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花灯 凝风情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雨千年。芦山有著名的民俗文化活动—跩花灯:融合多民族风情,寄托人们美好心愿。地震过后,相信它依然在。
  芦山地震前不久,我去那里采风。
  芦山拥有2300多年历史,文化悠久,其中,著名的是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芦山花灯。
  芦山花灯属于地方灯戏,俗称“跩花灯”,据说兴起于汉,盛行于宋,所谓“沿门讴俚曲”(清乾隆《芦山县志》)。当地表演有两个主要角色:一是丑角,也叫“花鼻子”或“三花脸”;一是旦角,也叫“幺妹子”。表演中,角色的眉眼、身段、步法、念白、唱腔等具有祭祀、驱邪的影子,所以,芦山花灯是“傩中有灯,灯中有傩”,是研究傩戏的活化石。跩花灯的演员土生土长,用方言土语说大实话,时不时插入歇后语,通俗易懂,诙谐机趣,具有浓烈的泥土气息。花灯表演不择场地,村前广场、田间地头,随处即可,伴奏的乐器多少无拘,但二胡不可少。
  看芦山花灯中花鼻子表演,最耐人寻味:反穿皮袄,是羌族同胞的习俗;斜袒半边膀子,是藏族同胞的穿着;而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方言。一种地方戏曲夹杂多种民族风情,说明芦山花灯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学者认为,2000多年前,芦山是古青衣羌国的治所,后来秦灭巴蜀、两汉起又形成连通川滇藏的古道,这里便成为“民族走廊”,芦山花灯就诞生了。
  也有专家说,芦山花灯与巫术有关,是法事与演艺相结合的傩戏剧种。芦山庆坛在古代十分盛行,在作法事间隙插演灯戏,可以达到娱人又娱神的目的。久而久之,“灯坛两开”,芦山花灯就从芦山庆坛中独立出来,成为祈福和寄托心愿的民俗一景:“八月彩楼”。据明《请建屠侯祠碑记》载,自西魏起,每年农历八月中秋,全城高搭彩楼,歌舞竞胜。清人胡联云《八月彩楼》曾记盛况:“四十八台竞胜罢,满城歌舞乐中秋。”
  在芦山,有一群痴迷的花灯爱好者:职工、教师、农民和退休干部,还有家庭妇女、学生。他们组织了芦山青衣民乐队,几乎每天晚上来到县城北街,集中排练如《妹儿子乖》等花灯剧,隔段时间就跩花灯。
  今年67岁的裴体文是艺术总监和总指挥,曾师从同村的著名花灯艺人张凤仁。60年前,裴体文第一次听见芦山花灯的曲调,至今不忘、还能唱:“三花脸、花鼻子,都是我们花灯人的名字……”当年,他和一个同龄的女孩桂花,跟在艺人王国忠背后,百看不厌。没人的时候,他俩扮丑角、演旦角,像模像样跩花灯。
  裴体文扮演花鼻子。演幺妹子的叫余学英,是一个家庭妇女,平常还给人家当保姆。拉二胡的是退休公务员高永军和退休教师赵德祥、周泽荣,弹月琴的是在职教师雷玉生。
  “花鼻子本姓潘,家住半崖上扯风箱……”先登场的是裴体文。他鼻梁上贴了一块“白豆腐”,手摇一把扇子,边说边扭地上台。“你问我为啥子要贴上花鼻子?说来话长,那是2000多年前,刘邦打下天下要吃豆腐,我老祖公磨的豆腐白白绿绿嫩冬冬,动动闪闪香喷喷。那个时候我们想打广告没得钱,有了钱又没得电视打广告,只好切块豆腐搁在鼻梁骨上做招牌,一来二去就成了花鼻子啰……”随后,他一声长吟“幺妹子……”余学英边答应边上台,后面是手拿长竹竿挑着红灯笼的一群幺妹子,烛影摇红。“清早起来唱山歌,一对情人正相当……”一出《妹儿子乖》“跩”了起来。
  除了在县城表演外,这支队伍还经常移师乡下,在农家小院里跩花灯。在裴体文家中小坐,我看到了当年他为张凤仁拍的照片,鹤发童颜,可惜已故多年。张凤仁丑、旦都能演得出神入化。在芦山花灯的历史上,有过很多知名艺人,除张凤仁外,还有王三巧、程先开、唐玉生、黄步云、任明礼等。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王三巧,新近出版的《芦山县志·人物志》中,有他的传略。
  芦山人说表演花灯是“跩花灯”。一个“跩”字,道出了芦山花灯的绝活,丑、旦闻“乐”起舞,扭鸭子步,学、说、逗、唱花灯调。可喜的是,早几年,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芦山花灯从丑、旦的基本舞步中提炼演化出“集体跩花灯”,群众的参与性相当强。
  花灯一“跩”,风雨千年。地震过后,我相信,芦山花灯依然安好,定会“跩”出今后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祥和……
其他文献
“四月樱桃百果先”,眼下正临采摘樱桃时节。  春风荡漾的上虞岭南乡覆卮山,俨然成了樱桃花的舞台。车子还在山路上盘旋的时候,窗外的远山上泛出亮色的一簇簇就已经分外夺人眼球。再往上走,连成一片的樱桃花慢慢地映入人们的视野。那时还是早春。  山上的村落埋在樱桃花海中,深深的。春风拂过,花海漾漾。偶尔浮出的黑瓦一角,犹如海浪中缓缓移动的舟楫。看着看着,一幕幕的呈现就愈发像一幅幅鲜活的中国画了。眼前的“风景
期刊
前不久,我参加省里一个翻译工作会议。会上,浙江工业大学英语老师张建青博士发言中有一趣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在纽约孔子学院工作。有天,他问美国学生:“你们是否知道中国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中国大诗人寒山……”学生们摇摇头说。  寒山,立即勾起了我对六年前的回忆。那时,我在《风景名胜》杂志社工作。有天,我去天台山那茂林掩映下的国清寺采访。当我步入那寂静的大佛殿时,忽见殿壁上贴
期刊
“何香凝艺术精品展”2013杭州巡展持续到4月9日在浙江美术馆谢幕。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在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之余,与柳亚子、经亨颐、陈树人等人组成“寒之友社”,活跃于当时的中国画界。  此次杭州巡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展示何香凝跨越五十余年创作的36件精品;第二部分展出、播映何香凝的历史文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何香凝与沪杭一带的文人、画家交往甚密。1934年
期刊
有这样一条路,没有路牌,却是400多位唐代诗人用1500多首诗歌铺成的人文山水走廊。  有这样一条线,长几百公里,覆盖2万多平方公里,虽沉寂千年,却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古蜀道一样回响着文化遗韵。  这——就是浙东唐诗之路。  在这条诗歌路上,一座座耸立在云雾缭绕中的灵性山峰,一条条隐藏在青山绿水中的古驿道,来自唐代的诗人们在此纵情自然,往来唱和。  如今,这条唐诗之路正准备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期刊
“我的朋友胡适”是民国时期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胡适,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式人物,“文学革命”的先锋,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真个是天下谁人不识君。“我的朋友胡适”风靡一时,引来众多粉丝。胡适的朋友中也有湖州的朋友,这些湖州朋友有任鸿隽、许朋非、张善扬、陈其采、戴季陶、钱玄同、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朱家骅、陆志韦、胡世泽、雷震,而胡适最为亲密的朋友,首推同为康奈尔大学毕业的同学任鸿隽。  任鸿
期刊
前不久,央视播出了8集电视纪录片《京剧》,向广大观众展现和解读京剧艺术。我作为一个从1948年开始学演京剧、至今已有65年的京剧人,当然倍加关注,殷切期待。认真地看了首播之后,心情是欣喜的。喜的是,央视以京剧为表现对象,精心拍摄出这样一部大型纪录片,这种做法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并且将这宗国粹艺术向世界推介,其意义重大。中国在经济上已然腾飞,成为强国,在文化上也亟待彰显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我以为,京剧
期刊
理查德·怀恩(Richard Vine),知名艺术批评家。他有关刘国辉的评论,是从其《中国当代艺术》(New China, New Art)一书中节译出来,从中可以反窥当代中国美术在世界的地位与影响。  所有关于刘国辉艺术作品的因素—无论是其日常生活的素材,精准而细致的观察,还是有力而不刻意的渲染—无一不展示了艺术家自身为人所敬仰的贵族式的谦逊。然而,以其毫不张扬的方式,刘国辉的作品毅然拒绝了目前
期刊
徐福从慈溪达蓬山东渡,开启了中国第一次对外文化传播。  达蓬山下窖湖湖畔修建有世界自然人文主题乐园,金字塔的壮伟、吴哥窟的惊艳、凯旋门的庄严、爱琴海的风情、亚马逊的神秘……它将自然山水、历史人文和现代游乐巧妙融合一起,在时空上横跨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集中展示了不同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人类之谜。  达蓬山如今也是知名的山地自行车比赛基地。  慈溪三北大地上的鸣鹤,是该市最具典型江南风貌的古镇。
期刊
香江,她一次次人文对话和智慧碰撞,在心中埋下了人文的种子。在纷繁芜杂的香港,她却安静地守望与承续。  2011年,移身江南,于千年人文的西子湖畔,她又开始了另一段湖山氤氲的旅行。  《文化风情》当初就定位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名家访谈节目。当一档节目的品质与一个人的气质水乳交融,于是就有了独特的品格与魅力。王明青和《文化风情》携手并进,自称是人文路上的苦行僧,行囊空空,内心却丰盈充沛。  在我眼里,《文
期刊
顷读曹寿槐先生近作,有一股菊花般的气息扑面而来,似篱边秋色经重霜后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初读绚丽多姿,再读便宛然进入烂漫之境。  曹寿槐已年届耄耋之年,是一位性格开朗、直爽,热爱生活的老书法家。一生痴迷书法,所临碑帖不下百种,可谓正、草、隶、行皆精,篆书虽少写,也别有韵致。其实他用功最勤的当是行书,自我风格最为明显。他对书法艺术的执著和进取心,是当今一般中青年书法家难以企及的。记得1998年他第五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