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能力视角下的高校检索课课改

来源 :现代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信息能力是大学生由接受被动式教育向自主性学习,进而向终身学习转变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春季学期选修过《信息检索》课的普通本科学生为调查样本,测评他们的信息能力及其信息检索行为与习惯,并检验《信息检索》课程效果。研究发现,该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堪忧,《信息检索》课改空间大。提出实施《信息检索》课改时,尤其应关注教学层面、领导层面、行业指导层面、授课教师权益保障层面等四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信息能力;课程改革;问卷调查;大学生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27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136-06
  信息素养一直是图书情报领域持续关注的研究重点,信息素养教育能直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开设“文检课”是不断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形式之一。自1984年教育部做出在全国高校须普遍开设文检课的战略决策以来,文检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湖北民族学院自1992年始,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为部分院系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必修课,1999年后,该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开始实施,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压缩课程学时,调整学分,减少必修课,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于是,文检课由必修课改成了公选课,文检课教师的积极性受挫,此后该课基本处于停开状态。2012年上半年该校图书馆针对全校学生做了“图书馆读者服务”问卷调查[1],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图书馆的资源不熟悉,对图书馆的服务不熟悉,缺乏检索信息及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相关技能。这一结果令图书馆大为震惊,自2012年秋季开始,该馆选派4名老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选修课,意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进行图书馆服务推广。1年来,已有近2 000人选修了该课程。本文选取该校2013年春季学期选修了《信息检索》课的本科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大学生信息能力为核心展开研究。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4点:①对受访者信息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揭示其信息能力现状;②对受访者的信息检索行为与信息获取习惯进行调查;③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为检索课教师不断调整与优化教学内容提供参考依据;④提出课改建议,供关心与支持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行业主管部门及高校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同行参考。
  1 相关研究早在1974年,国外即开始对信息能力展开研究[2],代表人物主要有:Paul Zurkowski、Lee Burchinal、Cees Hamelink等,着重就信息能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表了由著名的信息能力研究专家Patricia S.Breivik博士起草的报告,报告就信息能力的“定位”(locate)、“评价”(evaluate)和“有效利用”(use effectively)3个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还从教育、经济、公民权利、民主保障和美国社会发展等方面对信息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3]。自该报告提出后,美国社会各界及世界其他国家开始广泛关注信息能力的研究。国内信息能力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4]。研究人员多集中在图书馆学及信息科学相关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及其社会意义上。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信息能力的研究开始扩展到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并迅速成为高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实践性内容[5]。研究者普遍认为,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是培养与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检索课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作为检索课教学惟一阵地的图书馆,其教育职能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承认。然而,高校检索课面临的危机前所未有[6],数字学习环境让大学生的信息行为与信息习惯发生了诸多改变,如何评价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正日益成为高校文检课教师异常焦虑的问题。2在评价与指导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方面,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标准委员会评议并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较全面地反映了信息素养的内涵要求。该标准包含5项标准和22项具体的执行指标,标准指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①确定信息需求的本质和范围;②优质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③客观地评价信息和信息源,并将所选取信息纳入其知识库和价值系统;④使用信息完成给定的任务;⑤理解与信息使用和获取相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议题,并合理合法地使用信息[7]。另外还有一些关于信息能力培养与研究的模式与框架,如:Big6、Research Cycle(McKenzie)、The Alberta Model、Research Steps to Success等[8]。赖茂生、屈鹏对北京大学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调查分析[9],结果显示:本科生检索方法手段单一;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生活、娱乐类信息,对搜索引擎的易用性的判断高于OPAC和数据库;无论是检索字段的使用还是对检索结果的判定,其所凭借和依据的字段或内容均很少。并针对信息检索教育培训的力度不足的现状,提出从搜索引擎的使用入手,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获取习惯并辅以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是改善这种现状的可能手段。王琼、林小露等对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和博硕士生进行了信息素质调查[10],发现了信息能力培养连续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设置等诸多问题。还有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吴丹[11]、武汉大学的吴钢[12]等研究者针对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已有研究来看,各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因学生基本素质、信息检索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及大学文化等诸多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针对湖北民族学院的本科生进行抽样,主要参照Big6对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进行调查研究。   2 调查情况根据研究者对信息能力的定义及一般理解[13-14],结合Big6,我们从上网的目的与上网时间、信息检索能力、获取信息的环境、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熟悉程度与评价、信息素质教育、信息伦理道德及信息安全与法律、信息分析处理与评价共7个方面,设计了55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15]。调查问题客观、明确,易于作答。调查对象选取湖北民族学院2013春季学期选修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本科生,以课程作业的形式,采用问卷星系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430份,均为有效问卷。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作答的学生中,男生199人(占46.3%),女生231人(占53.7%),选课学生分布在全校13个二级学院,其中尤以医学院学生居多,共126人(占29.3%)。选修该课的年级分布为,大学三年级273人(占63.5%),大学二年级127人(占29.5%),其余为大学一年级及四年级学生,共30人(占7%)。此处可看出,大学三年级学生因面临毕业论文写作,对该课需求更迫切一些。
  3 调查数据分析
  3.1 大学生的上网目的与上网时间大学生的上网目的多样,有301人选择了检索资料、学习提高,306人选择了浏览各种网页、新闻、博客、论坛,352人选择了休闲娱乐(如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购物、聊天等)。而上网时间方面,有299人(占69.5%)每天上网时间在1~4小时,4~8小时的有52人(占12.1%),小于1小时的有70人(占16.3%)。这表明该校大学生能主动依托互联网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但过多地将时间花在网络上休闲娱乐显然应加以引导。
  3.2 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熟悉程度及其易用性评价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普及与完善,网络接入设备的便携化,为信息的广泛传播及利用创造了条件,丰富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与方式。调查数据显示,搜索引擎仅能满足他们中近半数人的一般需求,见表1,学科化的专业信息需求难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表1 搜索引擎满足信息需求的程度
  湖北民族学院近几年来,不断增加图书馆的拨款额度,用于文献资源的采集,同时通过争取到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图书馆基础服务平台的建设,外加CALIS、CASHL、湖北省高校数图的支持,还有开放存取资源的辅助,该校已具备较高的文献资源保障水平。但是必须看到,不断加强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推介力度,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熟悉程度,不断改进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易用性,是图书馆在做好基础服务后需更加努力的方向,更是文检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着力思考的方面。
  3.3 大学生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认识通过调查,大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网络信息搜索技巧、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技巧等方面的学习,并主要通过选修“信息检索”课来提升自己的信息能力,3.4 大学生信息能力
  3.4.1 信息检索工具及用户偏好大学生在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来自于搜索引擎,85.1%的学生选择了“无论什么情况首先想到百度谷歌”,57.9%的学生选择“想搜什么输入什么(不会确定关键词)”,除了主流搜索引擎外,70.0%的学生选择通过百度贴吧途径来获取信息,57.2%的学生选择互动问答社区(如百度知道、搜搜问问等)来获取信息,仅有49.5%的学生考虑从校图书馆购买的专业数据库(如万方、知网、维普等)中获取相关信息。在使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时,91.4%的学生的常用检索方式为“快速检索”,有43.0%的学生选择“高级检索”(用更多的条件来限定检索条件,得到更精确的检索结果)。在掌握的检索技术方面,76.0%的学生能熟练运用字段限定检索(如标题、作者、年代等字段),布尔逻辑算符的运用仅有11.2%的学生知晓,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会运用图书馆的OPAC系统及购买的专业数据库所提供的二次检索、精确检索、模糊检索等检索技巧。学生寻求信息帮助的主要途径是获得同学的帮助,见表7,且能主动通过网络向论坛求助(占60.5%)。表7 寻求信息帮助的主要途径
  主要途径个案数%咨询图书馆老师17039.5请教专家、导师10825.1寻求同学帮助35482.3向论坛求助26060.5其 他276.3上述调查结果与OCLC在2005年对学生的调查结论[16]基本一致,即:大学生在检索信息时更偏好使用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比实体的或在线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更适合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
  3.4.2 信息分析技能本部分的问卷设计目的主要考察大学生对信息进行剖析、分解和研究的能力,调查他们在查阅文献及获取专业信息时的主要困难与障碍、如何判定检索结果、如何调整检索策略,能否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剖析、考察和研究,并主动对信息进行思考过滤,让信息为我所用。73.5%的学生反映他们在查阅文献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不熟悉图书馆馆藏分布情况,不会利用检索工具、馆藏文献不足、不知道如何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的学生分别占38.1%、30.2%、35.6%。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网上资源(领域资源)非常熟悉的仅为4.0%,45.6%的学生选择比较熟悉,47.2%的学生选择知道一点,有3.3%的学生选择不了解。对检索信息的驾驭情况的调查显示,72.8%的学生反映基本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10.2%的学生反映常常无法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14.0%的学生反映能找到任何需要的信息,但比较费时。他们在筛选检索结果时通常会选择排在前几条的信息,占58.6%,38.4%的学生选择检索结果的标题中用红色标出关键调整的信息。当他们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中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时,78.4%的学生选择“继续翻两三页再看看,找不到就换别的方法”,在第一次搜索之后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时,81.6%的学生选择“考虑换个搜索关键词”,61.9%的学生选择“增加关键词的数量来使结果更精确”,很少考虑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及专业数据库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工具。因此在能否准确判断信息的价值方面,仅有3.7%的学生选择总是能够,而经常能够、有时能够、几乎不能分别占了30.2%、59.1%、7.0%。学生实施检索时,在能否熟练分析课题关键词方面,仅有4.4%的学生选择“非常熟练”,比较熟练、一般熟练、不熟练的学生分别占38.1%、47.2%、10.2%。   3.4.3 个人知识管理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环境促进了个人知识管理概念的诞生。个人知识管理包含三层含义[17]:①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②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③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创新出新的知识。个人知识管理技能主要包括[18]:检索信息、评价/评估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表达信息、保证信息安全、信息协作。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自觉度能够反映大学生信息能力水平,擅长个人知识管理的大学生无疑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调查显示,44.7%的学生没有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有23.3%的学生回答没有听说过个人知识管理,32.1%的学生回答他们进行了个人知识管理。关于个人储存知识的方式方面,40.5%的学生选择以文档形式保存在电脑或移动存储中,仅有0.5%的学生回答使用了专业的知识管理工具,见表8。只有19.8%的学生回答使用专门的参考文献管理工具,68.8%的学生回答不使用,还有11.4%的学生回答没听说过。表8 个人储存知识的方式
  储存方式个案数%记在脑子里5212.1记在本子上9923.0以文档形式保存在电脑或移动存储中17440.5存放在网络上(如博客、网络文库等)347.9哪里都有,比较零散6615.3有专业的知识管理工具20.5其 他30.74 结论与不足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接受被动式教育向自主性学习,进而向终身学习转变的时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能力,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本文对湖北民族学院本科生的信息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就《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反馈,为指导日后的课程教学提供了依据。同时,调查结论及课改建议可供业内人士参考,共同寻求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
  4.1 大学生信息能力总结根据本文调查研究发现:①大学生普遍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且上网时间较长;②过分依赖网络搜索引擎,能熟练运用简单检索功能,对其高级搜索功能很少使用;③对实体图书馆的需求主要是图书资源及自习场地,而对图书馆花巨资购买的专业数据库需求不高,这与他们课程学习及研究能力欠缺不无关系;④对《信息检索》课开课目的认识较充分,希望不断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条件与教学方法;⑤对检索结果的判定依据简单,十分欠缺信息分析技能,检索行为处于“找到即可、浅尝即止”的状态;⑥大学生对个人知识管理缺乏认识。综上,本文认为该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急待加强,《信息检索》课教学效果堪忧,课程改革压力骤然加大。
  4.2 《信息检索》课程改革建议毋庸置疑的是,舶来词汇“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为高校的信息教育和文献检索课教学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信息素养不仅为文献检索课寻找到了突破口,也让高校从事检索课教学的老师有了归属感,使文献检索课和国际信息教育主流挂上了钩。但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组织体系却难以满足当前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认同南京大学孙建军等[19]研究提出的11条提高学生信息能力的有效措施,分别是:进一步落实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选择恰当的开课学期及教学内容;建设专职教学人员队伍;基于信息源(resource-based);加强与系科和教师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师素质;助人自助;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电子信息源的利用等方面的教学;领导的支持;多媒体教学;建立专用的信息素质教学用实验/实习室。具体实施起来,尤其应关注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①教学层面。一是要加强授课教师的选拔、考核与培训;二是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最好能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组织教学班级并分别设计教学内容,分阶段组织教学。三是要重视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建设配套课程,如: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文献检索与工具书利用,网络数字信息资源检索,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信息存取原理与技术、信息资源和知识管理,知识产权,媒体传播等,尤其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信息分析原理的讲解等方面更应加强指导与训练;四是继续做好图书馆的各类型培训讲座,着力构筑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的根基;五是加强与学校教学环境和课程体制的衔接和协调,去渗透、去嵌套。②领导层面。《信息检索》课教学条件的保障需要图书馆领导及学校领导提高认识并大力支持,特别是学生呼声很高的用于实践的专用信息素质教学实验/实习室的建设。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建有电子阅览室,可考虑一室两用,但应进行适合教学的相关改造。③行业指导层面。目前为止,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面仅有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缺乏行业指导。高校从事“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教师有近万人,他们的教学基本上是靠自己不断摸索并总结经验而为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一期全国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师培训班于2011年9月24-29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举行[20],参加培训的教师仅有277人。后续培训如何举行不得而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所开培训课程未见“文献/信息检索”相关课程的培训信息。因此,就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方面来讲,应有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牵头,各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协同,各高校参与的相关机制,来指导与保障“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相关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与长足发展。④授课教师权益保障层面。高校绝大多数从事“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老师均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他们的职称评定属图书资料系列,由各省文化厅负责评审,而大多数高校在评审图书资料系列职称时很少考虑参评人员的教学工作量,造成从事该课教学的老师的积极性受挫。本文认为应从行业层面理顺关系,积极培植该课优秀教师,充分保障他们的权益。
  4.3 研究不足本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研究样本依然偏小。由于《信息检索》课属全校公选课,教学时间安排在周六,常与双学位课程、其他技能培训课程、实验课程等相冲突,造成学生到课率不尽人意,同时,本调查又安排在《信息检索》课课程结束后进行,有近40%的该课学生未参与调查,调查结论还需进一步核实。②缺乏未接受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生样本,未能进行选修该课与未选该课学生间的比较研究,因此《信息检索》课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影响及该课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调查。③缺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间的学生样本的对比研究,未能考察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及学生年龄学识技能自然进步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影响。④缺乏对不同授课老师所组织的不同教学班级的学生关于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因而本研究对授课老师丰富与改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的指导仍显不足。以上不足将在后期研究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远明,余慈爱,祝方林,等.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的信息势差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1):25-27,53.
  [2]Shirley J.BEHRENS.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of Information Literacy[J].College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政务发展也与时俱进。因此为及时把握电子政务最新研究方向,选取2015年SSCI数据库与电子政务主题相关文献为样本展开分析,总结了电子政务领域研究最新主题与趋势:一是公民参与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研究;二是电子政务评估与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研究;三是基层电子政务与参与型电子社区发展研究;四是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研究,以期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间并不长。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已经感受到了世界一流大学与我们北大的“差距”。  最直观的一个例子是校园。耶鲁大学没有围墙——一个学校怎么可以没有围墙呢?我们北大不但有围墙,还有门禁,进进出出要查学生证,没证的要查身份证,从而保护同学们的人身安全。  耶鲁的房子都老得不像话。一个世纪前修的哥特式学院,过时得像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却仍立在那儿,一矗就是上百年,也不知道拆了重建,白白错失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新媒体“学习小组”推荐读者阅读《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文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为什么要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最强大的政党要如何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就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汤姆·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中,有一章的题目叫《让我们做一天中国》。他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存
【人物小传】  李双星,1962年生,2002年至今,任河北省阜城县农业开发扶贫办主任。  13年来,他“5 2”“白加黑”,帮助全县152个村发展起稳定增收的瓜菜产业,让“穷得叮当响”的贫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600多元提高到5000余元。他被评为“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  从全县最年轻的乡镇党委书记到全县最年长的在岗正科级干部,妻子患了乳腺癌、肺癌,李双星却心心念念全是扶贫。  何丽霞大姐: 
西沙、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南海诸岛这块战略要地实施武装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刚刚收复台湾不久的中国政府便下令海军组成南下舰队,执行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的神圣使命。  林遵率队出航  林遵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侄孙,抗战时曾任中国海军长江第五游击布雷大队长,在长江流域率队重创日舰多艘。  二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西沙、南沙群岛都将归还中国。抗战胜利后
我去听钱复和白先勇的讲座,两位先生差不多同龄,都是台湾有影响力的人物。  钱先生西装领带,说的每个词都清晰准确。可能是做过“外交部部长”的缘故,他的语言极为得体,到底是“交往”还是“交流”,是“相识”还是“熟悉”,每个词都用得一丝不苟。  白先生的身份是留美作家,却身着长衫。许子东先生评价他时用了一句话——“从百年中国内忧外患到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白先生对现代中文有一种忧虑,在我看来,这种忧虑倒不
近日,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公布了,其中邱均平教授主持的《我国“五计学”融合与图书情报学的方法创新研究》项目获得批準。这表明“五计学”的缩语得到了专家认可和学术界接受。“五计学”包括“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网络计量学”和“知识计量学”,这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体系。它们的计量对象和单位不同,研究的出发点和内容也有较大区别,但研究方法都具有定量分析
〔摘 要〕本文以国内权威的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1995-2007年间登载的相关文献数据为基础,利用基于关键词词频统计的内容分析方法,对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揭示了研究的重点主题,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挖掘;图书情报学;应用研究;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G250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作为旅游公共信息的重要载体,其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化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尤为关键。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旅游者的网络旅游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构建旅游者网络旅游信息需求维度,并提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信息服务质量;信息需求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4
朋友圈使你又一次过上了群居生活。  红包党、点赞党、晒幸福党、国外度假党、鸡汤党、谣言党、养生党、营销党、健身党、隐身党……你总要加入某个“党”。  从刎颈之交到点赞之交,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假装在国外。中国式社交到了今天,朋友圈從饭局转移到了微信。  微信只是工具意义的革新,基于熟人社会的朋友圈,一方面无法摆脱中国式社交关系的弊病和圈子文化的壁垒,另一方面,比现实交往更随意和不负责任的网络生态,