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宋时期,宋金“划淮为界”,盱眙为“边关重镇、军事战略要地”,因战事频繁,故筑城固地成为重中之重,也因此奠定了盱眙古城墙的基本框架格局。史料中记载盱眙城墙建造历史的文字不多,但大多集中于“南宋”之时,阅知仍可从中窥见当时时局的“紧迫”和“浩大”的建设场面。
盱眙境内城墙砖出土较多,它们是研究盱眙南宋古城墙建设的活化石。近期新发现的一批有多种铭文的南宋城墙砖不仅对盱眙建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更对宋金时期南北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关系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南宋;盱眙;铭文砖;考证
1 城墙沿革
盱眙古城墙始建于南宋。据《宋史·高宗纪》载,南宋绍兴四年(1130)五月,右仆射张浚受命依山筑城,“自下运土而上者,皆有日课,望青采斫,数十里间竹木皆尽斸(zhú),掘新旧冢莫知其数……”①。可见当年张浚筑城之艰辛,规模之宏大。
“盱眙之城围二十七里(13500米)”②,而邻近的泗州城城垣也不过9里(4500米)30步,作为县城的盱眙,城垣是泗州城的3倍。城墙建成后,凭借古城墙的险峻坚固,南宋对金作战的防御性有了质的提高。
但自乾道初年始,盱眙在南宋与金的对峙中多次被金国占领,战争导致城墙局部损坏。开禧年间,损坏更加严重。宋嘉定十一年(1218),盱眙军太守葛洪对古城墙又进行了一次大修。
明朝初年,盱眙古城墙保存基本完好。永乐三年(1405),燕王朱棣(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后,举兵南下时以泗州为基地,数次攻打盱眙,兵临城下,但都久攻未破,后择侧翼暗从马渡嘴绕道,攻其不备,方才攻下山城。攻克后,生性多疑的朱棣深为盱眙城垣之险要、易守难攻而震惊,恐一旦被其他皇族据守,会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便以“与祖陵风水相背”为由,“列军盱眙、山阳之途,人持一甓(pi,砖),传递而去,创大河卫于淮安”(“大河卫”是明代专控漕运的一个军事机构)、“然城基石最为坚固,近岁修泗州,謢城隄起取殆尽”③,就这样在不动一车一船的情况下,盱眙城墙砖被“传递”百里以外的淮安,城墙基石用于泗州护堤的修建,至此盱眙古城墙开始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
清乾隆年间,曾议重修盱眙城墙。《光绪·盱眙县志》载:“《国朝知县郭起元重建盱眙城议》‘……宜于上龟山观星台、天台山、戚家山、象山顶筑垣塞,其缺处为门,包连山下市廛,于水滨垒石为堞,随势高下,其长不及十里,则险扼尽守……’”可见郭起元准备修城的路线与现在发现的盱眙古城墙的走势基本一致,是想在已毁弃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图1),但其仅在盱眙任职5年,无后续相关记载。
2 城砖发现
盱眙古城墙砖(图2)在盱眙被发现不是首次,“出土”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本次古城墙砖发现于盱眙县城城北老城区都梁山山腰处,山上不远处为南宋盱眙古城墙遗址,山下则为盱眙古城墙西城门位置。砖石以土灰色为主,制作工整,尺寸多在高6~6.5厘米、宽18厘米、长36~40厘米,多残缺,数量有450多块,其中具有不同铭文的文字砖有40多块,而首次发现的新品就更是多达20多种。铭文字砖铭文突出,均横款楷书右起于砖端,字体大小随产地不同各有差异,既有“淮东转运司砖”“转运司砖”“官”“游奕军”“招信军X”等“官”字头造砖,也有“朐山县”“盐四”“沭”“铜陵县”“吴县”等地名砖,还有标注人名的“XX烧造”“吴X”“王X”“汪顺”“马三二”“陈百二”“施头”“章胜”等民间窑户砖。通过砖上遗留的坚硬的糯米汁残留和熟悉的红土沁,再对照城墙遗址中残砖的特征,初步认定应为修建南宋盱眙古城墙,或后期用于维修城墙用砖。
3 铭文考证
3.1 “招信”铭文城砖
“招信”,古代盱眙行政称谓。《盱眙县志》记载,五代十国南吴大和三年(931),盱眙县升为“招信军”。至南唐废。北周改称“招义县”。北宋太平兴国(976)初年“招义县”又更名为“招信县”,辖六乡一镇。南宋建炎三年(1129)六月,又复升为“招信军”,建炎四年复为“招信县”属濠州。绍兴二年(1132)改隶泗州,绍兴十一年(1141)改隶“天长军”,绍兴十二年(1142)复为“招信县”、治置“招信军”。南宋乾道初年(1165)起,宋金之战进入“拉锯”状态,盱眙多次被并入金的范围,在金为“盱眙军”,在宋仍复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南宋各路军马首尾不接,宋知盱眙大将张思聪及泗州的刘兴祖皆因粮尽援绝,先后以城降元,元将刘渊乘胜消灭了“招信軍”。元初置盱眙为招信军治,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归属淮安路泗州,至此“招信”称谓始告终结。
淮安地区南宋城墙遗址中曾出土“招信军造”和“招信军”铭文城砖,民国考古学家罗振玉先生及民国“考古学社”成员、宝应刘文兴先生也均在其著作中收录有“招信军造”铭文城砖的记述。本次发现的“招信”铭文残砖长16厘米、宽14厘米、高6.5厘米,字径4厘米,青灰色,楷书铭文(简体)右起横排于砖端,这和刘文兴先生在《宝应刘氏食旧德斋收藏宋甓目》中注“右砖文正书旁行在砖端”的铭文方式一致。参照盱眙之前出土的宋代城砖尺寸,“招信”款识残砖的宽度与高度和宋砖规制吻合,但长度方面有所不一。宋砖多为18厘米长,而“招信”款识残砖长约15厘米,其铭文“招”与“信”之间的距离长达12厘米,参考淮安南宋城墙遗址中出土的“招信军”铭文城砖,推测“招信”款识残砖端应有一字缺失(图3)。
“招信”铭文城砖此前无任何资料记载,本次应属首次发现,是研究盱眙古城墙历史的有力佐证。
3.2 “游奕军”铭文城砖
“游奕”一词,亦作“游弋”,意为无目标地巡游,以监视某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古时多作“游奕”,用于军事方面。《南史·樊毅传》云:“水军于白下游奕,以御隋六合兵。”表明“游奕”是当时用来形容执行水面侦探巡逻任务的军队。自唐代开始,“游奕”正式成为一种军职。“游奕军”是一支独特军队,据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侯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游奕地听篇》云:“我之密谋,勿令游奕人知。”可见“游奕人”即是军事间谍,同时“游奕军”也指水军、骑兵部队。宋代沿用于军事方面,《宋史》载:“淮西庐州设有强勇前军、强勇右军、武定军、游奕军……”可知宋代军队也有“游奕”之名。“游奕军”铭文城砖在盱眙尚属首次发现。军队参与城墙的建造,可以体现当时盱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盱眙古城墙的建设在当时的紧迫性。 3.3 “转运司”铭文城砖
“转运司”为源于唐朝的“淮东转运司”,机构管辖面广,多与漕运有关。北宋时首要职责是督责属郡完成中央征调财赋的任务,亦代表中央监督州军财务。南宋绍兴二年(1132)被废罢。后虽有复置,均以江南事务为主。
“转运司”铭文城砖的发现,说明这些砖是南宋初年或北宋末期烧造的,“转运司”机构在盱眙的确存在过。更说明了金占泗州、宋金隔淮而治期间,盱眙古城墙修筑过程中漕运在泗州失守遭受较大影响的背景下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盱眙城墙的建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3.4 “朐山县”铭文城砖
“朐山县”南宋隶属于西海州(今连云港)。那么为什么“朐山县”铭文城砖(图4)会出现在盱眙?据统计目前盱眙发现且存量最大的便是“朐山县”铭文砖。“朐山县”和盱眙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据《宋史·李全传》《宋史·地理志》载,南宋时一支由李全率领的“招信军”的“北伐军”在宝庆末年(1227)被派往海州(今连云港),他们驻扎在海州刘志洲山上,协同当地部队同仇敌忾,共御强敌。在长期和金兵对峙中,发生过多次激烈残酷的战斗。这支来自“招信军”的驻军,是目前唯一可查的一支外驻“招信军”部队。而从刘志洲山上现存的“招信军”“泗州”等石刻可以推断出部队中不仅有兵勇之士,还有石匠和烧造城砖的窑工,除御敌作战外,兼顾当地城墙基石采伐和城砖烧造。烧造出来的城砖,在满足自身城防的同时,还需足量完成由转运司下达的周边城防用砖任务。因此大量印有“朐山县”铭文城砖,被用于各地一线城防。这便是盱眙乃至淮安等地都有“朐山县”砖出现的原因。
“朐山县”铭文砖大量用于盱眙城墙的建造,不仅从侧面印证了南宋朝廷动用军队参与城砖的烧制工作,更印证了“转运司”在驻军中分设随军机构,协同利用漕运等方式,水陆并举运输城砖以满足盱眙古城墙建设的需要。
4 结论
一块砖石,一段风雨,记录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和荣辱浮沉,它们犹如贴身名片,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更是历史的见证。本文主要通过对盱眙新出土的一批古城砖尤其是新发现的铭文字砖进行初步考证,以期通過城砖的体积、尺寸、来源、产地以及砖上铭文的字体、内容等,来了解盱眙古城墙建造的时间、过程等历史信息,为进一步了解盱眙历史、保护盱眙南宋古城墙等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振玉.楚州城砖录[M].[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1918.
[2]刘文兴.宝应刘氏食旧德斋收藏宋甓目[J].考古,1936(2):325-344.
[3]施和金.《宋史·地理志》补校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17-121.
[4]张英聘.地方志中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记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209-218.
盱眙境内城墙砖出土较多,它们是研究盱眙南宋古城墙建设的活化石。近期新发现的一批有多种铭文的南宋城墙砖不仅对盱眙建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更对宋金时期南北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关系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南宋;盱眙;铭文砖;考证
1 城墙沿革
盱眙古城墙始建于南宋。据《宋史·高宗纪》载,南宋绍兴四年(1130)五月,右仆射张浚受命依山筑城,“自下运土而上者,皆有日课,望青采斫,数十里间竹木皆尽斸(zhú),掘新旧冢莫知其数……”①。可见当年张浚筑城之艰辛,规模之宏大。
“盱眙之城围二十七里(13500米)”②,而邻近的泗州城城垣也不过9里(4500米)30步,作为县城的盱眙,城垣是泗州城的3倍。城墙建成后,凭借古城墙的险峻坚固,南宋对金作战的防御性有了质的提高。
但自乾道初年始,盱眙在南宋与金的对峙中多次被金国占领,战争导致城墙局部损坏。开禧年间,损坏更加严重。宋嘉定十一年(1218),盱眙军太守葛洪对古城墙又进行了一次大修。
明朝初年,盱眙古城墙保存基本完好。永乐三年(1405),燕王朱棣(永乐皇帝)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后,举兵南下时以泗州为基地,数次攻打盱眙,兵临城下,但都久攻未破,后择侧翼暗从马渡嘴绕道,攻其不备,方才攻下山城。攻克后,生性多疑的朱棣深为盱眙城垣之险要、易守难攻而震惊,恐一旦被其他皇族据守,会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便以“与祖陵风水相背”为由,“列军盱眙、山阳之途,人持一甓(pi,砖),传递而去,创大河卫于淮安”(“大河卫”是明代专控漕运的一个军事机构)、“然城基石最为坚固,近岁修泗州,謢城隄起取殆尽”③,就这样在不动一车一船的情况下,盱眙城墙砖被“传递”百里以外的淮安,城墙基石用于泗州护堤的修建,至此盱眙古城墙开始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
清乾隆年间,曾议重修盱眙城墙。《光绪·盱眙县志》载:“《国朝知县郭起元重建盱眙城议》‘……宜于上龟山观星台、天台山、戚家山、象山顶筑垣塞,其缺处为门,包连山下市廛,于水滨垒石为堞,随势高下,其长不及十里,则险扼尽守……’”可见郭起元准备修城的路线与现在发现的盱眙古城墙的走势基本一致,是想在已毁弃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图1),但其仅在盱眙任职5年,无后续相关记载。
2 城砖发现
盱眙古城墙砖(图2)在盱眙被发现不是首次,“出土”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本次古城墙砖发现于盱眙县城城北老城区都梁山山腰处,山上不远处为南宋盱眙古城墙遗址,山下则为盱眙古城墙西城门位置。砖石以土灰色为主,制作工整,尺寸多在高6~6.5厘米、宽18厘米、长36~40厘米,多残缺,数量有450多块,其中具有不同铭文的文字砖有40多块,而首次发现的新品就更是多达20多种。铭文字砖铭文突出,均横款楷书右起于砖端,字体大小随产地不同各有差异,既有“淮东转运司砖”“转运司砖”“官”“游奕军”“招信军X”等“官”字头造砖,也有“朐山县”“盐四”“沭”“铜陵县”“吴县”等地名砖,还有标注人名的“XX烧造”“吴X”“王X”“汪顺”“马三二”“陈百二”“施头”“章胜”等民间窑户砖。通过砖上遗留的坚硬的糯米汁残留和熟悉的红土沁,再对照城墙遗址中残砖的特征,初步认定应为修建南宋盱眙古城墙,或后期用于维修城墙用砖。
3 铭文考证
3.1 “招信”铭文城砖
“招信”,古代盱眙行政称谓。《盱眙县志》记载,五代十国南吴大和三年(931),盱眙县升为“招信军”。至南唐废。北周改称“招义县”。北宋太平兴国(976)初年“招义县”又更名为“招信县”,辖六乡一镇。南宋建炎三年(1129)六月,又复升为“招信军”,建炎四年复为“招信县”属濠州。绍兴二年(1132)改隶泗州,绍兴十一年(1141)改隶“天长军”,绍兴十二年(1142)复为“招信县”、治置“招信军”。南宋乾道初年(1165)起,宋金之战进入“拉锯”状态,盱眙多次被并入金的范围,在金为“盱眙军”,在宋仍复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淮南东路。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南宋各路军马首尾不接,宋知盱眙大将张思聪及泗州的刘兴祖皆因粮尽援绝,先后以城降元,元将刘渊乘胜消灭了“招信軍”。元初置盱眙为招信军治,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归属淮安路泗州,至此“招信”称谓始告终结。
淮安地区南宋城墙遗址中曾出土“招信军造”和“招信军”铭文城砖,民国考古学家罗振玉先生及民国“考古学社”成员、宝应刘文兴先生也均在其著作中收录有“招信军造”铭文城砖的记述。本次发现的“招信”铭文残砖长16厘米、宽14厘米、高6.5厘米,字径4厘米,青灰色,楷书铭文(简体)右起横排于砖端,这和刘文兴先生在《宝应刘氏食旧德斋收藏宋甓目》中注“右砖文正书旁行在砖端”的铭文方式一致。参照盱眙之前出土的宋代城砖尺寸,“招信”款识残砖的宽度与高度和宋砖规制吻合,但长度方面有所不一。宋砖多为18厘米长,而“招信”款识残砖长约15厘米,其铭文“招”与“信”之间的距离长达12厘米,参考淮安南宋城墙遗址中出土的“招信军”铭文城砖,推测“招信”款识残砖端应有一字缺失(图3)。
“招信”铭文城砖此前无任何资料记载,本次应属首次发现,是研究盱眙古城墙历史的有力佐证。
3.2 “游奕军”铭文城砖
“游奕”一词,亦作“游弋”,意为无目标地巡游,以监视某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古时多作“游奕”,用于军事方面。《南史·樊毅传》云:“水军于白下游奕,以御隋六合兵。”表明“游奕”是当时用来形容执行水面侦探巡逻任务的军队。自唐代开始,“游奕”正式成为一种军职。“游奕军”是一支独特军队,据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侯李筌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游奕地听篇》云:“我之密谋,勿令游奕人知。”可见“游奕人”即是军事间谍,同时“游奕军”也指水军、骑兵部队。宋代沿用于军事方面,《宋史》载:“淮西庐州设有强勇前军、强勇右军、武定军、游奕军……”可知宋代军队也有“游奕”之名。“游奕军”铭文城砖在盱眙尚属首次发现。军队参与城墙的建造,可以体现当时盱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盱眙古城墙的建设在当时的紧迫性。 3.3 “转运司”铭文城砖
“转运司”为源于唐朝的“淮东转运司”,机构管辖面广,多与漕运有关。北宋时首要职责是督责属郡完成中央征调财赋的任务,亦代表中央监督州军财务。南宋绍兴二年(1132)被废罢。后虽有复置,均以江南事务为主。
“转运司”铭文城砖的发现,说明这些砖是南宋初年或北宋末期烧造的,“转运司”机构在盱眙的确存在过。更说明了金占泗州、宋金隔淮而治期间,盱眙古城墙修筑过程中漕运在泗州失守遭受较大影响的背景下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盱眙城墙的建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3.4 “朐山县”铭文城砖
“朐山县”南宋隶属于西海州(今连云港)。那么为什么“朐山县”铭文城砖(图4)会出现在盱眙?据统计目前盱眙发现且存量最大的便是“朐山县”铭文砖。“朐山县”和盱眙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
据《宋史·李全传》《宋史·地理志》载,南宋时一支由李全率领的“招信军”的“北伐军”在宝庆末年(1227)被派往海州(今连云港),他们驻扎在海州刘志洲山上,协同当地部队同仇敌忾,共御强敌。在长期和金兵对峙中,发生过多次激烈残酷的战斗。这支来自“招信军”的驻军,是目前唯一可查的一支外驻“招信军”部队。而从刘志洲山上现存的“招信军”“泗州”等石刻可以推断出部队中不仅有兵勇之士,还有石匠和烧造城砖的窑工,除御敌作战外,兼顾当地城墙基石采伐和城砖烧造。烧造出来的城砖,在满足自身城防的同时,还需足量完成由转运司下达的周边城防用砖任务。因此大量印有“朐山县”铭文城砖,被用于各地一线城防。这便是盱眙乃至淮安等地都有“朐山县”砖出现的原因。
“朐山县”铭文砖大量用于盱眙城墙的建造,不仅从侧面印证了南宋朝廷动用军队参与城砖的烧制工作,更印证了“转运司”在驻军中分设随军机构,协同利用漕运等方式,水陆并举运输城砖以满足盱眙古城墙建设的需要。
4 结论
一块砖石,一段风雨,记录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和荣辱浮沉,它们犹如贴身名片,是城市发展的缩影,更是历史的见证。本文主要通过对盱眙新出土的一批古城砖尤其是新发现的铭文字砖进行初步考证,以期通過城砖的体积、尺寸、来源、产地以及砖上铭文的字体、内容等,来了解盱眙古城墙建造的时间、过程等历史信息,为进一步了解盱眙历史、保护盱眙南宋古城墙等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振玉.楚州城砖录[M].[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1918.
[2]刘文兴.宝应刘氏食旧德斋收藏宋甓目[J].考古,1936(2):325-344.
[3]施和金.《宋史·地理志》补校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17-121.
[4]张英聘.地方志中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记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2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