样合格率为75.10%[1]。由于建筑设计不利于空气对流,通风不良,静态与动态下的空气监测有差异,增加感染的潜在危险。②手卫生:有报道,护士通过手传播病原菌造成交叉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2]。采血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不能或不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个别洗手不规范或洗手后二次污染(如在工作服上擦干手),对接触不同患者间的洗手意义认识不足。③接触感染性血液:国内外相关性研究显示,护士接触血源性病原体后,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外为52.0%~89.4%,国内为8.06%~93.30%[3]。④针刺伤:工作量大且繁忙,在穿刺、拔针、毁型处理等环节中注意力不集中;技术不熟练,处理利器时违规操作;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对针刺伤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在接触血液等物质和处理医疗废物时未采取任何措施;采血时患者不配合;科室布局不合理,工作环境狭小,锐器随意摆放,在传递或穿刺时避让相互碰撞;投入不准导致针头反弹现象。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核医学科采血护士的辐射损伤来自工作中接触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各种射线,主要是外照射,对人体的影响是远期效应。131I易挥发,在治疗或诊断性食入(如甲状腺摄碘率测定)131I后,随呼吸、唾液、汗液排出造成空气污染;采血室离放射性源库较近;治疗性核素操作人员防护服表面污染,穿防护服出操作区的辐射;核素治疗后的复查采血。
   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指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为职业及工作本身,护患之间关系压力。
   防护措施
   完善消毒措施: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采血室安装空气消毒机,独立的通风换气系统,改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紫外线每日消毒1次,照射时间60分钟,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室内物品表面(桌、椅子、门、窗、台面、门把手、地面)擦拭1次。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加强护士手卫生规范培训和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操作台放置快速洗手液便于操作,水池上方张贴七步洗手法,采用挤压式洗手液,自动洗手设备,一次性纸巾擦手,定期监测护士手带菌情况,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加强标准预防培训:健康信念的形成以四个因素为核心,即知觉到疾病的易感性,知觉到后果的严重度,知觉到行动的益处和障碍。在建立健康行为的过程中,这四个因素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4]。通过讲课,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加强护士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患者的血液不慎被溅入眼睛,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污染工作服应立即更换。如标本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所造成的污染,应立即采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洒于污染表面30~60分钟,清理污染物的拖把用后需用上述消毒液浸泡60分钟[5]。
   预防针刺伤:防护意识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6]。加强对采血护士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操作行为。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重视护士的人力配备,科室根据不同时间段工作量合理安排值班人员,避免工作忙乱状态。科室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具,规范锐器伤防护流程、上报、监测、随访。
   辐射防护:掌握射线的知识和防护措施,严格岗前放射培训,了解放射源的特性,从时间、距离、屏蔽物质三方面减少外照射;采血室远离源库并采用屏蔽物质阻断射线;合理安排检查顺序,采血后再食入诊断性131I和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核素操作人员进出源库要穿脱防护服,禁止穿防护服在源库及操作间外走动,防止污染,减少职业照射;合理的人员配置,不同时间段的岗位轮换及完善休假制度。
   减轻工作压力:医院和护理行政管理部门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工作,丰富娱乐活动,减轻精神压力。
   讨 论
   核医学科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采血护士的危险性而成为高危人群。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树立防护理念,规范操作规程,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医院管理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尽可能地完善布局,增添必要的保护设施及防护用品,每年健康体检2次,接种疫苗,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应调离岗位。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检测系统和防护措施,使采血护士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核医学科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莉萍.工作状态下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护理行为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92-2994.
  2 冯喆,周涛春,孙立英.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3):278.
  3 毛秀英,吴欣娟,徐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4 曹何琼,陈小凤,邓春梅.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307-230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与法规[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9.
  6 袁晓丽,江智霞,张咏梅.多形式血源性职业防护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35-1437.
其他文献
由于中专招生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专生由昔日的百里挑一,变成了今朝的来者不拒。中专生的素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风华正茂,却不爱学习,不求上进。经过多次观察和调查
任何一个药学专业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只有真正掌握药学专业知识和
目的:观察奥关拉唑、铋剂两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治疗组)和枸橼酸铋钾组(对照组)
摘 要:导学案是目前课堂改革的有力抓手。本文结合导学案在本校的使用情况,对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导学案做一些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课堂导学模式;利弊;使用策略    新一轮课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注重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认为课堂导学模式的教学可以说是实施高效课堂的起点。课堂导学模式依托教师课前精心编写的导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强高校人才管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校人才管理队伍,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人才管理
髌骨粉碎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内固定方法较多,术后效果差别较大[1]。自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应用张力带可吸收线PDS-Ⅱ代替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药 合理用药 中药过敏 疾病痊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9.003  中藥是人们用于防病治病,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药源之一,但中药和西药一样具有两重性,即根据药性辨证施治,用的合理,有利于人体疾病痊愈;用之不当,则会给人们带来危害。
高血压病是当今最为广泛的一种身心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形成和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社区护士在帮助高血压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把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与合理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结合起来,通过家庭访视来接触和了解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心理行为以及家庭功能进行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发掘和利用家庭资源,制定出能够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的
中职德育课的功能和礼仪的道德功能决定了两者可以互相渗透也需要互相渗透。从中职德育课的一些基本环节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德育”和“礼仪”的要求进行渗透教学,可
摘 要:针对当今职业学生节俭意识淡薄和存在认识偏差的实际,本文提出加强学生俭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强化学生俭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俭德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俭德教育;途径方法  目前发生在校园里的浪费和高消费行为,在学生自身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透过浪费现象和他们存在的认识偏差,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节俭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薄,这也折射出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俭德教育的缺失。因此,增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