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江,她一次次人文对话和智慧碰撞,在心中埋下了人文的种子。在纷繁芜杂的香港,她却安静地守望与承续。
2011年,移身江南,于千年人文的西子湖畔,她又开始了另一段湖山氤氲的旅行。
《文化风情》当初就定位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名家访谈节目。当一档节目的品质与一个人的气质水乳交融,于是就有了独特的品格与魅力。王明青和《文化风情》携手并进,自称是人文路上的苦行僧,行囊空空,内心却丰盈充沛。
在我眼里,《文化交流》与《文化风情》就像姐妹俩,怀着同样的初衷,守候一方文化的净土,传播文化的纯真与大美。相约王明青,与其说是一次专访,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交汇,一次人文的交流。
一袭旗袍显万种风情
“如果要拍照,我今天就穿旗袍来啦。”话语间,一股温雅清润的气息已飘至身边。王明青爱穿旗袍,她的出镜装就是一袭旗袍,尽管当天王明青穿了便装,但那一袭旗袍的古典与妙曼依旧浮现在我的脑海。
在栏目中,在雅集上,她着旗袍,显得或清淡素雅,或端庄华丽,宛如中国古老青花瓷碗里开出的一朵水莲,充满着古典的灵性与流韵,散发着岁月积淀的隽永和优雅。她从“西风美雨”中走来,也丝毫没有动摇这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相反,这段跨文化学习的经历,更是拓宽了王明青理解中华文化的视野和胸襟。
旗袍,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一篇精美的文章。
王明青从小喜欢古典文化,虽然在大学里曾选择了哲学专业,但这种热爱文化艺术的情愫相随始终。大学四年她把时间都投注在图书馆,不管看懂多少,先拼命往脑子里装。“总觉得书能给我知识、力量和美丽。没有经过书本浸润的女人,便无法熏陶出一种清新脱俗、永恒持久的魅力。”去美国留学回来后就加盟香港凤凰卫视,先后参与了《杨澜工作室》和《名人面对面》等访谈节目的策划、制作,积累了不少经验。
王明青是新闻学及文学硕士、美术史及美术理论博士生,如今又是有着哲学思考的著名人文节目主持人,但她仍保持着孜孜以求的学习劲头。
阅读已经成为了王明青的生活方式,现在每晚睡前她依旧有阅读的习惯。事实上,《文化风情》栏目至今采访过500位文化名家,每一位采访前,王明青都要做足功课,阅读他们的书籍以及与其有关的书籍。她常去书店、图书馆看书,读书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琴、棋、书、画、人文、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
满溢的性情,也总忍不住要流注笔端。从《明青散文》到《抚摸香港》,再到《云在青天水在瓶》,不曾刻意地雕琢,而是自然地记录了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无论是行文风格和笔调,还是内在认知和感悟,都能见证她在走向成熟与丰富。
旗袍,是一种岁月的味道,是一股流年的暗香。
王明青不仅是一名执著的文化传播者,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收藏家。一件件藏品就像是她的老朋友,有性格、有气场。摩挲每件藏品就像是一场美的享受,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她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之地,买了一间300平方米的书房来安置她们,并取名为“静思堂”。收藏之后束之高阁?不,她也赋予藏品以新的生命。王明青曾在香港举办以明清藏品为主题的个人藏品展览,取名为“明青眼中的明清”,半月之内参观者就有数万。我采访她的当天,她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就是她自己设计的—黑色皮质包面上的古绣品是明代缂丝的“丹凤朝阳”,其实是一块一品文官朝服上的补子。传统与现代,就这样拿捏自如。
旗袍,也是一曲流动的诗情,一味淡淡的茗香。
王明青对古琴等一系列精粹的传统艺术更是情有独钟。她说,练习古琴胜过任何一种现代的娱乐方式,从昆曲的吟唱到古琴的弹奏,人的性情会逐渐趋于从容。而在自己修身养性的同时,也让周围人一起经历一种从现世的浮躁到清雅淡定的回转,更有欣喜的收获。
墨迹琴韵,书香茶清。不出镜的时候,王明青随性自然。从十几年前做这档栏目起,她就抛却了功名利禄的束缚,也放下了灯红酒绿的浮华。十几年间,微尘落进泥土,水滴融入大海,在融化自我的同时,她亦找到了更真实的自我。
一方净土结万里善缘
12年前的春天,在香江之畔,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先生的访谈催生了《文化风情》栏目。从那时开始,《文化风情》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解读人文之美,品味艺术风情。在见惯了繁华浮躁的香港媒体圈里,她安静却有力量。
500多集专访,邀请了金庸、高行健、梁羽生、余光中、白先勇、朱铭、高锟、黄永玉、程十发、陈蝶衣、陈佩秋、陈逸飞、李奇茂、俞逊发、余秋雨等来自文化、艺术、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名家走进电视屏幕,讲述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及艺术人生,被称为香港的“文化绿洲”。
2011年荷花初放的盛夏,作为栏目策划人、主持人、监制的王明青一路风情,从中西文化碰撞的风口浪尖来到了静水流淌的西子湖畔。“以前在香港做节目时候都是在摄影棚,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而杭州的风景,就是最好的天然摄影棚。将艺术大师请到杭州来,不光是欣赏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是将中国文化更多地倾注到杭州西湖当中,倾注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在节目中,她和嘉宾一起追寻孤山上林和靖“梅妻鹤子”的纯淡自然,一起赏鉴珍藏在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一起游曲院风荷,观平湖秋月,在宝石山上俯瞰西湖烟波浩淼,万松书院聆听梁祝故事绝美回响,他们还来到西溪,沉迷在长生殿的莺歌燕舞中。
她说,“每一次访谈,都是在阅读一部人生的大书,他们起落沉浮,苦乐甘甜,我感同身受。”
在王明青看来,每一次与嘉宾的访谈都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因缘。他们每个人的艺术人生都深深地感动并激励着她,让她从他们各自精彩纷呈的艺术造诣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中,汲取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王明青自言,自己同年长的文化人容易谈得来,有时候他们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很多年前,她采访余光中先生,先生在访谈后说“一口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今天我这口老钟,被你敲得嗡嗡作响。”王明青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叩击中,发现了人格魅力和艺术修养是息息相关的,人格魅力彰显的是内在的文化,艺术修养张扬的是真善美的情操。 做节目,第一次是采访,第二次就是朋友般地聊天,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林谷芳老师便是其中之一。老师冬夏一衲,白衣布履。平和里藏着睿智,儒雅中蕴含透脱的师辈长者。与他交谈,王明青可以坦诚放下,直面自己。老师身上那种道艺一体、浑然天成的圆熟,也是她修身养性向往到达的境界—孤峰一转,满目青山。
一朝风月照万古长空
林谷芳老师虽居台湾,却常来大陆。他也时常鼓励王明青和她的节目。他说,这不是一档迎来送往的节目,她就像一朝风月,照万古长空。
从节目落户香港亚洲卫视那时候起,王明青就认定了这一路的清淡与寂寞。
“当时,我跟亚视的总裁说,工资您看着给,但我有三点要求:第一,我只做文化艺术,不要干预我对嘉宾的选择;第二,节目的播出时段我无所谓,但要给我空间;第三,我不拉广告,不陪广告商吃饭。他笑着点头,就这么成了,我就开始了我的《文化风情》。”
王明青说,自己不是明星,是明青。曾经在同一个平台上起步的同事如今早已红遍海内外,但她不羡慕。她更喜欢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把一点微光传递给别人就好。她说,《文化风情》就是她发出的一点微光。
她选择了最简单最纯粹的形式与文人学者、艺术名家对话。十几年来,《文化风情》甘于寂静,却永葆风骨,始终坚守一方纯粹高雅的文化净土。原以为这样的节目观众收视率会比较清淡,但没想到杭州明珠电视台播出后却成了收视冠军。可以想见,这一泓清泉已经成为杭州观众的甘霖。
在这个节奏快速、更迭频繁的时代,很多人对于彼岸的渴望如此强烈,如汽车、高铁一般快速,有的还巴不得更快。但王明青却是摇橹而来,一船一桨,一期一会。每一次节目都飘散着别样的芬芳,这笔无形的财富,她与观众安然共享,同时,他们彼此也都在这种分享中走向圆满。
她曾拜见过南怀瑾老先生,只可惜他不接受电视采访。但他送了她一本书—《致年轻朋友》。老先生一生践行“儒为表,佛为心,道为骨”这句话。时空相隔,却隔不断心灵的传承与接续。
王明青各处行走,有着各种身份,但无非就是—文化学者。她称“自己是一个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文化”的人,其实,她更是身体力行的文化传播者。以善意之心,行文化之旅,艺术养颜,文化养心。对身边人一点一滴的影响与改变,她说这是在积德。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一刹那,历史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其实是同一天。”文学艺术中那种永恒的美,阅尽人间的美,无论是哪个年代,都是连贯的。瞬间即永恒,王明青时常有这种感受。千年时空的变化无非外在,但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没有变。
她也希望自己的节目留下这种隽永,让人回味。
2011年,移身江南,于千年人文的西子湖畔,她又开始了另一段湖山氤氲的旅行。
《文化风情》当初就定位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名家访谈节目。当一档节目的品质与一个人的气质水乳交融,于是就有了独特的品格与魅力。王明青和《文化风情》携手并进,自称是人文路上的苦行僧,行囊空空,内心却丰盈充沛。
在我眼里,《文化交流》与《文化风情》就像姐妹俩,怀着同样的初衷,守候一方文化的净土,传播文化的纯真与大美。相约王明青,与其说是一次专访,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交汇,一次人文的交流。
一袭旗袍显万种风情
“如果要拍照,我今天就穿旗袍来啦。”话语间,一股温雅清润的气息已飘至身边。王明青爱穿旗袍,她的出镜装就是一袭旗袍,尽管当天王明青穿了便装,但那一袭旗袍的古典与妙曼依旧浮现在我的脑海。
在栏目中,在雅集上,她着旗袍,显得或清淡素雅,或端庄华丽,宛如中国古老青花瓷碗里开出的一朵水莲,充满着古典的灵性与流韵,散发着岁月积淀的隽永和优雅。她从“西风美雨”中走来,也丝毫没有动摇这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相反,这段跨文化学习的经历,更是拓宽了王明青理解中华文化的视野和胸襟。
旗袍,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一篇精美的文章。
王明青从小喜欢古典文化,虽然在大学里曾选择了哲学专业,但这种热爱文化艺术的情愫相随始终。大学四年她把时间都投注在图书馆,不管看懂多少,先拼命往脑子里装。“总觉得书能给我知识、力量和美丽。没有经过书本浸润的女人,便无法熏陶出一种清新脱俗、永恒持久的魅力。”去美国留学回来后就加盟香港凤凰卫视,先后参与了《杨澜工作室》和《名人面对面》等访谈节目的策划、制作,积累了不少经验。
王明青是新闻学及文学硕士、美术史及美术理论博士生,如今又是有着哲学思考的著名人文节目主持人,但她仍保持着孜孜以求的学习劲头。
阅读已经成为了王明青的生活方式,现在每晚睡前她依旧有阅读的习惯。事实上,《文化风情》栏目至今采访过500位文化名家,每一位采访前,王明青都要做足功课,阅读他们的书籍以及与其有关的书籍。她常去书店、图书馆看书,读书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琴、棋、书、画、人文、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
满溢的性情,也总忍不住要流注笔端。从《明青散文》到《抚摸香港》,再到《云在青天水在瓶》,不曾刻意地雕琢,而是自然地记录了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无论是行文风格和笔调,还是内在认知和感悟,都能见证她在走向成熟与丰富。
旗袍,是一种岁月的味道,是一股流年的暗香。
王明青不仅是一名执著的文化传播者,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收藏家。一件件藏品就像是她的老朋友,有性格、有气场。摩挲每件藏品就像是一场美的享受,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她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之地,买了一间300平方米的书房来安置她们,并取名为“静思堂”。收藏之后束之高阁?不,她也赋予藏品以新的生命。王明青曾在香港举办以明清藏品为主题的个人藏品展览,取名为“明青眼中的明清”,半月之内参观者就有数万。我采访她的当天,她随身携带的手提包就是她自己设计的—黑色皮质包面上的古绣品是明代缂丝的“丹凤朝阳”,其实是一块一品文官朝服上的补子。传统与现代,就这样拿捏自如。
旗袍,也是一曲流动的诗情,一味淡淡的茗香。
王明青对古琴等一系列精粹的传统艺术更是情有独钟。她说,练习古琴胜过任何一种现代的娱乐方式,从昆曲的吟唱到古琴的弹奏,人的性情会逐渐趋于从容。而在自己修身养性的同时,也让周围人一起经历一种从现世的浮躁到清雅淡定的回转,更有欣喜的收获。
墨迹琴韵,书香茶清。不出镜的时候,王明青随性自然。从十几年前做这档栏目起,她就抛却了功名利禄的束缚,也放下了灯红酒绿的浮华。十几年间,微尘落进泥土,水滴融入大海,在融化自我的同时,她亦找到了更真实的自我。
一方净土结万里善缘
12年前的春天,在香江之畔,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先生的访谈催生了《文化风情》栏目。从那时开始,《文化风情》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解读人文之美,品味艺术风情。在见惯了繁华浮躁的香港媒体圈里,她安静却有力量。
500多集专访,邀请了金庸、高行健、梁羽生、余光中、白先勇、朱铭、高锟、黄永玉、程十发、陈蝶衣、陈佩秋、陈逸飞、李奇茂、俞逊发、余秋雨等来自文化、艺术、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名家走进电视屏幕,讲述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及艺术人生,被称为香港的“文化绿洲”。
2011年荷花初放的盛夏,作为栏目策划人、主持人、监制的王明青一路风情,从中西文化碰撞的风口浪尖来到了静水流淌的西子湖畔。“以前在香港做节目时候都是在摄影棚,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而杭州的风景,就是最好的天然摄影棚。将艺术大师请到杭州来,不光是欣赏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是将中国文化更多地倾注到杭州西湖当中,倾注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在节目中,她和嘉宾一起追寻孤山上林和靖“梅妻鹤子”的纯淡自然,一起赏鉴珍藏在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一起游曲院风荷,观平湖秋月,在宝石山上俯瞰西湖烟波浩淼,万松书院聆听梁祝故事绝美回响,他们还来到西溪,沉迷在长生殿的莺歌燕舞中。
她说,“每一次访谈,都是在阅读一部人生的大书,他们起落沉浮,苦乐甘甜,我感同身受。”
在王明青看来,每一次与嘉宾的访谈都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因缘。他们每个人的艺术人生都深深地感动并激励着她,让她从他们各自精彩纷呈的艺术造诣和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中,汲取无尽的智慧和力量。王明青自言,自己同年长的文化人容易谈得来,有时候他们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很多年前,她采访余光中先生,先生在访谈后说“一口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今天我这口老钟,被你敲得嗡嗡作响。”王明青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叩击中,发现了人格魅力和艺术修养是息息相关的,人格魅力彰显的是内在的文化,艺术修养张扬的是真善美的情操。 做节目,第一次是采访,第二次就是朋友般地聊天,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林谷芳老师便是其中之一。老师冬夏一衲,白衣布履。平和里藏着睿智,儒雅中蕴含透脱的师辈长者。与他交谈,王明青可以坦诚放下,直面自己。老师身上那种道艺一体、浑然天成的圆熟,也是她修身养性向往到达的境界—孤峰一转,满目青山。
一朝风月照万古长空
林谷芳老师虽居台湾,却常来大陆。他也时常鼓励王明青和她的节目。他说,这不是一档迎来送往的节目,她就像一朝风月,照万古长空。
从节目落户香港亚洲卫视那时候起,王明青就认定了这一路的清淡与寂寞。
“当时,我跟亚视的总裁说,工资您看着给,但我有三点要求:第一,我只做文化艺术,不要干预我对嘉宾的选择;第二,节目的播出时段我无所谓,但要给我空间;第三,我不拉广告,不陪广告商吃饭。他笑着点头,就这么成了,我就开始了我的《文化风情》。”
王明青说,自己不是明星,是明青。曾经在同一个平台上起步的同事如今早已红遍海内外,但她不羡慕。她更喜欢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把一点微光传递给别人就好。她说,《文化风情》就是她发出的一点微光。
她选择了最简单最纯粹的形式与文人学者、艺术名家对话。十几年来,《文化风情》甘于寂静,却永葆风骨,始终坚守一方纯粹高雅的文化净土。原以为这样的节目观众收视率会比较清淡,但没想到杭州明珠电视台播出后却成了收视冠军。可以想见,这一泓清泉已经成为杭州观众的甘霖。
在这个节奏快速、更迭频繁的时代,很多人对于彼岸的渴望如此强烈,如汽车、高铁一般快速,有的还巴不得更快。但王明青却是摇橹而来,一船一桨,一期一会。每一次节目都飘散着别样的芬芳,这笔无形的财富,她与观众安然共享,同时,他们彼此也都在这种分享中走向圆满。
她曾拜见过南怀瑾老先生,只可惜他不接受电视采访。但他送了她一本书—《致年轻朋友》。老先生一生践行“儒为表,佛为心,道为骨”这句话。时空相隔,却隔不断心灵的传承与接续。
王明青各处行走,有着各种身份,但无非就是—文化学者。她称“自己是一个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文化”的人,其实,她更是身体力行的文化传播者。以善意之心,行文化之旅,艺术养颜,文化养心。对身边人一点一滴的影响与改变,她说这是在积德。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一刹那,历史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其实是同一天。”文学艺术中那种永恒的美,阅尽人间的美,无论是哪个年代,都是连贯的。瞬间即永恒,王明青时常有这种感受。千年时空的变化无非外在,但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传统没有变。
她也希望自己的节目留下这种隽永,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