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明,奠基中国两千年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752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砖汉瓦、秦皇汉武,辉煌灿烂的秦汉文明是国人为之自豪的巅峰时刻,以国家博物馆近期的同名展览为切入点,可以深入了解这个时期国家形态、社会秩序乃至人文风俗。在探寻历史真实面目的过程中,也不妨细细品味秦汉艺术所企及的高度和多元风貌。
  这是一个从海外“班师回朝”的年度大展,此前已在纽约吸引35万人观展,前期筹备达7年之久,云集全国33家博物馆的300件精品文物,一级文物占比近45%:包括号称王者之师的秦兵马俑;曾安置于西汉窦太后宫中的长信宫灯;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西汉“皇后之玺”玉印、“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如此大手笔,便是9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年度大展“秦汉文明”展。
  简单概括:“秦汉文明”展览是一次文物结合历史的纪实性讲述,追溯秦汉时期中国作为政治统一,文化多元的国家形成过程。
  为免出现故宫博物院近期的千里江山大展的“故宫跑”,“秦汉文明”展在客流方面也有所控制,考虑到参展文物极为珍贵,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展厅内良好的参观秩序,故馆方在开展之时起就开始发布限流措施。这一切只因“秦汉文明”无论是解读历史,还是鉴赏艺术,都是不容错过的高人气大展。
  毫无疑问,秦汉时期是中国在封建社会首个文明高峰,奠定今日国家、民族之雏形,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东汉灭亡,历时400余年。政治上,实现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态,打下后世2000多年的社会基石;文化上,随着经济繁荣步入歌舞升平的盛世,融多民族文化为一炉,铸成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展览围绕上述两点,通篇分“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构成。
  历史篇,文物见证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
  进入展览序厅,首先迎接你的是一组秦代的兵马俑。秦兵马俑英勇、雄浑的时代气息瞬间将你帶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以它们总揽展览开篇,也意在传达秦朝的千军万马拉开了这个时期的序幕,声名显赫的秦始皇正是依靠这些彪悍的战士横扫六合,统一中国。
  秦朝在历史上常被诟病为“暴秦”,虽历时短短十几年便被推翻,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强大整合却被汉朝继承,即所谓“汉承秦制”。
  展览第一部分“文治武功”,突出表现秦皇汉武开创性丰功伟绩。秦始皇始创的“皇帝”称号、统一度量衡、建立书同文,车同轨的标准、铺设全国性的驰道等,构筑起庞大的国家机器与帝国统治秩序。到汉武帝又通过“推恩令”“左官律”和“附益法”等手段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实行察举制度选任官员,行五铢钱币,建立稳定的货币制度;文化上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军事上北征匈奴,开疆拓土,使统一的多民族王朝达到鼎盛。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建筑砖瓦、秦诏文物、钱币、印章、封泥、兵器、汉兵马俑、熹平石经、《仪礼》木简等数十件文物展品,辅以文字图表等内容阐释秦汉王朝对国家有效的经营与管理。
  与此同时,这一部分几枚小小的印章也是不容忽视的,包括“皇后之玺”和“滇王之印”,它们是最高统治者权力的象征,且这一时期的诸多礼法规定对后世王朝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如皇帝最开始用的是三玺,到了西汉晚期就变成六玺,皇帝三玺、天子三玺,再到后期就是皇帝、天子合并形成六玺,而这六玺则为后世王朝一直承袭。迄今为止,尤其是皇后之玺仍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尤为珍贵。
  生活篇,秦汉贵族生与死的奢靡
  展览“长乐未央”与“事死如生”两部分反映秦汉时期的贵族生活和精神信仰。一方面,长期的社会稳定使汉代经历了文景之治后,步入太平盛世。上层贵族日渐安于享乐,追求极致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秦汉时期,佛教并未大规模东传,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迥异于后世,即其时的贵族并无“生死轮回”的观念,相反,他们视死如生,渴望自身长生不老,因而厚葬之风盛行。
  从这两部分的文物可以管窥秦汉贵族的生与死。其中长信宫灯与金缕玉衣即是这两个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金缕玉衣跟长信宫灯一样,两者主人都是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是汉代皇家高雅的陈设。金缕玉衣由2160块玉片组成,所用金丝重约7∞克。分为头部、上衣、裤、手套和鞋五个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彼此分离的部件构成。汉代贵族对玉的崇拜达到痴迷的程度,人们认为玉不仅具有灵性,还能使死者尸体千年不腐,因而在贵族丧葬中大量用玉。西汉时金缕玉衣的使用还未形成严格规定,东汉时则开始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皇帝才可以用金缕,诸侯、贵人则用银缕。曹魏时期,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退出历史舞台。
  除了这些国宝级的文物外,一些看似普通的文物也尤为值得关注。如画像砖,刻画的图像直观地反映着贵族生活的日常,从衣食住行到礼仪娱乐,可谓无所不包;又如各类动物俑、陶制楼宇等,体现这一时期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的水平,切实让观众体会到仓廪充实、民乐其业的盛世景象。
  艺术篇,品读盛世的风华
  毫无疑问,此次展出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教科书级别的极品,除了自身极高的历史价值,通观展览后,我们又不妨回首思索,以艺术的眼光细细体会秦汉时期的艺术追求与发展流变。秦与汉,在风格上有着怎样的异同,中原与边疆在一个国家内又有着怎样的多元面貌?例如,同样是陶俑,秦代威风凛凛的兵马俑与汉代的柔美清秀的乐舞俑在风格上有着天壤之别。汉代虽然在政治体制上对秦代大加继承,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是一百八十度的拐弯。汉初废止大量秦代严苛的统治手段,推崇道家的黄老之学,同时融合东方六国的艺术大成,呈现出飘逸、柔美、自由浪漫的艺术风格。如果说秦俑是“刚”,汉俑则是“柔”,秦俑身上一丝不苟的雕刻处处显露着拘谨与严苛;汉俑则无处不洋溢着自由与奔放,夸张的造型,洗练的线条,哪十白把视角聚焦到乐女婀娜的身姿、隐隐的微笑,无不体现着盛世下人们的自信与幸福感。
  当然,“秦汉文明”展的艺术魅力还远远不止这些,通过对比,你还会发现更多趣味所在,“多元文化”“丝路交通”两部分,便呈现出秦汉时期艺术上的多元风貌。一方面,国家在大一统的社会形态下,原先的中原的华夏族融合了大量边疆的少数民族,最终形成了汉族,创造出丰富而多元的汉文化;另一方面,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华文明与印度、两河流域、古希腊一古罗马等文明最终串联,从西域而来的文化从此源源不断地影响着中原文化,这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无疑是划时代的。
  “丝路交通”单元尤为精彩,展出选取20余件文物,既有西域舶来的奇珍异宝,也有蕴含异域风情的中国制品,观众可以看到秦汉时期中国与域外文明交通往来后带来的文化交融,这也是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有力证明。
  (编辑/雷焕昂)
其他文献
历史课渗透思想教育十法张京清(湖北潜江市熊口小学)一、对比法。如讲我国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可与哥伦布的航海做比较。N92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时,只有3只帆船,90人。我国的郑和比哥伦
混凝土轨枕已在我国铁路上广泛使用,这对节约大量木材、提高线路稳定性、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混凝土轨枕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接头
时值新学年的开学,我们又专为新上岗的年轻体育教师增设了“给新教师引路”小专栏,希望能给初为人师的您指点迷津。也许,您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也许,您会感到我们所提的要求
科研档案是科技活动成果的留存,含有丰富的科技信息内容,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宝贵财富。每个单位的档案工作者对其所有科技资料的收集与建档,是生成科研档案的必要基础,对于单位
1.引言不管是大型柴油机或小型柴油机,一般均采用以硅油为工作液的粘性减振器。这是因为硅油具有下列特性:因温度改变而引起的粘性变化极小;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非常稳定;
有几本复习资料上都有这道题,我对原题的答案,有点疑问。原题:质量均匀、底部有两个支撑脚的П形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1,两个支撑脚跟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分别是 Ther
1977年我国铁路编组场开始应用减速顶以来,深受运输部门的欢迎。然而减速顶的使用造成了轮缘顶部的明显磨耗。在铁道部科技局、机务局的领导下,哈尔滨、广州和上海三个局的
桔子西红柿美国采用西红柿与桔子杂交,在试管里培育出西红柿新种苗,经栽培,其果实能象桔子一样长在树上,成熟所需时间仅为桔子的一半。成熟的西红柿既有原来的风味,又有桔子
一、信号设备1.信号设备制式津轻海峡线由津轻线的中小国站到江差线的木古内站,包括引线部分34km 和海底地下部分54km,总长约88km。这段线路电气设备的基本设计思想是采用复
这些新生代的收藏家讲究个性,追求品质,不随波逐流,收藏取向也更任性,更自由,只为个人审美和喜好而藏。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表达着这个时代的新共识和新需要。这也促成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